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新发现,夏朝帝王是埃及法老,专家:埃及壁画就是证据

《山海经》是我国一部著名的上古典籍,在书中,曾描述了一个虚无的世界,似乎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与现实平行。不过您可能不知道,其实《山海经》中,还有关于古埃及的记载。至于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还是要从头说起:

《山海经》一书,成书于西汉时期,可是其记录的内容却都是上古世界的景象。西汉大史学家司马迁曾直言:“《山海经》一书,余不敢妄言也”,连司马迁都不敢妄加评论的内容,自然令《山海经》本身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据专家考证,《山海经》一书所记载的年代,大约是大禹之前所发生的事情,其主要撰写者应该是大禹手下的臣僚,而西汉刘向父子则只是对已经成型的材料进行了补充与整理,故此我们如今看到的《山海经》,属于“二次修订版《山海经》”。

《山海经》新发现,夏朝帝王是埃及法老,专家:埃及壁画就是证据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其实《山海经》所描绘的内容,完全是夏王朝之前的事。近些年来,随着研究古代文化的风潮兴起,《山海经》也开始进入历史学家们的视野中,这也令《山海经》本身隐藏的秘密得以被公之于众。

在研究《山海经》的同时,各路学者都给出了自己的一套主流说法,可是相互之间的论点多有龃龉,未能形成一致。不过,现今最流行的说法,还是“埃及说”,即夏王朝并非是中原王朝,而是来自于埃及。

《山海经》新发现,夏朝帝王是埃及法老,专家:埃及壁画就是证据

这一说法的论点很多,包括《山海经·西山经》中记载的:“南望昆仑 ,其光熊熊,其气魂魂”,专家认为“昆仑”就是现代的金字塔,以及《山海经·海内西经》记载的:“ 昆仑南渊深三百仞,开明兽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向立昆仑上”中兽身人面“开明兽”,就是狮身人面像等等,这里我们暂且不加赘述。

基于该种理论,持“埃及说”的学者们又找到了一个证据,即古埃及壁画中的法老,就是夏王朝的创立者夏启。谈到这里,估计不少读者会在脑海中画出大大的问号,其实问题的答案非常简单,只需要通过类比的推理方式,就能令您豁然开朗。

《山海经》新发现,夏朝帝王是埃及法老,专家:埃及壁画就是证据

《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文中释义为,在大乐荒野上,夏启在此地祭祀歌舞,脚下有两条龙所拉的车,上方有云盖大伞三层,并且左手拿着一种叫“翳”的东西,右手拿着一个环状物体,身上还佩戴着一尊玉璜。

专家在研究《山海经》中的这句话时认为,此处是夏启盛装出行的衣着打扮,而其手中的“翳”与“环”,都是象征着无上皇权的尊贵之物。巧合的是,正当专家们研究“翳”与“环”的结构与作用时,一幅埃及壁画揭开了答案。如图:

《山海经》新发现,夏朝帝王是埃及法老,专家:埃及壁画就是证据


从图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埃及法老的两只手中各有一物,其左手中的物品很奇怪,但是右手的物品很明显就是一个“环”。为了探究法老左手物品的种类,考古专家们特意查阅了《说文解字》,最终发现,“翳”是一种具有五彩鸟类的羽毛,而经过对比,专家也确定,法老左手所拿的物品,正是用一种鸟类羽毛制成的仪仗。换句话说,埃及壁画中的内容,完全与《山海经》的记载相吻合,继而可以证明,《山海经》所描述的夏启,其实就是埃及的某一代法老。

谈到这里,还有一个谜题没有被解开,这便是“翳”与“环”的作用究竟是什么?它们又为何成为夏启出席正式场合的仪仗装饰呢?其实,法老右手中的“环”,是一种埃及人用于收割庄稼的镰刀,其代表的是农业。法老左手中的“翳”,是一种埃及人用于放牧的“鞭子”,象征着畜牧业。也就是说,在以农牧业立国的古埃及之中,埃及法老同时掌握着整个国家的畜牧业与农业的大权,说明其地位至高无上。

《山海经》新发现,夏朝帝王是埃及法老,专家:埃及壁画就是证据

话及至此,估计诸位读者也收获颇丰,我们同时也能了解到,其实《山海经》中的秘密还有很多,至于其他的谜题何时能够解开?还需要诸多专家以及爱好者的共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