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人闯关东的时候,为什么不选择富裕的南方,而去了严寒之地?

陈大帅ing


中国近代人口迁移史上的一桩大事,正是“山东人闯关东”。

当然,那自清代以来,持续时间三百多年,人数多达数千万的“闯关东大军”,其实来自内地各省。比如常被误会成“山东人”的民国枭雄张作霖,祖籍就在河北省大成县。其家族在道光年间“闯”到东北后,经过六代繁衍生息,有了“东北王”张作霖的辉煌。

不过,就是在这壮阔的“闯关东”历史上,山东人却是不折不扣的主力。特别是20世纪初,晚清王朝彻底解除了进入东北的“禁令”,大批内地百姓如潮水般涌入东北大地时,山东人更占到了其中的大多数:从1910年起,仅从山东半岛渡海“闯关东”的百姓,每年就在三十五万人以上。大连城区从1903年至1935年,移民的涌入导致人口增加了八倍,移民里百分之九十都来自山东。

东北大地的人口数量,也因此滚雪球般暴涨:1840年鸦片战争时,东北人口只有三百万出头,到辛亥革命时就已突破了一千五百万。1920年至1930年的十年间,东北大地就新增移民六百一十八万。到九一八事变前夜时,东北人口更一口气飙升到三千零八万。这其中的大多数人口,都是“移民”贡献的,而山东人,更是移民中的绝大多数。

为什么当时的山东人,都愿意去东北“闯”?自清代开国起,山东大地就人口暴增,光绪十七年(1891)山东人口到达三千一百万。1898年时山东省的人口密度,更高居当时全国第一。“人多地少”的难题,在整个清代都十分严重。山东百姓外出垦荒的现象,从康熙年间起就是常态。外加清末以来,山东大地天灾人祸不停,北洋军阀无休止的横征暴敛与战乱,叫大量失去土地生计的山东人,不得不含泪离开故土,远赴异地讨生活。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山东百姓,放着经济富庶气候温润的南方不去,偏偏愿冒着九死一生的风险,奔向气候酷寒的东北大地呢?

首先一条,就是东北大地独特的土地优势。别看南方地区气候好经济发达,但各地的土地早已饱和,而最早外出闯荡的山东人,绝大多数都是精于垦殖的农民,去了南方几乎没有用武之地,去了东北却不同:别看东北气候寒冷,但长期人少地多,大片肥沃的土地,当时都白白“闲”在那里。只要能扛过酷寒等考验,肯汗滴子摔八瓣下力气,就一定能有好收成。单这一条,就让多少山东农民扶老携幼,跋山涉水往东北闯。

所以,哪怕是在晚清政府没有解除“禁令”前,山东人冒死闯关东,就已不是稀罕事。1902年时,日本学者小越平隆,就亲眼看到了山东人闯关东的“震撼”一幕:从奉天(沈阳)到兴京(新宾)的一路上,到处可见推着“山东车”(山东农民常用的木轮车)的移民们扶老携幼,成群结队的进发。场面是“逐队连群……朝阳相望焉”。

交通问题,也是重要的原因。在清王朝灭亡前,内地人闯关东,大多是靠两条腿走陆路,一如小越平隆见到的样子。而从清末至民国年间,突飞猛进的铁路建设,让山东农民进东北更方便。20世纪20年代的十年里,以民国海关统计,仅从天津一地乘火车进入东北的移民,总数就在四十万人以上。

更简便的还有水路,移民们从山东烟台威海等地搭船,经行100至160公里的海上直线距离,就能抵达东北大地。虽然这条路风大浪大,但因其价格便宜速度快,所以常是移民们的“首选”。直到1926年时,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新移民,都是经过这条路“闯关东。”

同样成为山东人“闯关东”的,还有东北大地的各种“优惠”条件。早在清代年间时,虽然对“闯关东”的禁令时紧时松,但有时为了鼓励内地农民来东北垦荒,也会有一些诱人的政策。以张学良的话说叫“射箭地”政策,也就是到东北后“你能把箭射多远,就把这块地送给你”。可以想象,对于长期苦于“缺地”的山东农民来说,这是多么大的激励。

清朝灭亡后,当年的禁令早不作数。为了鼓励更多内地农民来东北垦荒,“东北王”张作霖主政下的东三省政府,更是优惠政策不断:比如“大放荒”政策,移民们不但能够领到土地,而且如果三年内不能获得收成,政府将收回土地。又比如难民救济政策,东北当时有大小近百个难民收容所,负责移民的救济与安置。甚至移民乘火车进东北,还长期享有半票甚至免票的福利——只要能来东北劳动,就提供一切福利。

