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沈万三到底有多少钱?

小倪说事儿


看了一些朋友的回答,忍不住答下:

一、沈万三是靠种田起家,靠做外贸发的财。

二、沈万三就没和朱元璋打过交道,更别提犒赏士兵,建城墙了。

三、至于沈家多有钱,我会抄一段1390年去过他家的户部左侍郎莫礼的描述,供大家参考。

先说第一点:

沈庄,是沈万三的孙子,卢充耘为他做的墓志铭里有这样一段话“其先世以躬稼起家,大父富,尝身帅其子弟力穑事,广辟田宅,富累金玉,又能推恩以周急难,乡人以长者呼之。他依周庄,凭三江之利,广集货资……”,

比较长,对全文有兴趣的可以百度或找我要。

大父,就是祖父的意思,沈万三本名沈富,万三是俗称,一万户里排前三的意思。

墓志铭里记录了沈家的发家史,我说的第一点的依据就出自这里,沈万三种庄稼时就已经是富人了,而且经常周济别人,后依靠周庄的地理优势做贸易,成了巨富。

再说第二点,沈万三不是明朝人。

这个证明在顾诚先生《沈万三及其家族事迹》一文中论述的很详尽,证据较多,

因不是本篇重点,我只摘录其中一个:

乾隆十二年,《吴江县志》有个按语说:“莫志云:张士诚据吴时万三已死,而此(指王世贞《国朝丛纪》)云万三尝伏法,高皇帝籍没其家。《明史》亦云洪武时沈秀助筑都城、请犒军。其事互异,未知孰是?”

这是编写吴江县志的人在发牢骚:莫旦撰写的《吴江志》说张士诚占据苏州时,沈万三已经死了,但王世贞又说沈万三和高皇帝朱元璋打过交道,至于谁对谁错,我也不知道,发出“未知孰是”的感慨。

张士诚的军队占领吴会的时间是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1368年才建立明朝。如果莫旦说的是真的,那么,朱元璋登基时,沈万三至少已经死了12年,那么莫旦说的真不真?

应该是真的,因为莫家和沈家是世代姻亲,沈家富一代的情况莫旦不可能弄错,这也就是吴江县志编写者无法忽略莫旦这条记录的原因,只好和稀泥。

最后说第三条,沈万三到底有多少钱?

洪武二十三年,即1390年,本答案第二条提到的莫旦的高祖,当时任户部左侍郎的莫礼回乡探亲,顺便去了沈家,下面就是莫礼的所见:

“其家屏去金银器皿,以刻丝作铺筵,设紫定器十二桌,每桌设羊脂玉二枚,长尺余,阔寸许,中有沟道,所以置箸,否则箸污刻丝作故也。行酒用白玛瑙盘,其班纹及紫葡萄一枝,五猿采之,谓之五猿争果,以为至宝。其赘婿顾学文设宣和定器十二卓,每汤一套则酒七行,每一行易一宝杯,两家僮仆皆衣青罗里,其他珍异肴果不言可知。乌乎,一钗七十万钱,前辈以为妖物,与祸相随。今观沈氏之富,岂止一钗七十万而已哉!其受祸宜也。”

1、在一尺多长的羊脂玉里挖个沟,只为放一双筷子,有多奢侈!可见一斑。

2、莫礼当时是户部左侍郎,应该是见过世面的主儿,在此都感慨:如果一枚钗值70万算做妖,那么沈家的富有和奢侈就是比妖还妖。

3、注意,此时沈万三已经去世,朝廷在20年前(1370年)已经颁布海禁,就是说,此时沈万三赖以致富的外贸生意应该已经停止,致富巅峰时期已过,仍然如此奢侈,可以想见当年沈万三在世时多有钱!

另外第三条莫礼所写文中“赘婿顾学文”,就是后来因偷情致沈家卷入蓝玉案的罪魁祸首,这个故事也比较曲折,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百度下。

如果觉得不错,就点个赞呗!关注下,更多精彩历史细节。





有盐读书


沈万三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第三秀,所以又称万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商人、巨富。

沈万三尝身帅其子弟力穑事,广辟田宅,富累金玉,又能推恩以周急难,乡人以长者呼之。他依周庄,凭三江之利,广集货资。后通过开展海外贸易积累巨大财富,从而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的江南第一豪富。周庄“以村落而辟为镇”,也实为沈万三之功。关于沈万三富豪事,民间甚至传说他有一只聚宝盆,不管将什么东西放在盆内,都能变成珍宝等等,由此反映出他财富多到不可胜数,生财聚财技巧高超。

