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發牢騷危害多大?不妨看看曾國藩對六弟的勸告

牢騷源於生活或工作中的一些不如意,發牢騷很正常,但經常發牢騷就容易引發不正常。

曾國華是曾國藩的三弟,在家族中排行第六,所以曾國藩也經常稱呼他為“六弟”。曾國藩對自己每個弟弟都可謂用心培養、苦口婆心、關愛倍至,他總是能悉心觀察出他們各自身上存在的弊病,並在家信中直指病源,希求弟弟們能夠由此警醒、加以修正。

曾國華是很有才華的一個人,連曾國藩都毫不避諱的誇他“溫弟天分,甲於諸弟(曾國華字溫甫,故稱呼為溫弟)”,但有才華的人往往有一個致命的通病——傲,人若一傲的話,各種問題也就跟著來了。

經常發牢騷危害多大?不妨看看曾國藩對六弟的勸告

首先是懶,一個傲氣的人容易眼高手低,覺得很多事情不過如此,自己動手,那還不手到擒來?因此許多事情不屑於去做,尤其是基本功(不只讀書人平日讀書習字作文的基本功,即便在其他行業裡心氣多傲的人也往往容易忽略本行基本功的堅持與習練)。

比如曾國華求學期間,曾經到京城自己大哥那裡居住過一段時間,這其實是曾國藩有意為之,想把他留在身邊以便於督促指導。可戲劇性的是,曾國藩被稱為中國歷史上“兩個半完人”之一,可謂是儒家系統裡內修外用至尊中的至尊,這麼好的老師放在身邊,按說曾國華的學業修身得大有長進了吧?沒有,曾國藩愣是拿這個弟弟毫無辦法。在他的督導下,六弟非但沒有刻苦用功、學業進境,反而連書都很少看、文章也很少作,甚至連生活起居都顯得比較懶散,終日不知道該乾點什麼好,後來一看沒效果,曾國華直接回去了,令曾國藩大為光火。

經常發牢騷危害多大?不妨看看曾國藩對六弟的勸告

後來曾國藩聽說他回到家鄉以後依然我行我素——“數月不搦管為文”,懶散做派毫無更改,不禁更加生氣也極為痛心,於是在家書中他直言不諱地批評道:

“吾家之無人繼起,諸弟猶可稍寬其責,溫弟則實自棄,不昨盡諉其咎於命運(不能把全部責任都推給命運——曾國華之前參加科場落過榜,由此總是抱怨自己懷才不遇)。”

這番話說的是很重的,而梳理曾國華的心路與行為歷程就會發現,他的確需要自己大哥這麼一記當頭棒喝!事實上,所有心性高傲的人也都需要這麼一記灌頂醍醐。

經常發牢騷危害多大?不妨看看曾國藩對六弟的勸告

傲氣的人因傲而懶,因懶而不屑於紮實基本功,由此眼高手低,因眼高手低又導致外在的高低皆不就,對於挫折的抗打擊能力他們通常又比較薄弱,長時間下來就積累成一個死循環:懶散成性、眼高手低、一事無成、自憐自艾、自暴自棄。而動不動愛發牢騷就是這類人普遍的一個外在表現。

牢騷抱怨的內容無非就是:自己如何如何滿腹經綸,卻不得其運,如果命運垂顧於我的話那將會如何如何;如果沒有某些人從中作梗的話我又將會如何如何。如此這般,把所有的責任都推諉給外境,自己則一點問題沒有。而事實上則是,他們整日流連於抱怨與空想之中,對內在外在都毫無補益,反而空耗了大量寶貴的時間與生命。

經常發牢騷危害多大?不妨看看曾國藩對六弟的勸告

外在事業長此以往無起色建樹完全是可以想見的,更嚴重的,則是滿腹牢騷將會極大傷害一個人的身體與精神健康,曾國藩從自己日常生活與對人事的觀察中敏銳發現了這一點,他在家書中提醒六弟道:

“吾嘗見朋友中牢騷太甚者,其後必多抑塞......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自然隨之。”

所謂“抑塞”,就是說一個人心緒憂鬱、內氣很擁堵、氣息很不順暢的一種表現,氣息都不通順了,那還不是各種病患都要跟著來了嗎?

所以,曾國藩對於六弟的境況可以說是憂心如焚,他進一步勸誡弟弟道:

“溫弟所處,乃讀書人中最順之境,乃動則怨尤滿腹,百不如意,實我之所不解(我真的理解不了你了)。”

“凡遇牢騷欲發之時,則反躬自思,吾果有何不足,而蓄此不平之氣?猛然內省,決然去之!不惟平心謙抑,可以早得科名,亦且養此和氣,可以稍減病患。”


經常發牢騷危害多大?不妨看看曾國藩對六弟的勸告

苦口婆心至此,可以說曾國藩這個大哥已經做的相當到位了,可惜曾國華後來在跟隨李續賓作戰的過程中,還是力戰而死了。

雖說馬革裹屍,但這種命數跟他個人傲氣、愛發牢騷的心性可能也不無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