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旺城二三事(二)

追忆往昔峥嵘岁月,畅谈古堡金戈铁马

宁夏这片神奇的边塞沃野,因其特殊地理位置,曾在历史上演了一幕幕铁血传奇,给后人留下无数广为传诵的英雄佳话。这片贫瘠的土地,曾让处在艰难中的中国工农红军开展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而承载了光荣的红色基因,其中的预旺堡更是名噪一时,因为在这里,中国革命者第一次走上了世界的舞台。

预旺堡距同心县城七十二公里处,是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陲小镇,历史上因元朝豫王分封此地,建堡立镇而闻名遐迩,绵延一百多华里的走马平川是中国北方通达中原的重要通道之一,在宁夏它北通富庶的宁灵平原,向南直达关山重重的战略要冲萧关,这里既是南来北往的重要驿站,更是方圆百里繁华一时的商埠。

1935年,红一方面军胜利到达陕北与红二十五军会师,并东渡黄河,筹措粮草,扩充兵员,连战连捷,尽管红军军威显赫,东征取得重大胜利,然而蒋介石仍执迷不悟、故伎重施,调动东北军加紧向苏区进犯并截阻正在长征北上的二、四方面军。党中央为巩固苏区,迎接二四方面军北上,党中央决定组建人民红军西方野战军,进行西征。同年五月十八日,红军西方野战军正式组成,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一、十五两军团共一万七千人,左权为一军团代理军团长,聂荣臻为政治委员,徐海东为十五军团军团长,兵分两路,直取宁夏。

红一军团兵锋西指,经吴起镇占领曲子,初战告捷,旋即北进占领环县、洪德,重创敌马鸿宾部,打开了西征的良好局面。红十五军团连克靖边、盐池,积极策应行动。

六月中旬,彭德怀命一军团经毛井进入宁夏,沿河川一路向西进发,二十日克七营,并进驻同心、海原,切断敌东北军北进企图。七月下旬,一军团寻机全歼东北军何柱国部骑兵一部,俘敌甚众,为使东北军能联合抗日,红军对所俘官兵进行宣传教育后全部予以释放。

七十五师于六月二十六日攻克预旺堡,七月初,十五军团北进,围攻红城水及韦州城,屯兵于下马关。所到之处,红军积极开辟地方工作,有效进行抗日宣传,时隔不久旱塬上即烈火熊熊,老百姓奔走相告,“共产党是人民的救星,他们是救民于水火的”,党的政策慢慢深入民心,红军仁义之师的形象也被树立起来。

至此红军西征大好局面业已形成,彭德怀西征司令部遂进驻预旺堡城隍庙办公,预旺一时成为西征中枢,各路军机要务,粮草周转皆出于此,尽管只是短暂数月驻扎,但红色种子已然生根发芽,不久即诞生了我党最早的民族区域自治政府——陕甘宁省预海县回民自治政府。

将星云集的古堡预旺凯歌高奏,竟引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决心一探究竟,斯诺行至预旺先采访彭德怀,又到下马关采访徐海东,并在预旺城摄下经典之作——预旺城楼上的小号兵,这些传奇皆载入《红星照耀中国》,为民族大义而浴血奋战的共产党人将士们至此终于得以正名,第一次以崭新的面貌彪炳史册。

一座神奇的预旺古堡,一段悲壮的英雄史诗,赋予了预旺数万民众为争取生存而革命的信心,也坚定了回汉儿女团结斗争的信念。

预旺城二三事(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