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民的粮食不值钱,而化肥涨价?

大海279993541


为什么农民的粮食不值钱,而化肥涨价?

在昕瑞生态当地农村,在2016年的时候有种植大户在我们村承包了300亩土地,那时的承包价格是400元/亩/年,他承包了不到两年,在2017年底就放弃承包。还是同样的土地现在土地承包价格只要280元/亩/年,土地租金降了很多,却没人承包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种地亏钱,种植大户不愿意承包。

她是在2016年10月开始承包我们村300亩,因为是深秋,按照当地的气候条件只能种植油菜。300亩油菜,全部请人播种,油菜的除草,也是人工除草。当地人工费是100元/天/人,播种和除草的人工费用都达到了3万元。到了油菜收获的时候,老板采取收获100斤油菜籽,老板得60斤,农户得40斤,40斤油菜籽就当工钱了。但是这样来算种植大户还是亏钱,种植户种地是亏损的但是有补贴,利润靠补贴。

2、粮食价格低,化肥涨价,压缩了利润空间。

粮食价格最近几年不涨反跌,而化肥农药却年年上涨,最近几年因环保,化肥农药大涨。如果种植传统的农作物,特别是种植粮食,是稳亏不赚。粮食价格下跌的原因就不去深究,自己去想是什么原因。说说农资价格,2016年当地农村的尿素价格还是60元/百斤,2017年3月就涨到95元/百斤,今年当地农村的尿素价格是105元/百斤。本来农药化肥就年年在上涨,2016年的环保的执行,化肥农药应声暴涨。真的是因为人力成本增加才使得化肥农药大涨吗?2016年10月到2017年4月,短短不到半年时间,60元涨到95元,你觉得是人力成本增加而大涨的吗?

结语:农产品价格低,化肥农药价格上涨,人力成本上涨,一步步压缩种地的利润。传统的经济作物,没有补贴是一定亏钱的。


昕瑞生态


为什么农民的粮食不值钱,而化肥涨价?

对于这个问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种说法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造成粮食过剩因起的。还有说是自由贸易造成的。外国的粮食便宜,粮食进口冲击了国内粮价,国内市场己和国际市场同步。


这些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都没有说出粮食不值钱的真正原因。粮食不值钱,化肥涨价,后果是什么?


农民种田不赚钱,养家糊口曰子难,怎么办?出门打工,对了!这就是国家需要的结果。国家的.基础建设,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如果化肥价低,粮价高,农民在家种田收入高,很少有人去打工,高楼谁来盖,高铁谁来建,马路哪个扫?所以说化肥价高粮价低是国家发展建设的需要,这是其一。

其二,粮价低,化肥涨价,农民种田要赔钱,谁也不想种田了,对耕地再也不留念了,这是国家为第三次土地改革作准备。第一次是解放初土改,由互助组到大集体。第二次是由大保干到分田到户。第三次是施行土地流转实行规模化农场。种田让农民设收入还赔钱,不种又不行,国家新土地法规定田地荒废二年集体有权收回,让你农民自己自愿把土地流转出去给农厂主。这样,国家第三次土地改革顺利完成,这就是国家政策需要的结果。

不信?你看将来就是这个结果!


李彬v3nd


为什么农民的粮食不值钱,而化肥涨价?

一、国内粮食丰收,国外粮食进口便宜也导致粮价下降


近年来,由于科学种田,风调雨顺,农民种粮食丰产又丰收,除了家里够吃的,统统买给了国家,国家粮库库存充足。国家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要比国外进口的还要贵,另外还要给农民粮食补贴。粮食丰收库存充足应该说是好事,可是现在国家的粮食却出供大求的局面,很多城市人一天还吃不了一斤大米。

