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書記點讚的平武脫貧戶,用雙手開啟山巔上的幸福生活

  3月10日,市委書記劉超在平武部分偏遠鄉鎮調研脫貧攻堅工作時,來到舊堡羌族鄉關東村脫貧戶向雲兵家中,瞭解疫情對他生產生活的影響,同他計算一年的收支賬,並鼓勵他說:“再接再厲、勤勞致富,過上越來越紅火的幸福日子,等你當了老闆我還來看你。”

被書記點讚的平武脫貧戶,用雙手開啟山巔上的幸福生活

  3月11日,記者驅車從平武縣城出發,沿著平舊路一路駛向大山深處。經過近一個小時的車程加步行,終於輾轉到一處由青石院壩和一棟小平房組成的院落。

  這裡,便是平武縣舊堡羌族鄉關東村脫貧戶向雲兵的家,也是見證他自力更生,立足產業發展,實現脫貧致富“福地”。

多舛命運 不平凡中磨礪堅強品質

  記者見到向雲兵時,他剛剛從外面養護公路回家。結實的身軀和堅毅的眼神是他留給記者的第一印象,雖然已經57歲,但他的身上,仍是滿滿的幹勁兒。

  儘管關東村距離平武縣城不算太遠,但由於山高地勢不利,直至2007年方才修通與外界聯繫的公路。交通不便,成為這裡經濟社會發展的“攔路虎”,也正因為如此,向雲兵的命運緊緊與這座大山聯繫在了一起。

  2007年以前,關東村的村民出行主要靠騾馬馱運。上世紀80年代,正值青年時期的向雲兵在販賣騾馬的過程中認識了現在的妻子柳定秀,二人隨後結為夫妻。

  原本平淡幸福的生活,隨著周邊村莊馬匹市場的飽和,加之家中各項開支接踵而至,向雲兵家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常常是入不敷出。

被書記點讚的平武脫貧戶,用雙手開啟山巔上的幸福生活

 ↑關東村黨支部書記王天俊正在和向雲兵確認新建家庭農場的規劃

   為了增加家庭收入,向雲兵不得不四處奔波,各處打工賺錢。然而,命運似乎總喜歡和老實人開玩笑。正當向雲兵準備出外闖蕩一番的時候,他的身體突發狀況,於2008年做了開顱手術,2015年確診了白塞氏病,家中老人身體也發生惡化,讓向雲兵一次次放棄了外出務工的念頭。加之家中兩個孩子的讀書花費,2014年,經過識別,向雲兵家被評定為貧困戶。

  “我就是犟得很!”這是向雲兵對自己的評價。多次的打擊,並沒有讓向雲兵有所退縮,反而在他看來,這正是生活帶給他的別樣滋味。為了將這口味道感受得最真,不論是下地幹活,還是幫人打散工,他總是喜歡力爭上游,把活做到最好。

多次創業  立足產業發展不服輸

  “日子要過得好,不能光靠國家政策,自己更要加倍努力,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多舛命運造就的堅強品質,讓向雲兵更加懂得自強不息的道理。

  為了改善家庭經濟條件,向雲兵從上世紀90年代末就開始產業發展之路。那時候,他經人推薦,投資種植了一畝多的陝西天麻。原本滿是希望的土地,卻因為種植天麻的天麻素過低,品質不好,導致虧損近5000元。

  家人的不滿,加之家中各項狀況頻發,讓向雲兵一度壓制住了自己想要發展產業的念頭。直到2013年,他看到廣元市青川縣香菇產業的發展前景,便再次萌發了發展香菇種植產業的念頭。

  而這一次,在經過仔細考察後,向雲兵得到了家人的全力支持。從各種手續的辦理,到準備木料,再到安植菌種,妻子和兒子紛紛幫著忙前忙後。經過精細看護,第一年的收益就已足夠支付人工等各項費用,到了第二年,純利潤達到一萬多元,到了2016年,就實現了脫貧。這讓向雲兵一家都看到了發展產業的希望。

被書記點讚的平武脫貧戶,用雙手開啟山巔上的幸福生活

↑向雲兵在對自家豬圈進行消毒

    為了獲得更大發展,向雲兵積極與舊堡羌族鄉黨委政府以及相關幫扶單位聯繫,在政府部門的協調下,他成功申請到了2016年至2020年小額扶貧信貸5萬元,用於發展特色香菇種植,生豬養殖產業。2017年,他便開始生豬養殖之路。去年,豬肉肉價大漲,向雲兵再次嚐到了產業發展帶給他的甜頭。

被書記點讚的平武脫貧戶,用雙手開啟山巔上的幸福生活

↑平武縣林業部門工作人員、舊堡羌族鄉工作人員正現場幫助向雲兵審核家庭農場手續

  與此同時,向雲兵一家還享受到了農村D級危房改造政策、“四改兩建”政策、農村沼氣池建設等扶貧政策,這不僅給了向雲兵持續發展產業的動力,更直接改善了他的家庭生活條件,從新建的小平房,再到享受養老保險待遇,選聘為生態護林員,向雲兵家的增收從此有了保障。

放眼未來 不負韶華大幹一場

  “政府提供了這麼好的政策,幫扶幹部又無私地幫助我,我們要學會感恩,不能拖扶貧工作的後腿。”這是向雲兵用實際行動踐行的一句話。

  去年以來,各地豬肉市場都有所上漲,為了幫助本地群眾養殖生豬,向雲兵家出欄仔豬18頭,全部以低於市場價格向本地農戶出售,以解決本地生豬保供。

  雖身處大山,但向雲兵的格局卻很大。在採訪中,他多次向記者提到:“要想壯大養殖產業,規模化養殖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在他心中,不僅要自家的養殖夠規模,更要帶動周邊人和他一起養,形成真正的養殖“大規模”。

被書記點讚的平武脫貧戶,用雙手開啟山巔上的幸福生活

 ↑向雲兵在對自家豬圈進行清潔

   為此,向雲兵決定先從自家做起。經過仔細思考,以及多方諮詢,他今年計劃建設規範化的家庭農場,其中,圈舍佔地達到800平方米,建成後計劃養殖母豬20頭、種豬1頭、育肥豬100頭。到目前,前期規劃已完成,已進入相關手續審批流程。


  在向雲兵屋後的一塊坡地上,向雲兵一邊比劃,一邊向記者解說關於未來的具體規劃。尤其回憶了3月10日市委書記劉超對他的鼓勵。

  “劉書記鼓勵我,要再接再厲、勤勞致富,過上越來越紅火的幸福日子,等我當了老闆,他還要來看我。”向雲兵告訴記者,這些話不僅讓他備受鼓舞,更堅定了致富奔小康的決心和信心。

  (綿陽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任露瀟 文/圖/視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