连载二十二: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第二部)

第三章波动不是风险,管理波动才是风险

第五节之二:跨越曲折过程的难度来自人的动物本能和人性

连载二十二: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第二部)


字数:2644字,阅读时间大约6分钟

过程具有反向性、反逻辑性和反内在价值的特点。本来应该上涨但是却是下跌,甚至是中间几次下跌。理性研究的结论认为公司低估将要发生大规模估值修复,但过程有反向变动的特点,会频繁的出现与估值修复相反的变化,可能是先跌后涨,甚至反复几次的下跌。此时过程给投资人带来巨大压力,此时可感知的现实过程要证明你预期的结果不会发生,过程用与预期中的结果相反的变化来证明你的预期是错的,从而给投资人提供巨大的心理压力,当不断出现的真实的眼前能看得到的过程与预期中的结果不一样的变化时,投资人的内心被激发起自我怀疑,自我否定的情绪。曲折使你自我怀疑,自我否定,不再敢相信自己原始的初心,此时绝大部分人在压力下放弃自己的判断,屈服于过程的曲折举手投降!我个人认为在资本市场上20%的投资人能够较准确预测企业的未来,这个比例并不低,但为什么投资中成功率根本没有20%?绝大部分人在准确知道谁低估的情况下,在经历过程的压力时被过程击倒,最后能挣钱的只有百分之几的人。


过程的跨越是非常之难的。所有投资工作可以分为两部分:其一分析研究选择投资标,其二跨越过程,让过程自然演化耐心等待过程的自然终结。对于投资成败的影响前者最多占30%,跨越过程占70%。跨越过程比分析研究要难一个数量级。跨越过程所以如此之难原因来自于人的动物性,人有一种固有的本性:等了一段时间后,如果预期中的结果没有出现,人会极端焦虑,在焦虑的压力下人会放弃等待,这是我们的人性。为什么人有这样的人性?原因是进化和自然选择。


几百万年前人类祖先结伴出去打猎,他们埋伏在陷阱旁等待猎物。从早晨开始等到下午4点,一直没有等到猎物。这时人们已经饥肠辘辘了。于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出现了,继续等还是到别处再挖一个陷阱。有的人主张改弦更张,换地方再挖陷阱。有的人主张继续等下去,于是这几个人分道扬镳,一部分人到别处埋伏,另一部分继续等待。自然选择的结果是继续等下去的那些人被饿死了,换地方挖坑的人活下来,活下来的人留下了后代。这样自然选择就使人有一种基因层面的本能,一个目标经历一段时间没有实现,人就会在基因控制下本能地放弃这个目标,去干别的。如果你的目标经历一段时间没有实现还不放弃,在基因控制下人体内就会分泌出一种焦虑激素逼迫你放弃。这就是我们在等待估值修复出现时,如果估值修复不出现,我们会非常焦虑的原因!在焦虑激素逼迫下绝大部分人会在结果没有出现前的过程波动阶段,等不及放弃自己的目标。这就是我们总是习惯性要对过程进行频繁的有害无益的干预,总是爱干拔苗助长不愿意静静地等待的原因。这都是人性在作怪。


跨越过程的主要敌人是我们的动物性和人性,跨越过程所以很难是因为战胜人性很难。以茅台为例,估值修复用了4年,要获得茅台估值修复的巨大财富需要你4年都保持不动,而在这几年中,每一天你的基因都在分泌焦虑激素让你按照动物本能离开一直不上涨的贵州茅台,为此你需要跟自己固有的动物本能作斗争,控制住自己的动物本能。


人性是非常复杂的,人不仅有等待的目标不兑现会焦虑的自然本能,人还有另一种更难克服的自然本能,那就是当你自己的目标实现不了,别人的目标实现了,你比别人看上去处于落后状态,你看上去不如别人的状态,这个时候人内心更加焦虑。


我在投资茅台过程中,大部分人倒在了2015年前半年,2013年底茅台跌破八倍市盈率时,虽然有很多人忍受不了这种极端的下跌,在人性的作用下非理性的在历史性底部割肉卖出,但是,更多的人是在2015年前半年卖出贵州茅台。事实上,2015年前半年茅台的股价已经从一百多块钱涨到150多块钱,大家的临时性损失已经减少了,可是在这个阶段大量的人纷纷卖出。


我自己基金的出资人有很多在这个阶段放弃了对我的信任撤出资金。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答案是2015年前半年出现了创业板牛市,创业板从一千多点在不到一年的时间,一口气涨到了4000点,涨了整整四倍。当时市场上出现了完全不懂股票的大爷大妈,在创业板上涨后纷纷高位买入创业板,甚至在打错了股票代码的情况下,误打误撞的股票很快翻倍。与此同时贵州茅台股价不涨不跌,认为茅台处于低估和安全边际中,持有茅台的投资人颗粒无收。创业板一年不到时间连涨四倍,贵州茅台股价纹丝不动的情况下,巨大的反差让人无比焦虑,无法忍受的焦虑下,人们纷纷卖出茅台,追入已经涨了好几倍的创业板。

连载二十二: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第二部)

为什么大家在其他股票上涨的情况下忍受不了自己股票不涨?原因也是由于特殊的动物性,这种特殊的动物性是所有的群体动物共有的,包括人在内的群体动物都不能容忍自己在群体中处于不如人的地位,一旦他们看到自己在群体中的地位不如人,就极端紧张和焦虑,这种紧张焦虑是来自于基因控制下释放的激素。这种动物性源于进化时期的食物分配机制。


几百万年前一群人结伴出去打猎了,打回一只兔子来,不够这群人,人人有饭吃,那么群体中如何分配这只兔子?谁先吃?谁后吃?谁不吃?分配原则是强者优先吃,谁的实力强大谁先吃!次强者第二吃,弱者没有机会吃!在自然选择机制下,弱者被淘汰!这样的食物分配机制对种群有好处,对弱者很残酷!食物分配机制导致群体动物成员有一种落后别人成为弱者的焦虑,一旦不如别人就极其焦虑,想尽办法成为强者,否则就没有活路,这是进取心和嫉妒心的起源!进取心和嫉妒心都是有早期人类资源分配机制导致的。


投资过程中你的股票不如指数不如其他股票,就会很焦虑,焦虑使你放弃原来的计划,这是人的动物本能的发作导致的,群体动物都不能无视自己处于落后和弱者状态,一旦自己处于落后和弱者状态基因控制下会分泌焦虑激素,在激素逼迫下人会非理性卖出股票。另外还有社会否定,你的股票不如人,社会否定你,批评你,人们都看不上你,这时候你也很焦虑,这是因为动物有一种渴望被夸赞、厌恶被贬低的本性。


因为过程不可预知,过程总是受到偶然性的更强有力的影响,所以对于这个不可预知的过程,最正确的做法就是忍受、承受,让它自然的消退。不加管理、不加干预,但是,这与人性的本能是冲突的。人们看到眼前在下跌,没有出现预期的上涨,在激素的逼迫下就会离开,同时还受到了不如别人的干扰,一旦别人的股价在上涨,自己的股票在下跌或者不涨,体内也会分泌激素,逼迫卖出手中的股票。所以在过程波动时无动于衷,理性冷静旁观的人少之又少。面对过程起伏不管过程是一种极其重要、极其关键的投资能力,不动是理性的表现,乱动乱管是非理性表现!没有这个能力,根本不能成功。

过程上蹿下跳自己表演完了就自然消失了,过程就是市场先生,市场先生不能不表演,当市场先生表演完了,发现没人理他了,自己就会走下舞台。

连载二十二:熊市价值投资的春天(第二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