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虎記:庫爾斯克“泥濘之虎”,德軍坦克臨終前的絕唱!

作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坦克戰,發生在1943年七八月間的庫爾斯克會戰是蘇德戰爭中的決定性戰役之一、也是德軍在東線所採取的最後一次攻勢作戰。為了遂行這場被他們稱之為“城堡作戰”的進攻,德國人集結了規模空前的裝甲力量,共有17個裝甲師和多個獨立重型戰車分隊開赴到庫爾斯克突出部南北兩側外圍,並裝備新銳坦克“虎”式坦克精銳部隊也第一次人量集中投入戰鬥。

庫爾斯克會戰,“是德國裝甲兵這隻黑天鵝臨終前的美妙絕唱”。戰役中的“虎”式坦克真的很像奧托・卡利歐斯戰後回憶錄的標題——《泥濘之虎》,因為它們除了要和蘇軍坦克、反坦克炮交手,還要去和鬆軟泥濘的地形,蘇軍和自己人所部署的地雷做鬥爭。

打虎記:庫爾斯克“泥濘之虎”,德軍坦克臨終前的絕唱!

老虎出山,第一次集體亮相

在1943年夏季的庫爾斯克會戰中,德國人集結了規模空前的裝甲力量,共有17個裝甲師和多個獨立重型戰車分隊開赴到庫爾斯克突出部南北兩側外圍,裝備新銳坦克“虎”式、“豹”式的精銳部隊也第一次人量集中投入戰鬥。

打虎記:庫爾斯克“泥濘之虎”,德軍坦克臨終前的絕唱!

參加庫爾斯克“城堡”進攻作戰的“虎”式總共約130輛,為了準備這次進攻,德軍事先都對“虎”式進行了翻越反坦電壕和障礙的測試,其中在6月2日德軍對“虎”式坦克進行了一次在鬆軟地形翻越障礙的試驗,這次試驗也做了相關的報告,最終的結論是“虎”式坦克不能在鬆軟地形越過障礙。假如這種鬆軟地形的寬度超過了“虎”式坦克的長度,根本不可能通過。假如鬆軟地形的寬度小於“虎”的長度,情況要好一些(沼澤地形的深度不超過“虎”式坦克負重輪的高度),“虎”式坦克有可能通過,不過也不是很確定。

為了改變這種由於“虎”自己的技術性能弱點帶來的不利狀況,某些重裝甲部隊將他們大多數的III型坦克都改裝為修理坦克(這些III型坦克都被除去了炮塔)以伴隨“虎”式坦克前進。德軍上級指揮對改動的答覆是:“這種在坦克上的改動是絕對不允許的。應該馬上把卸下的炮塔安回他們自己的底盤上去。”

堅固與“脆弱”的“虎”

1943年7月5日凌晨,德軍南方突擊集團的第4裝甲集團軍、“肯普夫”戰役集群和北面的第9集團軍作為尖刀部隊遙相呼應,從南北兩面切入蘇軍防線。德軍裝甲部隊以寬楔衝擊隊形越過原野高速挺進,“虎”式坦克分隊作為前衛,兩側是“黑豹”,隊形後方則是大隊的IIl型、IV型坦克及一輛輛搭載著步兵的裝甲運兵車。戰役首日,德軍就遭遇到防線內蘇軍頑強抵抗,各路部隊進展都很有限,黨衛軍“警衛旗隊’師在本部進攻方向上推進了10公里,成為當日深入蘇軍陣地最遠的部隊,在其兩翼是同屬第4裝甲集團軍旗下的黨衛軍第2裝甲軍的另兩張王牌,“警衛旗隊”、“帝國”和“骷髏”師3個精銳裝甲師都配備了重型“虎”式坦克連,戰力強大。

打虎記:庫爾斯克“泥濘之虎”,德軍坦克臨終前的絕唱!

