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十個月內體重怎麼增長才算是正常?

母嬰育兒研究社


孕期準媽媽體重變化的幾種情況

孕後體重增加的速度和時間各異,有的從懷孕初期體重就開始穩步逐漸增加,到胎兒的足月可增加到15公斤以上;有的孕婦體重增長呈跳躍性,一段時間增長慢,一段時間增長快;有的孕婦到了孕4個月,體重已經有了明顯的增加。

孕早期體重增加顯著的並不一定代表整個孕期體重的增長都呈現這種趨勢。而早期體重增加並不很顯著的孕婦,到了後期可能會後來居上。所以孕婦的體重並不總是按照書本上所說的那樣,每月均衡地增長著。孕婦本人沒必要為你不理想的體重變化而犯愁,如果體重出現異常情況,在孕檢時醫生會告訴你,並給予相應的檢查和處理。

孕期影響體重數值的幾個因素

季節因素:

冬季不愛出汗,水分丟失少,多數人喜歡吃葷菜,進食食鹽的量相對多,儲存在體內的水分比較多,穿戴比較多,佔有一定的分量。所以冬季體重要高一些,相反夏季體重要低一些。

吃飯的影響:

吃飯與否和體重高低也有關係,飯後和空腹測量的體重會有所不同。

排洩的影響:

排洩前後同樣影響體重的高低。

秤的影響:

體重秤不總是準確無誤的,即使你每次都到同一所醫院用同一臺磅秤稱量,也要考慮秤的準確性。

孕期體重注意事項

孕婦體重增加,不是自己長胖。

孕婦體重增加最主要的原因不是自己長胖,而是胎兒、胎盤、羊水血容量、水鈉瀦留。孕婦皮下脂肪和肌肉的增長主要分佈在臀、腰、腿、腹,這些部位的增長是為分娩做準備。

所以儘管孕婦分娩時體重比孕前增加了15公斤,孩子降生後,體重可比分娩前減去10公斤。如果在哺乳期合理飲食,做好產後體型恢復鍛鍊,體重會很快恢復到孕前水平。一般來說孩子斷母乳後約半年,媽媽的體型就會恢復到生育前水平。

孕早期體重不增也正常

孕婦體重並非是均勻的逐日逐月增加,在妊娠早期如果早孕反應比較嚴重、,食量很小的孕婦體重不但不會增加,可能還會有所下降,這種情況並不少見。

注意異常的體重增加

孕期控制體重過度過快增長是必要的,如果孕期體重增長過多,產後恢復就比較困難。胎兒過大會給分娩帶來困難,增加難產和剖腹產率。體重增長過快時要想到是否水腫所致,有的孕婦比較胖,皮膚彈性好,水腫是全身性的,並不能從外觀看出是水腫所致,所以要注意鑑別。

不要忽視異常體重下降

體重增長緩慢,也要注意是否有胎兒發育遲緩,孕婦是否有營養不足,慢性消耗性疾病等異常情況。孕婦體重下降明顯也不正常,妊娠早期體重下降一般不超過兩公斤,如果體重下降比較明顯,要排除疾病所致,或孕吐導致的脫水和營養不良,不要等到這個時候再看醫生。


您好,我是然然媽咪育兒,多平臺專業分享孕產、育兒知識,如果您滿意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轉發,也歡迎您關注,謝謝!

然然媽咪育兒


孕期十個月體重增長20-30斤算是正常的。

我是一位二胎媽媽,懷大寶的時候從110斤增加到了150斤,整個孕期體重增長40斤。而且大部分的體重都在孕晚期的時候增加的。大寶出生的時候7.2斤。

懷二寶的時候,我就有意識地注意體重的增長了,會每兩週都測量一次體重。

尤其到了孕晚期的時候,我會注意飲食,少吃多餐,晚飯的時候少吃或不吃主食。每天都會去散步半個小時以上。

懷二寶的整個孕期我體重只增加了28斤,但是二寶出生的時候有7.1斤,只比大寶輕了0.1斤。

懷二寶的這十個月我屬於長胎不長肉,並且因為孕期體重增長的不多所以產後很快就瘦下來了。

希望孕媽們注重孕期體重的增長,只長胎不長肉!


