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市:红色记忆 保卫“渤海走廊”之昌北军工厂

抗日战争时期,在潍坊昌邑市北部有一处我军的枪弹修造厂(又称“昌北军工厂”)。此处枪弹修造厂,为当地抗日武装力量保卫“渤海走廊”保障了弹药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

昌邑市:红色记忆 保卫“渤海走廊”之昌北军工厂

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中枪弹修造厂的微缩景观

1943年,昌邑县党政军民经过英勇斗争,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在国际、国内反侵略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形势下,昌北抗日局势进入崭新阶段。随着抗日武装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频繁的战斗消耗和队伍扩编的需求,仅仅依靠对敌缴获和上级调拨的枪支弹药已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据原昌邑独立营政委宫愚公回忆,当时县独立营武器装备很差,尤其缺乏弹药,每个战士平均两枚手榴弹,每支枪仅有15发子弹,其中半数是自造的(从潍县买来废电影片剪成末子做成火药,装进拾来的子弹壳,买来响磺做底炮发火,用铜钱铸成弹头),射程不足百米。全营上下仅有3挺轻机枪好用,每挺轻机枪约有子弹二三百发。

昌邑市:红色记忆 保卫“渤海走廊”之昌北军工厂

原昌邑县独立营政委宫愚公革命回忆录

鉴于这种情况,昌邑县委决定自力更生办军工厂,修理武器,制造弹药。1943年6月,经清东军区批准,决定在七区新宅子村(今柳疃镇北新兴村)成立枪弹修造厂,归属县武委会直接领导,由白塔村(今属龙池镇)陈方长担任厂长,聘请当地能工巧匠翟元华等指导实践,从战士中挑选了10余名心灵手巧的同志参与其中。与此同时,还发动军民收集废弹壳、铜钱等作为制弹原材料。由于当时设备简陋,条件很差,依靠五人拉着大风箱化铁来制造手榴弹,生产效率不高。

昌邑市:红色记忆 保卫“渤海走廊”之昌北军工厂

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中枪弹修造厂的微缩景观

随着实际需要,枪弹修造厂的工人由刚开始的10余人发展到了70余人,时任昌邑县县长兼县独立营营长何凤池年过花甲的母亲、县独立营副营长罗平的父亲也都参与其中,这让广大军民感动不已。大家众志成城,干劲十足。此后,清东军分区为枪弹修造厂调拨了一台化铁炉和三套地雷、手榴弹模具及部分维修工具作为生产设备,加之通过工人们不断地钻研和派人到上级军工厂培训以及军分区派技师进行指导等方式,枪弹修造厂强化了生产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能力,逐渐可以造手榴弹、造地雷,改制步枪子弹和“八五”炮弹等,不仅满足了县独立营、武工队、各区中队和基层民兵的武装需求,还能够上交一部分给军分区,有力地支援了兄弟部队。

昌邑市:红色记忆 保卫“渤海走廊”之昌北军工厂

宫愚公与罗萍、李良臣合影

当时,在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一座军工厂,建在潍河旁。陈旧炼铁炉,超龄破铁床。初建十余人,应急忙开张。先造手榴弹,接着就修枪。土法上马快,修械铸弹忙。昌北根据地,有了小汉阳。有了小汉阳,部队装备强。战士齐称赞,敌伪心发慌。”

昌邑市:红色记忆 保卫“渤海走廊”之昌北军工厂

渤海走廊革命斗争陈列馆中枪弹修造厂的微缩景观

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经军区决定,昌邑县枪弹修造厂由原址撤走,与渤海军区第二修造厂合并,这个仅存了一年多时间的“昌北军工厂”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