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宗族二十字辈:

天国永鸿恩 汉家兆庆荣

山人常延寿 瑞年锡丰盈

溪流广汇变江河,子嗣繁衍成巨族。自先祖刘承勋由山东蓬莱刘家沟移民海城至今已369年,宗族世系绵长而不紊,血脉融通而不浊,皆因族人敬宗孝祖之心常在,祭祀、修谱之举相承。此次续修谱书辗转从族人手中收集到八部旧谱及十余份挂谱,其中有五部百年老谱。这些珍贵的资料为本次修谱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填补、还原了部分宗族历史,使本次修谱得以更加完整、准确。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记录始迁祖刘承勋后裔的宗族世系谱书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记录始迁祖刘承勋后裔某一支系的分支谱


一、民国八年版《劉氏宗譜》简介

此谱由编纪人刘永膺(四支),校序、修理人刘永堃(十一支),提倡修理人刘永彬(十一支)于民国六年(1917年)开始编修至民国八年(1919年)完成,是记录始迁祖刘承勋一脉世系的宗族谱。该谱目前发现两个版本,海城小女寨村刘汉付保存的是单册版,世系由长门、次门至末门依次书写。营口光明村刘汉林保存的是双册版,先写末门再写长门、次门。两谱保存较好,内容基本一致。因《劉氏宗譜》单册版谱序前半部纸张损毁内容无法考证,故民国八年版《劉氏宗譜》谱序以双册版内容为准。根据旧世民俗及修谱体例要求,谱书应由长及次书写,而《劉氏宗譜》双册版将末门书写在前,且记录有“连祖分居大官屯住”字样,而单册版中并无此记录,因此分析《劉氏宗譜》双册版是誊写的手抄本。另外,二世祖刘承勋生子五,行二刘应寿、行五刘应有失考,故将行一刘应德、行三刘应禄、行四刘应吉称老三门,应德为长门,应禄为次门,应吉为三门亦称末门。长门应德生子八,遂称长八门。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单册版封页及部分谱序内容损毁缺失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谱书仅见编修人员未见编修时间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明确记载始迁祖承勋承林承汉兄弟三人为始祖刘夔祖妣金氏之子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世系由上至下从右至左依次记录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双册版封页采用布质装帧内页用宣纸书写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双册版宗谱序文部分完整可见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记录末门长子刘连分居大官屯(今营口市光明村)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宗谱编修过程中发生的意外事件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记录宗谱编修时间、编修成员及宗族字辈


二、《劉氏普書》简介

该谱为宗族谱,主要记录着始迁祖刘承勋一脉的世系源流。谱书世系部分保存完整,可惜缺失谱名及何人、何时编修,仅见后人在封面处用钢笔写着“劉氏普書萬古流傳”八字,故称《劉氏普書》。根据2018年修谱时统计到的族人出生年份判断,《劉氏普書》编修年份应晚于民国十三年(1924年),该谱原由海城市王石镇小女寨村刘汉喜保存。值得注意的是《劉氏普書》中记录的字辈最后五个字是“贺年喜丰盈”,这与其它宗谱记录不同,鉴于该谱编修年份不及民国八年版《劉氏宗譜》、《劉氏三代宗譜》久远,加上编修人失考,且字辈留传没有“瑞年锡丰盈”广泛,因此在2018年版《海城刘氏宗谱》编修时决定采用“瑞年锡丰盈”为宗族字辈派语。再有该谱记录刘承勋次子刘应寿在山东蓬莱。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谱书略有残破内容与民国八年版《劉氏宗譜》互补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自序内容与《劉氏三代宗譜》序文内容近似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字辈的最后五个字为“贺年喜丰盈”四世祖名字均为辶字旁


