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君:党建引领“开良方” 创新驱动“拔穷根”

  宜君县坚持把脱贫攻坚战作为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任务,把动员和组织各方面力量聚力脱贫攻坚作为衡量组织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充分激发了党员干部、各类人才和各级组织“摘穷帽、拔穷根、展新颜”的动力和动能。

  一、强基固本,提升脱贫攻坚“战斗力”

  制定印发了《宜君县加强联村帮扶工作管理考核办法》《宜君县基层党建问责办法》《宜君县驻村帮扶工作“七项措施”》等制度,建立了脱贫攻坚包村联户机制,整合了脱贫攻坚“四支队伍”力量,持续加大村级组织工作保障力度,严格落实民事代办、“集中便民日”等制度。五年来,共排查整顿销号软弱涣散党组织35个,发展村集体经济组织84个、维修新建村级活动场所86个,真正让基层有能力、有资金、有场所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整合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资源,划区域创新建立了29个农村“党建工作站”,协助乡镇党委抓好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党员教育管理、收集社情民意等工作,有效解决了撤村并组后村级组织融合难,服务群众不便捷等问题,构建了“产业连片、环境连治、支部连建、干群连心”的新机制。

  二、示范引领,锻造脱贫攻坚“先锋队”

  充分激发驻村帮扶工作动力,构建了脱贫攻坚“四支队伍”工作保障、管理考核、鼓励激励、关心关爱长效机制。按照“一人选派、单位支持、全体有责”的要求,强化驻村刚性约束,明确了联系乡镇(街道)的县级领导、帮扶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干部驻村工作纪律及相关制度,建立了脱贫攻坚成效与村干部补贴挂钩机制,开展了争当“亲民、爱民、护民、靠民”的“四民型”干部、“党员政治生日”、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基层党建“百日提升”等活动,设置“有困难找党员”便民服务岗,推行党员干部挂牌上岗、“红蓝本”工作纪实、“周三夜校”等制度,大力培树何小勇、陈明涛等一批在脱贫攻坚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宜君工匠”;刘彬、靳康鹏等一批优秀第一书记,调动和激发全县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中“追赶超越”的精气神,充分发挥“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示范效应。

  三、多措并举,盘活脱贫攻坚“一盘棋”

  组织开展“主责主业、建强堡垒、提升素质、聚集人才”等抓党建促脱贫“十项行动”。健全完善考核管理、绩效评估、问题督办、联席会议等工作机制,组建了医疗、文化、农业技术等6支人才服务队,深入一线,开展“扶志扶智”、技术培训等工作。组织2283名党员干部与3591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送技术、送项目、送温暖,彰显了新时代党员干部新形象。落实“三项机制”要求,优先从脱贫攻坚一线选拔任用表现突出的干部,对脱贫攻坚工作不力、措施不实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批评。截止目前,全县共提拔任用优秀驻村干部24名,表彰奖励干部172名,“能上能下”“下”干部16人次。县委坚持每月专题召开脱贫攻坚调度会1次,采取大家谈、共同议的方式,集思广益破解脱贫攻坚重点难点问题。

  四、创新驱动,迸发脱贫攻坚“新活力”

  按照乡村振兴总要求,在全县农村基层组织中开展以培树“脱贫攻坚红旗村”“基层党建红旗村”“产业发展红旗村”“美丽村庄红旗村”“文明新风红旗村”和争当“驻村扶贫工作标兵”“最美扶贫干部”为主要内容的“红旗标兵”评选活动。共评选表彰脱贫攻坚“红旗村”10个、驻村扶贫工作标兵32人、最美扶贫干部8人。凡被命名为“红旗村”的村党组织书记、村主任每月补贴增加300元,村民小组长每月补贴增加100元,调动了农村干部的积极性,形成了“村村争红旗、人人当标兵”的浓厚氛围。稳步推进驻村帮扶干部“暖心工程”,着力改善驻村帮扶干部工作和生活条件,确保117个村全部达到有“小饭桌”、有洗浴间、有水厕、有驻村干部卧室、有取暖设施“五有”要求,让驻村帮扶干部安心、安身、安业。同时,县委顶层设计、帮扶单位全力支持、村党组织因村制宜,逐村建立“宜馨超市”“宜民讲习所”,深入开展“细说变化颂党恩”“五好新风助脱贫”等“十二项”活动,最大限度的发挥基层党组织教育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迸发了全县上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动力和动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