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高效栽培金針菇,這裡告訴你


如何高效栽培金針菇,這裡告訴你

一、培養基配方
100公斤棉殼或稻草粉(將幹稻草粉碎即可) ,稻草(切成1.6釐米長)12-15公斤,米糠10~20公斤,石膏1-1.5公斤,白糖1公斤,多菌靈0.08公斤,過磷酸鈣1公斤,碳酸鈣1公斤。
二、配料裝袋
先將碳酸鈣、過磷酸鈣、糖等用少量水溶解後,加進多菌靈,混合拌勻。每100公斤乾料加水120 ~ 140公斤,手捏指縫間稍有水滲出即可,然後裝袋。採用17 ~22釐米x0.02 ~0.03釐來的聚乙烯筒膜,剪成60釐米長的袋,栽培料裝於袋中,兩端各留17 ~18釐米(即裝料24 ~26釐米),兩端用套環(也可用塑料包裝帶,自制)、薄膜封口。滅菌接種時用已消毒的報紙替換薄膜封口,通氣性很好,發菌快。
三、培養基滅菌
裝料後應及時移入高壓鍋或常壓鍋中滅菌。用常壓鍋滅菌時等水燒開後保持沸騰6~8個小時,再燜4小時。滅菌後,將栽培料放進消毒過的接種室,冷卻到28℃以下時接種。

如何高效栽培金針菇,這裡告訴你


四、接種
金針菇袋栽不用打穴,直接從袋口接種,可兩頭接種,發菇快,產量高。接種室要先消毒,每立方米空間用福爾馬林8毫升,加高錳酸鉀5克燻蒸半小時,12小時後才能進入接種。每瓶菌種可接種40~60袋。
五、培養管理
將袋移入菌絲培養室培養。採用臥式出菇,菌袋堆碼成牆。不需搭架。為了防止菇體生長彎曲,需在菌牆上加蓋黑色薄膜。室內溫度般控制在22 ~25℃。接種後2~3天,菌絲開始萌發,7天后向料內縱深蔓延,這時室溫應降至18~20℃ ,經20~30天,菌絲就能長滿袋。如果發現雜菌汙染應及時處理。菌絲長好後,出現金黃色的水珠,這是出菇的先兆。這時需加強通風,並保持一定的散射光,進行催蕾培養。每天向報紙上噴水1~2次,並經常在地上空間噴水,使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85%~90%,溫度8~12℃ ,可確保菇體正常生長。
六、採收
在菌柄不再伸長,菌蓋飽滿不皺縮,直徑2 ~3釐米時採收,以長而嫩的菌柄為優質品。菌柄長4~15釐米,每叢50 ~ 200朵為採收適期。採收時,輕握菌柄,一扭即起要防止折斷菌柄和帶出培養料。


如何高效栽培金針菇,這裡告訴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