三、《刘氏谱书》简介

该谱为宗族谱,主要记录着始迁祖刘承勋一脉的世系内容。由主编刘汉宗(四支),领导人刘洪英(十三支),印刷校队刘幼英(四支),协办刘家军(四支)四人于公元1998年共同增修完成。谱书为印刷版,上谱人数约7200人,共印400册,族人广泛收藏。2018年续修的《海城刘氏宗谱》主要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增修。该谱将《劉氏普書》称为《手抄本一》,将民国八年版《劉氏宗譜》称为《手抄本二》。《刘氏谱书》与民国版八年版《劉氏宗譜》编修年份相距整整八十年,是我海城刘氏一脉现存的第三部记录宗族世系的谱书。该谱顺应时代将旧谱世系的宝塔式结构改换为由左至右的现代书写体例,方便族人阅读、理解。再有,谱书首次编入女性族人,虽未全部录入,但已开创先河,为2018年编修的《海城刘氏宗谱》奠定了基础。该谱将旧谱中记录的天字辈140人分为140个支系进行编号记载,与宗族以“天”字辈为起始的二十字辈完美结合。2018年再次续修宗谱时在对族人信息进行考证时发现除旧谱记录的140位“天”字辈先祖外还有多位未记录在谱的“天”字辈先祖,疑因当年修谱之时未知或遗漏或无法考证的人员。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谱书为印刷版封面为白底黑字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谱书首次加入图片信息记录历史时刻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宗族二十字辈略有改动音同字不同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谱书从左至右采用现代记法记录并首次添加女性族人


四、《劉氏三代宗譜》简介

此谱由四支刘选后人刘永襄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整理写成,光绪二十七年新正月(1902年)立。是记载刘国宪、刘永襄父子本家世系的分支谱,也是宗族现存谱书中编修年代最久远的一部。其记载始迁祖刘承林迁周正堡、刘承翰隐世,刘养纯为镶白旗骁骑校胜及四十字宗族字辈释义等罕见内容,现由沈阳市族人刘恩利保存。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公元1901年编修完成的《劉氏三代宗譜》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谱序与《劉氏普書》自序相近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宗族二十字辈释义及始迁祖刘承林刘承翰信息


五、《劉氏宗譜》简介

此谱字迹工整保存完好,是记录二支刘建后人刘天吉、刘永慎父子本家世系的分支谱,传为刘永慎所修。谱书采用并不多见的横格线连接显示世系脉络,现由内蒙古突泉县宝兴村刘汉玉保存。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收获此谱经历了一番曲折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此种版式不适宜编修人数较多的谱书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一道道密集的连线显示着人丁的兴旺


六、《古龙刘氏续修族谱》简介

此谱记载了八支刘迓后人刘天一、刘天配兄弟二人由海城小女寨村迁居西丰古龙屯繁衍生息的分支谱,由本支后人刘鸿祥参考《劉氏三代宗譜》,并于公元1997年在长沙编修完成。谱书图片资料由盘锦族人刘岩提供。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谱书制作简易确传承延续了一脉血亲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编者刘鸿祥现居长沙今已92岁高龄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七、《劉氏宗譜》简介

此谱分两册,是记载十二支刘连迁居营口大官屯(今营口市站前区光明村)后繁衍生息的分支谱。由本支族人刘汉起、刘汉林、刘勇三人以民国八年《劉氏宗譜》双册版为基础,于1998年编修完成。谱书还整理记录了在相邻的大兴村居住,以刘恩财为已知先人的一支同宗族人。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该谱系笔者亲往沈阳获得由此确定营口光明村刘氏为本宗一脉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谱书序文部分写明填谱的原由及填谱人的简要介绍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八、挂谱简介

挂谱一般只记载本支系过世先祖名讳,对了解分支概况,补录、校对先祖名讳起到一定作用。本次修谱共收集十余份挂谱,其中鞍山刘汉新提供的挂谱中的先祖名讳疑似三门长子刘连支系后人,却又与现有谱书记载不同,有待考证。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辽宁海城王石镇大沟村刘汉友家供奉的挂谱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辽宁营口光明村刘汉林家保存的挂谱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此挂谱由吉林梅河口胜利村刘嘉生保存


《海城刘氏宗谱》之谱书传承

此谱有鞍山刘汉新保存三世祖以上人员与我族旧谱记录一致,以下人员均无记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