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最大謊言:找一份好工作

導語

很多人覺得自己月薪3萬的困擾,在月薪5萬時可以解決,結果最後月薪漲到10萬,依然很焦慮。為什麼工資越高,痛苦指數反而也越高呢?今天的文章會對你有所啟發。

1

2008年時我稅前年薪30萬,按照當時的標準看不低了,但是攢不下什麼錢,我們每年最痛苦的就是年終盤點家庭資產的時候。

那幾年,每到過年要回家的時候,總會算算自己銀行賬戶有多少錢,今年增加了多少。但真相是,一年辛苦到頭,所剩極為有限,如果除去過年回家的花費,自己每年的資產水平增長極少。每次這樣痛苦時,就去回顧: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

當時的結論是:沒有買房,所以沒有房貸壓力,導致花錢沒有節制。養成大手大腳的習慣,在買一些電子產品比如遊戲機、音響、相機、手機時太隨意。但是連續幾年總結,都是同樣的結論,但該花錢的時候,同樣是無法節制。這導致我去反思:

根本問題是什麼?

這個問題長時間沒有答案,同時工資一路攀升,但依然攢不下多少錢。這件事一直困擾我到35歲,因為各種原因焦慮了一年,終於把癥結想清楚了。其實基本道理《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都講清楚了,但年輕的時候就是不信。

本質問題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工薪階層的單一收入與消費主義的疊加。

表現出來就是:收入單一,沒有投資和收入多樣化的意識。

因為當時到了35歲,過去那種無憂無慮,只要上班掙錢養家的簡單想法再也經不起歲月的拷問。這逼迫我面對慘淡的現實:必須正視嚴峻形勢(自己不年輕了),解決本質問題(財務自由)。

想清楚之後就不再只看薪水,而是把重心放在「調整收入結構」上。當時的目標:不依賴工資生活,增加第二收入,同時積極投入去投資理財。

如今5年過去,當時的想法:「不依賴工作生活」現在已經基本實現。很多人關心:

怎麼實現的?

答案都在「三份收入」的思考中。而具體的生活來源,則來自於寫作及其衍生收入。投資的錢,只是為了增值,短期並不用作生活開支。而工資的收入,便可以分文不動地積攢下來,作為家庭的備用金,多出的部分變為持續投資的資金來源。

2

最近和幾個老同事溝通,他們因為工作的選擇而找我求助,所糾結的共同點就是:想去的公司工資給的不高,不滿足他們「大幅加薪」的預期。對此,我有兩個基本的看法:


· 第一,家庭財政上要真正的思考財務自由問題;

· 第二,個人職業發展要真正知道所需。


首先,關於家庭財政問題,工薪階層無論掙多少錢,都不會覺得自己「收入高」。

一次大幅漲薪帶來的愉悅和滿足感,會在3個月內消失殆盡。根本原因不是絕對的薪水高低,而是家庭收入結構的問題:一項收入支撐多重支出。不改變這個根本問題,單純的追求高薪是一條路走到黑的。我從2000年畢業以來的十幾年,工資一路節節攀升,但是所謂的「財務自由」卻在2014年以前從來沒有看到過任何希望。

很多人覺得自己月薪三萬的困擾,在月薪五萬時可以解決,結果到最後發現,即使月薪漲到十萬,依然是沒有改變根本命運。工資越高,痛苦指數越高,因為扣除項大幅增加,稅前工資與稅後工資的差距越來越大,掙錢的效率在降低。

同時,你對一份工作的依賴性在變大,「保住工作掙錢」會取代「幹大事」佔據你的頭腦,這種追求工作安全,期盼平穩退休的想法一旦出現在你內心,會迅速侵蝕你的身心健康,讓你順利的在30多歲就進入臨近退休的佛繫心態。

其次,在職業發展上,很多聰明的人缺少真正的智慧,因為他沒有機會探索「我究竟想要什麼」。

他忙碌工作、忙碌生活、忙碌追求,卻把「慾望和恐懼」當成了自己內心最本質的需求。我以前的工作節奏可以用「不在開會,就在開會的路上」來概括,那時候身體是忙碌的,但內心卻充滿了不安。

忙的時候還好說,一旦稍微有一些空閒,可以仔細想想這種模式的未來,就不寒而慄。當然,因為片刻喘息之後,又得去忙碌,所以忙碌成了麻醉劑,讓你忘掉這終極的煩惱:這樣下去何時是一個頭?希望又在哪裡?

很多人為何在一個春節長假之後做出職業選擇?因為他終於有一個比較長的時段可以遠離工作,而空閒帶來了思考的機會。

最終,職業發展的選擇要以思考清楚「自己到底要什麼」為前提。此時,放下壓力,卸下重擔,遠離慾望,忽略恐懼,直達自己的內心,不斷地追問:


· 在我的職業生涯中,什麼是最重要的事情?

· 排在第一位的是什麼?

·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需要做什麼樣的犧牲?

· 我要放棄什麼?我要抵制什麼樣的誘惑?


不僅要在內心問,最好寫下來。不僅寫下來,最好找安靜的地方,一個人對著手機錄下來,夜深人靜的時候反覆回放。這種接近靈魂拷問的方式能讓你有機會徹底看清自己。

3

第一個問題答案很清晰,如果你的終極目標是財務自由的話,很少有人能靠薪水達成,而你很大概率不是那個幸運者;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只有你自己最清楚,提示一點,必須找到你最大的心願,而不是幾個不重要的心願。其餘所有選擇必須服從於第一心願。

當你能徹底想清楚這兩個問題後就會發現,我們從小所接受的教育:「好好學習,長大後找一份好工作」是一個最大的謊言

因為人們在實際生活中,把「高工資」等同於「好工作」,整日忙碌求得老闆認可,到最後距離人生的終極目標(自由和自我實現)卻越來越遠。

當你已經陷入這樣的窘境,有怎樣的解決之道?其實說清楚Why是最關鍵的,這是本文的目的。關於What和How,有簡單提示如下:


· 第一、收入方面,把只追求高薪轉移到調整收入結構上。

· 第二、職業方面,延遲滿足感,追求真正的成就感。與一個正在升起的平臺共同成長,共同成就,共同成功。


如何開始第一步?

找一份好工作,安分守己是死路一條,我們能選擇的就是:打破常規,不安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