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故事之蘇三起解!

蘇三,姓周名玉姐,山西大同周家莊人。父親周彥亨,自幼生性溫雅,聰慧過人,頗有幾分天資,後被封為大同府尹。這玉姐兒得了母親的俊俏,父親的才華,學什麼都學得快,記什麼都記得好。周彥亨夫婦愛如掌上明珠,五歲教她認字兒,六歲教她彈曲兒。誰知剛長到七歲上,母親便去世了。周彥亨很是悲傷,玉姐兒哭得死去活來。本來一個美滿如意的家庭,一下子就顯得冷落了。

山西故事之蘇三起解!

2004年5月29日,《紅氍毹之夢》京劇匯演,高昱飾演《玉堂春》中的蘇三。

山西故事之蘇三起解!

山東美術館舉辦周東申版畫展(資料)

山西故事之蘇三起解!

南京越劇團優秀青年演員李曉旭專場演出在南京舉行―《玉堂春-關王廟》

周彥亨後續大同城裡一個染房掌櫃的小寡婦原氏為弦。過了沒多久,朝政有了變故。皇帝寵幸太監宦臣,聽信讒言,將一批忠誠革職不用。周彥亨聞知,悶悶不樂,憂慮成疾,一病不起,個把月光景就氣斷身亡了。父親一死,可就苦了個玉姐兒,她被賣給蘇淮作了妓女。因排行老三,便被取名為“三兒”,蘇三這名,就是這樣來的。命運偏偏要這樣捉弄一個纖弱的女子!蘇淮把蘇三看成一棵“搖錢樹”,巴不得她快快長大。

這年春科,南京的王公子赴京趕考。一日,王公子來到“怡春院”外,聽見了一陣悠揚動聽的琵琶聲,一會如怒濤洶湧,一會如涓涓細流。這琴聲如泣如訴,是那樣的動聽,那樣的耳熟,似曾在哪裡聽過。鴇兒見這王公子不是一般人家的子弟,必定有不少銀兩。便熱情伺俸,好言相勸,留他在院裡住下,要蘇三陪著。鴇兒走後,王公子打問蘇三,蘇三聲淚俱下,向王公子述說了遭遇。王公子勸說蘇三好生保重,商量好計謀,救她出院。蘇三很是感激。這個時候的鴇兒,反而真起了“月下老人”的作用。她要留公子住到院下,要蘇三同王公子“成親”,都正合了二人的心意。二人定下百年之好。這樣過了數月,王公子的銀兩全部花完了,鴇兒見他沒了銀兩,便將他趕出院來。公子流落街頭,蘇三聞知,假借到廟裡還香,贈給了他衣物和銀兩。王公子二次攜帶包裹入院,鴇兒見了又是一番殷勤。當天晚上,蘇三將自己積攢的錢物全部贈與公子作盤纏。勸他回到家裡發憤讀書,圖求上進。一旦功成名就,好搭救她出院。王公子哪裡等得,他勸蘇三放心,等他回到南京稟知父母,就攜帶重金,贖她出院。

誰知父親以為他被那妓女纏走了魂兒,往死裡打。還將逆子關進後院書房,要他苦讀詩書,來年再考,若來年開春趕考,金榜題名,就饒過,如若荒廢學業,春科還是不能考中,還得要他的命。搭救蘇三不能如願,思念蘇三不得相見。這時王公子想起了臨別時蘇三的贈言,覺得她的話說得對,若要讓父母同意搭救蘇三,只能是一種空想。只有自己發憤讀書,才能救她,夫妻才能團圓。為了蘇三,他橫下一條心,咬緊牙關,日夜苦讀。

蘇三受了鴇兒的毒打,臥床不起,閉門不出。成天不思茶飯,懶於梳妝,哭哭啼啼,眼淚汪汪。不幾日,一個如花似玉,水靈靈的人兒,變得形容憔悴,不像樣兒了。在鴇兒眼裡,這蘇三隻是一棵搖錢樹,搖不了一個錢,反倒惹人生氣,到不如將她賣了。說來也巧,正好這時院下住著個山西洪洞縣的客人,此人正是馬販子申鴻。天下的鴇兒看男人,一不看年紀,二不看俊醜,眼睛只盯著背上的行囊,腰裡的錢包。他從申鴻的口裡知道,家裡的老婆不隨心,就勸他納一偏房,將蘇三以三千兩銀子賣給了申鴻。為了瞞過蘇三,鴇兒還將蘇三同王公子的交情告訴了申鴻,替申鴻編造了欺騙蘇三的詞兒。說王公子是申鴻的救命恩人,申鴻知道蘇三同王公子有情後,願出重金救蘇三出院,然後帶著去南京尋訪王公子,以報救命之恩。

申鴻的原配老婆皮氏,刁鑽潑辣,水性楊花,早就與一個叫趙昂的人勾搭成奸。他二人得知申鴻買回了小老婆,便定下一條毒計。申鴻回來的當天晚上,皮氏在飯裡下了毒,準備毒死蘇三,結果把貪嘴的申鴻毒死了。皮氏於是告到衙門,說是蘇三所為,並向縣太爺行賄幾千兩白銀。縣官拿了人手短,貪贓枉法,用嚴刑逼供,給蘇三定了死罪,押在死囚牢裡。這囚牢位於洪洞縣城,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明代監獄。

再說王公子在父親的嚴加管教之下,關門苦讀。次年春科,中了進士,封為巡按。他從鴇兒那裡得知蘇三被賣到山西洪洞,尋訪蘇三心切,還沒顧得回家祭祖,便走馬上任,先到山西巡按。一日閱卷,發現一“蘇氏毒殺本夫”案,卷裡說的情形像是蘇三,他便喬扮成商人私訪洪洞,得知犯婦正是他日夜思念的蘇三。火速返回後,傳諭起解太原,經過“三堂會審”,才案情大白。蘇三冤案昭雪後,王公子和蘇三這對有情人終成眷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