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水稻價格什麼樣,怎麼個走勢?

手機用戶12055427743


估計價格高不了,應該和小麥價格差不多,因為國家對於糧食的價格保護,從前面開始實行託市收購,好像是和國際市場接軌了也就是說我們國家的水稻價格和國際水稻價格一樣了,沒有優勢,個人觀點!


鄉野物聯


水稻是我們重要的糧食作物,也是人們耐以生存的食物來源,在我國南北方都有大規模的種植,主要被分為了秈稻和粳稻,作物了經濟作物,給農民朋友帶來了豐富的收入,那麼2020年水稻價格會如何?種植水稻前景怎麼樣?接下來一起去看看吧!

一、2020年水稻價格預測

預計2020年的水稻價格主要以穩為主,目前的新稻走貨不容樂觀,走貨緩慢,再加上農民惜售心態,今年新稻穀陸續上市後,價格基本上以穩中略有上漲行情為主。目前全國的水稻平均價格在1.2~1.3元每斤之間,這個價格也在可控的範圍之內,當然優質水稻價格稍微高一些達到了1.36元左右每斤,對於超級稻的水稻價格依舊在1.46元左右每斤的行情。但今年我國的水稻最低收購保護價格於2018年持平,也就是說早秈稻的收購價格在1.20元每斤,中晚秈稻的最低收購保護價格為1.26元每斤,粳稻的最低收購價格在1.30元每斤。

二、種植水稻前景怎麼樣?

2020年種植水稻賺不賺錢不好說,不過根據現在水稻的行情來看,種植水稻不是很賺錢,一般種植水稻需要種子費用、農藥費用、肥料費用、人工費以及輔助種植的一些設備,比如說抽水機、收割機等之類的,這些費用也就是五百元左右,現在種植水稻畝產一般800斤左右,以市場收購價1.6元一斤來算,每畝水稻種植的利潤才780元,所以並不是很賺錢。所以現在種植水稻的人越來越少了,後期稻穀是否漲價還是未知數。

至此,相信大家對於水稻的種植前景及價格有了更加清晰的認識,現在很多的農民沒有種植水稻了,因為稻穀價格並不高,利潤也就那麼一點,後期看稻穀價格能否上漲。


陳chen318


俗話說:“一年之計在於春”,還有5天時間就到了立春節氣,立春過後,意味著春耕的日子要臨近了。在新的一年,農民期待著種植水稻能有個好收成,畝產量在1200斤以上,同時水稻價格能夠穩中有升,畝產收益能夠達到1800元以上,究竟能否實現只能靠時間去驗證了。從2019年的稻穀市場來看,早秈稻的平均收購價基本上在1.2元/斤左右,中晚稻的收購價為1.26元/斤,粳稻的平均收購價為1.3元/斤,其中江蘇地區的粳稻價格只有1.24元/斤左右,明顯低於周邊地區,更是低於東北地區的粳稻價格,這樣的走勢讓當地不少種植戶感到不解,也在意料之外。2020年水稻價格走勢如何?微塵微視界對此有以下幾個觀點。


一、水稻託市收購制度決定著水稻價格難有明顯波動

按照往年的習慣,一般在2月份發出當年的水稻最低收購價,2020的水稻託市收購價暫未發出,按照往年的情況看,2020年的託市收購價不會有大的波動,至少不會提價收購,與2019年保持持平的概率比較大。水稻託市收購制度是從2004年開始的,近些年種糧成本發生較大的變化,而水稻價格卻表現的很平穩,主要是受託市收購制度的影響。每年糧販、貿易商在收購水稻時,給出的市場價往往會參考當年的最低收購價,比如說2019年粳稻的託市收購價為1.3元/斤,糧販在基層農戶手中收糧的價格就達不到1.5元/斤,能夠達到1.3元/斤的都很少,這種變化受宏觀調控的影響較大。

二、普通水稻受庫存量偏高的影響,上漲空間有限

糧食作物連續十幾年實現大豐收,2019年早秈稻產量有所下滑,但全年糧食產量再創歷史新高,稻穀的總產量達到4192億斤,這樣的基數基本上可以滿足國內的市場需要。另外由於稻穀市場長期有著託市收購制度,使得種植戶種糧積極性呈上升趨勢,水稻的種植面積和產量,在10年時間內發生顯著的變化,而在消費市場並沒有同步跟上,這也使得水稻的庫存量居高不下。為了消化庫存,每年都會對稻穀進行臨儲拍賣,而臨儲稻穀拍賣效果並不理想,經常遇到成交率在3%以內,有時還會出現流拍現象,也就是說2020年水稻市場依然不缺糧,糧價想要上漲難度非常大。