与此同时,当时东北新兴的工业铁路等产业,也急需大量青壮年劳动力。比如中东铁路的修建,就从山东等省招募工人近二十万。20世纪二十年代抚顺的采煤矿工,百分之五十以上都是山东人。仅山东烟台一地,当时每年从东北邮回的汇款,就有四千万元之多。每一分钱背后,都是多少山东汉子,在东北大地汗滴摔八瓣的苦干,和对家乡的怀念。

也同样在移民的辛劳下,近代东北的经济,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1912年至1930年,东北粮食产量增加了近一千一百万吨。轻重工业长足发展,新兴城市雨后春笋般涌现。曾经蛮荒的东北,不到二十年间就换了新颜。二十世纪中国的经济版图,不知不觉悄然改变。

看过这样的巨变,看过巨变背后,多少移民的血汗。身为后人,相信就能理解:何为勤劳勇敢的中国人!

参考资料:沈健《历史上的大移民:闯关东》、张利民《“闯关东”移民潮简析》、康艳华,李宁《百年狂潮闯关东》 、唐德刚,王书君《张学良世纪传奇》


我们爱历史


闯关东中的“关东”,就是山海关以东、也就是山东北面隔海相望的东北地区。

在那个老百姓食不果腹的年代,山东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能不饿着肚子。天灾人祸和连绵战争都造成大量山东农民的破产,山东人民人多地少,种庄稼都是好把式,可以没有足够的土地。举目一望,哪里有可以耕种的土地?山东人把目光都放在了东北黑土地上,开始举家北迁。

为啥往北而不是往南呢?

第一,南方人口众多,人均土地很少。

虽然南方比较富庶,但是南方人口基数大,像江浙地区,虽然土地不少,可是当地人口同样也不在少数,尚不能满足当地人的需求。哪还有多余的土地提供给山东人农耕。而闯关东的又大部分都是一些破产农民,没有土地就相当于断了他们的活路。

第二,南方多战乱。

清朝中后期的太平天国运动和捻乱,都是发生在山东以南的地方。河南和安徽有捻军横行,清朝花了20多年才成功剿灭,而江浙地区则是太平军的叛乱之地,在此地祸害十年左右。相比而已,东北只是土匪横行,在日俄战争之前,并没有什么大型战事发生。清朝覆灭之后,中原和江南一带也陷入军阀混战局势,山东人避之不及,哪里肯移民江南。

第三,东北地广人稀,且饮食习俗相近。

东北是满人的发祥地,满清入关后,人口才近二十万,而需要他们控制的人数却是达到了几千万人。他们怕自己的统治有一天被推翻,就把东北作为自己的备选之地。毕竟历史上可没有哪个帝国可以把统治一直延续万年,在他们还没有被推翻之前提前谋好退路才是上上之选,(然而这些谋划后来都给别人做了嫁衣,这都是后话。)因此他们严格控制东北土地的开垦,限制移民。这就造成了东北地广人稀的局面。

尽管留好了后手,可是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还没等到汉人将他们赶出中原,北方的凶邻就开始对东北这块肥沃的土地垂涎欲滴。

在沙俄的蚕食威逼下,后期的清政府觉得这样把东北一直空着也不是个事,抵挡不住外部的觊觎,本就缺乏人口的东北需要外来人口来维持。禁令就这样被慢慢解开,随即开始了山东人闯关东的热潮。到了民国时期,这股热潮方兴未艾。

据统计,1921年关内向东北移民仅为20.9万人,1926年增为56.7万人,以后移民数量猛增,1927年达到105万人、1928年为108.9万人、1929年为104.6万人、1930年为67.3万人。即从1921年至1930年的10年间共有近618万余人到东北谋生。

山东人到了东北以后,因为土地广袤,便开始四处散落,只要你看中了荒地并且有力气耕种,那么这块土地就很可能成为你的固定财产,没有在南方要和别人抢土地的麻烦。而且又因为两地饮食习俗相差不多,山东人很快就能适应过来。语言各方面的障碍也不多,总比江南的话更容易沟通,因此山东人到了东北并不存在什么水土不服。而如果去了南方,则又是不一样的风格了。

第四,去往东北更加方便。

山东东部的人去往东北只需要在胶东坐船跨过海峡就可以直达辽东半岛,一两天便可到达。而如果山东西部的人选择陆路的话,虽然对于当时交通不便的年代也不是一个小问题,但对于穷人,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问题,除靠自己两条腿外, 也可能是推着木推车。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失地的山东人民对于土地的渴望。

如同山西人走西口、粤闽人士下南洋一样,山东人闯关东也是各种因素的综合选择,也是地理方面的自然选择。虽然冷是冷了点,可是东北广袤的黑土地却提供给了山东人良好的谋生条件,而且东北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也是十分贴近山东人。闯关东对于无路可走的山东人,无疑是个不错的选择,土地是对农耕民族最大的褒奖。


历来现实


闯关东顾名思义是从山海“关内”向山海关以东的“关外”进行的大规模人口迁徙,这次大规模人口迁徙的持续时间和迁徙人口都是历史之最。那么为什么闯关东时,当时的山东同胞选择了向当时的关东地区迁徙,而不是温暖的南方呢?

