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每当提拔一位管理岗位时,老板和员工都会说又多了一个吃闲饭的。对此你怎么看?

收获人生后半场


这个问题我觉得很蹊跷。按你的问题,公司每次提拔员工进管理岗位时,老板和员工都会说又多了一位吃闲饭的人,我说蹊跷的地方就在这,员工不理解可以说当管理的人是吃闲饭的人,但老板不能这么说,因为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嘛!

在我看来,公司提拔员工进管理岗位,这是对员工能力的认可,也是体现员工更大价值的证明,是积极有效的公司行为,应该值得称赞的,而不是主观笼统的认为干管理的人都是吃闲饭的。

在我看来,员工之所以觉得搞管理的人是吃闲饭的,是因为员工的头脑里总是刻画着这样的一幅画面:管理者每天坐在办公室,翘着二郎腿,上班就是喝喝茶看看报纸聊聊天上上网啥的,下班就走人了,不像车间的员工那样一天12小时两班倒的辛苦干活,因此固执地认为搞管理工作的人都是吃闲饭的。我只能说,这样的画面确实有,但在企业里面绝对不常见。企业里面的管理者,承担着极大的工作责任和压力,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要对工作和公司负责,所以绝不是一个“吃闲饭”的人能够干的事。作为员工,应该要改变这样的固有认识。

同样,对老板来说,提拔员工进管理岗位的意义最为重要且重大,因为管理者说到底都是给老板服务的,既然如此,老板能随随便便的把一个不干事的员工提拔为管理者吗?这绝对不可能的。因此,老板提拔的管理者,最起码都是符合老板心意的,既然符合老板的心意,那就没有道理又说管理者是吃闲饭的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嘛。如果真有被提拔的员工在管理岗位上不作为“吃闲饭”,那也是老板的错,说明老板不会识人,最终受损的不还是老板的利益嘛!所以,我认为老板绝对不能像普通员工一样人云亦云。

在我的观念里,员工可以把那些搞管理的人称作吃闲饭的人,但老板不能。因为老板这样说,会给人一种倾向,就是搞管理的人成天不干事却拿着老板的高工资,这对老板的不良影响极大,会导致老板不信任管理者,最终可能会出现优秀的管理者出走,进而导致公司经营发展出现问题,最终对谁都没有好处。

所以,每当公司提拔员工进管理岗位的时候,谁都不能随便乱说又多了一位吃闲饭的人。对员工而言,岂不是自断前路,难道员工不想“吃闲饭”吗?对老板而言,把管理者当做“吃闲饭”就更加的危险和不负责任,是要出大事的。

最后就问那些搞管理的一句话,你觉得自己当管理者是“吃闲饭”吗?


Sir聊HR


他们说的对,这是个不争的事实。虽然能说出真相,有些事情却无力阻止。

01.我们处在管理层将被淘汰的时代

有个很流行的说法,叫“去掉中层”。以前科技不发展,需要上传下达的人,这就是管理层的诞生,老板没法直接面对成百上千的员工;目前科技进步非常快,尤其是技术层面的进步,老板可以直接管理员工了,所以管理层根本就没什么用。这样看来他们都不如吃闲饭的,吃闲饭的不会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而做一些不必要做的事情,管理层则会。

未来,公司管理只会有一层,老板直面员工。看下手机打卡app,我们就会明白中层失业的日子不远了。

02.老板和员都能看到真相是好事,只是有些无能为力

公司还存在中层很大程度上源于惯性和对一些无能老员工的照顾——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再做基层工作了,年纪太大、新工具不会用,但是这些40多岁的老年员工又不能开除,有些老板比较念旧。于是,把他们升职到管理层吧……这就是变向养老。

03.提拔一个人成为管理层长远看来是种戕害

至少在中国,没有技术实力的管理者完全不会被认可。虽然“管理”这事儿国人研究了一千多年,研究的很深很透,但只会耍心眼儿的人向来就是被看不起的对象。

实力从来不是通过管理来体现了,实力需要实干来体现。

祝好!