三、優質水稻存在一定的上漲空間,但市場銷路是關鍵

2019年普通水稻價格沒有大的變化,基本上圍繞著最低收購價波動,但如果仔細看各地的市場行情,會發現區域差異是較為明顯的。比如說同樣是粳稻,2019年1月中旬,江蘇地區的粳稻平均收購價為1.23元/斤,而東北地區粳稻的平均收購價為1.37元/斤,其中吉林地區的粳稻價格表現較好,達到了1.42元/斤,比江蘇地區的粳稻高出0.19元/斤。隨著國內消費市場發生變化,消費者購買大米不再是僅僅解決溫飽問題,而是開始追求品質,只要大米的口感好、賣相好,價格高些也可以接受,這也為優質水稻價格上漲提供了條件。

四、進口糧源的衝擊依然存在,國內糧價變化還得看實際需求

從宏觀角度來看,2020年糧食進口依然少不了,雖然關稅進口配額已經確定,但跟往年相比,2020年進口糧源會明顯增多,一些相對低價大米進入我國市場,一定程度上會制約著當地稻穀市場。當然,對於進口大米,需要理性看待,想要完全不進口,是不太現實的,種植戶需要做的就是提升水稻品質,用高品質參與國際市場競爭。自從我國加入WTO後,以糧食作物為代表的農產品進口就沒有停止,綜合來看,對國內的糧價影響有限,真正影響較大的還是國內的市場需求,進口糧源還無法撼動國內的價格體系。



總之,2020年的水稻價格總體上不會有大的波動,一方面是因為水稻庫存量處於較高水平,供大於求的局面暫未改變;另一方面是2020年水稻託市收購還會存在,對國內的種植戶來說無疑是定心丸,對國產水稻價格形成較強支撐。對水稻種植戶來說,需要吸取經驗,調整普通水稻種植面積,適當增加優質品種,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在接下來的行情中才能佔有一席之地。現階段水稻市場有著兩極分化的現象,普通水稻價格持續低迷,而一些真正的有機水稻,不僅價格高而且銷量好,這種變化如果種植戶把握住了機會,畝產收益超過2000元也是可能的。

以上為微塵微視界對2020年水稻價格走勢如何問題的理解。如有不妥之處,歡迎多多指導交流。

微塵微視界


2020年水稻價格什麼樣,怎麼個走勢?

一、市場供給充足,稻穀價格缺乏上漲的動力。

2019年產稻穀收購進度偏慢,基層還有不少的糧源等著後期陸續出售,在過了春節後主產區將陸續停止託市收購之後,米廠將繼續成為市場採購的主力軍,但考慮到大米消費偏弱,且比較平緩,米廠的採購態度也偏謹慎。與此同時,國儲陳稻庫存仍保持在1億噸以上,進入2020年,存儲時間又長了一年,預計今年銷售的力度會加大。

二、市場消費缺乏有效支撐,對稻穀價格的支撐及拉動效應偏弱。

稻穀從消費層面看主要是用於口糧,可以說一年產量中的90%左右用於滿足我國60%以上人口的大米口糧需求,這就意味著稻穀的消費彈性比較小,特別是這幾年來隨著人們消費習慣的改變,對於米麵的直接攝入量在減少。另外,雖然這兩年國內稻穀用於飼料及工業的數量會增加,但這部分增量基本上都是國儲陳稻的消化,並不會增加新稻的消費,自然也不會影響到其價格。

三、託市將繼續發揮主導作用,但要看是否調價或調整收購措施。

國家日前已經公佈了2020年小麥最低收購價格,在價格水平保持去年不變的情況下,將收購數量限定在了3700萬噸。雖然這幾年都沒超過3000萬噸,但限定收購量,還是很直觀的體現了託市為主向市場化為主轉變的態度。預計2020年稻穀託市收購將會在正月裡公佈,且不去預測具體會有什麼改變,但只要出臺,將意味著今年新稻穀市場仍將受到託市的主導,只不過支持的力度會繼續下降。

四、稻穀庫存的銷售策略,將繼續影響全年稻穀價格水平及走勢。

在2019年產中晚稻託市收購執行預案結束後,市場關注的焦點就會轉向2020年國儲陳稻什麼時候啟動拍賣、銷售底價是否會下調、拍賣策略怎麼制定,比如會不會還有專場銷售等。毫無疑問,國儲陳稻拍賣在增加市場供應的同時,其銷售底價的制定,將會直接影響稻穀市場價格。

綜上所述,在稻穀消費難有明顯增量、庫存水平保持較高且近兩年銷售為主等的影響下,2020年國內稻穀市場仍不會有太大的亮點,很可能是2019年行情的升級版,當然還要看拍賣策略的制定。