首先,闯关东的目的地绝对不是严寒之地,尤其是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气候差不多。从当时最关心的粮食来讲,关东地区地广人稀,土地肥沃,非常适合作为迁徙的目的地,直到现在东北三省的粮食产量依然非常可观。对于南方人来说,适应北方气候可能比较困难,但对当时的山东百姓来说,冬天时间长一点,过年时气温低一些,还是可以克服的。

关东的地广人稀主要是因为清朝对关东实行的封禁政策,视东北为满人的“龙兴之地”和清朝统治者的退路。阻止汉人进入关外的同时,满人又在清朝建立后大量进入关内,这样一来就形成了东北地区大量土地无人耕种的情况。为了阻止人口迁徙,顺治开始修建数千里“柳条边”,康熙中期便全线竣工。此工程被称为“东北长城”,但并不坚固,没有任何军事效用。

清朝虽然有这样禁止向东北地区迁徙的意图,但多数时间实施效果都不佳,对于小规模的迁徙不予理睬。这样一来关内关外虽然人口没有大规模流动,但信息传递没有太大障碍,对于关外的情况,山东人也有大概的了解。

在当时的情况下,和地广人稀的东北相比,南方作为迁徙目的地的条件并不好。无论是太平天国运动,还是其他民间运动,所带来的影响都很大。清朝末年各地民不聊生的情况非常常见,起义对百姓的影响也非常大。而在当时作为清朝统治者后花园的东北地区则不会有这方面的困扰,不仅不会爆发大规模的起义,也不会受战乱之苦。(日俄战争是意料之外的,谁能想到两个其他国家在清朝的土地上约架?)

从当时群众最关心的土地来说,关东由于长期的封禁,地广人稀,有大量无主之地。闯关东的百姓到了东北地区就可以获得耕种的土地,甚至可以整村的迁移到关东。南方发展多年,没有那么多无主之地等待耕种,即使有人背井离乡也不会留下无主之地,地主富户对土地的热爱没有给这些山东百姓留有“余地”。

最后,大规模迁徙还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与原住民的关系问题。主客冲突问题很难避免,随着外来人越来越多,生存资源就会变得紧张,双方民风民俗也不一样,甚至语言都可能不通。向人少的地方迁徙可以从最大程度上减小这种冲突发生的可能,有更大几率在当地安家落户。

无论是闯关东还是走西口等大规模迁徙活动,都是向人口较少的地方迁徙,尤其是东北地区这种由于人为控制导致的人口较少的地区,更是成为移民首选。


邓海春


历史上的闯关东、走西口等人口迁移皆是在特定历史时期下,受到政府政策导向影响的,不是山东人喜欢苦寒之地,而是在有清一朝的人口引进和流放中,山东人皆是被动的导向了东北地区,长久以往便形成了山东人“占领”东北的奇特现象。而特定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政府政策驱动,也推动了清末至民国时期的山东人,在遇到天灾人祸时选择闯关东,而不是闯江南。


满清东北的禁边与开垦

满清一朝由顺治时期开始入关,这个关指的就是山海关,这与传统意义上的函谷关不同,函谷关之关东是针对关中地区而言。而山海关则是划分中原与东北游牧民族的界限,是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徐达亲自督建的防御堡垒。也正是在明朝时期,关外的辽东地区在行政划分上属于山东府管辖,到了满清入关才将辽东地区播离山东,毕竟那是满人的龙兴之地。

“招民开垦至百名者,文授知县,武授守备;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总;五十名以上,文授县丞主薄,武授百总;招民数多者,每百名加一级。所招民每名口给月粮一斗,每地一,给种六升,每百名给牛二十只”——《辽东招民开垦条例》

清军入关是在1644年,明将吴三桂引清军从山海关进入中原,随即就是明朝的灭亡和满蒙贵族的大肆南下,这也导致了关东地区的人员空虚,加之入关农耕地区之后的触动,顺治帝开始了导向性的人口迁移,将关内人口导向东北地区,旨在开发东北,聚集满清龙兴人气。顺治帝的第一步是设立辽阳府实行行政管辖;第二步便是颁布《辽东招民开垦条例》,宣布开放辽东,奖励应招的官民。这一条例从官员的提拔到应招平民的优待政策,都体现了清政府满满的诚意,反应出清统治者复兴龙兴之地的强烈愿望。此条例一出,关内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人口纷纷出关,涌入大辽河右岸开荒“抢地”。


