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颈鹿不会说话吗?并不是,它们只是脖子长说话累罢了

谜面:脖子长长似吊塔,穿着一身花斑褂,跑起路来有本领,奔驰赛过千里马。(打一动物)

谜底:长颈鹿。


说起长颈鹿,大家就会想到它们的大长腿和长脖子。我国最早有关的记载出自晋代李石所著《续博物志》,记录非洲索马里沿岸拨拔力古国(今柏培拉)出产的异兽,身高一丈余颈长九尺。的确,它们是现存世界上最高的陆生动物,成年长颈鹿体长4到5米,高达5到6米,其中雄性高于雌性;长颈鹿的脖子也是傲人,它的颈和头的高度约占整个高度的一半以上。

那长颈鹿为什么有这么长的脖子,这对它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呢?长颈鹿真的不会说话吗,这和它们长长的脖子有没有关系呢?长颈鹿还有那些独特之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长颈鹿少为人知的一面吧!

长颈鹿不会说话吗?并不是,它们只是脖子长说话累罢了


◆关于长颈鹿。

长颈鹿学名Giraffa camelopardalis,“camel”指的是骆驼,而“pardalis”有豹纹的意思,因此,长颈鹿之前被称“长着豹纹的骆驼”。

我国宋代赵汝适著《诸蕃志》中称非洲长颈鹿为徂蜡:“状如驼驰,而大如牛,色黄,前脚高五尺,后低三尺,头高向上。”长颈鹿头上的角的外观确实同骆驼有一些相似,但其有一个专属名称叫长颈鹿角。因为那其实是骨化的软骨,鹿角和头骨是一体化的,坚固异常且终身不会脱落更换。正常情况下,长颈鹿角有三对,最大最明显的的一对长在头顶,稍微小一些的一对长在耳后。如果你仔细观察,还会发现最小的一对在眼后。

其实,雄性长颈鹿还有第7只角,长在额头中间,这也是用来判断雌雄的重要鉴别点之一。此外,正常情况之下的鹿角应该是毛茸茸的,因为鹿角上面的皮肤同身上的皮肤并无不同。如果你看到长颈鹿的鹿角顶部光秃秃的,或者只有几根稀稀拉拉的毛发,那基本可以断定这是一头雄性长颈鹿。对于雄性来说,争夺繁殖权或者食物的时候会打架,用脖子和头上的角来攻击对方。这样一来,角顶部的毛发都被磨损掉了,因此变得光秃秃的。

长颈鹿不会说话吗?并不是,它们只是脖子长说话累罢了


豹全身都布满黑色的斑点,如果粗看的话,会觉得长颈鹿的斑点和豹纹有一些相似之处。长颈鹿独特的外形确实引人注目,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不同的长颈鹿斑点和形状也有所不同。比如:网纹长颈鹿独特的红棕色多边形斑点,并由网状的细白线分割开来,看起来如同一张大网;而马赛长颈鹿的斑点延伸至蹄部,斑点似葡萄叶,边缘呈锯齿状,底色为深巧克力色。


在此前,在过去,长颈鹿根据颜色、花纹变化和分布范围等的差别分为九个亚种。但最新研究显示,长颈鹿可分为四种:南非长颈鹿(亚种亚种安哥拉长颈鹿,或者叫烟长颈鹿)、马赛长颈鹿(亚种赞比亚长颈鹿)、网纹长颈鹿、努比亚长颈鹿(亚种科尔多凡长颈鹿、亚种西非长颈鹿、亚种罗氏长颈鹿)。它们在野外并不相互交配,同时彼此之间已有一百万到两百万年的生殖隔离史。

长颈鹿不会说话吗?并不是,它们只是脖子长说话累罢了

9种长颈鹿的图纹,图自网络

长颈鹿和近亲。

如果按照分类来说,长颈鹿属于动物界脊索动物门哺乳纲偶蹄目长颈鹿科长颈鹿属下的动物,而长颈鹿科其实包括长颈鹿和㺢㹢狓两种动物

根据化石记录,长颈鹿最早由中新世初期的鹿科动物分化而来。最早的长颈鹿科化石是梯角鹿,后来演化出古麟,一种中新世早期长有短角、短脖子的长颈鹿祖先。到中新世晚期古麟进化为萨摩兽。在上新世,萨摩兽分化为两支,一支是㺢㹢狓,另一支是最早的现代长颈鹿。而长颈鹿类动物进化上还有一支,称为西瓦鹿,是一种长有四支角的体态粗壮的动物,现已灭绝。

而㺢㹢狓是一种一直到1901年才在非洲刚果森林发现的大型哺乳动物,又称作欧卡皮鹿。第一眼看上去,你或许会对这种动物分到长颈鹿科而感到疑惑,因为它长得像一匹斑马,后腿上又有黑白条纹。但其实,它并不是斑马的近亲,而是长颈鹿科中的一种偶蹄动物,同长颈鹿有亲缘关系,是长颈鹿唯一的尚未灭绝的近亲

。其相貌基本上反映了中新世长颈鹿类动物的样子,所以长颈鹿的脖子并非天生就这么长,而是进化选择的结果。

长颈鹿不会说话吗?并不是,它们只是脖子长说话累罢了

㺢㹢狓,图自网络

◆长颈鹿独特的生理构造——长脖子。

一则小故事:

长颈鹿说:“小兔子,有一个长脖子是多好啊,真希望你能知道有一个长脖子,无论什么好吃的东西,都会慢慢的通过长脖子,那美味可以长时间的享受。”

兔子毫无表情的看着他。

长颈鹿接着说:“并且,在夏天,那凉水慢慢的流过我的长脖子,是那么的可口。有个长脖子真是太好了!兔子,你能想象吗?”