接下來的幾天裡,蘇德雙方惡戰不斷。各“虎”式坦克部隊始終戰鬥在最前線,面對蘇聯密集的反坦克炮和機槍火力,正面裝甲厚度達10釐米的“虎”式坦克顯示出強大生命力。尤其是在遠距離的火力對射中,1000米外,T-34中型坦克的76毫米口徑火炮無法擊穿“虎”式坦克堅固的前部裝甲,即使是在500米內,如果人彈角度不夠好,仍無法對“虎”式造成有效傷害;而“虎”式卻可憑藉88毫米火炮強大的威力,在遠距離擊毀蘇聯各種不同類型的坦克。

實際作戰中,“虎”式以精確的火力摧毀沿途防禦工事,為後續部隊前進掃清障礙,有效地掩護了裝甲防護較弱的中型坦克和運兵車。但由於紅軍防線成寬大縱深多梯次佈置,守軍已做好充分準備。

德國人無法找到可供利用的戰術迂迴突破空隙,只能從正面強行推進,“虎”式在開戰之初取得局部戰術突破後,隨著戰線的不斷推進,其機械傳動系統不可靠的問題以及蘇軍針對傳動系統的打擊導致大量坦克拋錨,此時它們只能成為兩翼暴露的固定靶被紅軍定點清除。

打虎記:庫爾斯克“泥濘之虎”,德軍坦克臨終前的絕唱!

雖然跟進的德軍維修技術分隊體現出了極高的戰場搶修效率,但是德軍可供使用的重型坦克數量仍然不可避免的在減少。同時,層出不窮的機械故障使得“虎”式經常不得不脫隊等待修理維護,根本不能對紅軍防線形成連續壓力,這直接影響到了德軍進攻兵團的突破速度和效果。

虎落平陽,分散使用與雷場

除了優先裝備新型坦克的黨衛軍各裝甲師外,國防軍所屬的502、503、505等多支獨立“虎”式坦克營下屬各連都直接配屬到各裝甲師充當開路先鋒,以加強對當面紅軍大縱深多梯次築壘防線的攻堅能力。

最早參加“堡壘”行動的德軍重裝甲連都是按照每連14輛“虎”式坦克的標準配置的。這些部隊在1943年5月的時候便全部抵達集結地域,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訓練和磨合戰術。其中第505裝甲團3連是一個例外,直到1943年7月6日庫爾斯克戰役爆發後這個連(也是下轄14輛“虎”式)才抵達前線。

打虎記:庫爾斯克“泥濘之虎”,德軍坦克臨終前的絕唱!

對此德軍坦克戰專家古德里安將軍提出了不同看法,這位裝甲部隊總監堅持認為,面對蘇聯人的一道道反坦克壕,一片片密集的地雷場,一處處反坦克炮陣地。“虎”式坦克應集中到營級單位使用,作為決定性力量在關鍵戰線和時刻投入作戰,而不應分散配置到各前線部隊中去打消耗戰,也不應作為先遣部隊過早與敵方接觸,那樣會使寶貴的重裝甲力量遭受不必要的損失。

但前線指揮官和希特勒本人還是決定將“虎”式作為各裝甲師的攻擊前鋒,配合其他部隊作戰;他們樂觀地認為“虎”式優越的防護力和炮火威力能夠對蘇軍坦克部隊和反坦克炮兵形成有效壓制,對蘇軍形成摧枯拉朽之勢。

根據這種理解,德軍將手中的重型“虎”式部隊分散部署到廣大進攻正面上。如1943年7月4日,第503重裝甲營下屬的一個連被分出來配屬於第6、第7以及第9裝甲師。所以在戰役期間真正超過連級規模的集中使用“虎”式坦克只有第505重裝甲營,它集中使用了兩個連的“虎”式坦克。

1943年7月,第505重裝甲營的指揮官——格拉夫・卡根內克對他手下那些分散的“虎”式坦克部隊遭遇地雷以及失敗的戰術調控做出一份報告:

1943年7月5日早晨投入戰鬥的一個連的14輛“虎”式坦克現在已經損失了13輛。其中9輛是由於地雷的損傷。每輛都需要花兩至三天時間去修復。地雷之所以能造成如此之高的損失率原因如下:

1、開始的時候,沒有可以使用的地圖能單一標明德軍部隊在橋頭堡所設置的地雷區域。兩份佈雷計劃互相矛盾,沒有一份是正確的。因此,有兩輛“虎”式直接開進了我們自己設置的地雷帶。另外兩輛“虎”式在向更深的地區穿越時觸雷,觸雷地區是地圖上標明的無雷區。

