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此一“疫”,充电运营商进退两难?

众所周知,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新能源车充电行业的发展还是相当迅猛的。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2019年12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达121.9万台,同比增长50.8%,数据可谓惊艳。然而,当整个行业充满了激情斗志,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2020的开篇,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一切却按下了暂停键。

从春节到现在一个月以来,摆在运营商特别是中小运营商面前的难题是:进,则交通受阻,客流大减,业务大打折扣,新能源车推广或受困,前景未明;退,则心血付之东流,不舍,不甘,更不知下一步该往何处。仰天长问,究竟是进还是退?

经此一“疫”,充电运营商进退两难?

首先,发展新能源出行是国家战略,短期享受扶持,长期大势向好。事实上,就在2月20日,商务部召开的网上新闻发布会上,已经明确鼓励各地根据形势变化,因地制宜出台促进新能源车消费、增加传统汽车限购指标和开展汽车以旧换新等举措,促进相关消费。这是风向标,也是安心丸。

其次,从宏观经济来说,虽然此次疫情严重,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全民战疫,形势已经趋于明朗,各行各业逐步有序复工,相信胜利之期未远矣!商务部市场运行司副司长王斌也作出判断,疫情对消费短期影响较大,中期影响平缓,后期逐步恢复,疫情不会改变我国长期稳定和持续升级的发展趋势。

再者,从行业角度来说,万事都有两面性,疫情在给行业带来一定发展阻碍的同时,也会将行业在近几年粗暴式发展中的缺陷更快地暴露出来,比如场站运营运维能力、充电服务体验等,从而倒逼一部分运营商迎难亮剑、修炼内功,推动一部分运营商的优胜劣汰,在行业洗牌中加速健全市场运行机制。与此同时,一些提供技术性服务的第三方平台企业

,如云快充等,也会因为市场释放出更多专业化运营的需求而获得更多关注。

最后,从关联市场来说,经此一疫,消费者会更加注重私人空间和出行安全性,这将给车市带来刺激性消费,其中当然也包括新能源汽车,特别在一些限行限牌的城市,而公交、物流、出租等电动化趋势不会变,所以长期来看,新能源必定向好。值得一提的是, 2019年底我国新能源出行产业的车桩比为3.4:1,距离1:1仍有很大空间,所以充电行业前景必定可期,同志仍需努力。

严寒褪尽才有春回大地,历尽磨难方可破土重生。挺住,就会迎来春天!

您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