二、吃饭的人越来越少,消售不了粮食价格也要下降


在农村,农民过去都在家里种地,且生活艰苦体力消耗大,加上粮食又欠收,又没肉吃,菜也没有油水。所以,过去的农民会吃,没菜一餐都能吃二三碗大米饭。如今,农村种地的少了,外出打工挣钱的多了。有钱了生活条件也比过去好了,肚子里油水也厚了,如今的农民个个挺着个大肚子,吃饭的少了,喝酒吃菜的多了。农民自已粮食都吃不掉,国家库存多了也一时销售不了,唯一的办法就是压低粮食收购价,让农民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的土地收入。

三、化肥原材料价格的上升,人工工资的提高,农药化肥生产厂家的关门,也导致农药化肥价格的上涨


那么粮食价格这么便宜,而化肥农药却在一个劲地上涨呢?原因有二个:

一、化肥原材料价格提高,人工工资的提高,远输費用的提高,加上经销商中间商的层层盈利,等到农民手中,价格翻了番。一袋80斤的复合肥出厂价是一块钱一斤,而最后卖给农民是二块钱一斤,有的更贵,种子农药盈利更大。



二、由于化肥生产污染环境,很多地方都取缔了化肥农药生产厂家。就我知道了的兰溪的化肥不生产了,巨州的化肥不生产了,还有很多地方的农药化肥厂都相继停止了生产,都转型其他行业了。物以稀为贵,农药化肥跟建房的红砖一样,生产的厂家少了,价格自然也就上去了。

为什么农民的粮食不值钱,而农药化肥却上涨?欢迎农民朋友一起都来说一说,谈一谈。

[更多三农问答,敬请关注:老娘舅说事]


老娘舅说事


化肥涨价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具体如下:1.环保的压力,造成原料生产成本上涨2.人力成本的上涨3.资源的有限性4国家其它化肥政策…………

粮食不涨反降是因为我们是小农经济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民单干各自为政,无法形成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健康化,机械化,信息化,数据化等,无法产生协同效应。




小刘讲农业知识


说实话。这个粮食问题早就存在了,稻谷也一样,00年1元/斤  ,18年后的今天1.2元/斤,你看价格高不高?应该提升粮食价格,但对农民收入影响并不大。现在农民人均田已很少,收入靠打工为主收入。粮价提升对种田大户及还在坚持务农的老一辈有影响,提高种田积极性,抛荒现象会马上停止,否则大家会用脚投票,抛荒现象更严重。提高粮价,可确保粮食产量,保证国家粮食安全,这方面意义重大。负面是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物价上涨,比如:肉,食品等等。但个人觉得粮食安全更重要。因为粮食是国家间的战争武器,一旦粮食受制于外国,种子受制于人,将会不战而跪。

有人说国际粮价格低,但要知道国际上的粮食都有出口国家战略补贴的,再说关键时候靠不住。应该限制进口粮的配额。同时应该严格禁止转基因粮进口,以免垃圾粮冲击国内非转基因粮价。至少也应该粮食产品严格做转基因非转基因标识,让人民有知情选择权,也防止以次充好,劣币驱逐良币。

这是大事,需要国家层面综合权衡。

另:不建议用种田补贴方式去提升农民种田积极性,会出现种种漏洞,还不如直接提粮价。


老红缨枪


首先要知道价格是由什么决定的,最根本的是市场需求,当然还有政府部门的管理(我认为这个最重要)。

先说化肥,一方面化肥是农产品的必需品(没有化肥,粮食产量就提不高,只要种粮食蔬菜水果就都需要购买化肥),咱们国家是农业大国,化肥的需求量很大,这就导致商人提价(只要你种地,不管价格上涨与否,你都会去买);还有一方面就是成本上涨了(工人工资上涨、机器设备的成本提高了、化肥的原材料价格上涨、水电费上涨……),那价格必然要上涨。所以从成本和需求上来说上涨是很正常的,也是必然的……