张大志leo


看到这个问题,我突然明白为什么中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仅2.5年、集团企业的平均寿命仅7-8年。

这个问题折射出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老板格局小,对公司管理的把控力不够

虽然企业做不长、做不大的根源很多,但各行各业都有做得很成功的企业。其实企业做不长的核心根源只有一个——老板没有能力引领企业永续前进。

为什么老板会认为“中层管理人员是吃闲饭的呢?”因为他认为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靠他一个人就够了,其他管理人员都是可有可无的。这是极端的个人英雄主义固步自封的体现,同时说明他对企业没有合理的长远的规划。

我们要知道,在时代前进的洪流面前,个人的力量是很渺小的,一个与时俱进的企业领导者,不是靠事必躬亲,而是用发展的眼光在不同的阶段用合适的人。

无论你的智商如何超群,精力如何旺盛,一个人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要想把企业做大,只能靠“用人”。

认为中层管理者都是吃闲饭的老板,正式老板不会“用人”的体现,一个会用人的老板,怎么会让企业承上启下的中层管理人员吃“闲饭”呢?企业又不是慈善机构。

这折射出此类言行的老板格局低、管理水平低。

二、员工培训不够,都在“自嗨”

员工认为中层管理者吃闲饭,因为员工认为具体事务都是员工做了,管理者除了对员工的工作指手画脚之外,平时都是游手好闲、没事开开会,玩玩游戏、看看新闻、看看书之类的。

嗯,的确,中层管理者的具体事务要比员工少很多,但并不等于中层管理者不作为。前面说了,企业要想做大或长期活下去,光靠老板是不可能的,要靠团队。比如小米,七个创始人有的管软件、有的管硬件、有的管营销、有的管产品、有的管供应链、有的管运营、有的管财务。合起来才能让小米成功的运转起来。

无论是扁平化管理还是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都离不开中层管理,区别只是层级多少的问题。为什么?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当一个人应对50个员工直线汇报,他或许能应付,500人?5000人呢?

中层管理人员是指处于高层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之间的一个或若干个中间层次的管理人员。

中层管理的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高层管理人员所制定的重大决策,监督和协调基层管理人员的工作。他们承担着信息传递、以及监督基层员工工作的职能,以保证企业经营战略、各项计划和各个决策方案顺利组织实施。

中层管理者是否吃“闲饭”,取决于公司高管对他们的定位。

我曾经到一家新公司,遇到过一位同事,当我给他安排工作时他说:“活都我干了,你干什么?”我说:“我干什么不用跟你汇报,老板知道我干什么就行。”他非常不服,有些工作直接给老板汇报,结果老板对的工作不满意,让我重新做。一来二去,他心服口服。

领导之所以能提拔为领导,至少在目前来说他的综合能力一定比你强。从员工的角度来说,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学习你的领导的优点,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工作。

而不是抱怨、发牢骚、居功自傲、持才傲物,要更多的激发自己的潜能,实现自我超越,争取有本事去“吃闲饭”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丁泳心,经验丰富的职场老梗,如果能帮到您,我很开心。关注我,您能获得更多的中肯的职场建议。


丁泳心职场老梗


员工说其实勉强可以理解,因为个人工作、处理事情的局限性,导致他们的眼界只有这么大;高度也基本被局限在那里。但是作为老板这样说的话,是没有办法理解的,作为管理层自己更加应该明白管理层对于公司的重要性。

管理层真的只是吃闲饭的吗?

之前工作的一个公司部门经理离职,部门负责人由主管暂代,不换还好,一换就明白了一个管理者对于部门的重要性。

原来的经理是一个工作特别认真负责,自我要求及对他人要求都非常高的人,所以跟着他的一年个人能力提升非常大。不仅仅指工作技能,包括个人思维等都学习到了很多。

对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不是仅仅做在现在这个职位的事情,还应该扩大眼界,提升自己的阶层去思考问题。

基本跟着他的那段时间工作实务性非常多,但是再累都很少有离职的想法。主要是因为领导个人的眼界、工作能力都非常强,并且能够将部门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后来经理走了主管来担任部门负责人,由于一方面主管没有经理勤奋、一方面确实个人能力没有那么强,不能激励部门员工。后来部门内部老员工基本都呆不下去了,原因是因为部门工作混乱,领导要求工作只需要完成即可,但是一定要做给领导看。呆久了就发现个人价值完全没有办法实现,原来积累的职场优势都在慢慢被消耗。

从个人亲身经历对比,管理层绝对不会是吃闲饭的,至少一个合格的管理层不会是吃闲饭的。

管理层需要结合公司层面战略,制定部门发展的目标,再根据部门发展目标做好部门内部的人员工作协调。与此同时还需要与外界部门保持沟通,良好的部门生态发展。给部门工作展开减少阻力。从而使部门价值实现最大化,这样部门、管理层、员工才能实现发展。

如果一个公司比较重要的管理层说管理层只是吃闲饭的,就要警惕你们公司的发展了。公司的上层领导的认知都这样低,很容易导致员工更加负面情绪。既然领导都不干事,那么我随便做做已经非常对得起这份工作了。