暉雪琳源


我一胎9個半月增重了40斤;目前我二胎孕7月增重了14斤。

一胎產檢時,醫生並沒有特意讓我控制體重,因為當時懷一胎前體重比較少;這次二胎就不同了,由於一胎的身上的肉肉還沒有減回來又懷孕了,孕前就接近140斤,產檢時醫生提醒我,這次我的體重基數大,所以必須好好控制體重。


所以我覺得“增重正常”是需要根據 每個人的情況而定。當然,我們產檢時醫生會給出一個參考的數值,如下:

孕期10個月下來,增重在20到30斤是正常範圍。不過具體還要根據自身的BIM值來計算。BIM是一個體質指數,用來衡量是否肥胖或超重。

1、BIM<18.5

這時候孕婦的體重偏低,整個孕期應該增重12.5—18.0千克;孕後20周,每週增加0.5千克。

2、BIM在18.5—24.9

體重在正常範圍,孕期應增重11.5—16.0千克,孕後20周開始每週增加0.4千克。

3、BIM在25—29

偏重,孕期應增重在7.0—11.5千克,孕後20周開始每週增加0.3千克。

4、BIM>=30

肥胖,增重應控制在7—9千克,聽取醫生建議合理飲食。


我個人覺得為了產後身材的恢復,無論孕前體重多少,孕期還是要控制一下飲食;因為產後減肥真的很痛苦!看看很多女明星的孕期在合理的飲食結構+適當的運動下,都是長胎不長肉,而且寶寶生出來都非常健康,這點倒是值得學習的!


小辣椒媽媽育兒


T:孕期十個月內體重怎麼增長才算是正常?

孕期裡,孕媽體重以增長12-14kg為比較合理的範圍,當然上下浮動10%都屬於正常,那麼分攤到具體孕期該怎樣合理增長呢?

孕早期:0-12周

  • 體重不增反降,體重不變,體重增加都是正常的,而不管增加還是下降,2kg範圍內是比較合理的;

孕早期體重受早孕反應影響最大,多數孕媽越吃越吐反而正正得負,而且此時胎兒尚未完全成型,對母體營養需求有限,因此體重或增或減,只要在合理範圍內就無需擔心。

孕中期:13-28周

  • 體重穩步增長,增長數值為半斤八兩,即每週0.5kg左右;

孕中期孕媽的體重增長跟胎兒的發育離不開關係,胎兒從15-18cm快速增長到37-39cm,體重則從90-150g快速增長到1100-1300g,胎兒的快速發育也會使得孕媽腹部開始快速隆起,胸部也會逐漸增大變重為胎兒出生做準備,羊水也為適應胎兒生長逐步增多。

孕晚期:29-40周

  • 最佳體重增長依舊是每週0.5kg左右,只是孕晚期有個吃的不多也漲的特快的特點;

因此這時期的飲食特點要講究吃的少而精,避免攝入過多熱量導致脂肪堆積,很多產後肥胖,妊娠糖尿病多是因這階段飲食不合理造成。

孕晚期也是胎兒發育的高峰期,其中孕中期胎兒體重每週增長85g左右,而到了孕晚期,胎兒每週能增長200g左右,可謂漲勢喜人;

同時孕晚期也是水腫高發期,而胎盤、羊水、胸部也會相應增加導致體重急速增長。

基本情況下,孕婦從12周第一次產檢就會要求測量體重,之後每次產檢測體重都是基本檢查項目,能及時掌握瞭解胎兒發育情況,還能及早發現妊娠併發症,而對於孕前身高體重指數BMI不同的孕媽,孕期體重增長範圍也不盡相同,為了胎兒健康,還是建議先講體重控制在標準範圍內再懷孕。

BMI = 體重(kg)/ 身高(m)的平方, 即一位女性在懷孕前身高 1.6 m,體重 50 kg,那麼她的 BMI 就是 50 / 1.6² = 19.53



我是小皮育兒經,一個關注孕產育兒知識百科的一孩之媽,感謝你的閱讀,如果你有更好建議,歡迎留言一起探討,方便的話加個關注哦,謝謝!

