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陽:你相信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在歷史長河中,有很多人生色彩極其鮮豔的人,有很多故事膾炙人口一生傳奇的人,不過說起聖賢,我最喜歡跟佩服的,就是王明陽先生!

王明陽:你相信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王明陽出生在一個書香家庭,父親是狀元,而且還是自學成才的狀元,王明陽也可以說是‘牛人’之後了。王明陽年輕時候給人看過相,說他會成為聖人,於是他便向著聖人出發了,這也是王明陽的夢想,幸運的是王明陽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從未想放棄過。他在詞章中尋找如何成為聖人,看聖賢書尋找如何成為聖人,也從佛道中尋找如何成為聖人,也從報效國家中尋找如何成為聖人。結果令他沒有想到的是,他苦苦尋找的聖人道,就在自己心中。

雖然相士說王明陽有聖人之相,但是早期的他根本不知道什麼是聖人,也不知道如何走出聖人道。年輕時血氣方剛的王明陽曾想當個戰士將軍建功立業,報效國家,勒石記功之志是他開始的聖人之道,可是那時候的社會並不怎麼需要武力將軍,也沒什麼戰事,而且王明陽除了年紀輕外身體也不怎麼好。於是便在家人的勸解下轉去讀書。

18歲的王明陽遇上了他人生的一個重要精神導師:婁諒,婁諒教會了他:學者須親自務,事無鉅細以及聖人必可學而至,這兩個理念。王明陽正好在讀書路上,腦海中便無限放大了聖人必可學而至,行為上就主動親自務,事無鉅細。還迷戀上了大家朱熹,朱熹也是一名聖賢,他的理念是:格物致知,簡單來說就是從一個事物上面去悟,萬物皆有理。於是王明陽每天就讀書格物讀書格物,但是你要知道,朱熹是提出格物致知,可沒有說看到東西就去格,雖然說聖人必可學而至,但是也沒說看書就能學而至。所以年輕時候,也就是閱歷不夠豐富的王明陽在以悟聖的心態去讀書,去格物,越悟越迷茫,越讀越困惑。

因為王明陽的知識都是來自於有字書,他的無字書一片空白,所以要一個人生無字書一片空白的人去悟聖人之道,簡直是異想天開。所以在讀書上王明陽的心態越來越偏離,導致生了兩場大病。但是王明陽的思想比較解放,別人把讀書當成出路,考取功名有個官職。王明陽則是把讀書當成修行,別人都在嘆氣落第,王明陽卻說:因考不上而感到羞愧,有這種思想的人才值得羞愧。這個在當時可以說是一個比較奇葩的發言了。

之後王陽明在28歲時候中了進士,在工部學習了一段時間後分配上任刑部,在刑部上任時巡查牢房,發現囚犯吃的糟糠飯食黑白稀稠各半,而牢中養的豬居然吃白米麵食這種事,十分震驚這種人吃豬食,豬吃人食的現象,王明陽心中可是有著一顆嚮往聖人的心,於是當場下令宰了豬分給囚犯吃,並且廢除了這個現象。這其實也是烙印在王明陽心中的:須親自務,事無鉅細。

之後王明陽接到差事,去江北地區巡查錄囚,遇上了一個在牢房待了很久但是就是不行刑的死刑犯,一查此人身上揹負著十八條人命。要知道,待那麼久一個犯人,每天浪費吃喝跟打理人工,其中可能有貓膩,但是王明陽當時立刻就叫人行刑,那個犯人沒想到坐牢做的好好的突然就被押到了刑場,怒對王陽明道:我死也不會放過你。真的,這個犯人當時就是這個意思,但是你要知道,老話說身正不怕影子斜,更何況王明陽這個發著金光的聖人影子,王明陽上前對他說:我今天不殺你,那十八條人命就不會放過我啊!於是下令行刑!

這也是王明陽的聖人之道,從他說要建功立業報效國家開始,他的內心就是想著如何報銷國家社會了,所以在一些違揹人道的積弊上,他敢於改變阻止,這也是作為一個聖人的心所作出的行。別人不敢做的,他都做了,因為在他看來,這些都是違背偏離人道的,而自己的聖人道,在這個事情面前自己必須站出來,做些什麼!而後來的王明陽上任廬陵知縣後也是如此,不過這個後面再說。

期間王明陽因為身體原因,也希望通過神仙學成聖,這個成聖,我就當他是出世吧,那時候的王明陽也想出世入聖,畢竟古時候的神仙色彩比現在要濃烈,李白跟杜甫不也去找仙人尋仙丹了麼。王明陽就遇上了三個在那時比較神奇的人,可是三人都沒有教王明陽神仙術,三人都是勸王明陽把精力放在報效國家社會上,其實王明陽也並沒有真的想要學習神仙術,他更多的是把身體的康復希望寄託在神仙術上,不然那時候要是真的想學,在門口蹲個三天三夜還是可以的,但是王明陽直接就回頭了,因為他的道是聖人道,不是神仙道!

之後王明陽因為上疏明武宗得罪了劉瑾等人被貶龍場,也就是在龍場,王明陽找到了心中的理,找到了自己的聖人道。王明陽來到了龍場驛,這裡比較偏僻落後,而且人生地不熟,溝通交流也不方便,但是漸漸的王明陽的心沉了下來,正是因為龍場的偏僻落後,讓王明陽的心多出了一份淡然之情,他覺得,一個人壽命的有限的,但是精神思想以及觀念是可以傳承下去的,而這道光就存在自己心裡,也存在每個人心裡,道在心中。於是王陽明的聖人道:聖人之道,吾性自足。開闢出來了!在後來的官場、講堂、人生上王明陽更是努力開闢自己的聖人道,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他的理念,以及我們今天所看到的一代聖賢:王明陽

王明陽:你相信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王陽明先生的‘聖人之道’其實我認為是最多人正在用,而且最接地氣的,它就跟今天的勵志心靈雞湯一樣,而且他還提出:知行合一,的理念。就好比今天的:你不要光想,主要去做,去動手,去漫出第一步。還有每個人都要相信自己心中的想法,不要看別人做什麼說什麼自己就要去附和,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而且王明陽先生在龍場最大的收穫不止是找到了自己的聖人之道,還收穫了一顆淡然的心,一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心。而王明陽先生一直堅信自己終將成為聖賢,所以他也一直做著聖賢做的事情,報銷家國,除惡揚善,心懷天下,正因為一直的堅信自己,那個堅信的自己也正是一代聖賢。也如那句話:你希望你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王明陽:你相信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們很多人其實內心都住著一個至真至純的自己,也是人之初性本善的自己,那個自己的每一次選擇都是自己最希望的選擇,可能很多時候外界因素不得已讓我們去違背自己的內心,但是記住,千萬不要因為外界因素,而讓內心的至真蒙塵。我們終將迎來一個淡然的自己替代血氣方剛年輕氣盛的自己,希望那時候的你,別風塵僕僕,就算如此,也要眼神明亮,道在心中,相信自己。加油!

我是樂觀小編,每天與你帶來情商樂觀文章(這次的材料整理了兩天所以拖時間了(矯情的我)),喜歡的點個關注唄,謝謝您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