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撤檔的《花木蘭》,中國故事在電影中有多受歡迎?

因疫情撤檔的《花木蘭》,中國故事在電影中有多受歡迎?

3月13日,迪士尼正式對外宣佈,受疫情影響,原本預計3月27日上映的真人版《花木蘭》全球撤檔,自從劉亦菲要出演《花木蘭》以來,就一直熱搜不斷,真人版的《花木蘭》由新西蘭導演妮基·卡羅執導,由劉亦菲、甄子丹、鄭佩佩、鞏俐、李連杰等加盟,幾乎是全亞洲陣容。

因疫情撤檔的《花木蘭》,中國故事在電影中有多受歡迎?

花木蘭世界首映禮在洛杉磯舉行,由劉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真人電影《花木蘭》剛剛在美國洛杉磯的杜比劇院舉行了首映式,這是該片首次面對公眾公開放映,當天劉亦菲穿著抹胸金色鳳凰拖地長裙亮相,作為迪士尼首位華人公主,此刻劉亦菲在好萊塢大道驚豔了世界。

因疫情撤檔的《花木蘭》,中國故事在電影中有多受歡迎?

當年動畫電影《木蘭》的誕生成為了迪士尼動畫“公主系列”的分水嶺,在此之前,迪士尼的公主系列的主線基本都是王室血統的公主與王子的奇遇愛請故事,木蘭以一個替父從軍的普通女孩形象,打破了以往所有迪士尼公主的刻板印象,木蘭的故事塑造了女性堅強、勇敢的一面。

因疫情撤檔的《花木蘭》,中國故事在電影中有多受歡迎?

“我想每個女孩都有一個夢,但不一定是公主夢,也許是英雄夢。女孩也可以不是等待著被拯救,而是溫和又堅強的拯救了別人。”

因疫情撤檔的《花木蘭》,中國故事在電影中有多受歡迎?

《花木蘭》真人版的亮相,讓世界再次感受到了神秘東方文化的魅力,不僅如此,國產電影在大陸的發展也呈現向上的趨勢,誕生了很多優秀的作品。據燈塔數據顯示,截至12月29日19時,2019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突破631.94億元,國產電影占比超60.3%,全年票房過10億元的影片共15部,其中國產片有10部,中國電影市場對進口片依賴性開始逐漸減弱,下面簡要盤點近兩年的流行電影趨勢。

開啟科幻元年

2019年年初,改編自劉慈欣同名科幻小說的《流浪地球》上映,僅用時4天18小時17分,就讓總票房突破15億,最後以46.56億完美收官。中國電影行業在《流浪地球》之前還從未出現過任何合格的大型科幻電影,然而《流浪地球》的出現確實是讓驚豔了觀眾。

因疫情撤檔的《花木蘭》,中國故事在電影中有多受歡迎?

影片的立意也與前有所不同,充分展現了充分的國際視角,情節與任務的自我認定,也從狹隘的民族國家上升到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流浪地球》的出現,不僅成為中國科幻片攀登世界先進水平的重要標誌,也為中國科幻電影照亮了道路,彌補了中國電影在科幻題材的空白,揭示了電影工業乃至科幻產業的諸多未來發展可能。

因疫情撤檔的《花木蘭》,中國故事在電影中有多受歡迎?

國風動畫電影大火

近些年還誕生了不少優秀的國風動漫,而國風風格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受到大眾的青睞。但是2015年前國產的優秀電影動畫已經有相當多的空白,優秀的作品少之又少。

因疫情撤檔的《花木蘭》,中國故事在電影中有多受歡迎?

《大聖歸來》橫空出世,給予國產動畫一個優秀的榜樣,給了中國動畫電影市場的一劑強心劑。它是首部票房達到十億級的中國動畫,情節緊湊,人物性格鮮明,中國動畫電影沉寂了太久,《大聖歸來》是破冰的先驅者。

因疫情撤檔的《花木蘭》,中國故事在電影中有多受歡迎?

有了優秀的榜樣,在市場的推動下,反低幼化的中國動畫電影開始復甦,中國作為存貨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擁有豐厚的文化低溫,而歷史和文學的沉澱,也為電影產業提供了豐富的養料。《大魚海棠》《大護法》《風語咒》《白蛇:緣起》相繼登場。

2019《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首日票房破億,次日翻番,打破了中國動畫電影的單日票房紀錄,最終以50億票房問鼎年度票房冠軍,賣座的中國動畫電影不再侷限於低幼化單維度,技術和藝術的完美結合、濃墨重彩的中國風電影登上銀幕,獲得掌聲、獲得票房。中國動畫電影,風雨飄搖了70年,又走上了上坡路。

情緒時代,情懷電影贏票房

商業片,明星陣容,大製作吸睛的時代已經漸漸褪去,觀眾審美能力的提升讓真正有內容、有情懷的電影開始嶄露頭角,情懷電影總是能夠以小博大,低製作、高質量贏得票房銷量。

無法忘卻的時代情懷,《芳華》牽引出一代人的青春頌歌,馮小剛導演鏡頭裡和嚴歌苓筆下的“芳華”,是無許多人心中青春與歲月、時代與變遷的真實記憶。

今年恰逢建國70週年,主旋律電影迎來爆發,8月的《烈火英雄》以17.02億的票房點燃了觀眾激情,國慶檔的《我和我的祖國》《中國機長》《攀登者》三片齊發力,從9月30日到10月7日,八天共產出票房超50億,相比於之前的國慶檔票房紀錄幾乎翻倍。

顯微鏡:聚焦社會問題

《少年的你》上映十天,票房已經超過11億元。從公映之日起,這部以表現校園欺凌為主題的青春片,就製造了不小的話題聲勢,在娛樂價值之外,也傳達出一定的社會意義。《少年的你》為青春片打開了更大的格局,增加了更厚重的現實意義和力量感。兩位演員精彩的表現不僅博得了粉絲的認同,普通觀眾也會被人物刺痛打動。

因疫情撤檔的《花木蘭》,中國故事在電影中有多受歡迎?

《我不是藥神》,徐崢和“關谷”兩個搞笑演員結合起來的電影,卻讓觀眾笑著笑著就哭了。世界上還有許多渴望生命的人在努力奮鬥、掙扎著,僅僅是為了活著的希望。而不完善的醫藥體制也令觀眾深思。我們被裡面的人物所感動。同時也對裡面的人所憤恨。

世界電影不僅有好萊塢一種模式,在中國越來越多姿多彩的電影版圖正在展開。影視內容本身也是每個民族表達自己聲音的重要方式,、從側面一定程度上也能反應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國電影工業會越來越成熟和完備,電影市場經濟以井噴的增長速度持續幾年,隨著國家的電影政策的改變,變得寬鬆和寬容,能容納更多的聲音,促使中國電影逐步彰顯出中國特色,形成更加具有人文性和藝術性的電影文化,在世界電影藝術之林中佔據一定的位置。(責編/楊佩謙)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財經》雜誌交通工業組創建,專注交通出行領域新聞,致力於探索出行、科技與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