顺治的这一人口转移一方面是因为东北的人口流失严重,迫切需要改变有地无人的局面;另一方面是要维护入关满人的切身利益,满清入关以后,于京畿周围省份大肆圈地,因此在黄河流域出现一大批汉族无地流民,这种社会矛盾的激化无益于清朝统治,故满人入关、汉人出关成了解决这一矛盾的最佳途径。事实上从顺治十年(1653年)开始引导人口迁移,至康熙初年,辽东地区的人丁田亩皆明显增加,以至“地利大辟,户益繁息”的局面,这是清初人口迁移政策的一大成就。


招募至辽东的移民多为贫苦农民,或因满清土地兼并失去衣食来源,或因战乱妻离子散,所以迁往辽东多为本本分分欲求谋生,这批人在满蒙异族的欺负下逐步站稳了脚跟。与此类出关者不同的是另一类,即以山东地区为主的流放罪犯,说是罪犯,其实就是奴性不强烈的彪悍平民,这部分人在历史上称“流人”。这两部分人的结合就成为汉人发展壮大的基础,其中山东人凭着坚韧的意志,满人和当地人不干的活他们都干,故而也对土著满人或者说旗人产生较大影响,这不止是在资源开发领域,甚至出现了汉人风俗习惯占据了上风,用现在的话说叫文化入侵。


时至康熙亲政,南明小朝廷已相继覆灭,满汉矛盾有所缓和,中原地区社会生产趋于正常,辽东开垦辅助内地的重要性不再突出。与此同时,三藩问题相对棘手,康熙主张南藩北调,即将三藩部众调往北部地区,因三藩首领都是辽东人士,故而调入辽东最为现实,所以康熙亲政以后改变了招垦策略,以免日后辽东无地安插三藩部众,故在康熙六年(1667年),以维护东北固有风俗、保护八旗生计为由废除招垦授官条例,并严格限制流民出关,这就是康熙一朝开始制定下的关东禁封政策,这一禁就是近200年。

闯关东的由来

“而雇值开垦,则山东省为多。每值冰合之后,奉吉两省,通衢行人如织,土著颇深恶之,随事辄相欺凌。”——《黑龙江述略》

广义上的闯关东就是指顺治入关到清末民初的人口迁移,大批流民进入东北这个地广人稀的肥沃土地开荒生存。而实际上在康熙之前的人口迁移皆是带有政府政策导向的,是清政府有规划的生产力迁移,这个时期说成闯,更多的是包含着汉民到达东北之后的艰辛创业。特别是文化冲突带来的“土客”矛盾,语言不通、习俗差异造成的仇视与欺凌。应招前往辽东的汉民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站稳脚跟,并通过开垦荒地制下家业,逐渐生根发芽,这些成功的经验成为源源不断的关内人企图闯出山海关的外在原因。



清政府为了控制汉人出关至龙兴之地,便在满境分段修建了千余公里的“柳条边”篱笆墙,也就是俗称的“东北长城”。这一工程至康熙中期竣工,从山海关经开原、新宾至凤城南的柳条边称“老边”;自开原东北到吉林市北部称为“新边”,“边里人”、“边外人”就成为清朝时期的满汉之分。时至乾隆时期,清政府加大了对汉人出关的控制,实行“封禁东北”计划,其中规定了山海关出入之人的资格审查;严禁商船携载多人;稽查保甲宜严;奉天空闲田地宜专令旗人垦种,民人禁止开垦;严禁凿山;严惩偷挖人参;此前移居奉天半年以上流民可以入当地民籍,不愿入籍和无业者一律遣返回籍。



不得不说乾隆的封禁其实是断了后来者的求生之路,汉民入东北者除了开荒就是“抬参”,淘金,这种封禁东北的政策属实是断了后来者赴东北的内心驱动。也正是如此,清朝至乾隆开始对东北疆域的控制衰减,以至日本、沙俄相继进入库页岛,埋下了北疆后患。至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战败,沙俄趁机扩大在东北的利益,强迫清廷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割占东北10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便是封禁东北带来的恶果。因此清政府在同年采纳了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建议,部分解除对闯关东的禁令,实行开禁放垦的政策,鼓励移民实边,这是清政府的又一次人口迁移导向。



“饥黎鬻妻卖子流离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状”——《申报;1876年12月11日刊》

