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爸老何:请不要动不动就让孩子“内疚”

【学爸老何说】我在思考,我的文字,可以给家长们带来什么?我想,对于不同家长,可能收获不同。也许有方法的启发,也许有观念的碰撞,更也许能够帮助家长和孩子放下一些包袱,轻装上阵。

昨天发出的《有一种“送孩子补课”,叫“推卸责任”》一文,有位家长留言说:“只有真正懂得了反思的家长才会认同”。

这位家长说的在理,确实是这样的。

同时,我也非常清楚,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认同的家长不会很多的。但我也不会因此而沮丧。

过去能海法师讲经,天天讲,月月讲,也没有多少人听。法师说,只要你们当中有一个人能发起菩提心,我就赚太多了。

能海法师的故事,很启发我。我想:

如果有一个家长能够听进去了,我也就很开心了。

今天我来谈谈一些家庭的“内疚式”教育模式。

我曾经在2016年年初的家长微课堂里,谈到了三种“控制人”的方法。第一种是恐吓,第二种是内疚,第三种是内疚的变种——悲情。(有兴趣的家长,可以翻翻公众号的历史文章)

简单打个比方来形容,比如“考不进前十名,老子就揍你”,这就是“恐吓”;这个应该比较好理解。

那么什么是“内疚”呢?比如:

——“妈妈一天打两份工,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送你去这个私立学校,就是希望你成绩好学习好。而你拿这样的成绩给我!”

——“你考这个分数,怎么一点愧疚都没有呢?”

——“你看看你这个样子,怎么对得起我们?”

——“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好,你怎么一点都不懂事?”

等等等等……

我估计还存在其他各种各样的“内疚式”语言。

其实,“内疚”是最接近死亡的能量。大卫霍金斯曾对人体意识的能量层级做过一个排名,排在很低层级(也就是负能量越大)。他指出无意识的内疚感能量级接近死亡(能量级别为),无数人因长期的内疚感导致身心疾病,以及带来意外事故和自杀、自残行为,它也经常表现为频繁的愤怒和疲乏。

这与一般人普遍的认识是完全不一样的。一般人会认为愤怒(能量层级为150)、恐惧(能量层级为100)等代表着很强的负能量,因为离死亡的值尚远,所以它们很难象内疚那样,去做出自杀、自残这样的愚蠢行为。

正是由于人们认识上的误区,对内疚很高的负能量以及它的危害认识不足,才导致了现代社会居高不下,愈演愈烈的自杀与自残现象。所以,新闻中也会经常出现一些孩子因为成绩考得不好无脸见父母,因为内疚而自残甚至自杀。

很多家长经常使用让孩子产生“内疚”的语言,是因为没有搞清楚“内疚”和“忏悔”的不同。

所谓“忏悔”,“忏”是知错,“悔”是改过。举个更加具体的例子:老张的孩子和老李的孩子期末考试都考得不好。

——老张的孩子“内疚”了,就是不断指责自己:为什么考得不好,为什么考得不好,陷在“为什么”的自责之中。

——老李的孩子“忏悔”了,就是反思了这一段时间学习不踏实,然后下决心去改正这个缺点,从而从挫折感和痛苦中走出来,落实到改善的行动中。

还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家长要培养孩子学会“越挫越勇”,因为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总不会一帆风顺。

经常使用“内疚式”语言的家庭,孩子很可能“输不起”,从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不敢面对失败和挫折;而懂得让孩子从挫折中走出来的家庭,孩子会懂得“跌倒了,拍拍灰尘,爬起来再继续”。

请帮助孩子学会“输得起”也“爬得起”吧!

关注“学爸老何”,你不吃亏!

90%的家长,已经养成围观学爸老何个人微信的习惯,有机会进入《学爸老何的陪伴》家长群学习,需要的私信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