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级残疾证,应该怎样获取低保?

天使的翅膀117663841


因在民政部门工作,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看似很简单,因涉及到的因素很多,要说清楚其中的道理,确实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即使你有一级残疾人证,也不一定能申请到低保户待遇。

一、正确认识残疾分类和残疾分级

按照《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国家标准的规定,我国所有的残疾人分为七类:言语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智力残疾、多重残疾。每一类残疾又统一按照由重到轻分为四级。也就是说:考虑分类、分级两个方面的因素,所有残疾人可以分成7×4=28个不同的具体类型。一般情况下,把一、二级残疾统称重度残疾,三级为中度残疾,四级为轻度残疾。

即使同为一级残疾,残疾程度相对重一些的为肢体残疾一体,可能常年卧床,本人即无劳动能力,又完全没有生活自理能力;智力残疾一级,智力类似儿童;精神残疾一级,本人无法自控自己的行为,还有可能肇事肇祸。以上三类,即无劳动能力,还需他护理、侍候,甚至还要防止闯祸。处于中间层次的是视力残疾一级,对光线无感觉,行动走路严重受限,对劳动能力有一定的影响。相对较轻的为言语残疾一级,不会说话;听力残疾一级,听不到他人说话,仅对声音无反应。这两类残疾对劳动能力的影响有限,基本无需他人照料护理。也就是说,同为一级残疾,但不同的残疾类型对人的劳动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完全没有可比性。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好多人往往忘了这一点。

再说一下重度残疾人的范围问题。本来,按国家政策,重度残疾人是指残疾等级为一、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残疾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严的要求。据此,各省、市人民政府关于重度残疾人范围的把握上,出现了三种情况:1、严格按政策从严掌握。直接将言语残疾一、二级,听力残疾一、二级划到重度残疾人范围之外,不当重度残疾人对待。原因也很简单:对劳动能力影响有限,根本不需要他人照护;2、放宽条件限制。即:取消需要长期照护的要求,将七类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残疾人,都当做重度残疾人对待;3、扩大范围。在第2种情况基础上,把精神残疾三级、智力残疾三级纳入重度残疾人范围。这个重度残疾人范围的确定权由省级人民政府来行使。

二、正确认识低保的认定条件,正确认识收入和家庭财产的重要性

申请低保,一般来讲,三个关键条件:具有本地户籍;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低保标准;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当地政府确定的认定标准。但要正确认识这个条件,也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最核心的条件是收入。但收入的来源是多种多样的。具体包括:1、工资性收入。如打工收入,单位或企业的工资收入;2、家庭经营净(纯)收入。包括家庭各类劳动、服务的收入;3、财产性收入。如房屋出租收入,股票分红等;4、转移性收入。如赡养费、扶养费、抚养费,离退休金、失业保险金,社会救济金、遗属补助金、赔偿收入,接受遗产收入、接受捐赠(赠送)收入等。一句话:能进入家庭、可以自由支配的资金,都是收入。不能只把农民的劳动成果、打工收入、工资收入称为收入,其余的一律不算。如果这么做,是对政策的误解。

另外,还有家庭财产状况的问题,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和有价证券,有大额银行存款就不能纳入低保;机动车辆、船舶,是高价值财产;房屋,也是高价值财产;债权,收回欠债可立即变现。也即用收入去购买,收入可以变成财产;同时将财产出售,也可以变为收入。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等同看待,相互转化。

在确定低保时,即要全面正确地认定所有的收入,也要从家庭财产与收入有一定的关联的角度,正确认定家庭的财产状况。否则,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三、残疾与纳入低保的关系

首先,必须明确:残疾与低保没有直接的、一一对应的必然关系。并不是所有残疾人都必须纳入低保。只有当残疾人因残疾程度的不断加重,造成严重影响劳动或者彻底丧失劳动能力,或者不但丧失劳动能力,还丧失部分或全部的生活自理能力,并且必须由他人照料、护理,导致家庭收入严重下降时,才可以考虑纳入低保。也就是说:只有残疾造成收入下降到低保标准以下,才可以纳入低保。当然,残疾程度越重,纳入低保的可能性越大。不严重影响劳动的残疾人,即使残疾等级为一级,也可以不纳入低保。如言语残疾一级,听力残疾一级。