这一次由清政府主导的充实边境的人口迁移仍然不可谓之闯关东,此次人口迁移尚且是“有组织有纪律”的流动。从光绪元年(1875年)至光绪四年(1878年),华北地区爆发了严重的旱灾,从而引起大规模的饥荒,这场饥荒波及山西、河南、陕西、河北、山东五省,受灾人口估计在一亿六千万到二亿左右,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一半;直接死于饥荒和瘟疫的人数在一千万人左右;从重灾区逃亡在外的灾民不少于二千万人,史称“丁戊奇荒”。时任山西巡抚的曾国荃称之为“二百年未有之灾”。这两千万的逃亡灾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顾封禁条例的约束,直接闯出了山海关,这便是狭义上的闯关东。



山东灾民向北流动的原因

山东灾民选择向东北流动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东北流民的“成功经验”,他们的流动不仅需要解决当下的温饱问题,更要考虑长久的生计问题;二是山东距离东北更近,距离江南更远,本就是饥民,山东从水上和陆上都能较快到达东北,舍近求远不符合逻辑;三是清政府的救灾策略导向,这个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流民者,饥民也。与其缉之于既流之后,不若抚之于未流之先。”——《筹济编》

丁戊奇荒的赈灾工作其实并非由清政府承担,因为当时的清政府已经财政拮据。反而是民间组织的赈灾成为当时的主要力量,这也从侧面反应了清政府的腐败。清政府在赈灾时的主导思想并非人命关天,而是防止民变,所以清政府提出的“防流”思想凌驾于“救死”之上,因为在其看来,历史上的饥荒流民往往都是重大暴乱的诱发因素,所以不管是清政府也好,民间富绅也罢,甚至是国外的传教士,都是以开设粥棚收容的形式救济,但赈灾的速度远远比不上饥民增加的速度,这就无法达到收容防流的效果,因而大批流民是往南方移动的。



当华北地区粥厂不足以满足灾民所需时,出现了小规模的暴动和“吃大户”的行为,所以当灾民向南方移动的时候,富庶的江南士绅积极配合清政府搭建粥厂,这是截流的一个举动,史载当时在徐州、扬州、南京、苏州、上海等地皆有容纳数万人的粥厂。但百万流民光凭粥厂收容是不可能安抚的,故而有了江南各地的军队堵截,如江苏巡抚吴元炳在徐州扬州等地设军营哨卡。而这种堵截只是将流民拒之门外,解除不了他们潜在的威胁,因此江南士绅改变了策略,主动北上赈灾,将粥厂全部倾向华北特别是山东地区,这样一来灾民皆知江南堵截没有活路,华北、山东有粥喝。


江南士绅的这种救灾举动在现在看来,明显带有守卫乡土不被侵扰的主观愿望,但也不可否认他们在赈灾时期发挥的巨大作用。北方流民就是在这种政策导向下,深知南下无路,东北就成了一大诱人的“缺口”,因此闯关东成为一时间的人口流动热潮。这一次灾荒也为后来的逃避战乱开辟了道路,清政府亦于1897年全部开禁,不再阻碍关内人民出关进入东北,由于山东的地理“优势”,以及前辈的历史渊源,山东人成为闯关东的主要代表,乃至民国时期的人口统计中,山东人每年进入东北生活的约48万人,整个民国期间约1830万人,堪称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移。

综上,闯关东是我国历史上一次悲壮的移民壮举。他是由政府的内在政策导向,天灾人祸的在外诱导因素趋使,而山东人闯关东的实质是贫苦农民在死亡线上自发的、不可遏止的、悲壮的、谋求生存的血泪史。

参考史料:

  • 《清史稿》

  • 《满洲旅行日记》
  • 《中国档案精粹·黑龙江卷》
  • 《近代大连地区的人口变迁与社会发展》,黄海燕,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棍哥观史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我的爷爷奶奶,从山东荣成漂洋过海到了辽宁的丹东。(30年代辗转到了南朝鲜,因南朝鲜反华排华又回到了青岛)小的时候我问奶奶:为什么闯关东,奶奶说:东北富啊!地肥!洒下种子就有收成,当年山东大旱,地薄收不了几粒粮食。山东人勤快又会过日子。穷人在东北很快就缓过劲儿了,上个世纪的70年代,青岛即墨的农民还有去东北谋生的。感谢东北黑土地,救了多少山东人!!