至于粮食价格就复杂了。国家调控是主要因素,原因有几方面,一方面是粮食是人民的必需品,不吃就饿死,要是完全由市场定价,那价格会被有心人炒起来,所以粮食价格过高会引起社会不稳定(人没有吃的或吃不饱,就会去偷、抢,暴力犯罪会大幅增加)。一方面国家也不会让粮食价格过低,过低的话农民就没有种地的积极性了,大片面积土地的荒废会导致粮食产量过低,满足不了国民的饮食需求(实际上我国的粮食还依赖很大数量的进口,有些食用有些作为饲料,看最近中美贸易战,美国对中国大豆出口限制就是想制约中国的经济)。

所以,为了保证农民种地的积极性,又让所有人都能吃饱饭,就只好由政府制定最低价和最高价,对农民进行财政补贴,但由于近些年通货膨胀严重,货币贬值(也就是常说的不值钱),人们才感觉到粮食越来越不值钱,化肥越来越贵……

ps:这几年,国家要振兴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我的感觉是尽量把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减少农村人口,最实行西方那样的农场制(减少劳动力,增加机械化作业,提高粮食产量),这样其他农村人口从事别的工作赚钱,还有部分土地租金收入,由专业农场主进行粮食生产。当然,这是我的感受,也是有部分根据的,我老家黑龙江,地广人稀,农村宅基地占地面积很多,现在就有试点,把农民集中到一起,把大面积的宅基地改成土地,把土地连结起来,更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也能多出来很多耕地……

觉得有点道理的朋友可以点个赞哈,也可以留言交流一下意见😊😊😊


用户500


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关于粮食降价而化肥涨价的问题,我们还是要辩证的看待该问题。粮食价位下滑不见得是坏事,并且这也是符合当前我国当前的既定方针的。而化肥价位上涨也可以说是物价上涨的必然趋势。虽然短期看,粮价的下跌农民的利益有所受损,但是却是长期的受益者。

粮价下滑

关于粮价下滑也是这几年的大趋势,比如说小麦、水稻在今年继续下调了托市收购价。小麦下调三分,而水稻下调一毛!这样的幅度还是比较大的。从大局来看,这样下调的初衷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农民角度看,可能觉得自身利益受损。

我国的粮食价位普遍高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粮价,这是有目共睹的,比如说大豆,我国大豆价位普遍要比进口大豆价位高出了400元每吨。而玉米也是类似的情况。而我国下调托市价位,也是希望能够加快我国粮价同国际市场接轨的步伐。

“父母在子则为之计深远”,而我国的粮食也如同我国的孩子一般,处处受到呵护,不过既然长远考虑,自然是希望我国的粮食能够在国际方面具备更强的竞争力。顺境中的小孩是不可能长成真正的男子汉的,为今之计只有尽快同国际接轨的步伐,引进先进技术,实现我国种植业长足进步。

而这一方面的观点在农业农村部农业经济司司长陈锡文的新闻通告中也有表态,简而言之就是“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也就是说虽然降价,但是依旧会保证农民的收益,而不至于农民利益受损。

从农民角度说,也不要觉得中国粮价高了就能从中收益,科学兴农认为这只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从当前的国际大环境看,如果中国粮价过高,你认为粮食加工企业是去进口粮食,还是收购国内粮食?这个道理不言自明。那么届时,中国农民手中的粮食只能是有价无市。

化肥上涨

关于化肥价位上涨,可以说这不只是中国一个国家的情况,从世界范围看,随着各国对于环境意识的增强,都在控制化肥的生产产能。而我国近两年随着化肥产能的缩减,以及环保税的开征,化肥价位也出现了不小幅度的上涨。

对此,在既想要绿水青山又想要农民购买的化肥便宜的时代,必定要有一方从中做出取舍。不过似乎比较可行的方案是降低化肥生产企业的税率,或者对于化肥进行补贴,降低化肥价位或者是一个好办法。

但是这样可能会有不少化肥厂商采取作弊逃税漏税,无法将实惠惠及农民。倒不如直接将补贴方法到农民手中。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缩减化肥用量也是国家的一个既定政策,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土地由于化肥过量滥用导致土壤盐碱化。对此如同治理抽烟的办法,提高烟草价位。而对付化肥的一个措施就是提高化肥的价位。迫使农民降低化肥使用量。