2、我們在泥濘的條件下清除地雷,這直接導致另外三輛“虎”式在試圖開過標示為地雷間隙(即已被清除地雷的區域)的時候觸雷損壞。之後,在一片標為無雷區的地帶取出了120枚地雷。

3、第8輛“虎”式坦克在進人戰鬥位置(報告說敵軍坦克存左翼進攻)的時候觸發地雷。在兩至三天內,8輛“虎”式坦克由於粗心和錯誤的戰術指揮而損失。在它們尚未執行自己真正的任務去同敵軍的坦克和重武器戰鬥之前便損失了。

打虎記:庫爾斯克“泥濘之虎”,德軍坦克臨終前的絕唱!

地雷!這個小東西所起的作用之大遠遠超出了蘇軍防禦專家的想象。而德軍部隊也為之付出了慘重代價,上面那篇報告中的描述讓人吃驚,友軍的地雷區竟成為“老虎”的墳場。佔該連“虎”式損失的70%,而同樣的情況並不止發生在這一處,其中有觸自己人地雷的也有中蘇軍地雷的,德軍的另外一種新式坦克“豹”式也不能倖免。

假如在尚未大規模接敵之前便受到這種無謂的損失,德軍“堡壘”行動最後的失敗也的確是難以避免,而蘇軍在這方面做得比德軍出色很多,防禦前沿複雜卻不亂!

戰車墳場,普羅霍羅夫卡與T-34肉搏

戰至7月11日,黨衛軍第2裝甲軍已進至後來被稱作“戰車墳場”的普羅霍羅夫卡西南面森林高地,此時他們依舊是德軍各路進攻縱隊中推進距離最遠的部隊,但自身力量也損失很大,全軍開戰前共有494輛坦克和突擊炮,此時完備率下降到不足300輛可用。因為他們已成為深入蘇軍防線的一個楔子,蘇軍將把打擊重點放在這支進攻矛頭上,以一次強大的反擊徹底摧毀德軍進攻能力。

而此時紅軍在普羅霍羅夫卡以西和以南,一共展開了858輛坦克自行火炮;德國人在此方向上可用的坦克強擊火炮約420-450輛,連同在修裝備,共有坦克816輛。1943年7月12日,普羅霍羅夫卡地區集中的可用坦克總數約1300輛,連同後續裝備則超過1600輛!

打虎記:庫爾斯克“泥濘之虎”,德軍坦克臨終前的絕唱!

7月2日晨,之前一直處在連續惡戰狀態下的黨衛軍官兵正在休整,他們一面恢復體力,一面加緊修復之前戰鬥中受損車輛,準備向普羅霍羅夫卡發動新一輪攻勢。但就在這時,羅特米斯特羅夫將軍指揮的紅軍第5近衛坦克集團軍突然對黨衛隊第2裝甲軍各師陣地發起全面進攻。

坦克發動機的轟鳴聲響徹大地,以挾風帶雨之勢逼近了德軍前沿陣地。各處前哨陣地上的擲彈步兵紛紛放出紫色煙霧彈,向後方友鄰部隊發出敵軍坦克來襲的告警信號。各師屬裝甲團官兵立即發動戰車,開至高坡等有利地形上,屏神凝息等待戰鬥來臨。

很快,地平線上不斷躍出大隊的蘇軍坦克,以密集進攻隊形向黨衛軍防禦陣地衝來。經驗老到的德軍裝甲兵沒有在極限距離開火,而是耐心等到T-34進入88毫米火炮有效射程後,各師的“虎”式坦克連才率先開火,強大的火力立刻對推進中的蘇軍裝甲洪流形成覆蓋,大量的蘇聯坦克在行進中被佔據有利射擊陣位的德軍坦克擊毀,但蘇聯坦克手顯然不會因此退縮,仍然開足馬力向坡頂衝刺。這並非魯莽,蘇聯人知道,只有快速接近德國人的坦克射擊陣地,才能削弱對方重型坦克的炮火優勢;並在近距離有機會擊穿”虎“式坦克的裝甲,畢竟此時的羅特米斯特羅夫手下的部隊作為生力軍擁有數量優勢。