周正40249556


到东北方便啊,坐船一两天就到了,而到南方要走几百上千里的旱路,拖家带口的多难啊;另外,在东北的山东老乡多,可以互相帮衬一下,听奶奶说那时的山东人在东北是非常团结的,互相帮助、互相扶持。

我的太爷爷、太奶奶和太姥姥、太姥爷都是从山东闯关东到的大连,那时的大连虽然还是个小渔村,但太爷爷说这里交通方便,无论走旱路、还是走水路都方便,将来这里肯定会有很好的发展的,而且,回山东也方便,就在这里留下来了,到现在已经有几代人了。现在看起来,我太爷爷还真是有眼光啊。


好吃好做好学


闯关东,指的是河北和山东等地区的百姓越过山海关到关东地区(东北)谋生。闯关东的主力军是山东百姓,至于山东的百姓为何要闯关东谋生,而不选择到富裕的南方,其原因比较复杂,这里金兔简单来聊聊。


第一,关东地区离山东最近。

除了闯关东,中国近代史上还有几次著名的人口迁徙事件,比如走西口、下南洋。

走西口是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区的百姓到内外蒙古谋生,下南洋则是福建和广东等地区的百姓跑到东南亚一带谋生。

而不管是走西口还是下南洋,都坚持一个就近原则:哪里近,我就去哪里谋生。

山东人闯关东也一样。关东(东北)离山东并不远,山东的百姓坐船最快只需要两三天就能到达辽宁沿岸的港口,而在现代化交通还没有普及的清末,山东的百姓选择南下谋生,不仅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而且谋生途中的危险性和不确定性因素也会更多。

在这种情况下,除非关东地区真的不适合生存,否则山东人不会跑到更远的南方。

第二,关东地广人稀、土地肥沃。


事实上,从某种程度上看,关东地区比南方地区更适合山东人。当时南方地区的人口数量已经接近饱和,而从清末到民国初期,闯关东的百姓超过3000万。在这种情况下,南方地区不可能再容下如此多的百姓。

关东地区不同,自清军入关后,清政府一直将关东视为自己的龙兴之地,严禁任何关内的百姓涉足,而且清朝还不断从关东抽调八旗兵丁入关打仗,这就使得面积占全国五分之一的关东地区,其人口数量只占全国的0.1%左右,平均一平公里还不到两人。

对比起人口稠密的南方,关东地区显然更适合人口众多的山东百姓。而且关东地区可是一块神奇的宝地,这里虽严寒,但是地势平坦,而且有着非常肥沃的黑土地,显然就是一块适合耕种的宝地。而闯关东的百姓几乎都是善于耕种的农民,对他们来说,人口稀少且拥有丰富土地资源的关东地区,显然比遥远的南方地区更适合作为谋生之地。

第三,闯关东得益于政策支持。

闯关东三个字,其实也不简单。关,指的是有天下第一关之称的山海关;关东指的是山海关以东的东三省。而这个“闯”字,指的是在清政府的禁止下所进行的活动。


早在清初,每逢灾年,黄河流域的百姓为了谋生就偷偷跑到关东地区,而且这时候闯关东的人数也是比较多的。例如,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关东地区的华北百姓就已经超过一百万。政府封禁下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关东地区的吸引力有多大。

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对于边疆地区的控制渐渐有些力不从心,为了抵御沙俄对东北地区的侵蚀,1860年,咸丰皇帝下令开禁放垦,鼓励关内的百姓移居于关外。

此时,因为战乱和洪涝、蝗灾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山东、河北地区的百姓为了生存,就纷纷响应清政府的号召,于是,以山东人为主的流民就大量出关,闯关东也因此由原本的“涓涓细流”演变为“滚滚洪流”。


再有一点,此时关东比南方“太平”。

此时南方有太平天国,有捻军起义,而闯关东的百姓本就是为了谋生,此时南下,无异于自投虎口,所以对山东人而言,此时跑到南方谋生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当然,闯关东的过程其实也不简单,因为交通不便,山东人要么漂洋过海,要么跋山涉水;因为地广人稀、荒无人烟,山东人还得和随处可见的野兽拼斗;因为治安混乱,山东人还不得不躲避随处可见的土匪……

无数闯关东的百姓还没有抵达关东,就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倒在了旅途之中,永远不再起来,成了北上旅途中的累累白骨。


金兔历史


闯关东热潮最早出现于慈禧统治后期,在当时,由于清朝统治力度的衰弱,中原地区有很多人开始“偷渡”到了东北。

原本慈禧太后还有心想禁止中原地区百姓的进入,但是在发现无论再如何禁止都没有用处后,她就放弃了原本的想法,开始在法规上允许中原百姓们进入东北,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闯关东热潮才真真正正地爆发、大规模的人口才疯狂涌入了东北。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感觉到奇怪,不明白那个时期的人们为什么没有跑到富庶、气候宜人的南方去,而是跑到冬天寒冷无比的东北。

实际上并不是那个时候人们不想去南方,而是南方根本就没有他们生存下去的机会。

南方生存空间已经饱满

虽然在以前的历史中南方一直都是荒蛮的代表,但是自从东晋时期开始,这种状况就完全发生了改变,在东晋之后,江南地区以及其他的南部地区都陆续得到了很好的开发。

与此同时,这些地方原本稀少的人口也在陆续开发下逐渐增多起来,一直到清末民初的时候,南方的所有土地早已经全部被开发完成,人口膨胀到了一个顶峰。

在当时,这些南方的本地人也不一定有把握自己能拥有足够耕种的土地,更何况是从外地跑过来的人?

