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羅斯福新政時寧願把過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費分發給窮人?


屠龍有術

把大量過剩的牛奶扔掉,把大量賣不出去的豬趕入大海,大量過剩物資進行銷燬,主要發生在1929-1933年的經濟危機時期,羅斯福新政之後,這種局面逐步改善,但美國的經濟危機並沒有得到解決,直到1941年美國捲入二戰,美國的過剩產能圍繞著戰時經濟,進行了超大規模的產能釋放,這才使得美國徹底擺脫了經濟危機。

至於為什麼農場主寧願把牛奶倒掉,也不免費發給窮人,這個真的不是農場主的責任。因為站在農場主的角度,現在市面上牛奶是供大於求的,價格極低,假如成本是1美元,但是卻只能賣0.5美元,運輸和加工還得花1美元,也就意味著,每賣1單位牛奶,農場主要虧1.5美元,那麼最理性的做法就是,所有的農場主一起改善供需關係,將過剩的牛奶進行銷燬,讓市面上的牛奶不是供過於求,而是大致的實現供需平衡。

算筆賬就知道了,假如市場上存在100萬單位的牛奶,而實際需求只有10萬單位,那麼這個時候每單位牛奶肯定不可能賣出好價錢,同樣道理也適用於豬肉牛肉和羊肉,如果此時只能賣個0.5美元一單位,那就是鉅虧。但是要知道,真正的需求只有10萬單位,有90萬單位是賣不出去的,但還是增加存儲成本,也就意味著,只有10萬單位的牛奶能賣出去,剩下的90萬單位,是個巨大的負資產,不僅賣不出去,還繼續虧錢。

那麼在實際需求只有10萬單位的情況下,假如把90萬單位的牛奶銷燬,這就意味著市場上供需大致是平衡的,那麼每單位牛奶就能恢復到10美元,最後總價值將是100萬美元,賣出10萬單位的牛奶,但如果是100萬單位的牛奶一直存放,那麼將血虧,因為有90萬單位是不產生效益的。

這其實就是個市場自發調節的過程,在經濟危機中,供大於求,如果市場上存在大量多餘的商品,這會使得商品的價值持續走低,因為賣家多,買家少,每個賣家都要把東西賣出去套現,那就只能壓低價格,如果還是按照原來的價格賣,那就沒人買了。因為牛奶從來就不是必需品,在經濟危機的時候,大家都沒錢,如果牛奶還賣的很貴,那麼大家喝水就可以了,為啥還要喝奶?所以低價奶將會大量充斥在市場上。

有人說為什麼不免費發給窮人呀?這就是想的太簡單了。

首先這是農場主的私人財產,原本農場主就沒有義務將其免費分給別人,他有處置自己財產的權力。再就是,假如一個農場主真的大發善心,他想要將過剩的牛奶和豬肉發給窮人,他貼了個告示:免費發牛奶,免費發豬肉。

這個時候問題來了,農場主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運輸問題,他要將牛奶運輸到窮人的聚居地,還得僱傭專門的人手去發,比如說100萬單位的過剩牛奶,他至少得僱傭個100人去發奶吧,至少得僱傭個100輛車去運奶吧?還得租個場地,這又是一筆費用,還得維持秩序,防止出現事故,就得僱保鏢,這又是一筆費用。但最關鍵的問題,在於這些奶是原料奶,不能直接喝,有健康隱患,所以還得進行加工後才能分給人喝,那麼加工的費用又是一筆很大的錢。

最後這個農場主看著這100萬單位的牛奶,發現如果靠自己的力量去分給窮人,恐怕要花200萬美元,但如果將90萬單位的奶倒掉,自己能撈回100萬美元。那麼請問,如果你是農場主,你會如何選擇?農場主又不是公益機構,花的是他自己的錢,他為何要花200萬美元去免費分奶,而不是選擇去賺100萬美元?

如果真的要免費分奶,那不是農場主的義務,而是聯邦政府的職責,聯邦政府想要免費發奶,也需要花大量的錢把這些牛奶收購了,再花大量的錢加工,再花大量的錢運輸和分發,這才能分到窮人手裡。說到底,還是個成本問題。


圖維坦

事實上把過剩的牛奶、棉花扔掉的現象最早發生在羅斯福新政之前的大蕭條時代,這麼做的目的是解決物資過剩問題——當市場上的物資供應供過於求時就意味著物資價格的下降,這時銷燬部分過剩物資而使價格回升。如果把產品免費分發給窮人,吃飽後的窮人還需要企業的產品物資嗎?那麼企業的利潤從何而來呢?美國是一個奉行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國家,這意味著即使是美國總統也無權干涉企業的日常經營,對企業主而言最優先考慮的必然是自己的利潤,所以他們寧願把過剩的牛奶、棉花扔掉也不免費分發給窮人。

然而恰恰也正是羅斯福新政標誌著美國由自由放任的經濟體系向國家干涉的國家資本主義體系過渡——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在羅斯福新政之前的美國和歐洲所有政府都只扮演著市場經濟守夜人的角色,國家只保證市場的自由競爭,至於每個人參與市場競爭的結果是不會管的。羅斯福新政後美國政府明確了一個基本理念:人民享有免於貧困匱乏的自由,也就是說保證不餓死人成為政府的基本職能之一。具體的解決之道是:以工代賑——讓百姓有工作,有收入,增強購買能力,刺激經濟復甦。同時一些公共項目也得到了發展。這要比單純把牛奶、糧食、棉花免費送給人民好的多。

目前世界各國普遍認為:政府的職能是保證國家不受外來侵略和恐怖活動的襲擊,為人民創造穩定的生活環境,與此同時保證人們至少滿足最低生活水平,至於人們所希望獲得的幸福生活則必須依靠自己的奮鬥努力,如果由政府來包辦一切無異於用社會公共資源養活一群閒人懶人。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這樣類似的事情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碰到,例如經常在電視上報道某個種植戶幾分錢的大白菜沒人買,最後全部爛在地裡;一毛兩毛的西瓜沒人來收,也是爛在地裡當肥料。。。羅斯福新政時期將過剩的牛奶、棉花扔掉跟這個有些類似,都是因為供過於求造成的(當然菜農可能是銷路不暢造成的),所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供過於求,市場過分飽和,扔掉是為了保住現有的市場和價格體系:

羅斯福新政時期的產能過剩,導致很多商品供過於求,而如果將這些過剩的商品分給哪些窮人,則會間接地導致潛在的目標客戶減少,使原本不足的市場變得更小,而且一旦將這些過剩的商品免費分發出去,勢必會影響現有的價格體系,使本來不好賣的市場更加難做。所以,哪些商人為了自己的利益寧願倒掉也不發給窮人!

二、從成本控制來說,免費發放會產生額外的生產成本:

即便是有些有良知的商家願意將這些過剩的商品發給窮人,他也得考慮一些由此產生的成本,例如:運輸成本、人工成本、原材料等等,再就是同行其他商家的反對,所以,對於商家來說,最經濟最省事的做法就是扔掉!

三、當時的階層對立比較嚴重,jie級矛盾惡化:

在經濟危機發生前夕,社會階層對立比較嚴重,zi本家和工人的關係非常緊張,所以,從感情的角度來說,那些zi本家也不可能把自己過剩的商品免費分發給窮人!

以上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