庠序摭趣(一):在古代,最初的"醫生",是指學生

立大學以教於國,設庠序以化於邑","庠序",即古代的地方學校,後成為學校或教育事業的泛稱。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讀《庠序摭趣》,憶青青校園,帶你穿越千年,探尋古代教育的奇聞趣事。

庠序摭趣(一):在古代,最初的

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醫務工作者

連日來,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進展,牽動著世界的目光。那些奮戰在抗疫第一線的醫務人員,他們憑著無私無畏和醫者仁心,贏得了世人由衷的欽佩。正是有了這些勇敢的逆行者,中國人民最終一定能夠戰勝這場疫情的信心無比堅定。

關於醫生,還有一個稱呼大家非常熟悉——"大夫"。此外,"郎中"也是一個耳詳能熟的稱呼。那麼,你知道"醫生"這個稱呼是怎麼來的嗎?醫生為什麼又叫"大夫""郎中"呢?除此之外,醫生還有哪些別稱雅號呢?

庠序摭趣(一):在古代,最初的

藥王孫思邈畫像

今天,我們就來探尋一下這段有趣的歷史。

最初的"醫生"是指什麼人?

東漢時期的《說文解字》曰:"醫,治病工也。"就是給人看病的人。

"生"字的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初生的草木,下面是地面或土壤。其本義為,草木從土裡生長出來。後來演變出很多含義,其中之一,便是"正在學習的人",如學生,門生。

庠序摭趣(一):在古代,最初的

古代名醫

在古代,最初的"醫生"一詞,沒有現在的"醫生"之義,它是指在醫科大學上學的學生。

據古代文獻,"醫生"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的後周,於隋唐時期興盛一時。

西晉以前,我國尚未形成專門的醫學教育機構,醫者主要採取師帶徒的形式來培養人才。

據《唐六典》記載:"晉代以上習醫子弟代習者,令助教部教之。"這說明,到了魏晉,醫學教育才初露端倪。

庠序摭趣(一):在古代,最初的

古代“太醫署”

隋代文帝時期,設立了當時全國最高的醫政及醫學教育管理機構——太醫署,負責醫務行政管理,同時又從事醫學教育和醫療服務。

太醫署是中國醫學史上,最早由國家開辦的醫學院,也是世界醫學史上最早的醫學專科學校。

據《中國醫學通史·古代卷》,隋代所設醫學校之師生人數最多的時候,可達580多人,足見規模之大。

唐代繼承了隋朝建立太醫署的制度,於公元624年在中央設立了太醫署,分科教授醫學。據《新唐書》記載,太醫署師生員工人數多達340人,這在當時世界上可以說是最大型的一個醫學校。

貞觀三年(629年),唐太宗李世民又在全國各州府,設置地方醫學教育機構,招聘當地有聲望的醫師擔任教師,授以醫學博士、助教等職務,並根據州府人口多少,確定招生人數為10~20人,其課程、分科、學制與太醫署所辦學校相同。

隋唐時期的太醫署,依次設行政長官太醫令、太醫丞、太醫監及醫正,掌管全署的行政事務;教師則有博士和助教之分,其下還有醫師、醫工。

庠序摭趣(一):在古代,最初的

唐代太醫署場景

在太醫署學習的學生,根據所學專業不同,分別有醫生、針生、按摩生、咒禁生、藥園生,其中的"醫生",就是指在"醫科"學習醫學病理的學生。

《唐六典·太醫署》明確記載:"醫生四十人,典學二人。"李林甫注:"後周醫正有醫生三百人,隋太醫有生一百二十人,皇朝置四十人。" 這裡的"後周",是指北朝的北周(557~581年),又稱後周(唐宋以後鮮用)、宇文周。可見,北周的"醫正"已有醫學生。

另據《元典章·禮部五·醫學》:"各處有司廣設學校,為醫師者,命一通曉經書良醫主之,集後進醫生講習《素問》《難經》、仲景 、叔和脈訣之類。"這裡的"醫生"也是指當時醫科大學裡學醫的學生。

隋唐時期的醫生們學什麼?

據《舊唐書·職官志三》:"醫術,謂習《本草》《甲乙脈經》,分而為業,一曰體療,二曰瘡腫,三曰少小,四曰耳目口齒,五曰角法也。"

庠序摭趣(一):在古代,最初的

古代醫書

《本草》《脈經》,另外還有《明堂》《素問》《難經》《黃帝針經》等,不但是醫科學生的基礎必修課,針科、按摩科、咒禁科和藥學等各科,也都要認真學習,吃透嚼爛。

學完基礎課後,再細分具體專業,進行相應科目的理論學習和專科的技術學習。

相對於其他學科,醫科的教學規模最大,其下有體療(相當於內科)、瘡腫(專治瘡癤潰瘍之疾,相當於外科)、少小(幼科的別稱,專治小兒疾病,相當於小兒科)、耳目口齒(相當於五官科)和角法(用獸角吸撥,即灸法刮痧火罐療法)等五個專業。