其次,在其他情况相同时,重度残疾人应优先纳入低保的。以当地确定的重度残疾人的范围为准,各地差别很大,完全因地而异。

再次,造成收入下降的原因很多,因重病、因残疾、因单亲、因上学、因年老无劳动力等,都有可能导致收入下降。极而言之,没什么特殊原因,人懒不爱劳动,也可以造成收入下降。残疾只是最常见的致贫原因之一。要正确看待,不能只强调一种情况的重要性,而忽视其他原因。

再再次,确定低保的过程,是对申请纳入低保的家庭在进行全面入户调查、并经过信息核对,在符合低保条件的情况下做出的决定。以上两个环节无论哪一个方面不符合条件,都会被取消低保资格。此时,只需将结果通知本人并说明原因和理由即可。

最后,随着扶贫攻坚任务接近完成,贫困人口比例正在逐年下降,相应地,低保覆盖面也在逐年下降。在此大的政策环境下,申请低保并获得批准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审查肯定也会越来越严。同时,低保面下降,纳入低保的人口大量减少,而低保金的补助标准却在逐年提高,低保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大。当然,申请低保通不过,申请人的意见也会越来越大。狼多肉少,无论谁干这个工作,要人人满意几乎是不可能的。毫无疑问,只能保证重点人群,保证特别困难的家庭,情况稍微好一点的就没有希望。

四、有一级残疾证,应该怎样获得低保?

首先,要提出书面申请。申请了,就有可能纳入,有可能不纳入;不申请,根本就不会纳入。申请了,意味着整个申请程序启动,至于最后是否纳入,就不在申请人可以掌控的范围之内了。申请人只能按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讲清楚自己申请的理由和原因,等待最后的审批结果。

其次,有一级残疾人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最可能优先纳入低保的是肢体残疾一级、智力残疾一级、精神残疾一级;其后为视力残疾一级、多重残疾一级;可能性最小的是言语残疾一级、听力残疾一级。

再次,正确对待审批结果。提出申请是家庭的权力,批不批准都要按调查结果和规定的程序做出最终决定。不是说申请了就必须批准,没有那回事。

最后,符合相应条件的重度残疾人,也可以由本人提供申请,只将本人以单人户方式纳入低保范围。这即是对重度残疾人的特殊照顾措施,也是低保面大幅度缩减条件下的现实选择。


水波不兴3291


重度精神类残疾人本身就给家人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他们需要社会的关爱和理解。我们现在生活在法制社会,讲究的是知法守法,各级政府出台政策法规一定要按宪法办事,否则就会激化矛盾。我个人认为:重度残疾人与低保有直接联系,尤其是成年重度精神类残疾人更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关爱,这些人首先是成年人、然后是无劳动能力人、无行为能力人。在家里他们尽管已成年,家人并没有抛弃他,推向社会,危害社会,相反承担着重度精神类残疾人给家人带来的巨大痛苦,他们需要政府和社会的理解,然而,基层办事部门在成年重度精神类残疾人办理低保上拿家庭生活困难,家庭平均收入说事儿,超过多少多少不给办理成年重度类精神残疾人低保,宪法明确规定:父母对未成年人有扶养义务,而没有规定对成年人有扶养义务,靠父母供养的成年重度精神类残疾人,他是道德层面的问题,而不能拿出来搞什么家庭平均收入,父母供养成年重度精神类残疾人成为其办理低保的障碍,父母有多少财富与成年重度精神类残疾人无任何关系,我的就是我的,你的就是你的,如果混为一谈,在法律上就不会有赠予、继承一说了。


用户8189230930889


有残疾证,在怎么办,可以有卡,拿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