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田晓霞那么优秀,路遥为什么把她写死了?

《平凡的世界》众多人物里边,田晓霞大概是最特立独行、光彩照人的一个,她本来有着最感人至深的爱情、有着最辉煌美好的明天,可是路遥为什么要把田晓霞写死呢?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那么优秀,路遥为什么把她写死了?

​我想,田晓霞这样的结局,是相当一部分读者无法理解,无法接受的。于是,就有人说,如果给《平凡的世界》换一个结局,给田晓霞换一种结局,会怎么样呢?

为此,我也一度非常迷惑、非常不解,总觉得路遥证明安排太过残忍了,也曾尝试着去为田晓霞换一个相对完美的结局。

可是,无力论如何努力,总觉得没有原著那么安排恰当,总感觉过于肤浅了。

回头再细细品读原著,方才解出其中一味。姑妄言之,请朋友们品鉴。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那么优秀,路遥为什么把她写死了?

​作者之所以这样安排田晓霞的结局,我想应该是其生活体验的一种展示——尽管路遥很欣赏孙少平,更欣赏热情似火、挣脱阶层观念束缚的田晓霞,但生活的阅历、人性从洞察,使路遥也感觉,田晓霞和孙少平的爱情,也许只有这样结束才是最完美的结局。
一来这大概是路遥对生活深刻体察的结果。不是有一句话“相爱容易,相处太难”,生活中有太多类似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开局轰轰烈烈,但终究熬不过岁月沧桑,柴米油盐。相信在这一点上,路遥一定看过很多,体验过很多,所以他才会有这样的情节安排——唯有如此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唯有忠实的反映生活才是文学家的天职。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那么优秀,路遥为什么把她写死了?

二来我想,这样的悲剧结局里蕴涵着路遥的良苦用心——相对于才子佳人的完美结局,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似乎更能发人深省。

固然,喜剧为普罗大众所喜爱,古往今来,为了迎合大众的胃口与喜好,赢得更宽广的生存空间,不管是文学还是戏曲,绝大多数都喜欢安排一个各得其所、和谐圆满的大结局——国人也许是以往的生活过于苦难,继而期待在精神世界里寻求一种自我的满足与慰藉。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那么优秀,路遥为什么把她写死了?

​于是,恶贯满盈的坏人受到惩处、历尽磨难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离散天涯的骨肉终得团聚就成了大多数文艺、文学作品的最终结局,无数失败的、失意的、挫伤的人,在欣赏过这些完美的结局之后,怀着满意的微笑,继续回到不如意的现实中,用听到的、看到的、读到的美妙故事安慰自己、麻痹自己、诱导自己,继续投入烦乱的生活。

这样的结局安排似乎成了一种约定俗成、一种众望所归,即使是赫赫然如《红楼梦》这样的传世之作也难以免俗。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那么优秀,路遥为什么把她写死了?

​然而,殊不知,“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文艺终究是文艺,生活到底还是生活,谁也无法取代谁,幸福依然是属于艺术的幸福,而苦难依然是属于生活的苦难。在艺术里寻找幸福而努力忽视生活的苦难,无异于鸵鸟在遇到危险的时候把脑袋深深扎进地下。

生活之所以为生活,就是因为既有通衢大道,也有坎坷沟壑;既有阳光,也有风雨。路遥就是要以这样的人物结局告诉我们:如遇风雨,坦然面对;如遇阳光,倍加珍惜。

《平凡的世界》田晓霞那么优秀,路遥为什么把她写死了?

生活中正是因为有了风雨如晦,才使得阳光明媚、蓝天白云更显弥足珍贵;正是因为人生难免叵测,我们才能更加珍惜身边的人,踏踏实实过好每一天。

所以,忠实原著、感谢路遥吧,不要尝试修改故事的结局,不要尝试改变人物的命运,不要做类似于《红楼梦》那样的狗尾续貂的傻事了。

谨以此与朋友们共勉,评论和关注是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