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元一斤的蝦,這樣“養”出來,你能接受嗎?

“人工蝦”真的來了,你能接受嗎

文| 工業化水產圈 李釩

新加坡一家初創公司正在開發由幹細胞培育的“蝦肉”。你說它假吧,它也不假,確實也是由細胞構成的,和真肉無異。你說它真吧,好像也不真,因為和我們認識的養殖出來的蝦肉不一樣。

而且這“蝦肉”不便宜,要5000美元一公斤,相當於人民幣15000多元一斤。還真有人嘗過,據說味道還不錯,是餐館中所期望的口感。

這家公司名叫Shiok Meats,研究人員稱這種蝦肉為“清潔肉”,他們的理想很超前,希望通過這個方式減輕傳統蝦類養殖對環境的影響。

現在問題來了,這種蝦肉你能接受嗎?

15000元一斤的虾,这样“养”出来,你能接受吗?

Shiok Meats在實驗室生產的蝦肉每公斤達到5000美元(圖片來源:路透社)

Shiok Meats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科學官Ka Yi Ling表示:“人工蝦肉很乾淨,沒有雜質。蝦肉由紅色的營養液來培養,它們是脂肪酸、氨基酸和糖的混合物。”

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Sandhya Sriram則表示:“一旦讓這種情況持續進行了幾周,更改某些參數,例如混合速度、pH和氧氣等,下一步就是將幹細胞轉化為肌肉纖維,即人工蝦肉。”

幹細胞可以在四到六週內變成可食用的“蝦肉”,比傳統方式養殖的速度快三倍。但是這個速度卻要付出高昂的代價——1公斤的實驗室蝦肉成本為5000美元。生產成本中90%來自於營養液。

15000元一斤的虾,这样“养”出来,你能接受吗?

Shiok Meats通過從活蝦中提取幹細胞在培養皿中生產蝦肉。圖片來源:路透社

現在,Shiok Meats公司已經與世界上最大的製藥公司之一簽署了最大的合作,以降低生產成本,他們的目標是降到每公斤50美元,但說真的,還是比養殖的蝦要貴。但這並不影響投資者前赴後繼地加入其中,投資者普遍認為“替代肉類”是未來的大機會,行業十年內將增長到1400億美元的產值,已經有數十家公司在研究實驗室培養魚肉、牛肉和雞肉,這些都是在西方消費量很大的肉類。

15000元一斤的虾,这样“养”出来,你能接受吗?

傳統的對蝦養殖佔用大量的土地,並對生態造成一定的影響

但是市場準備好接受人工實驗室培養的蝦肉了嗎?最近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在專家認可的所謂“清潔蝦肉”方面,美國人表現了不同的態度,因此市場還需要進一步培養。

如果您不喜歡蝦,也許您可以嘗試實驗室“養殖”的螃蟹或龍蝦——這也是Shiok Meats公司接下來的計劃,他們計劃將該技術也應用到其它甲殼類動物上。

【關鍵字】:對蝦人工培育水產養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