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爾斯克會戰,蘇軍大獲全勝,為何蘇聯士兵卻笑不出來

庫爾斯克會戰,是蘇德戰爭中具有決定意義的一場戰役,蘇聯憑藉縱深的防禦工事,抵擋住德軍的進攻並取得勝利,自此後,蘇軍完全控制戰爭局面,向德軍發起了反攻。

在這場戰役中,蘇軍共殲滅德軍36萬人,擊毀德軍坦克1500多輛,火炮3000多門,擊落德戰機1100餘架。面對如此驕人的戰績,戰後的蘇軍卻籠罩在一片悲傷之中,這是為什麼呢?

庫爾斯克會戰,蘇軍大獲全勝,為何蘇聯士兵卻笑不出來

(構築工事的蘇軍)

斯大林格勒會戰中,被希特勒自詡“打開天常之門”的鮑羅斯第6集團軍,遭到蘇軍的全殲,蘇德會戰開始進入相持階段。

當時,蘇德雙方均精疲力盡,感到前途渺茫,都有罷兵言和的想法,兩國外長還一度在基洛夫格勒進行秘談,但由於分歧太大談判破裂,只能重回戰場一決高下。

斯大林格勒會戰之後,蘇軍在德軍陣地,形成一個突出的"舌頭"狀縱深防禦區,德軍認為有機可乘,調集重兵,意圖從舌頭根部掐斷蘇軍退路,將深入整個"舌頭"的蘇軍合圍殲滅。

蘇方也料到德軍有此打算,因也對該地區大舉增兵,構築工事積極備戰。

庫爾斯克會戰,蘇軍大獲全勝,為何蘇聯士兵卻笑不出來

(蘇軍坦克)

按德軍部署,將從南北兩個方向對蘇軍的突出“舌頭”根部進行對切,北面由德軍克魯格集團軍群對蘇軍的羅克索夫斯基中央軍;南面則是曼斯坦因集團軍群對蘇軍瓦杜丁的沃羅涅日方面軍。蘇德兩方的戰略預備隊也全部被調往前線,都在這場戰役中押上了身家性命。

德軍原本要趁蘇軍防禦尚未建成時發起進攻,但希特勒卻要等待虎式和豹式坦克運抵陣地再動手,錯過了最佳戰機,當蘇軍戰線架構完畢,曼施坦因主張後發制人時,希特勒又急不耐下令進攻。

1943年7月5日,庫爾斯克會戰,以蘇軍出其不意的炮擊拉開序幕,德軍坦克的進攻一度被蘇軍的炮擊,炸得無所適從。不過曼施坦因立刻命令戰機出動,近千架次的戰機對蘇炮兵陣地輪番轟炸,蘇軍的炮火得以壓制,一天下來,雙方都損失慘重。

庫爾斯克會戰,蘇軍大獲全勝,為何蘇聯士兵卻笑不出來

(損毀的德軍虎式坦克)

在其後幾天的對戰中,蘇德雙方勢均力敵,呈膠著狀態。9日,雙方短兵相接,進入白熱化肉搏戰,死傷不計其數。

7月12日,雙方在普羅霍羅夫卡的坦克大戰上演,蘇德雙方投入1500輛坦克進入戰鬥,德國的虎式和豹式坦克明顯傾軋蘇軍的T-34坦克,雙方不斷有坦克被擊毀,德蘇坦克的損毀率達到1:3,坦克的遺骸和士兵的屍體遍佈整個戰場。

雙方的士兵也廝殺在一起,就連坦克兵也跳出損毀的坦克,參與肉搏戰,戰場上屍橫遍野。

7月10日,美英聯軍登陸西西里島,德國的盟友意大利節節敗退,就在庫爾斯克戰役已佔據主動的節骨眼上,希特勒決定終止庫爾斯克會戰,將裝甲軍團主力部隊調往意大利戰區,德軍只得撤出佔領地區。

庫爾斯克會戰,蘇軍大獲全勝,為何蘇聯士兵卻笑不出來

(蘇軍向德軍戰俘髮香煙)

蘇軍開始發起反攻,乘勝追擊德軍,曼斯坦因利用蘇軍坦克和步兵脫節的機會,組織反攻,將蘇第一坦克集團軍第49旅和第17團圍殲。

雙方損耗巨大,但蘇聯人數量上的優勢再次發揮作用,他們的坦克和武器正源源不斷從兵工廠運往前線,而德軍卻幾乎沒有後繼補給。最終,蘇軍收復哈爾科夫。

整場庫爾斯克會戰,德軍參戰兵力80萬,坦克3000輛,火炮1萬門,飛機2000架;而蘇軍參戰兵力達到190萬人,坦克5000輛,火炮2萬多門,飛機3000架。

蘇軍在兵力上具有2倍的優勢,飛機及重型武器多達一倍數量,按說作為防守的一方,以這樣的實力,理應穩操勝券。

庫爾斯克會戰,蘇軍大獲全勝,為何蘇聯士兵卻笑不出來

(朱可夫元帥)

但實際上蘇軍的損失卻相當巨大,死傷兵力80多萬,相當於參戰士兵中每兩人就有一人死傷;坦克損毀6000多輛,火炮5244門,飛機2000多架。

而德軍卻傷亡兵力近36萬,損失坦克火炮1500架,飛機近千架,損失僅蘇軍的三分之一。

按照這個戰損比,如果希特勒不下令停止會戰,德軍只需再消耗64輛坦克,就可能拼光蘇軍戰場上僅有的160輛坦克,而德軍此時還有156輛坦克,完全可以取得庫爾斯克會戰最後的勝利。

庫爾斯克會戰,蘇軍大獲全勝,為何蘇聯士兵卻笑不出來

(曼施坦因)

在聽到美英西西里島登陸的消息後,希特勒大驚失色,放掉即將到手的勝利,終止會戰並將幾個主力裝甲師調往西西里,從而把勝利拱手送給蘇軍,也為德國敗亡埋下了關鍵的敗筆。

從戰爭的最後結果來看,蘇軍取得了最後的戰略勝利,而德軍則取得了戰術上的優勢。

由於陣亡率過高,會戰結束後,蘇軍陣地沒有慶祝勝利的歡聲笑語,取而代之的是倖存者對犧牲戰友的悲傷哀悼。

參考資料:《 論希特勒在庫爾斯克會戰中的戰略失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