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大青衣

最美不过大青衣


最美不过大青衣



青衣也叫正旦,是京剧中唱腔最美,扮相也最美的,多扮演端庄正派的青、中年女子,如大家闺秀、贤妻良母或是贞节烈女等。


最爱程派的《锁麟囊》,程砚秋大师根据自己的嗓音特点,创造出一种幽咽婉转、起伏跌宕、似断还续、节奏多变的程派唱腔,一生创作的剧目中,多以悲剧为主,唯《锁麟囊》以大团圆结局。讲的是富家女薛湘灵与贫家女赵守贞出阁日同在春秋亭避雨,贫富相遇,守贞触景生情痛苦嚎啕,薛湘灵心生怜悯,将装满珠宝的锁麟囊相赠。数年后,湘灵家遭大水,万贯家财付之东流,为生计无奈到一卢员外家做老妈子,却意外发现了当年自己赠与别人的锁麟囊,才知卢夫人就是当年的赵守贞,卢家帮她找回了大水中失散的亲人,卢夫人又与湘灵结为姐妹,共享荣华的故事。这是一个温暖的故事,行善积德、善有善报,青衣,以她独特的魅力将故事演绎的栩栩如生。春秋亭,两顶花轿因雨而至,一顶极尽奢华,陪嫁物品无数,另一顶却是“短花帘、旧花幔,参差流苏残破不全”。这时候的薛湘灵家财万贯,千金小姐,当得知赵守贞的境遇后无半分骄奢与冷漠,《春秋亭》一折且不说青衣扮相之俊美,单说唱腔,“二六”和“流水”唱段充分展示了薛湘灵的善良、大气、富同情心,尤其是那句“怜贫济困是人道,哪有个袖手旁观在壁上瞧”,与小丫环梅香的“咱们避咱们的雨,她们避她们的雨,雨过天晴各自散去”的自私形成鲜明的对比,终以锁麟囊相赠。及至水灾落难流落到卢家当老妈子,陪公子玩耍、朱楼寻球以及大团圆时,青衣或唱或舞、眉目传神、水袖翻飞,一段《一霎时将前情俱以昧尽》悟尽人生祸福无常,一段找球演员在唱念舞的同时充分运用水袖的“甩、挑、抛、翻”等多种技巧展示人物心理,真可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尽显演员功力,令观众大饱眼耳之福。

当虞姬头戴如意冠,披黄色绣花斗篷,腰佩鸳鸯剑,婀娜多姿走向舞台,双眉微蹙,面带愁容,似乎把人们带到了金戈铁马的楚汉战争之中,梅兰芳先生不愧为大师,从声腔到装扮再到人物内心,都设计的恰到好处。首先是一段婉转的“南梆子--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 ”深刻表达了虞姬对项王的爱恋、崇敬又有深深的无奈,楚汉之争成败已定,英雄末路,纵然项王曾经意气风发、胜战无数,甚至较汉王有百倍兵力,如今却四面楚歌,回天无力,只能空感慨“虞兮虞兮奈若何?”为最后一次解君王之忧,虞姬也只有“劝君王饮酒听虞歌,解君忧闷舞婆娑”持剑亦歌亦舞,似舞剑又似倾诉,青衣一个圆场、一个转身、一个亮相,都美得让人感叹,和着《夜深沉》的锣鼓声、京胡声,时而如千军万马慷慨激昂,时而又如歌如泣荡气回肠,这既是为君解忧又是与君王做最后诀别,从始至终融合剧中人物的情感, 使虞姬感情的发泄与剧情发展紧密地连结在一起, 直到最后悲壮自刎,达到全戏的高潮,悲壮与豪迈的跃然眼前。虞姬有双重身份,她即是霸王的谋臣,又是爱妃, “面羽则喜,背羽则悲”,一个是绝世红颜,一个是盖世枭雄,双双在楚汉争霸的历史舞台上共同谢幕。

提起杨家将的女性人物,大概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百岁出征的佘太君和五十三岁挂帅的穆桂英,也是不少京剧作品的主要人物,如《杨门女将》《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等,张派却有一出戏专门突出的柴郡主这个人物,就是《状元媒》,戏中的柴郡主尚未婚配、情窦初开,英姿飒爽、巾帼英雄,为保大宋江山在战场英勇杀敌,却寡不敌众被敌所擒。命运安排,小将军杨延昭及时出现救下了郡主,两人一见钟情,郡主赠珍珠衫定终身,终成美眷。张派创始人张君秋先生作为“四小名旦”之一,嗓音“娇、媚、脆、水”, 将梅派的华丽、尚派的刚劲、程派的婉约、荀派的活泼很好的融合在自己的表演艺术风格之中,适合表现多种人物。《状元媒》中的柴郡主文武双全,既是驰骋沙场的女将军,又是柔情似水的俏佳人。“自那日与六郎阵前相见”唱段,柴郡主头戴凤冠,上身着红缎绣花衣,小立领云肩,下身三层彩色飘带缀彩色丝穗,配上雪白的水袖翩翩而动,美得让人目不暇接,张派青衣唱腔婉转悠扬,把一个芳心萌动、柔肠百转、期待美好姻缘的少女刻画的灵动传神,观众入迷,难免情不自禁陶醉其中,或微闭眼睛轻轻摇头或打着节拍指尖轻叩身边的桌椅,如痴如醉……

有京剧才有青衣,青衣之美源于数辈京剧人的心血,源于演员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手眼身法步、唱念做打舞”,无一不饱含京剧人的心血与汗水,真心希望越来越多的人热爱和喜欢我们的国粹,世世代代传承和发扬下去,祝愿“Beijing opera”在舞台上永远绽放着流光溢彩。


作者介绍:墨竹幽香,70后双鱼女一枚,银行员工,爱旅游、爱幻想、充满正义,富有同情心,从小不乖叛逆,至今本性难移,希望人间大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