糧小咖


2020年水稻價格怎麼樣,怎麼個走勢?今年開年的暖冬天氣註定會使春播早稻農事蒙上很大不確定因素。可以說,2020年的水稻產量會有很大的下跌和水稻質量也會受到影響。2020年水稻價格因為產量下降,但是因為2019年水稻價格不好,很多農戶把水稻儲存起來了,這就可以抵消2020年水稻的產量不足,總體來說,2020年水稻價格很難超過2019年的水平。


暖冬,暖冬,就是春節了,天氣依然溫暖如春,田裡的小麥旺長了,油菜來說起薹開花了,其實這是農民最不願意看到的,這不是看到了希望,而是看到了收成的絕望。暖冬隨後而來的倒春寒。

俗話說“大寒一夜星,古米貴如金。”,說的就是大寒節氣天氣晴朗,晚上星星出現,那麼會出現倒春寒,是秧苗爛。“大寒豬屯溼,三月谷芽爛”,“南風打大寒,雪打清明秧”。這些農村俗語說的就是暖冬,對於春季稻穀種植的影響。什麼天氣寒冷,凍秧苗,爛秧苗,天氣寒冷,熱量不足,都會影響稻穀長大。


可以預見的今年,早季水稻因為天氣冷,成熟期會推遲,並且倒春寒病蟲害嚴重的,早季稻會減產減收。估計今年早季稻的價格會有所上漲。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關於2020年水稻的價格,我認為期望值不要太高。因為水稻是屬於糧食作物,是人們的必需品。所以價格不可能太高。因為那樣大多數人接受不了。

雖然今年水稻的價格不高。是因為受到了糧食質量的影響。可能有一部分農民今年放棄了種植水稻,面積會減少。

但是水稻還是庫存量比較大的。只有庫存少了,才可能提高價格。現在大米的銷量,每年沒有太大的出入,加上進口的大米,價錢比較低。所以國內水稻沒有競爭優勢,不可能有大的價格波動。

2020年我認為水稻還是會栽國家保護價的上下波動,不會有太大的起伏。如果想增加種植效益,可以增加種植綠色有機水稻。特色品種。才可能有較高的銷銷售價格。

普通品種的價格沒有太大的波動。

我是美印龍兵過師傅,說農村的事兒,嘮家常嗑兒,學習更多的農業知識,希望關注,歡迎留言討論





龍兵過


2020年水稻價格怎麼樣?怎麼個走勢?

水稻作為我們國家基本糧食作物之一,它的性質決定了價格不會有太大幅度的波動。

春節馬上就要過去,很多農民說今年不打算種水稻了,主要就是價格太低。

以去年為例,水稻價格平均在1.2~1.4元/斤左右,2019年稻穀總產量20961萬噸,同比減少1.2%。

即便產量減少了,今年水稻價格上漲的可能性也很小。今年的水稻最低價收購政策還沒有出來,估計要到二月份以後,預計今年的最低價可能和去年持平,或者略有下降,應該變化不大。

在水稻行業面臨兩個問題,一個是庫存過大,另外一個就是優質稻穀總量偏少,普通稻穀總量供大於求,急需改善種植結構。

到現在為止,我們國家水稻庫存大概在一億多噸,今年的主要任務之一就是把庫存處理好,一方面要防止繼續增加庫存,另一方面還要開拓稻穀的深加工,讓新增的稻穀有去路,可以消化掉。

水稻業面臨的另外一個問題就是優質稻穀產量偏少。現在大米的兩極分化也開始慢慢顯現,優質的稻米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而且走的是高檔路線,價格較高。

而普通稻米總量大,價格偏低,大部分農民種植的都是普通稻米,所以對於這麼低的價格不滿意,種植的積極性降低,問題中要問的今年價格走勢,主要還是普通大米,因為優質大米根本不用擔心價格問題。

所以今年的水稻價格估計還是以穩定為主,同去年相差不多。要想水稻價格能夠上漲,最根本的方法還是要調整種植結構,引導農戶加大優質稻米的種植力度。

我是農村養殖新鮮事,以上只是個人見解,歡迎批評指正,點擊右上角【關注】,每天提供最新三農資訊。

農村養殖新鮮事


據我在新聞報道的瞭解。我國已經初步與美國就貿易爭端達成和解的第一階段意見簽署了相關文書。美將逐步取消對我國對美出口商品懲罰性關稅,而有影響的正是美對我國出口的農產品會加大出口。

其中,美水稻及大米對我國出口實現從零到有的改變。在加入世貿後,美並沒有對我國出口水稻大米的配額,而這次會放開這個限制,當然,進口的量仍然是可控和受配額制約的。

這在水稻及稻米方面,在國內已經處於過剩的情況下,根據權威數據,2019年至2020年,我國稻穀庫存結餘1401萬噸,而在目前,因為貿易爭端等原因,我們稻穀的進口配額還遠遠沒有達到,也就是我們根據世貿規則承諾的進口稻穀量還有較大空間!

