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綁架,看不得他人好的變態嫉妒心

嫉妒,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普遍心理,這種心理非常複雜,會產生焦慮、恐懼、敵意、怨恨,甚至由此而產生報復的心理和行為。大多數情況下,嫉妒是常見且正常的心理狀態,是出於對佔有的不滿足和自信的不足。


嫉妒通常有理性嫉妒和非理性嫉妒之分,理性嫉妒在情感中,經常是通過酸葡萄心理表現出來,大多是自嘲、挖苦等現象;非理性嫉妒就可怕得多,經常以極端的情緒對他人以道德綁架的方式進行謾罵和攻擊。


那什麼是道德綁架?所謂的“道德綁架”就是以道德為砝碼,要求別人不得不做的行為。如,在公交車上老人要求小孩讓座,沒讓遭到謾罵,就是道德綁架;四肢健全的啞巴乞丐向你伸手要錢,拒絕反被罵,也是道德綁架。


大凡道德綁架的,都是一方以“弱勢”的形態,向“強勢”的一方尋求幫助,結果沒有得到幫助,然後從“道德”的角度去譴責“強勢”的一方,或者要求“強勢”的一方必須怎樣做才行,不然就會被謾罵和攻擊。


道德綁架,看不得他人好的變態嫉妒心


現實中,確實人與人是不同的,有些人要強勢一些,或有權,或有錢、或肢體健全;而有些人由於某些原因,天生就弱勢一些,或貧窮,或工作不好;或身體殘缺等,由此,就有了強弱分明的表現。


在人的本性中,本就有著善良,加上部分強勢人物之所以能強勢,得益於許多普通人的支持或者相關政策的照顧,因此服務於社會,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就被許多所謂的弱勢群體拿出檯面上來,並以此要求強勢的一方。


其實,只要強勢一方的財富或名譽等是合規合法得來的,他們也是通過自己的努力才得來,幫不幫他人,完全在於自己的良心,別人指責不得。要知道,自私本就是人的本性,別人的財富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憑什麼白送呢?


名人馬猴,有著鉅額的財富,當然這也是自己辛苦得到的,大眾對其企業的支持那肯定少不了,可一旦有公益活動或災難來臨時,許多人矛頭立馬指向他,指東說西,指桑罵槐地說,他那麼有錢,怎麼才捐那麼點。


道德綁架,看不得他人好的變態嫉妒心


殊不知,每個人的財富都來之不易,來得快的,去得也快。善心,是一種社會責任,是自願,並非強求,給多少,都是善良的表現,不是因為財富多,就一定要半個身家投進去,這完全沒有理由。


易身而處,那些說三道四的人,是否會如他們口中說的“如果我那麼有錢,我就捐多少多少”那樣呢。想來不一定,因為他們自身沒有,所以他們才能慷他人之慨,舍他人之財,畢竟自己沒有任何損失。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記者問一老大爺,問他當國家有難時,能不能捐多少錢出去,大爺回答可以;然後有問他,能不能把多少東西送前線去,大爺的回答還是可以;最後問到,能不能捐一頭牛,大爺回答不可以,因為他真有一頭牛。


自己沒有的,怎麼說都不為過,反正又不會損失什麼。當自己真正有的時候,那就會千方百計的進行逃避。大爺的反應實屬正常,除非到了萬不得已的生死存亡時刻,誰會真心把自己的所有奉獻出來呢?


道德綁架,看不得他人好的變態嫉妒心


為何總有人會“慷他人之慨,舍他人之財”的心理呢?無他,就是一種變態的嫉妒心作祟而已,看不得別人好,希望別人能把自己有的都捨棄了,然後變成和他一樣的一無所有的人,這樣他的心理就會顯得平衡了。


所以,現實中,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人,公益需要他出手時,他往往左右而言其他,關心這個貢獻多少,那個貢獻多少。然後無比嘴碎地說,如果他也是那麼富有,他一定會捐出多少多少,哪怕是付出整個身家也要幫助他人。


人就是這樣,當看到別人有自己沒有的情況下,就會心生嫉妒,理性的人為自己沒有而懊惱,但會總結方法,怎麼去學習別人,然後讓自己也擁有。非理性的人則怨恨那些有的,認為他們靠的不是自己,他們不該擁有那些。


道德綁架,看不得他人好的變態嫉妒心


緊接著,就會對社會化的貧富觀念、強弱觀念、幫扶觀念、責任觀念、道德觀念等去綁架那些擁有者,認為他們應該也必須去遵守社會道德,把他們辛苦賺取來的去幫扶弱者、去奉獻社會,去回報社會。


幫扶他人,無可厚非,這是社會責任,也是良好的道德品質,但是,幫扶出於人的自願和個人的品德,而不是去強迫他人怎樣做。沒有強者,生活方式和生存法則都有自己的想法,並非每個需要幫扶的都必須去幫扶。


對於那些對別人進行“道德綁架”的“閒人”,其實質就是因為自己沒有,心理很不舒服,沒有任何能體現他價值地方,總得找點“高尚”的東西出來,讓自己有存在感,同時還想在得到別人的讚許中飄飄然一下。


這種人就是這樣,別人有,自己沒有,那就不痛苦,別人好,自己不好,那就心理不舒服,那就希望別人也和自己一樣一無所有。這就是一種變得的嫉妒心在作祟,是心理有問題。


道德綁架,看不得他人好的變態嫉妒心


其實,自私是人的本性,幫不幫他人都在自己,但本著“人人為我,我問人人”的生存原則,互幫才是社會進步的階梯。只是,社會很大,人群很多,並非每個需要幫助的都能得到特定的幫助,畢竟強者精力有限,對待幫扶也有特定性。


嫉妒是一把雙刃劍,對於理性的人來說,它能促進自己努力,不斷向上攀登,即使最終沒有取得理想的成果,但也能得到長足的進步,讓自己從一無所有向佔有很少,再到佔有更多進步,同時不斷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對於非理性的人來說,嫉妒就是魔鬼,它讓人變態,讓人心理扭曲,使人變得極端、偏激,看什麼都不順眼,看不得任何人的好,進入從語言暴力演變成真實的行為暴力,害人害己。


面對道德綁架的嫉妒者,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說出自己的意見,也可以直接用行動表達,但是,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因為這種鬥爭中,永遠不會得到正面的回答。對於嫉妒者,可以適當的溝通,也要堅持走自己的路,任爾東西南北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