如果不是为了打工,是根本不会有人想跑到南方去寻找机会的,在机会早已经被别人把握完的情况下,他们跑到南方只能等着被饿死。



东北无主土地的诱惑

但东北就不同了,在历史中,因为各种游牧民族、渔猎民族纵横,所以东北一直没有得到多少开发,一直保持着原始的森林、荒野面貌。

到了清朝的时候,这种情况同样没有改变,清朝统治者们为了保住他们这片故土不被渗透,他们从康熙年间开始,就在东北的边区设置了柳条关,以此与内地划开一个界限,禁止中原地区的百姓们进入东北和他们的其他族人们争夺生存空间。



正因为如此,使得东北一直到了清末时期的时候,都保持了很原始的面貌,如同千年前等待被开发的南方一样,拥有着无限发展的机会。

在那种情况下,谁先去了东北、谁先占到了相应的土地,那么只要有足够的实力守住土地,那块土地就是谁的。


在那个土地大于天的年代,这是最能让人疯狂的诱惑,所以,这吸引了很多没有土地的人们,使得他们前仆后继地涌向了东北。

以上就是之所以会有那么多人闯关东的重要原因,除此之外,东北土地的肥沃、物产的丰饶,也是人们会选择去东北的原因,这点不因东北的寒冷而改变。

不过相比第一个原因,后面的几个原因却显得并不是多么重要,毕竟对土地的拥有才是那个时期人们最为看重的。

东北的发展

接下来我们可以看一下闯关东热潮对东北的改变。

在闯关东之前,东北的人口非常稀少,就如同时至今日的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一般,而在闯关东之后,东北的人口逐渐变得充实起来,一直到民国时期的时候,东北人口就已经变得跟中原地区差不多。


当时在张作霖的主导下,东北甚至成为了民国经济以及工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民国范围内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而经过几十、上百年的发展后,现如今东北的总人口已经突破了亿人大关,这与清朝之前的人口相比,简直是一个天、一个地,由此可见闯关东对东北的影响。


孤客生


什么人闯关东?逃荒的农民,手艺就是种地,所以闯关东为什么不去南方,核心原因是,南方的江浙虽然较富庶,但人口众多,仅能满足自己种地,何来容纳如此多移民,另外南方战乱频发,太平军、捻军霍霍江南几十年,不得安宁,反观东北“沃野千里,有土无人”,仅凭一句话,对逃难的山东人来说,充满了足够的吸引力,于是绵延了300多年的移民史。

据统计,从清初到民国,约有超过2500万山东人背进离乡闯关东谋生。

古代平头百姓一般不出远门,只有家里出了大的变故,活不下去了才背井离乡,山东人也是这样,闯关东就是由天灾人祸引起的。清朝时,山东的自然灾害频发,自然灾害次数和严重程度居全国之首,先是黄河改道的涝灾,经常出现旱灾,弄不好就是特大旱灾,全省各县无一幸免,道光、咸丰更是连年频发,此外,风暴、冰雹、蝗虫、海潮等,灾害种类多,外国人也入侵这片地土,法国人、德国人、日本人,战事连绵,民不聊生,灾害和战争破坏了社会秩序,各地匪祸丛生,大批大批的难民只能离开家园,另寻出路。

闯关东的历史悠久,早在清初满人入关后,东北成了无人之地,清统治者为了守卫这块龙兴之地,派了大量军队驻扎,有军队就要提供军粮,当时的顺治皇帝曾号召关内人移民关东垦荒,不但免交税费,只要开垦一亩地就奖励6升粮食,经过10年左右的开垦,当地粮食已满足军队使用,这个口子封起来了,禁止汉人入关,同时封禁长白山等地达200多年,这时再想去关东,通过层层关隘,只能靠“闯”,一条走过去的移民路变成了血腥悲壮的求生之旅。

闯关东路上,搭的窝棚,供临时居住。

尽管清政府严苛的封禁政策,但关外广袤肥沃的黑土地,丰富的物产已深深烙在山东人心中,朝廷虽然封禁,依然有大量土地无人耕种,当地的驻防士兵也非常乐意把土地以低廉的价格租给山东人,到了乾隆中期时,闯关东的农民超过200万人,所以乾隆发布了更严厉的封禁令,并进行了大普查,黑户的一律遣返回籍,但闯关东这条路,山东人也越趟越熟,禁不绝。咸丰10年,腐败的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北京条约》,直接割让了东北100多万土地,沙俄的俯瞰,无奈之下,咸丰在死前终于解除封禁令。

图为闯关东的人们等待检疫过关。

清政府也在东北设立招垦局,给予各种政策,闯关东迎来高潮,一般两条路,水路过海到辽南,陆路过山海关到东北,闯关东的不仅有山东人,还有河北、河南等省人,据统计,宣统年间,关东1800万人口,有1000万是闯关东来的,山东的胶济铁路就是专门倒腾往关东移民的,1928年3月的《天津通讯》报道,山东107年县,有48个县空无人烟,而在胶济铁路线上等待转车出关的难民高达400万,这是何等的骇人!