小皮育兒經


都知道孕期體重會增長也容易發胖,原因很簡單要滿足胎兒的生長髮育,肯定要充足的攝入營養。孕期體重有所增長是正常的,只是增長量也是有所限定的,體重不長不健康、體重超標也是不健康。
孕期體重增長的標準:

每位孕婦體重增長的標準值都是不一樣的,因為在孕前高矮胖瘦、體重不一,所以懷孕後體重的健康增長標準也將不一樣。首先我們要了解孕前的BMI指數。

【BIM指數=體重KG÷(身高M×身高M)】

孕前BMI指數18.5以下(很瘦)體重增長的標準在15~18KG。

偏瘦型:孕前BMI指數18.5~19.5之間,產前的體重增長標準13~16KG。

正常型:孕前BMI指數19.5~23.5之間,產前的體重增長標準11~14kg。

微胖型:孕前BMI指數23.5~26之間,產前的體重增長標準8~10kg。

肥胖型:孕前BMI指數26~30之間,產前的體重增長標準5~8kg。

重胖型:孕前BMI指數30以上,產前的體重不可超過孕前體重5kg。


孕婦過胖的危害:

1、越胖越容易難產,身體脂肪過多,皮膚組織彈性的張力會減弱,容易造成分娩時的宮縮乏力。而且過胖的孕婦往往胎兒也會比較大,難產的幾率也會越高。

2、過度的肥胖可能導致身體的新陳代謝功能異常,對於胎兒的發育也是很有影響的,容易引發胎兒出現缺陷。

3、肥胖孕婦比正常孕婦出現妊娠併發症的幾率會成倍增加,最為突出的是妊娠糖尿病及妊娠高血壓綜合徵。
雖然說孕期的營養攝入是必不可少的,但要注重營養攝入的方式方法,維持低脂低糖健康的飲食習慣,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以及肉類來補充優質蛋白、礦物微量元素以及各種維生素。另外,想要健康的孕期身體單單靠飲食是很難做到的,建議適當的運動來改善體制,比如孕期3~8月每天20分鐘的散步鍛鍊就是非常好的選擇。

有其他的孕期健康疑問可以關注《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讓您輕鬆瞭解孕期健康問題。


美女藥師伴你健康行


大量研究顯示,孕期體重增加過度或不足較為普遍,且對母嬰健康帶來嚴重、持久的危害,如體重增加過度可導致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壓疾病、非醫學指徵剖宮產率上升、巨大兒、肩難產;而體重增加不足與自發性早產、低體重兒、小於胎齡兒等問題密切相關。因此,加強孕期體重管理,維持體重合理增長十分重要。

孕期適宜增重值

由於不同人種體型差異很大,因此美國、歐洲、亞洲乃至中國都有各自的孕期適宜增重值標準。我國體質指數(BMI)分類標準為:

體重過低:BMI<18.5;

體重正常:18.5<BMI<24.0;

體重超重:24.0<BMI<28.0;

肥胖:BMI > 28.0。

2018年初,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產科學組參考了美國、英國、加拿大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等發佈的孕期保健指南,修訂發佈了《孕前和孕期保健指南(2018)》,其中建議依據孕前BMI(低、正常、超重及肥胖),孕期適宜增重值分別為:

體重過低孕婦孕期適宜增重值:12.5 ~ 18.0 kg;

體重正常孕婦孕期適宜增重值:11.5 ~ 16.0 kg;

體重超重孕婦孕期適宜增重值:7.0~ 11.5 kg;

肥胖孕婦孕期適宜增重值:5.0 ~ 9.0 kg。

該指南為臨床孕期體重管理提供了參考依據。但是2018版的孕期保健指南對於妊娠早期體重增加以及妊娠中晚期每週體重增加速率未作明確規定。

PS:作為非常聽話的高危妊娠孕婦,我孕期每次產檢都乖乖稱體重的,因為雙胎消耗比較大,後期倆個娃娃頂的我肝胃脾腎肺都不舒服也吃不太多,所以我沒有超重過。


參考文獻

[1]方甜,李金芝.孕期體重管理及其影響因素研究進展[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8, 39(16): 1939-1942.