跟对人有时比跟对公司更加重要,特别是如果还只是一个刚刚步入社会的新人。好的领导可以让你成长更快,避免职场很多不必要走的坑。


安妮UP


中层干部除了本身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和晋升机制。任何一个公司做大到一定程度之后,都不可能完全依赖于招聘。公司的高级岗位都需要有人来填补。如果没有晋升机制,你打算把一个车间职工直接提升做总监?再者说,中层干部某种意义上需要起到一个背锅的作用。有的责任不可能有领导来负,也不可能要普通员工去赴,只有靠中层干部来扛。而薪酬体系也是个大问题,如果没有中层干部。你打算如何回报辛勤劳动的员工呢?只是加工资吗?恐怕整个公司乃至整个行业的薪资体系都要崩溃了。这就像军队一样。你不可能只搞职务,不搞军衔。那样的话,人事任命,薪酬体系,财务,几十个方面全都乱套了。


听装自来水


1、能被老板和员工说成是吃闲饭的管理者,那说明这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什么是管理?管理是通过他人完成工作,有效率、有效果的达成工作目标,这里边有几个关键词,一是“通过他人”,这就和字面上的吃闲饭扯上了关系。

一个管理岗位,确实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相比具体操作具体工作的员工而言,是很闲,但这个闲要用在正确的地方。

管理者的闲要体现在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管理功能的发挥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发挥管理者的角色。

反之,管理岗位的闲用来喝茶、看报,只开会、只转发通知,只做传声筒;按部就班,故步自封;工作没有规划、思路,对下属没有激励辅导,做事没有策略、计划;遇到问题先追责,不解决问题;做出成绩,与员工争功劳;

浮于表面,那么这样的管理者就是吃闲饭的,形同虚设,可有可无,统帅无能,累死三军。

2、把管理岗位都看成“吃闲饭的”那说明老板格局不够,员工认识不到位。

有些管理者,事必躬亲,忙的团团转,嗓门最大,各个现场都有他的身影,这其实是保姆式管理、救火式管理,这样的管理者看起来很不闲,但这是对组织最大的伤害。如果老板和员工都喜欢这样的管理者,认为只有这样的管理者才不是所谓的吃闲饭,那就有问题了。


知否HR


管理工作也是很重要的,最重要的就是决策细化和内部联络。管理工作要做好绝不简单,而你们说的那些混日子的管理层,实际上对整个公司是个毒药。


cdwanze


员工这么认为可以理解。因为大多数人嫉妒,不从自身找问题以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的态度看同事升迁。

老板这么想就是有点可笑了?

老板认为一个管理岗是吃闲饭的岗位,为啥不取消这个岗位?

难道这个老板是一个非盈利机构的老板?

难道老板提升员工目的就是为了吃闲饭,给和谐社会提供一个就业机会?

作为老板提升一个员工到管理岗无非是想激发这个员工更大潜能,和创造最大价值。

既然这么想也这么做了,却还说是吃闲饭。只能说他这个管理岗责权不明确。

这也是很多老板通常犯的错误。

一个员工业绩优秀,有自己一整套很好的方法技巧。

这个时候提升他做主管却忘记了这个员工最大优势不是管理,至少刚提升时期还没有提现超强的管理能力。

举个例子:

一个业务团队提升一个优秀业务员做管理。

可是这个业务员之所以提升为管理者是因为业绩出色。但是提升到管理岗后,他自己却没有业绩考核指标了,只有团队业绩考核。

这是完全错误的。这个管理岗一样要有自己的业务考核指标。

所以题主提出来的现象其根本原因就是管理岗责权不科学。


企业运营老杨


公司每当提拔一位管理岗位时,老板和员工都会说又多了一个吃闲饭的。这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1. 老板的职责何在?

公司提拔管理岗,这事得老板认同吧?既然老板认同了,为何又要说多了一个吃闲饭的呢? 说明老板用自身行为,支持了吃闲饭这种现象。那么这种现象必然无法杜绝,反而会滋生。


2. 管理岗的配置没有发挥应用的效能


一个管理岗变成了吃闲饭,说明这个管理岗没有产生效益,这个管理岗是管人呢,还是管事呢?是无人可管,还是无事可管?

一个典型的现象,办公室5个人,其中4个是管理者,只有1个人干活。


3. 闲人太多,是资源的极大浪费

又多了一个吃闲饭的,一个“又”字,说明吃闲饭的不止一个啊。这公司要么变成养老院,要么走向关闭,裁员,早晚的事。


宽财分析师


现在正是疫情严重的时刻,可以让中间管理层都休假,只让最高领导层和员工上班,能良好运行一个月就说明不需要中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