从以上两点看,无论是粮价还是化肥价位问题,两者价位之间虽然显得不对称,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者其实非常符合我国的国情。这样的趋势不止现在,而在将来可能还会更加突出,毕竟而今许多人已经在追求绿色环保无公害的农产品了。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科学兴农


针对题者问题为什么现在粮食不值钱而与种植相关的化肥价格确逐年增加,这确实是目前农业种植遇到的艰难问题,也是农业种植艰难的真实写照。

当下粮食价格不值钱是不争的事实。尤其2018年国家调低了水稻托市收购价格,让本来就价格低迷的水稻行情更是雪上加霜,严重打击并制约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土地是农民的命,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还是土地上粮食收成。目前现状是农民辛苦一年,最终粮食不值钱反而与种植相关的肥料、农药及人工成本上涨,最终导致农民挣不着钱甚至亏本。现在很多农民感慨,一斤粮食连一瓶水都换不来,虽然里面有调侃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无奈与辛酸。

那么为什么农民种植的粮食不值钱呢?

主要由于农村土地性质、种植技术、种植模式及机械化程度等原因,导致农民种植成本相对较高,但相应产量却不理想。而粮食关乎民生,价格受国家宏观调控,并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程度加深,粮食价格要逐渐与国际相接轨。相对而言国外种植由于机械化、规模化程度较高,相应粮食价格更便宜,如果国内粮食价格不降低并逐渐靠拢世界行情会导致粮食滞销,农民效益受损更大。虽然相应的粮食价格下降,但国家也不断加大农民粮食种植补贴幅度,最终是粮食价格较低,补贴增加,农民总体收益不变或增加。

那么化肥价格上涨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化肥等与种植相关物资涨价主要是遵循市场规律。与化肥生产相关的原材料、人工甚至物流等成本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会不断增加,这些因素最终必然会导致产品出厂价格升高,最终到达农民手里的化肥价格逐年增加。


湾塘谷


为什么化肥的价格提高,但是粮食价格不提高?换句话来讲,就是为什么粮食生产的成本上涨,但是粮食的价格却涨不上去?除了国家调控的因素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国的粮食价格在整个国际市场上也不具备太大的竞争力,因此也就没有太多涨价的空间。

这就相当于是一个企业,虽然这个企业内部生产产品的成本不断上涨,但是在外部市场上,这个产品的价格依然很低,那么这个企业就不具备提高产品价格的能力,最终的结果就是不断压缩这个企业的生产利润,我国现在农业面临的一个主要困境就类似与此,生产成本就类似于一个“地板”,而国际市场上的粮食价格就相当于是一个“天花板”,我国的农户就是在这两板之间寻求生存。

那么在我国无法影响国际粮食价格的情况下,如何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或者说在低利润值的情况下扩大生产面积就是目前解决我国农业这个困境的主要方法,而这二者,一个依赖于技术进步,一个依赖于土地流转,最终的表现结果就是我国农业的现代化转型。


韩一军


农民不容易,首先种地付出的辛苦是很多人体会不到,现在能好点,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需要人工去做的工作也少点了,但是烈日当头,风吹雨打的时候还是有。粮食现在不能说不值钱,这是关乎民生的大问题,国家从政策层面也是在积极把控,一方面是要保证农民有收益,一方面还要稳定大众消费。这里边就必须有个平衡点,涨太快跌太快都会引起社会的不安定,从全局来说不好把控。并且国家进口粮食总量大,储备总量也多,从供求关系上相对平衡,所以粮食的价格弹性小。





而化肥是另一码事,作为生产资料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肥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肥料的来源是各种矿物质、有机物提炼,随着社会总体物价的上涨,肥料的成本也在逐年增加,并且肥料的工艺,功能等都在提高,这里边添加的物质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科学,这都是需要研发投入来使种植更方便,也更科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