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老坑就是年代老?别傻了!

老种也称老坑种,是指翡翠原石在成岩后,经过后期动力地质作用的强烈改造,质地非常细腻、透明度很高的翡翠品种,如果有颜色,通常会与种水融在一起,显得鲜艳匀和。而新坑种,是没有或只是经历了较少的后期动力地质作用改造的翡翠,新种的质地比较粗、透明度相对较低。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新老坑是关于开采年代的新与老,坑是指开采翡翠的场口,在翡翠开采之初,人们对质量的要求十分高,那时开采的一般都是种水十分好的翡翠,所以从老的场口开采出来的翡翠就成了高品质翡翠的代名词,而大部分的新的场口开采出来的翡翠质地通常会差一些。

老坑种翡翠:翡翠界俗称“老坑玻璃种”,通常具玻璃光泽,其质地细腻纯净无瑕疵,颜色为纯正、明亮、浓郁、均匀的翠绿色:老坑种翡翠以纤维交织的变晶结构为主,硬主晶粒很细;老坑种翡翠在光照射下呈半透明或透明状,是翡翠中的上品或极品。

当然即便匀称的老坑种,其质量相对也有高低之分,有的透明度高一些,有的透明度稍差些,所以价值也有差别,但无论如何是比较吸引人的翡翠品种,往往用来做高档的首饰用。

翡翠老坑就是年代老?别傻了!


老坑种

老坑翡翠与新坑翡翠的区别

老坑翡翠和新坑翡翠无论是从生长年代还是内部结构都是有差异的,从翡翠的内部结构来说,老坑翡翠内部结构致密,组成的矿物晶体颗粒之间结合得十分紧密,而新坑种翡翠的内部结构相对来说就没老坑翡翠那般结构致密,内部晶体颗粒之间结合也没那么紧密。

翡翠老坑就是年代老?别傻了!


新坑种

认识误区

一,老坑种、新坑种就是年代的新老

翡翠有原生矿和次生矿,原生矿的形成是由于山区地质的地质运动,出产于原生矿的山料翡翠大多质地不细腻,摸上去较干,水头不足。翡翠王朝老赵整编。原生矿床有一些质量不等的矿石,经过水流的搬运,一些质量差的,不纯的翡翠就会得到自然的分选,淘汰,最后保留于河床中的翡翠经过长时间的河水冲刷、浸泡,呈现出的矿物质颜色均匀,水头足,质地、结构紧密。

实际上,按照地质学观点看,它们在地下形成的地质时代是相同的,仅是开采翡翠的先后年份不同。“不能根据‘新坑种’、‘老坑种’这些字眼简单地判断年代,有些新坑种形成的年代比老坑种还要早。

二,老坑种都是玻璃种、冰种

市场上认可度最高的莫过于老坑玻璃种,是翡翠玉石市场的上品或极品。玻璃种具有玻璃光泽,其质地细腻纯净无瑕疵,颜色纯正、明亮、浓郁、均匀的翠绿色老坑种翡翠在光的照射下呈半透明或透明状。冰种翡翠比起玻璃种来,透明度要稍微差一些,内部有肉眼可见的颗粒,退而居其次,但是高冰种的翡翠也可称得上高档品。

玻璃种、冰种属于典型的老坑种,这是由它的形成条件决定的,经过了流水的冲刷、浸泡才能留下如此细腻的精品,但是老坑种并不一定都能达到玻璃种、冰种的水准,还是会有很多品质差的‘漏网之鱼’存在。

三,老坑、新坑和老坑种、新坑种

实际上这两组是不同的概念,很容易混淆。翡翠的原生矿称之为新坑,经过河水等自然力搬运形成的次生矿,通常称之为老坑。翡翠的次生矿(老坑)常有优质翡翠出产,这些优质翡翠有外皮,质地细腻,结晶颗粒小,水头足(透明度好),比重较沉,因此被称为老坑种。相对而言,原生矿(新坑)质地一般的居多,质地较为粗糙,水头差,比重也略轻,因此称之为新坑种。

翡翠老坑就是年代老?别傻了!


新坑并非无好货:

实际上,据了解,原生矿(新坑),也会有优质翡翠出现,虽然数量极少,也可称之为老坑种。由于老坑目前几乎没有产出,所以市场上新出现的老坑种很多都来自新坑。

所以说,老坑与新坑是地理以及地矿分布状态的概念,而新坑种与老坑种是翡翠品质的概念。只要是优质的、透明度高、结晶细腻的翡翠,就是老坑种翡翠。老坑种翡翠也是最值得收藏者关注的。

特别提醒:不良商贩以新坑之名买B货/B+C货

由于新坑翡翠质地较粗,因此目前有大量新坑差料的翡翠经过人工处理和注色制成B货和B+C货销售,在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的情况下,很多地方新坑逐渐成为假货和B货以及B+C货的带名词,因此提醒各位购买已经要注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