實際情況也印證了這一點,德軍精銳坦克數量過少的劣勢在蘇聯坦克的巨大進攻壓力下暴露無遺,儘管德國坦克不斷以彈幕試圖遮斷蘇軍坦克群的前進方向,但就像幾座頑石無法阻擋海潮的衝擊一般,蘇聯人的攻擊勢頭根本無法遏制。

一輛接著一輛的T-34燃起一團團橘紅色的火球,被擊中的坦克車頂上冒出滾滾濃煙,但更多搭載著步兵的蘇聯坦克高速從殘骸旁駛過,徑直切人德軍陣地正面。戰鬥隨即變成了一場混戰,“虎”式坦克及其它德國中型坦克不得不趕緊向後倒車,以求脫離與蘇軍坦克的接觸,向後方步兵戰壕與反坦克炮陣地靠攏。

混戰中起火的坦克像盲了眼的牲口一樣衝撞在一處,當戰鬥發生在幾十米距離內的時候,“虎”式面對T-34的優勢已蕩然無存,雙方的炮火都能輕易撕開對方戰車的裝甲;而此時重型戰車笨重缺點就變得尤其致命。而且,相比使用性能可靠的柴油發動機的蘇聯坦克,採用汽油發動機的德國坦克中彈後更容易燃燒爆炸。

蘇軍一面從德軍防禦陣地正面發動強攻,一面還從黨衛軍各師結合部插入,試圖分割各支德國師之間的聯繫,有一段時間,他們已逼近了處在中央位置的“警衛旗隊”師前進指揮部。關鍵時刻,友鄰左翼上的“骷髏”師出動該師所屬的“虎”式坦克連從側面截斷蘇軍,才為“警衛旗隊”師解圍。

最後,黨衛軍第2裝甲軍不得不退出之前佔領的陣地,蘇軍雖然損失數倍於德國人,但鞏固了普羅霍羅夫卡外圍的防禦勢態,消除了這支精銳德軍部隊對蘇軍防線的威脅。

普羅霍羅夫卡坦克戰被稱為“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坦克戰”,面對德軍重型坦克的技術優勢,蘇軍在12~13日的遭遇戰中一共損失了約280輛坦克和自行火炮,其中超過180輛徹底損失。德軍的總損失據保守估計也有80~90輛坦克和強擊火炮,這種損失對於已是強弩之末的德軍進攻兵團來說是不可承受的。

作戰手冊,庫爾斯克的“虎”式總結

之後的戰鬥中,各路德軍進攻停滯不前,始終無力突破蘇軍防禦。隨著西方盟軍在西西里島的登陸,看不到獲勝希望的元首決定停止進攻,部隊轉入防禦,並抽調部隊增援意大利。至此,戰略主動權轉移到蘇聯人一方,德國人喪失了一次扭轉戰爭頹勢的機會,開始不斷退卻,最終不得不告別東方。

關於德軍在庫爾斯克戰役中的損失,現在仍沒有被各方認可的權威數據。但德軍重型坦克的損失極為嚴重是毫無疑問的,據估計包括“虎”、“豹”、“象”在內的重戰車徹底損失數為110輛左右,其中至少包括15輛“虎”,由於對“虎”式所配屬的各部隊在“堡壘”行動初期的使用戰術不滿,德軍第3裝甲軍指揮官布萊斯於7月21日下達瞭如下命令:“根據最近的戰鬥經驗,我對如何使用虎式坦克和其他武器協同作戰做出如下指示:

打虎記:庫爾斯克“泥濘之虎”,德軍坦克臨終前的絕唱!

1、因為“虎”式坦克強大的火力和良好的防護裝甲,應首先使用它們來對付敵人的坦克以及反坦克武器,除非在不得已的情況,不要用它去對付敵軍步兵。實踐表明,“虎”式坦克的火炮可以在2000米或更大的距離上對付敵人坦克,可嚴重影響敵軍士氣。因為其裝甲厚,儘可能接近敵人坦克開火不會對自己造成什麼嚴重損壞。應避免在大幹1000米的距離上對敵軍坦克開火。

2、在使用“虎”式坦克之前應先對使用地域實施偵察(河流,橋樑以及沼澤地形的通過可能性)。連和排的指揮官以及各車車長應當勇於去實行這些偵測以免使整支部隊陷入不良的地形。其他方面,儘可能避免“虎”式坦克由於地雷的不必要損失。以上戰術規則也適用於其他型號坦克。