图文绘历史


俗话说得好,人挪活,树挪死。

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能够生存,“迁移”成了一种重要的选择,也成了一种常态。山西人“走西口”,南方人“下南洋”,山东人“闯关东”,这都是近代有名的大迁移。

花开三朵,各表一枝,今天我们单说说山东人为什么要“闯关东”。

东北地广人稀,土地肥沃,去了不挨饿

近代,山东人迁移,主要迁移地就是东北,大家称这种行为为“闯关东”。

为什么要用“闯”这个字?因为“闯”在这里的意思就是出外谋生,为前程奔走。

中国古代基本上都是农耕社会,日子过不下去的也大多是农民,而关外的土地肥沃,地广人稀,因此农民去了就可以上手,吃饱是没问题的,搞不好还能发家致富。

南方地区,虽然较为富庶,但耕地有限,南方人自己都不够种,不要说迁移的人去种了。如果有本钱,要做生意,可能去南方更合适,但是要种地,再没有比东北更合适的了。

而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往外迁移的,当然更多的就是农民了,东北自然成了第一选择了。

东北的山东老乡多,去了有照应

老乡是个可以迅速拉近距离的“称呼”,在东北,山东老乡特别多,这让山东人更愿意去东北。

清初,清政府从政策上扶持百姓去“闯关东”,因为国家需要开垦更多的土地,需要有更多的税收和粮食,这时期闯关东的风险最小,利益最大,去的都过上了好日子。

康熙中期,为了照顾满族八旗子弟的利益,禁止大家“去东北”,但是,东北容易发家的消息,已经被前面去的人反馈了回来,于是,有些在山东等地过不下去的人就偷偷地往关外跑,有点像“偷渡”。无疑,这偷偷地跑,是有风险的。

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又是赔钱,又是割地,国家国库又紧了,老百姓的日子又难了。咸丰皇帝再次鼓励大家去东北开荒,靠自己双手挣钱,为国家的富裕贡献点力量。于是,又有一批人去了关外东北。

这些前面去的山东人,无疑是尝到了甜头,也让后来的山东老乡闯关东有了目标,有了投奔的对象。

庚子事变后,国家大力支持山东等地民众去山东,因此,人力输出再次增加。著名电视剧《闯关东》就是庚子事变后去的一批。

张作霖父子先后掌权后,认识到人的重要性,大力欢迎内地人迁移东北,甚至有时火车免费运送。于是,大规模的山东人奔向了东北大地。

山东人愿意闯关东,和老乡居多有相当的关系。

早期内地战乱多,而东北较为太平

乱世人,不如狗。战争时期,人的生命比狗还贱。

太平天国时期,南方到处都是战乱,前后死亡人数以“亿”计,捻军起义,辗转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死亡人数也是数量惊人;而稍晚一点的陕甘回乱,十年时间也是死亡近两千万人。

后面的中法战争,庚子事变等等,都是影响一大片的战乱,每隔一个阶段都有大量的人死亡。

这种情况下,国家贫穷,民不聊生,日子过得非常艰难。

刚好,此时迁移东北是被允许的,于是人口大省山东,开始向比较稳定的东北进行迁移,因为那里能吃饱饭,而且战乱相对较少。

地理位置上来说,山东迁移东北更为方便

人的心理,对离自己近的地方更容易认同。

西边是去不了的了,太远;南边也是去不了,远不说,地还少,人家自己都不够种。所以,从地理位置上来说,东北是山东人最适合迁移的地方。

山东和东北距离较近,只隔了一个渤海海峡,坐船一两天就到了;如果不坐船,走陆路,沿着海岸线,也是能够到达。关键是,人家那地多还肥沃,就是冷一点,但冷怕啥呢?冬天屋内有火炉,睡觉有火炕,出门有皮大衣,习惯了就好了。

就这样,山东人迁移,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更多选择了东北。

山东人愿意“闯关东”,而不是南下,原因就是因为东北土地肥沃,地广人稀,山东老乡多,曾经战乱少,地理位置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