子樂健康科普


肚子裡有了寶娃以後,孕媽們不可避免會經歷體重增加的現實,對於沒有懷寶娃時,體重不怎麼重的女性還好,但是對於已經體重超標了,卻在孕期不得不增加的女性來說,確實是一件很難把控的事情。不過,一切都在預定的範圍內波動,就不算是對孕媽和寶娃有害,所以大家也有必要知道,在整個孕期的孕媽們,體重究竟該以什麼樣的節奏進行增長,才算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一、前三個月,增加兩公斤

大家要明白一個道理,整個孕期的體重變化,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有的時候會增加的快一些,而有的時候又會變化的慢一些,這一切都跟寶娃的體重有關係,所以孕媽們也要注意了,在剛剛懷寶娃的時候,由於寶娃的體積並不是很大,所以也就不會出現體重一下子長得很快,這個時候最多也就兩公斤,所以孕媽們心裡要有底,如果一下子長多了,那很可能不是寶娃的問題,而是自己沒有管住嘴的問題。

二、中三個月,增加五公斤

在這個階段,寶娃們的成長速度很快,所以孕媽們需要攝入的食物量,也會慢慢的變多,但是也有一個限定的度,多了或者少了也不好,更何況這個時候變化增加的,不僅僅是寶娃的體重,還有羊水等附屬物的量,也在不斷的增加。所以,在這幾個月內,增加的體重不會超過五公斤,如果超了以後,對於寶娃同樣也是不利,對於寶媽們更是不利的了。

三、後三個月,增加五公斤

到了後期,也就是在寶娃快要出生的時候,寶娃的體重基本上已經定了,唯獨就是孕媽們,這個時候如果不注意體重的話,那麼很可能會在這個時候長胖,所以這個時候也要注意,孕媽們增加的體重不宜超過五公斤,如果多了這個數字,也需要引起重視。並且,還要附帶看看血壓、血糖等有沒有問題,如果有的話就必須再進行相應的處理。


千金芳


導讀:懷孕期間孕前體型偏瘦、標準體重或者超重的準媽媽分別增重多少最合適呢,每週增重多少合理?

孕期準媽媽最在意的是自己的體重,體重不增長生怕胎兒長不好,體重增重過快,又擔心胎兒過大,後面無法順產。

其實,我們可以通過BMI(Body MasIndex)指數來算一下自己是屬於什麼體型,再根據體型來管理孕期體重。

BMI=懷孕前的體重(kg)÷身高(m)÷身高(m)

我們根據公式來計算,比如你孕前身高160cm,孕前體重為50kg,那麼就是50÷1.6÷1.6=19.53,標準體重。


BMI值不到18.5,偏瘦,孕期要增重9-12KG,每週要增重0.3-0.5KG。

BMI值在18.5-24.9,標準體重,孕期要增重7-12KG,每週要增重0.3-0.5KG。

BMI值在25-29.9,超重,孕期要增重5KG,每週增重0.3KG。

BMI值在30以上的,肥胖,最好跟醫生商量。

孕期為什麼增重快?

胎兒主要營養源是糖質,而這些糖分儲存在準媽媽的體內,皮下脂肪增厚,血糖值偏低。另外,循環血液量比孕前增加50%,水分比孕前增加30%,所以孕期容易出現體重增長過快過多的現象。

如果不控制下體重,任其發展,後面很嚴重,不僅不利於胎兒健康發育,還不利於順產,更不利於後期恢復身材。


準媽媽的體重都長在這些地方了:

胎寶寶→3000g至3500 g。

胎盤→500g至700g

羊水→700g至900g

循環血液量→1000克至1500g

子宮→500g至1000克

除此之外,還有水分與皮下脂肪也會比孕前多,為了後期哺乳,咪咪也會變大。

孕期增重因人而異,但如果增重太少或增重過多,都對胎兒不利。過少,營養不足會導致胎兒發育遲緩;過多,會引發妊娠高血壓與妊娠糖尿病等併發症。

所以,為了胎兒的健康發育與順利分娩,孕初期開始開始計劃性地對體重進行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美媽很帥


孕期既要營養均衡,又要控制體重,整個孕期體重增加25斤左右為正常。

懷孕後,不少孕媽媽開始大補特補,容易營養過剩,導致體重增長過快,最終結果就是胎兒過大,增加了順產難度,產程也就會延長。其實,只要孕期飲食多樣化,清淡一點,保證營養均衡即可;即使在孕中期食量加大時,也只需少食多餐的進食,保證營養攝入量即可,不必一定要吃”兩個人的飯”,胎寶寶吸收不了那麼多的。閨密特別注重飲食搭配,整個孕期體重增加30斤,寶寶出生時體重7斤。

ps:這裡所說的控制體重並不是減肥。


育兒知識分享大全


很多準媽媽懷孕了之後運動量減少,也沒好好控制自己的飲食餐單,體重就那麼蹭蹭蹭地漲。孕期要是不小心“超重”了,該怎麼辦?

