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的走向和路徑,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就已經確定

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的一項利國利民的重大工程,其中最為主要的中線工程已經在2014年底全線貫通輸水,該線從長江的支流漢江中游的丹江口水庫引水,由於丹江口水庫的海拔較高,水流可以自流到缺水的華北平原,從而改善我國水資源空間分佈不均勻的情況。

南水北調中線的走向和路徑,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就已經確定

而在工程穿越的方城縣埡口是漢江和淮河的分水嶺(東西走向的伏牛山脈在方城這個地方海拔突然下降,而過了方城高度又恢復了正常),是水流突破南陽盆地能否進入華北平原的一個重要節點。所以說這個地方對於南水北調來說是非常的重要的。其實早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時期,數十萬民工就曾經在這裡修建著名的“襄漢漕渠”用來解決物資北運京師的的運輸問題。

南水北調中線的走向和路徑,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就已經確定

而現在該條古代的漕運渠距離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實際距離不到100米,可以說中線工程的設計走向完全和這條古渠道一致。那麼為啥在1000多年前的北宋,人們要修建這麼一條運河呢?原來當時長江中下游以及漢江流域等地的物資要是走水運到京都開封需要往東繞道京杭運河再通過通濟渠轉運。此線路可謂是線路長,花費的時間久,運輸的效率非常低。而當時的漕運發達,大部分物資運輸都是需要通過漕運來完成的。

南水北調中線的走向和路徑,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就已經確定

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到,京都開封其實在陸路上距離襄陽等地不是很遠,那麼能否修建一條由漢江通往京都的運河成為了北宋當局需要解決的問題。

南水北調中線的走向和路徑,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就已經確定

於是在公元978年,宋太宗就下令在白河的中上游(是漢江的一條支流,發源於河南省嵩縣攻離山,全長260公里,屬於長江水系)修建一條運河,引水北上,通過現在所說的方城缺口(也就是江淮的分水嶺),和黃淮流域的蔡河匯合直達京都。但是由於江淮分水嶺的高度太高,當時所擁有的技術有限,要是想挖開這條分水嶺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分水嶺海拔大約170米,根據現在的測量當時需要挖下去40米左右才能突破分水嶺的限制)。

南水北調中線的走向和路徑,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就已經確定

就在當地官員決定是否增加民工和資金繼續挖掘的時候,白河上游突發洪水,把先前修建好的堤壩都給沖毀了,該工程就此擱淺了下來。過來10年由於航運的需要,當地官員決定再次修建運河,引白水河北上,但是有了前車之鑑,宋太宗特意派水利官員前來考察,該官員得出的結論是地勢過於險惡,非人力所能達到,工程不決定修建。從此這條運河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南水北調中線的走向和路徑,其實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北宋就已經確定

直到南水北調中線工程設計的時候,該線路又重新進入了人們的視線當中。隨著現代科技水平和機械水平的進步,挖掘40多米深的渠道已經不是什麼難事。但是沒有1000多年以前古人的嘗試(雖然以失敗告終),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找到這個分水嶺的缺口也不會這麼順利,所以有學者稱襄漢漕渠是我國古代南水北調工程的最早嘗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