据说,沈万三一高兴,随手就给他儿子的私塾先生一锭20两的白银。这是在其他人家教书几年的收入。沈万三招待京城来的贵客时所用餐具全部是金银宝器,搁筷子用的是羊脂玉,行酒用的是白玛瑙盘,喝一杯酒换一次杯子,每次用的杯子都价值连城。

如果按照现在的购买力,一两白银相当于人民币300块,那么沈万三财富有惊人的6000多亿,比全世界首富财富还要多。

由此可知,沈万三到底多有钱。



问答123


沈万三在历史上确有此人,此人生活在元末明初,是一个超级大富豪。他主要是通过做海外贸易聚敛了巨额财富,至于说他到底有多少钱,因为年代久远,再加上汇率不同,实际上很难得出一个精确的数字。

有人进行了研究,按照现在市场行情推断出当时沈万三的财富超过一万亿美元,这是一个让现代人不敢想象的数字,到底对与不对,您自己去琢磨。不过我们可以从他本人的一些日常生活习惯中推断出他确实富甲一方,无人能比,就连当时的明朝皇帝朱元璋在困难时都得找他来借钱。

沈万三喜欢听人唱戏,别人是请戏班子到家里来唱堂会,他不请,他自己组织戏班子。而且一口气组织了三个戏班子,没事就在自己的花园里三班不停的唱戏,有时邀请一些王公大臣们来听戏,边吃边喝边听。酒不是一瓶一瓶的上,而是一缸一缸的上,最疯狂的时候,一个晚上他们能喝掉十缸酒。

而一缸酒的价格能值当时一个普通农民一年的收入,沈万三天天如此,要耗掉多少钱,您自己可以算一算。

第二个是出手特别大方,他在自己的家里请了很多私塾先生,这些私塾先生如果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沈万三给纹银20两。如果要能教孩子写出一篇好文章,再加白银20两,要知道,20两白银需要当时一个普通农民赚五年才得赚得到,沈万三出手阔绰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后来朱元璋占了南京城,建了大明朝,国家初创,百业待兴,到处都需要钱。没有钱,朱元璋也很为难,于是他想到了沈万三,借钱的名义就是两个,一是修城墙,二是犒劳军队。

朱元璋原以为沈万三会很抗拒,但是没有想到沈万三对这两个要求一口应承下来。结果他一个人的财力就支持了南京城墙修建量的三分之一,在城墙修建好的庆功宴上,朱元璋夸沈万三是“白衣天子”。

沈万三是个商人,不懂政治,还真的以为朱元璋在夸他,没有想到最后他败就败在 “白衣天子” 这四个字上。至于犒劳军队,沈万三那更不在话下,他直接问朱元璋,你有多少军队。朱元璋有意把数字夸大了一点,说自己手下有百万之众。沈万三说,那就每人一金,此话一出,连朱元璋都吓了一跳。

但就是这样一个超级富豪之家,最后还是败落了,前面说过,沈万三只是一介商人,不懂政治。他没事就这样到处炫富,让朱元璋情何以堪?普天之下,都是朱元璋的土地,你一个商人敢到处摆谱,不知道收敛,眼睛里哪里还有皇帝?所以最后朱元璋随便找了个理由,就把这位超级富豪给发配到边远的云南去了。

而沈家从此没落,再也没有翻过身来。直到今天,沈万三依然是中国商人最喜欢提到的一个历史人物,这三个字也成为了财富多寡的代名词。当然,他的结果令人唏嘘感叹,在中国,商人不懂政治,从来都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商人,您说对吗?


小小嬴政


沈万三,本名为沈富,俗称万三,意为万户之中第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虽然明史上也记载了沈万三资助朱元璋修筑了三分之一的南京城,但到底多有钱,有多少钱,其实是无从考据的,目前综合众多有关记载和研究资料,比较靠谱的是周庄为其发展起来的,资居万万,房产遍天下,白银两千万两,折合人民币大约60亿人民币,最后哪家所言最可靠,已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封建时代,平民要是太有钱了,不小心得罪了天子,下场都不会好的。


太岳一棵松


沈万三是江南巨富,《明史》上有记载,可惜是假的。历史上沈万三在元朝灭亡前就已经去世,朱元璋修建南京城时沈万三已去世12年,不存在资助朱元璋建城及得罪朱元璋被流放到云南,明朝进军云南是十几年后的事了。具体他有多少钱,都是传说,不足为信,权且听之。


涂山大虾


沈万三拥有20多亿两家产,那么换成今天就是20*3150=63000多亿人民币。拿到今天,也绝对是世界首富,无人能及。


简爱风儿


2000万两白银,换算后约60亿人民币!