對美方達成貿易和解美將獲得對我國出口糧食的配額,那麼就稻穀富餘的我國市場了來說,想讓其漲價是不太現實的。

所以說未來的水稻種植在常規上,沒有讓價格攀升的可能性性,而在理論上,在國際更低價格稻穀的壓制下,還有下行的可能。

那麼對於大面積水稻種植的農民和企業來說,應該怎樣面對這樣的態勢呢?

第一,採用先進的生產力來降低種植成本。種植機械化,規模化甚至智能化,向國際產種植水平看起,既然人家能夠提供那麼低廉的稻穀,畢竟不會好心到虧本來填飽我們國人的肚子,這證明可以借鑑學習用更先進的生產生產出同樣低成本的稻穀。

第二,國家補貼力度加大,我估計這會在稻穀價格進一步下降時,國家一定會採取的,比如今年就多給水稻種植者一個糧食差價補貼,價格下行是市場決定的,在加入世貿後,更是世界生產平均成本決定的。

第三,將水稻種植向高端突圍,雖然不能都這樣做,但有條件的可以這樣來走,畢竟高端稻米消費對價格不敏感,如今幾十元一斤的大米並不新鮮,這可以探討採用高端優質稻品種,採取稻魚、稻蝦、稻蟹立體種養的方式進行生態種植,生產出健康高端稻米,如果還能與目前興起的自媒體結合,實現內容電商,那我們的水稻種植就能突破圍城的困局,實現自強。

當然,在國際化的過程中,而像農民也會必然會面臨陣痛,一切要靠國人勤勞和智慧,以及精誠團結來促成我們的良好願景,工業輔助農業,城市支援農村,有強大的國家做後盾,農業一定會復興。


東北小偉


2020年水稻的價格前期會出現小幅度上漲,到了後期會逐漸走向平穩。

2019年已經離我們而去,2020年正在向我們招手,同樣春天離我們也不遠了,僅僅只有5天的時間就要趕上立春的好季節,但是我們不能排除有反春的跡象,因此立春過後家裡面的天氣將會有小幅度下降的趨勢。



同理,水稻的價格也是一樣,受到冷空氣影響以及各市的加工產業停工停產,直接導致了市場緊缺以及農民供不應求的局面,到了那個時候水稻的價格將會出現小幅度的上漲跡象,但是由於水稻的種類不同它的價格也會有所不同,最低的水稻僅僅只有1.48元一斤,當然最高的水稻價格目前已經漲到了3.5元一斤,兩者之間價格相差很大,這也就更證明了在以後價格上漲空間也是非常的大。


現在剛過完年,水稻的價格出現上漲的跡象還是很大的,但是並不能排除少部分地區水稻的價格出現下跌,這幾天我們也都知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快遞停運以及市場上的物流通脹,導致我們短時間內很難吃到新鮮的水稻大米,市場上的水稻囤積也是越來越多,等這一段時間過去以後,農民們將會大批量地購買水稻大米,所以這一段時間水稻的價格將會出現小幅度的上漲。

到了2020年中旬,各方面都穩定了下來,況且又有新水稻的產出,我們農村人們的飲食不會受到太大影響,水稻的價格將會以平穩的趨勢展現在我們的面前,東北大米略微較貴但是吃著比較香,不過每個人有每個人的吃法,只不過價格方面有一些不同而已。


所以說2020年前期水稻的價格將會出現小幅度的上漲,但是到了2020年中旬以後市場上將會進入穩定時期,那個時候水稻的價格也會出現平穩,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小黑農村社


從2018年開始國家連續下降了水稻的最低收購價格,特別是粳稻的下降的幅度特別大,從1.45元的價格降低到了1.2元的價格,當然這是國家最低保護價格,收購點的價格更低,依質定價,老百姓賣家更低。

2019年種植水稻的種植戶,受到各種環境的影響,基本上都難賺到錢,當前從國家稻穀總庫存量來看,已實屬高庫存,依靠糧庫收儲來保證自身收益的紅利時代已過去,未來稻穀還終將走向市場化甚至與國際接軌。只有米企全面開機生產,農戶種的糧才會有銷路才會有市場,才會有一個正向循環,否則糧庫收新糧,米業加陳糧進入一個惡性循環的怪圈。

2020農業依舊是負重前行,在艱苦奮鬥的路上,依舊選擇堅守。加油中國農業人,2020我們一起走過。

搜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