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军队在面对苏联时为何会不堪一击?对此你怎么看?

一场悲剧灬主角有我


战术的革新和技术层次的差距,坦克本来是用来掩护步兵冲锋的。但随着技术的革新,坦克行驶速度大幅度提升,火力得到加强,如果坦克依然用来掩护步兵,那坦克强大的机动性就会被行动缓慢的步兵拖累,火力也无法完全发挥。所以坦克不再是冲锋步兵的移动掩体,而是而是单独由坦克组成集群,快速冲锋,利用强大的活力摧毁敌防御工事。这时坦克的防护,火力,机动性就十分重要。但日本和苏联在这方面有着巨大的差距。

对于日本而言,十吨级的坦克就是中型坦克,而苏联的中型坦克至少有二三十吨。苏联可以大量装备二三十吨的坦克,日本连几吨重的豆丁坦克,数量上还不如苏联的中型坦克多。十吨级的“中型坦克”只是少数,二十吨级的尚在设计中。坦克越大,防护和火力就越强,而苏联还能装备与坦克匹配的发动机保证其机动性。而日本却做不到。

而当时陆军作战最实用的就是坦克战,这也是苏联比较拿手的(被德国人逼的),苏联人没道理舍长取短。


英仙座2


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苏联对日宣战,在短时间内歼灭了日本关东军六十多万。面对强大的苏联军队,日本关东军一败涂地。那么日本军队在面对苏联真的那么不堪一击吗?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场战役。

在二战初期,日本的关东军是很有战斗力的,曾经在诺门坎与苏军交过手,在战争过程中,苏联在人数装备占巨大优势下取得了惨胜,可见日军并非不堪一击,但是随着战事逐渐扩大,日本方面深感兵力不足,补给线过长,尤其在1941年与美国开战后,对于日本方面压力越来越大,日本高层不得不掉关东军南下,去支援东南亚各岛抵抗美国的进攻,可是面对美军的强大攻势,大部分日本关东军都变成了炮灰。

在1945年苏联对日本宣战时,日本关东军精锐已经丧失,为了对抗苏联都是临时拼凑出的部队,很多士兵都是新兵,没有什么战斗力。而苏联方面出动了150万大军,都是从西线战场调过来的,可以说作战经验非常丰富,在武器装备方面也占据了很大的优势。所以在短时间内,这六十万关东军就被苏联分割包围,全部被歼灭了。再加上此时日本本土长期受美军飞机的空袭,又投下了两颗原子弹在广岛、长崎。日本方面已经无力再战了。


柯南AP4869


日本和苏联在二战中有过两次交战,一次是诺门坎,一次是苏联百万大军进攻东北。日本是个岛国,且资源匮乏,海陆军发展必须有个轻重缓急。最终也是岛国的必然,二战中日本海军军舰和空军飞机都还算紧跟时代。而陆军武器无论是坦克还是轻武器都是坑爹货。苏联的坦克连炮都不用开,撞都能把日本小坦克撞扁。轻武器日本根本没有单兵速射冲锋枪、突击步枪之类,反坦克炮还不如中国,反坦克主要靠肉弹。反观苏联部队,在诺门坎前线坦克以T34为主,单兵有波波莎冲锋枪、莫辛.纳甘步枪、转盘轻机枪质量远在日本人之上。从武器方面看苏联对日本是代差,坦克更是先进不止一代。

再看战略,日本人一直是对胜利者亦步亦趋的习惯,明智维新后陆军先学法国,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后开始学校德国。一战法国获胜,日本又开始学习法国,在中国战场上也是深挖沟、建碉堡。进攻诺门坎虽然把坦克师调来了,打法也没有把坦克集中起来使用。飞机、坦克、步兵无法协同作战。

苏联在朱可夫指挥下,先是大量增派飞机,拿下了战场制空权,又集中坦克来了次“大纵深”式进攻,日本人根本就无力招架。


爱读历史的大胖子


日军真的面对苏军不堪一击的话,诺门坎事件是怎么回事?

我们今天说抗日14年战争,诺门坎事件是发生其中的。别管欧洲1939年说,欧洲人,包括法国人英国人,见了日本人都是软蛋,苏联也是诺门坎一战后与日本签订和平协议。日本二战时很厉害,亚洲陆地以中国为主,海军以美国为主,对日本全面攻击,最后赢得胜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