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是一個很富有魅力的詞牌名,首先僅這三個字就足以構成獨特的意境。好多朋友反映,當第一次看到這個詞牌名的時候就喜歡上了它。事實證明它真的很受歡迎,是古今文人筆下常被填寫的“寵兒”。
最初的調名“浣紗溪”本意是詠春秋越國美女西施浣紗的溪水:據南朝宋孔靈符《會稽記》載,“勾踐索美女以獻吳王,得諸暨羅山賣薪女西施、鄭旦,先教習於土城山。山邊有石,雲是西施浣紗石”。
詞經過發展以後,《浣溪沙》的風格也趨於多樣化,它可以豪放也可以婉約,無論哪一派都可藉以表達情感、書寫心志;一起來看詩巷巷友們筆下的《浣溪沙》。

浣溪沙.閨怨
簾外風寒細雨飛,窗前獨坐枉凝眉,
殘詩懶理燭光微。久困相思人白首,
錦書欲寄託阿誰?如煙往事哪堪追!
/東籬舊友
詩巷君:以景開篇營造氣氛,後再拉人入場點明主旨;物與人的結合刻畫細膩生動,相思之味渲染濃郁又自然,堪令讀者動懷。
浣溪沙 李文亮醫生受國家表彰有感
大疫沉沉襲漢中,李郎滌慮警妖風。何堪亂羽淚蒙瞳。
驚蟄奔雷天眼啟,同彰碧血喚東風。君垂青史是英雄。
/快遞員
詩巷君:不一樣的風格出不一樣的境界。結合當前國情,寫眼之所見、耳之所聞、心之所感,運筆有力可振人心,向抗議英雄致敬!
浣溪沙 • 春歸九域百花開
可恨瘟魔新歲來。巍巍華夏楚荊哀。
白衣勇士急鋪排。
雷火二神驅孽障,龍人眾志淨氛埃。
春歸九域百花開。
/勳兒
詩巷君:歌詠抗疫英雄,字裡行間皆是錚錚之力。上下兩闋從不同角度切入,將人物與場景予以豐滿,我華夏之奮進團結精神盡顯於其中,讀來很受鼓舞。
浣溪沙
清瑟撫來盡是愁,千端往事到心頭,風前折柳憶前遊。
蒼蘚覆階人已杳,紅箋染墨淚空流,無緣塵世結綢繆!
/雲水禪心
詩巷君:落筆點題,情景相兼式的寫作手法很出詞味。千般底事,一種閒愁,皆作殘詩附苦吟,贊此抒懷之筆。
浣溪沙 曉夢
綺閣初明細雨濛,擁衾敧枕為情穠,青絲未綰曉妝慵。
夢裡遠人今兩處,一春音訊杳輕風,天台羈客滯仙蹤?
/福胡
詩巷君:婉約如是,悽美如是。上闋從實象描寫,下闋主虛象以轉、以合,情感有遞進,脈絡亦流暢,筆端功夫在線。

浣溪沙-院外春風去又歸
院外春風去又歸,晨光淡出月光微。鶯聲幾處唱花肥。
風月經年渾又過,相思入酒夢難回。春光負卻暗傷悲。
/湘水微波
詩巷君:詞寫惜春、傷春頗多,此作緊扣“春去”而作,上下闋脈絡相承如水流暢,用詞精緻。入骨之相思、繁鬢之流光,多餘嘆息。(肥字很美,與春去相搭略有違和。)
浣溪沙
情潤詩心別緒調,輕抬望眼遠山高。無聲細雨溼今朝。
不怠春風紅杏蕾,殷勤青鳥返雲霄。離人歌裡不言遙。
/安然
詩巷君:離愁別緒,如雨細密而綿長,然此情可待,筆調並非完全傷感,正所謂“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縱是身隔天涯,依然心在咫尺。(上下過度還可更好。)
浣溪沙 庚子驚蟄
野草萌尖楚色蔥,倉庚始囀燕泥融。驚雷喚雨啟眠蟲。
桃面夭夭迎麗日,櫻花灼灼沐和風。杏林春暖滿堂紅。
/活水流聲
詩巷君:清新有詩味;寫春光之美麗、之活潑,物象選擇統一,色彩搭配鮮明,賞心悅目的一首。
浣溪沙•薄緣
猶記霞裳映碧空,纖纖玉手探芙蓉。長亭折柳月明中。
久困相思人白首,重來故地暑寒風。那年今夜淚燭紅。
/歸去來
詩巷君:依然是嵌出句成詞,自然融入,渾無一隙。記憶中的美好與眼下的孤寂形成鮮明對比,直教千種滋味頓生心頭。
浣溪沙•輕詢能否共遊春
細雨無聲潤草茵,黃鶯棲柳隱嬌身。花香淺溢小庭頻。
撫瑟閒吟他日好,憑窗又憶夢中人。輕詢哪刻共遊春。
/金珠一枚
詩巷君:又翻出新花樣。上闋之景可愛又清麗,令下闋之人觸而生情,心底再生期盼。美景天當人亦成雙,不寫春愁反言願望,很別緻。
浣溪沙-驚蟄
啟蟄焦雷動關山,春潮有信湧南灣。茫茫滄海沒歸帆。
久困相思人白首,長憐離索鶴驚寒。塵堆綠綺不堪彈。
/車從人願
詩巷君:看似平鋪直敘,實則用語見深。“春潮有信”四字已在上闋埋下伏筆,下闋緊承而寫,“人不如潮有信”,痴情人幽怨形象盡顯。
浣溪沙
常記溪邊理鬢鬟,羅裙翠袖柳眉彎,銀鈴笑罷卻無言。
久困相思人白首,輕掀簾幕月弓弦。又扶藜杖到庭軒。
/江山十八山人
詩巷君:由昨到今,先鋪墊再出主旨,章法脈絡皆在。流光飛逝、物是人非,幾寸相思終難了卻,是愁亦是恨。
攤破浣溪紗
小樓霜風月影斜,憑欄望斷遠山遮。無奈鏡前搔白髮,淚眼花。
被薄夢迴寒水遠,故鄉何日渡天涯。苦酒一杯愁滿臉,聽胡笳。
/吟詩邀月
詩巷君:邀月友友的攤破,他沒有寫相思,而是抒發羈旅之懷。上闋開篇便奠定淒涼氛圍,後面一切內容引來有序,白首人久客思鄉,奈何身不由己終不得歸,一系列刻畫皆穩妥感人。
小提示:巷友們以後填詞的時候記得在詞牌後面加以題目。
上次抽空採集了巷友們的圈內煉筆作品《浣溪沙》,一直放置到今天才得暇輸出,大家的筆底功夫提升頗快,真心祝每一個認真的巷家人蛻變得越來越有範兒。
欲學習填詞的朋友,可點擊一號詩巷的填詞課程跟隨大家一起蛻變:
閱讀更多 一號詩巷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