3、車長指揮塔設置在炮塔左側是“虎”式坦克一個眾所周知的缺點。這阻礙了坦克指揮官對“虎”式坦克右側的觀察,這無疑是把自己作為靶子送給敵軍的坦克殲擊部隊。因此,其他的作戰部隊應該給予“虎”式坦克以這方面的保護。

4、7月5日,在本軍進攻扇區的前沿,缺乏對自己部隊所設置的雷區的瞭解導致“虎”式坦克受損。所以位於前面的作戰集群不僅要及時清除障礙物還要清除雷區。

5、我禁止在低於連級規模的情況下使用坦克,尤其是“虎”式坦克部隊。在防禦中,裝甲部隊應該被用作有計劃的反突擊。在完成反擊後,這些裝甲集群要被迅速後撤回或者回到師指揮官的手裡。應避免在主要戰鬥地域內坦克部隊呈分散狀態以及掩護其他武器的部隊晝夜作戰。

養虎為“患”,裝甲比火力更可貴

長期以來,我們一直接受著一種觀點,就是“虎”式坦克由於射程遠而被部署在敵軍坦克火力範圍以外開火,至於普羅霍羅夫卡坦克大戰中蘇軍T-34/76坦克拼命向“虎”式坦克衝近以使其進入自己的射程經成為軍事愛好者都認可的“虎”式坦克基本使用規律。

其實從上面那份德軍第3裝甲軍軍長布萊斯的指示中可以看出,在庫爾斯克會戰中並不是所有的“虎”式坦克部隊都遵循這一準則作戰的,因為“虎”式坦克除了射程遠還有一個重大的特性就是其正面裝甲厚實,這個性能其實在大多數情況下比火力更加可貴,也就是說在同等條件下雙方都進入對方有效射程,“虎”式坦克也佔據了很大的優勢,遠距射擊儘管可以讓自己幾乎不被擊中,但是請不要忽略一點,遠距射擊的準確性是很低的!而“虎”式坦克既然足以抵擋當時蘇軍各型坦克的火力,為何不採取近距離高命中率的作戰原則呢?

打虎記:庫爾斯克“泥濘之虎”,德軍坦克臨終前的絕唱!

其實在二戰中,德軍的確就是同時採用這兩種作戰原則去使用“虎”,尤其是近距離交戰更是被大量採用(很多“虎”式王牌幾乎都是在很近的距離上完成自己的任務,例如波卡基村的魏特曼(黨衛軍頭號王牌、德軍2號王牌,戰績141輛),以及馬利諾沃村的奧托・卡利歐斯(國防軍與德軍頭號王牌,戰績178輛),而等到蘇聯製造出恐怖的“斯大林”2型坦克的時候,“老虎”的技術優勢已經蕩然無存,此時的“虎”式只能開足馬力拼命接近“斯大林”2以求一戰,就如同蘇軍坦克當年所做的。另外一面,德軍指揮官還是深刻認識到坦克部隊集中使用的基本準則,他們對於那種把“虎”式坦克分成小股去配屬給步兵部隊的做法普遍不滿。

虎式坦克複雜的製造工藝讓坦克的機械故障率極高、產量有限,讓德軍吃了啞巴虧。虎式坦克由於設計過於複雜,其故障率很高,雖然在前線配有修理技師,但是笨重的裝甲給修理工作帶來極大的不便。另外,製造1輛“虎”式需要25萬工時,複雜的製造流程和工藝使得虎式坦克產量不足,整個二戰期間虎式坦克的數量只有1355輛,這樣的數量實在是少得可憐,而蘇軍T-34坦克一個月的產量就達到了2000輛之多。

“毛病纏身”的虎式坦克,太過笨重,行動遲緩,雖然不能輕易被擊穿!但容易被T-34“衝鋒式進攻”群毆,就像一群非洲獵狗圍攻一隻雄獅——面對蘇聯的幾萬輛鋼鐵洪流,虎式坦克杯水車薪,陷入泥濘,難以扭轉局面!隨著第三帝國的衰落,1944年8月最後一輛虎式坦克停止生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