兔子慢悠悠的说:“你吐过吗?”

长颈鹿以脖子长而闻名,毕竟它的颈和头的高度约占整个高度的一半以上。虽然长颈鹿的脖子比我们人类的长的多,但它们的脖子同我们一样都是由7块颈椎组成。不同的是,我们人的脖子只能上下和左右有限度的动一动,而长颈鹿各块颈椎之间是以球窝关节连接,可以更加灵活的转动和甩动(比如长颈鹿打架)。不过即便再灵活的脖子,在打架搏斗的时候还是容易出意外,曾经就有报导说有一头雄性长颈鹿在争夺异性青睐的时候打折了。

关于长颈鹿脖子为什么会这么长的原因目前提出了各种假设,其中一个假设就是认为:长颈鹿脖子之所以这么长是因为脖子越长的鹿能获得更多食物,而那些脖子短的长颈鹿由于无法获取食物,逐渐被自然淘汰。

虽然许多假设尚未被科学权威证实,但我们也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行为来进行一个推测。

长颈鹿不会说话吗?并不是,它们只是脖子长说话累罢了

首先,长颈鹿喜欢进食树干高处的嫩叶,而长脖子的确也可以让长颈鹿吃到树冠上的细嫩叶子。但是,雄性长颈鹿比之雌性长颈鹿要高,它们可以吃到高处树叶,而雌性却不能。因此,长脖子应该不单单是为了更好的进食而打造出来。

毕竟,长颈鹿虽然可以从树叶中汲取水分,但是长脖子仍旧给它们的饮水带来了困难。

其次,如果观察长颈鹿之间的战斗,就会发现它们会使用长脖子来战斗。长颈鹿的两性特征其实也比较明显,比如雌性长颈鹿的脖子比起雄性来说就要短一些。并且,雌性长颈鹿的脖子到了10岁就会停止生长,而雄性的脖子长度成长可以达到20年以上。对于雄性来说,脖子是它们搏斗的利器。脖子越长,头就会越重,每一次搏击的力道也会越强。实力越强的长颈鹿越容易受到雌性的亲睐,从而获得繁殖权。所以,从性选择的角度来看,长脖子也是雄性为了繁殖权竞争的结果。

最后,长颈鹿长脖子的另外一个可能的解释是:长颈鹿在进化的初期非洲存在其他体态高大的有蹄动物竞争者,而这些有蹄动物现在已经灭绝。长颈鹿的脖子就是与这些大型有蹄动物竞争中变长的,而今天的长脖子其实是远古竞争的遗留

长颈鹿不会说话吗?并不是,它们只是脖子长说话累罢了


◆长颈鹿没有声带,是“天生的哑巴”?

长颈鹿不管是活动、打斗还是日常生活中,都没怎么发出声音。因此不少人都认为长颈鹿是哑巴,也有人认为长颈鹿是因为没有声带所以发不出声音。但这两种说法都不正确,长颈鹿不仅有声带,而且它们也能发出声音。

•长颈鹿有声带。

声带是位于喉部的两瓣左右对称的膜状解剖结构,主要功能是利用振动,将肺部送来的气流转换成疏密波,产生声音。以人为例子,当气流通过气管到了喉部,因为声门附近的气道比较狭窄,所以气流通过声门的速度加快。根据白努利定律,气流加快处压力会降低,加上两侧声带黏膜极为松软,于是两片声带就向中央靠近、合拢。紧接着当声门闭合之后,来自肺部的气流无法通过,累积的气体压力将再度将声门推开,如此周而复始便产生振动。

而长颈鹿的声带很特殊,在它的声带中间有个浅沟,不太好发声。同时,发声的时候需要依靠肺部、胸腔和膈肌的共同作用才可以完成。由于长颈鹿的脖子过长,声带和腹腔器官的位置相隔较远,发声音的时候就会十分的费力,所以一般情况之下比较少叫。生物听觉研究专家米塞塔勒博士研究认为:长颈鹿在叫的时候常常伴随着扬头的动作,这个动作可以让喉咙中的气流顺利通过并发出声音。

长颈鹿不会说话吗?并不是,它们只是脖子长说话累罢了


•长颈鹿并不是哑巴。

有的人会问,长颈鹿有声带的,那为什么很少听到它们的叫声呢?研究表明长颈鹿之间可以通过人耳听不到的次声波来进行非常复杂的交流,但这并不证明长颈鹿所有的叫声不能被人耳听到。实际上,人类也能听到长颈鹿的叫声,只是这样的机会比较少罢了。

早在1999年,旧有人实地测量了长颈鹿发声状况之后发表了一篇论文。在文中,作者记录了11只动物园里的长颈鹿,使用的是7Hz到22000Hz的录音设备。

其结论是:

1、长颈鹿当然是能发声的,但有时候声音很小,听不见,只有仪器能分析出来。

2、对于能听见的声音,从11Hz到10500Hz都有,但150-200Hz为主。

3、对于听不见的声音,14 Hz到275Hz都有,20-40Hz为主。

因此,长颈鹿是有声带且能够发出正常声音的能被人听到的声音,也能发出不被人所知的次声波。

结语:长颈鹿的长脖子给长颈鹿的生存带来了好处,同样也影响了其他方面的活动,其中就包括发声。目前有报道的长颈鹿的声音类型包括警告的哼声、幼崽的咩咩或是喵喵声、看护幼崽的雌性发出的吼声、雄性在求爱中的沙哑的咳嗽声等等。

长颈鹿不会说话吗?并不是,它们只是脖子长说话累罢了




我是辛拾秋,关注我了解更多动物小知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