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从保加利亚一路向西,就是马其顿了。马其顿的全称应为北马其顿共和国,但人们都习惯称马其顿。它是位于巴尔干半岛南部的内陆国家,东边是保加利亚,其它分别与塞尔维亚、阿尔巴尼亚和希腊接壤,而在1991年之前,它还是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的一个成员国。由于和希腊的纷争,希腊一直反对马其顿国名称的使用,有的国家也一直称马其顿为“前南斯拉夫马其顿”,经过不断努力,直到2019年2月,马其顿才与希腊达成协议,并被国际认可,将国号改为了“北马其顿共和国”。也就是说,我们当年去马其顿时,它还被叫做马其顿共和国。

马其顿,被雕塑凝固的历史

下午2点过,我们的车辆就行驶在了马其顿的首都斯科普里。由于车辆暂时进不去下榻的宾馆,需要走一段路,这使得我们一下子就对马其顿产生了很大的好奇。人们说,到马其顿的斯科里普,就是为了看雕塑。果然,城里随处可见的就是雕塑了。在瓦尔达尔河的河两岸,几乎每隔十数米,就是一尊雕塑。这些雕塑无不在用沉默的造型,诉说着这个国家悠久的灿烂文化和历史渊源。只见姿态各异,大小不等的雕塑从你的眼前掠过。站着的、坐着的、骑马的、看书的,古代的、现代的,男的、女的、抱着孩子的母亲。多数雕塑都很精美,但黑压压的看起来,猛地一看,会有些许悚然之感。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一座城市一座湖,每一处荡漾都是马其顿的历史澎湃。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属于拜占庭时期的教堂,被誉为马其顿的国家文化地标。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随处可见的雕塑,如果细细道来,就是马其顿国家的厚重历史。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马其顿的斯科普里广场,走进每一条街道,也都是雕塑

虽然比不上希腊历史的久远,但马其顿却曾在历史上,是被称作过“马其顿亚力山大帝国”的。在公元前336年,马其顿王腓力二世在位时征服了希腊,建立了历史上极其有名的亚力山大帝国,这个帝国的版图随着腓力二世的儿子不断东征,将今天的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塞浦路斯、土耳其、甚至包括一部分印度等18个国家都纳入了版图。据说,那时的疆土面积达到了550万平方公里。

从曾经拥有的广袤国土到现在只有25713平方公里,或许正是“欧洲火药桶”的分割瓜、的结果。几百年里,索马里就像一块宝物,在拜占庭、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间数易其手,战争下的人们生活民不聊生和毫无保障,直到今天,马其顿仍旧是欧洲的贫穷国家之一。

中国人远涉重洋到马其顿的旅游,是近几年的事情。

虽然马其顿仅有207万人口,还不如四川省的一个广元大,但它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古老的文化和历史,绝对值得你为此在那里驻足。

因为时间限制,我们在首都斯科普里只能浮光掠影地看看。说斯科里普是雕塑之城一点不为过,就在瓦尔达尔河桥上的中央,竟然都立着一尊巨大的雕像,当然,这是一座步行桥,间或会有自行车飞过。穿过极富民族特色的古街道,我们就来到卡列城堡。当初,修建这座城堡的作用是抵御斯拉夫人和波斯人。登临城堡,可以俯瞰整座斯科普里城市景观。再稍微留意一下,你会看到一个椭圆形建筑的屋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那里就是斯科普里的综合体育馆。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卡列城堡在阳光下,透着当年战火的烽烟,在城墙上眺望,突然有一种登临中国长城的感受。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一处教堂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一对游人穿过教堂。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马其顿人对中国很友好,好多市民至今还记得中国向他们赠送校车的事情。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一位妇女从教堂前走过。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斯科普里人口只有61万,在重大节日的时候,这里会热闹非凡。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城里的人很休闲地在理发。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一位老人弹着乐器,就坐在马路边唱歌,歌声里有一些沧桑的感觉,在触动内心的柔软。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精美的教堂内饰。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城市一角。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古老城墙的断壁残垣处,正是一段又一段历史的痕迹。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从城墙上可以俯瞰整座斯科普里城市。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夕阳下的综合体育馆,瓦尔达尔河蜿蜒流淌。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瓦尔达尔河上建了五座桥,而这五座桥都在首都斯科普里。


斯科普里拥有众多教堂,然而只有建于1826年的St.Spas教堂具有国宝级的历史地标意义。在一个10米宽、6米高的圣像间比,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全部是由核桃木雕制而成。由于不能拍摄,也只能回想了。

奥赫里德,一座城市一座湖

距斯科普里不远,驱车117公里,就是马其顿最引以为傲的奥赫里德市了。

奥赫里德,曾经是东罗马帝国的中心和拜占庭教堂的所在地。这座城市早前拥有360座教堂,人们从四面八方都可以去不同的教堂做礼拜,所以,奥赫里德还有另外一个别称“巴尔干的耶路撒冷”,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湖泊之一。奥赫里德湖长35公里,宽15公里,三分之二在马其顿,而其余部分在阿尔巴尼亚(那是我们明天要去的国家)。由于奥赫里德城和奥赫里德湖,气候宜人,景色优美,双双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的著名风景地。在湖边的一个餐厅,我们看着美景,吹着凉风,享受美餐,惬意之情荡然于胸。为了拍摄,我们没有选择享受在湖中荡舟的快感,而是沿着湖边的小镇、山路,去近距离触摸这座城市和湖景。湖光山色,舟楫荡漾,晴空如洗。眺望远处的奥赫里德市景,人们无不感怀,这世界如果没有战争相扰,该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蓝天白云之下的奥赫里德已经远离战争的硝烟,人们都期待和平永恒。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湖边的教堂。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一艘小船停泊在岸边。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奥赫里德城仅有4万多居民,很难碰到来卡内奥圣约翰教堂做礼拜的市民。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湖边又是一座巨大的雕塑。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人称这里是“欧洲的小瑞士”,对奥赫里德来说一点都不为过。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城市的房屋建筑有着现代色彩。


巴尔干七国行摄,回望欧洲的火药桶上的一瞥惊鸿之三(马其顿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