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精细化的信息公开为疫情防控注入正能量

从1月30日起,深圳响应市民的强烈呼声,在不泄露病人隐私的前提下,公布确诊的病例在发病期间曾活动过的小区或场所名单。继30日晚《深圳的“新型肺炎”患者,曾到过这些小区》一经发布即刷屏后,31日晚发布的《最全!深圳这82个小区曾发现“新型肺炎”病人!但大家不用慌》也瞬间10w+,留言里点赞声一片。

法国作家加缪在小说《鼠疫》里有句名言:“这一切里面并不存在英雄主义。这只是诚实的问题。与鼠疫斗争的唯一方式只能是诚实。”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发布疫情,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就是此次疫情防控中应有的诚实。

正如白岩松所说,在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信息公开是最好的“疫苗”。面对来势汹汹的重大疫情,权威信息发布的缺位、失位、错位,极有可能会误导公众,将公众暴露在肆虐的病毒中,贻误疫情防控的有利时机。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口罩,也需要优质信息。政府要通过信息公开保护公众对疫情的知情权,建立与公众之间的信任关系,缓解公众因不确定性带来的焦虑感,最大限度消除谣言传播空间和社会恐慌情绪。


深论 | 用精细化的信息公开为疫情防控注入正能量

深圳疾控中心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过程 市卫健委图

“希望公布具体信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爆发以来,这成了全国各地网友的一个普遍诉求。广东省首例确诊的输入性病例出现在深圳,截至目前,深圳也是广东省内确诊病例最多的城市。连日来,深圳市民对公布确诊患者发病期间活动轨迹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事实上,深圳是广东省较早发布确诊病例行动轨迹的城市,在病例接触人群、轨迹区域、治疗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公开做得最详细,在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发布的“广东省各地市疫情通报透明度测评”中名列前茅,获得网友点赞“硬核”。

疫情防控,没有捷径可走。要打赢这场硬仗大仗,在工作上必须更严更细更实。在疫情发布上,深圳持续提升信息公开的透明度和精细度。在病例分布方面,从行政区精确到具体的居民小区,确诊患者的活动轨迹更加清晰、细致,大大方方说出来,不让大家猜谜语。信息公开不仅有增量,而且确确实实让公众觉得有用。此举非但没有引起恐慌,反倒拉直了很多人心中的“问号”,具有很强的便民性与引导性,有利于公众了解疫情发展,保持清醒警觉,有效自我排查,完善自我管理,自觉阻断疫情传播的路径。

重大疫情不是政府部门和医疗卫生战线在背后死扛就能消灭的,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合力攻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在当前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严峻斗争中,要广泛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凝聚群众,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防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具体而言,就是要落实以社区防控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群防群控,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深圳将确诊病例的活动轨迹精准定位到居民小区,不仅可以通过有力的信息公开赢得民心,也能够让疫情防控工作聚焦重点、有的放矢,更好推动社区防控、群防群控落地落实,为全国疫情防控提供样本。目前,中山、珠海、梅州已经跟进,相信之后“扩散效应”还会继续放大,为疫情防控持续注入正能量。

万众一心,没有翻不过的山;心手相牵,没有跨不过的坎。把防控工作的各个环节都做到位,把全社会的力量都激发出来、凝聚起来,我们定能尽早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姚龙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