庠序摭趣(一):在古代,最初的

古代醫書

醫科各專業的學習年限,分別為:內科7年,外科與小兒科5年,五官科4年,角法科3年。

醫生除了學習專業理論知識和臨床專業技術以外,還要進行勞動實踐。當時的長安有一塊佔地3頃的藥園,專供學生們種植與培養中草藥,直觀地學習中藥材知識。

需要一提的是,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傳統文化及道德倫理的典範,一直指導著醫學界的道德行為,唐代更是將《論語》和《孝經》等作為道德教育的基本教材和科舉的必考科目,要求太醫署的在校學生都必須修習。

因此,在古代,作一名醫學生非常不容易。學制長,科目多,要求嚴,而且還要應付無休無止的考試。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受科舉制指揮棒的影響下,隋唐太醫署的考試特別頻繁,有旬試、歲終試和畢業試。

庠序摭趣(一):在古代,最初的

古代“太醫署”

旬試,屬於考察測驗性質,每十天舉行一次。考試內容是讀經文和講經文,兩種方式任選其一,試題總共三條,通二及格,"通一及全不通,斟量決罰",老師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

歲終試,就是期末考試,對學生一年的學習情況進行考核。考試內容是在一年內學習的各門功課中考問十條,通十為上,通六為中,通五為下。連續三年不合格者,罷歸原籍。

畢業試,按禮部各科舉士情況模擬進行,實際上是科舉考試的一次考前模擬練習,是學生取得參加科舉資格的考試。

醫學生在學期間,考核制度十分嚴格。並以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考核學官教學質量的標準。品學兼優的學生,可以提前畢業任用;暫時未合格者,給予兩年補考機會,依舊不合格,則予以除名。

古代醫生有哪些別稱?

在中國歷史上,中醫教育是最早也是唯一形成學校系統的醫學專科教育。中醫幾千年的傳承,對醫生的別名也稱謂頗多。

其中,今人最為熟悉的,當為"大夫""郎中"。

庠序摭趣(一):在古代,最初的

古代藥房

大夫,在古代是一種官職。春秋時代的"大夫"有上、中、下之分,秦漢時期有"諫議大夫",唐代設"御使大夫"。

郎中,也是官名,即帝王侍從官的通稱。其職責原為護衛、陪從,隨時建議,備顧問及差遣。戰國始有,秦漢治置,後世遂以侍郎、郎中、員外郎為各部要職。

不過,這些都不是醫官。

稱醫生為大夫,始於宋代,醫官中級別最高的稱"大夫",其次為"郎",又稱"郎中",再以下便稱"醫效""袛侯"等。因為以官名稱呼是當時一種常見的社會風氣,所以,便把醫生尊稱為"大夫""郎中"。為了區別於官名,將稱醫生之"大夫"的"大"讀成 dài,而不讀 dà。

不過,有趣的是,人們一般把設館行醫的稱為"大夫",把草藥店或走村串戶的醫生,稱之為"郎中"。直到今天,人們還把醫院裡的醫生稱為"大夫",把那些私人診所的醫生,稱之為"郎中"。

庠序摭趣(一):在古代,最初的

古代醫館

除此之外,古代對一般醫生的稱謂,多稱之為醫工,其最早見於《內經》:"上工治未病"。

宋朝之前,對醫生的稱呼較為複雜,一般根據其專科進行稱呼,如食醫、疾醫、金瘡醫、藥師、針工等。另外,醫師、待詔、博士、牙推等也是對醫生的稱道名。

東漢應劭《風俗通·窮通·司徒中山祝恬》:"諸生曰:'今君所苦沉結,困無醫師,聞汲令好事,欲往語之。'" 這裡的"醫師",就是如今醫生的意思。

唐人張祜《病宮人》詩有:"藥餌無徵待詔愁"之句,遼代時翰林醫院設醫待詔之職,可見古代醫生亦稱為待詔。

庠序摭趣(一):在古代,最初的

古代行醫圖

據《舊唐書·職官志》載,唐代太醫署列醫博士、按摩博士等職,則知當時醫生稱為博士。

牙推之名,見於元人雜劇,關漢卿的《拜月亭》、馬致遠的《岳陽樓》、尚仲賢的《王魁負桂英》、石君寶的《秋胡戲妻》等劇作中均稱醫生為牙推,也作衙推。

不過,據《舊唐書·鄭注傳》:"元和十三年,李愬為襄陽節度使,注往依之,愬得其藥力,固厚遇之,署為節度牙推。"可見牙推之名,於唐時已有之。

我國古代雖然對醫生的稱呼五花八門,但同時也有"醫生"一詞出現,不過那是宋朝以後的事了。

如范成大《書事》詩之二中就有這樣的詩句:"門外雖無車轍,醫生卜叟猶來。"

庠序摭趣(一):在古代,最初的

古代藥箱

還有《儒林外史》第五回:"自此以後,王氏的病漸漸重將起來。每日四五個醫生用藥 ,都是人參、附子,並不見效 。"

這裡的"醫生",與我們現在說的醫生意思完全一樣,都是指 "掌握醫藥衛生知識進行疾病防治工作的專業人員"了。(張文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