西门燚遥


可以支付麦哲伦环球航行,哥伦布就是因为没有去就不是他的活该吧


大脚汽车


沈万三是古代非常有名的富商,有人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他的财富,他的故事也一直流传至今,甚至被拍成了影视剧。那么如果按照历史史实来分析,沈万三究竟有多少钱呢?

沈万三具体的财富,史书上并没有详细的记载。只是用了一些流传的故事来形容他的财富,洪武六年,朱元璋去攻打苏州,守城的张士诚苦苦坚守了八月有余,给朱元璋带来了很大的困难。据称,张士诚之所以能够坚守那么久,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受到了当地民众的财富支持。而作为苏州首富的沈万三,自然在背后出了很大的力。

朱元璋攻陷苏州城后,对那些富裕的苏州城民怀恨在心,依照朱元璋的性格,很难想象那些富裕的民众遭遇了什么样的迫害。沈万三是个聪明人,看到了那种形势后,就赶紧去拍朱元璋的马屁。先是助朱元璋建造了南京城,筑城的三分之一的费用都是由沈万三出的。由此可见,他的财力有多么的雄厚。另外,沈万三拍马屁拍过头,还主动要求犒赏三军。犒赏三军基本上都是君主或者大将军才会下的命令,而作为一个商人确实有些太自大了。因此差点被朱元璋满门抄斩,最后在皇后的谏言下,沈万三才算勉强的保住了性命,最终被发配边疆,送到了云南地区。

史文记载:匹夫犒天下之军,乱民也,宜诛之。

历史上没有关于沈万三确切的资产记述,不过在民间却有一个谣传。据说沈万三不算固定资产,就有20亿两白银。如果按照现在的银子3元每克的价格来算(超保守一点),每两银子大概150元,20*150=3000亿元人民币。并且这还没有算上物价的上涨等各方面,按照翻十倍来算,当时的150元相当于现在的1500元,这应该不算高估吧?

这样沈万三的账面资产就高达3万亿,当然固定资产到现在都算是无价之宝了,即使不算那些固定资产宅子等古玩物,那也不是现在的世界首富能相提并论的。去年世界首富资产也没有超过万亿大关,由此可见。沈万三富可敌国这句话还是有些夸张的,但富裕的程度,确实令人咂舌,也因此才能流传百世一直被人津津乐道!


历史新界


沈万三作为巨富的代名词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那么抛弃具有神话色彩的传说不讲,历史上真正的沈万三到底多有钱呢?其财富令人垂延三尺!!

沈万三是元末明初的首富,但他究竟多有钱,有多少钱已无从考证,曾有人推断沈万三当年的财富换算成今天的钱大概有5000多亿!5000亿是个什么概念,作为穷屌丝也只能想想了。

直到今天沈万山依旧是财富的象征,在很多地方甚至把他当做财神爷供着以求发家致富。沈万三到底有多少财富,明朝历史上也没给出明确的记载,但是根据历史上的几个例子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赏赐

沈万三对自己家工作的杂役、教书先生等出手很阔绰,时常给他们发小费。据说沈万三家的私塾先生每创作一篇文章就给一锭20两的白银 。20两是多少呢?这么说吧,放在普通的农村家庭20两白银是大概5年的收入。

第二:修城墙

明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要修城墙,但是由于战事频繁,国家开支太大,资金不足。,沈万三主动出资答应修建聚宝门至水西门一段,外加廓房、街道、桥梁、水关和署邸等相关工程,这些加起来大约占了都城城墙修建费用的三分之一。据说当时光负责烧筑墙砖就动员了180多个县的人力物力,但是,沈万三他们家一家完成的明城墙三分之一的工程和材料,并且比皇家提前三天完成任务,明末《云焦馆纪谈》有记载:说朱元璋在庆功宴上曾称沈万三为白衣天子,这话表面上是夸奖,实则暗藏杀机,也为后来整治沈万三埋下了伏笔!

第三:犒赏军队

修城墙不久后,朱元璋要犒赏三军,沈万三提出要代劳。这让朱元璋极为愤怒,说道:“朕有百万军,汝能遍济之乎?”沈万三回道:“每一军犒金一两。”朱元璋说:“此虽汝至意,不须汝也!”我们换位思考,如果你是沈万三,没有这金刚钻敢揽瓷器活吗?

但是沈万三就是再富也不应该向天子炫耀。家族的没落错就错在他向皇帝“炫富”,有钱也是平民,皇帝要做的事你都替了这能行?皇家颜面何存?所以后来被发配云南边疆也是理所当然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