  • 首先,判斷你是不是真的超重了呢?

要知道,孕期增重是必然的。就算你吃得不多,但由於胎兒成長,胎盤、子宮、羊水、乳腺、血液、脂肪等重要支持物,都會給你增加必要的重量。所以,當你發現體重猛漲了,先不要慌張,可根據下表判斷增重是否在合理範圍⬇️

溫馨提醒:

孕期體重增長應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即使沒有超重,也不能短期內增重過快。

如果孕期處於正常體重(BMI在18.5到24.9之間),建議懷孕的前三個月增重約1~2kg為宜(如果孕前體重較輕,可以加0.5kg;反之,孕前體重超重,可以減去0.5kg);在接下來的六個月,每個月增加1.5~2kg;懷孕最後一個月是體重增加最少的階段,有的孕婦會保持原狀、有的會增加0.5~0.9kg,也有的反而略輕了些,這都是正常的。

  • 其次,超重了怎麼辦?

如果孕婦體重過度增加,容易誘發糖尿病、高血壓以及高脂血症,同時營養過度、脂肪堆積,胎兒往往長得過大,容易造成難產。相反,如果體重增加太少,對胎兒的健康也不利,孕婦營養不良會增加早產的概率。

如果準媽媽在假期裡增重過快了,千萬不要通過節食來減重控制!!!你可以適當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增加蛋白質的攝入量,通過選擇低熱量的食物來減慢增重速度,比如:用低脂肪含量的媽媽奶粉替代全脂奶;用橄欖油替代動物油脂、黃油;選擇同樣含有豐富維生素、膳食纖維,但糖量較低的品種水果(如柚子、青棗、獼猴桃)等。特別是在孕中、晚期,你需要攝入足夠的營養才能滿足胎寶寶發育所需。

因每個媽媽的身體狀況不同,不同孕齡階段的營養需求也不同,所以建議你最好找在專業醫生根據你的情況量身規劃合理的食譜和餐單,有效健康地控制熱量攝入指導下調節飲食結構以減少熱量攝入。

  • 最後,如何科學管理孕期體重?

1.做好定期體重監測

孕早期每月測量1次體重,孕中晚期應每週測量體重,並做好記錄。對照上表的增重速率,合理調整飲食。

健康Tips:每次稱體重應儘量定時、保持著裝一致,減少客觀條件對數據的影響。

2.合理均衡的膳食安排

·孕早期,準媽媽儘量維持孕前的均衡飲食即可。 如果早孕反應嚴重,你每天必需攝入至少130g碳水化合物(如進食量穀類食物、薯類、水果等),以預防酮症酸中毒對胎兒的危害。

·孕中晚期,準媽媽要適量增加奶、魚、禽、蛋、瘦肉的攝入。建議每天早晚各飲用一杯含高水平DHA的美贊臣安嬰媽媽A+奶粉,補充優質蛋白、鈣、DHA等營養,支持胎兒腦發育。

健康Tips:

準媽媽需保證攝入足夠營養,以滿足自身消耗和胎寶寶發育需求,但你切勿濫吃,要合理控制體重還需注意以下幾點(體重增長過快的準媽媽應注意)↓↓↓

·儘量減少添加糖的機會:例如懷孕時,往往會有吃零食的衝動,準備一些營養價值較高的零食,避免食用高糖高熱量的零食,如糖果、雪糕、加糖果汁。

·採用健康的烹飪方式:多采用煮、焯等方式烹煮食物,儘量避免食用高熱量的油炸食品。

·有規律地進餐:少量多餐,早、中、晚三餐最好都有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水果或粗糧;兩餐之間可適量吃一些健康零食。

3.適當運動有助控制體重

運動可以燃燒體內多餘脂肪,但不會剝奪你和胎兒所需的營養(只要你的飲食健康合理)。準媽媽應根據自身體能,在孕中晚期每天進行不少於30分鐘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如:游泳、孕婦瑜伽、體操等。

健康Tips:每天飯後可出門散步半小時,呼吸新鮮空氣的同時讓身體得鍛鍊。

辛苦了準媽媽,擔負了胎寶寶成長的重任,為了寶寶的聰明健康未來,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這時候也應該多和準爸爸分享懷孕點滴,一起共同照顧這個小生命吧!


歡迎關注@美贊臣通訊,和我們一起科學聊育兒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