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進入初中,父親的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如何體現?如何教育更有效?

蝸牛初中語文專練


這個問題是我最近研究的一個課題中涉獵到的一個方面。

觀點和理念

  • 孩子進入初中,父親的管理方式會發生根本性的轉變。小學階段監管和督促多一點,到了初中後,孩子慢慢長大,自主意識,獨立意識增強,再加上進入青春期後出現一系列青春期特點及引發出來的問題,父親的教育就不能再是小學階段的監管和督促了,更多的是一種帶動、影響、積極干預和薰染,更多的是一種潛移默化無為而治的教育。

  • 孩子進入初中以後,父親的角色和教育都要一起發生變化,父親給孩子更多是精神上的引領,而不是方法上的指導。如果把父親的教育方法比做冷兵器的話,那麼父親的精神引領就是核武器。

  • 孩子進入初中後,父親感覺自己沒多少時間陪伴孩子,那麼,至少能做好你自己吧?至少應該做到有擔當,有責任,樸實、善良、包容、勤勞、誠信、專注、努力等,而這些實際上就是你作為父親對孩子最大的教育資源,這些對孩子的影響比1萬種方法都要管用。


  • 孩子進入初中後,父親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是精神的支柱,情感的依靠和方向的引領。

父親的自查

孩子進入初中,父親要想更好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對孩子形成更好的教育影響,那麼先盤點一下自身都有哪些優點?

我說一些關鍵詞,你在後面打對號:

堅強剛毅、自信勇敢、做事專注、勤奮努力、不怕吃苦、敢於創新、持之以恆、積極陽光、、勤儉節約、誠實守信、為人正直、包容大度。

能勾出三個以上你就是具備優秀素質的父親。

再自問三個問題。

  • 1.雖然時間很緊,工作很忙,但能不能盡最大可能騰出更多時間陪伴孩子?自覺自主自然的參與到孩子的學習生活中?

  • 2.能不能保證把勾出來自身的優點發揮到極致?讓自身的優點去影響、帶動、薰染、激發孩子身上的優點?

  • 3.能否保證在自己的主導下,建設一個和諧、關愛、幸福、快樂的家庭環境,給孩子創造積極健康高雅的學習生活環境?

我的孩子現在也快上初中,我覺得自己最大的成功就是培養了孩子熱愛閱讀、熱愛寫作、做事專注、敢於創新、善於思考、勤於動腦、認真踏實、永不放棄的品質。

我喜歡看書,我愛人也喜歡。所以,我們家做的最多的事就是看書、論書,相互送書。我的孩子也特別愛讀書,他的閱讀量至少在千萬字以上,他對書的興趣已經遠遠超過了對手機和電腦的興趣。

我和妻子很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雖然我們也用手機,但是都是在自己的工作室,絕對不在孩子面前用,孩子自己也知道我們用手機是在工作而不是在玩耍。

我本身愛寫作,堅持10年寫博從未間斷,原創文字超過了150萬字。但我沒有專門輔導過孩子的作文,要沒有做過特別的要求,可是他也特別喜歡寫作。到目前為止,他除了能寫好日常的作文週記外,已經創作了兩部兒童文學作品(系列小說),現在正在寫第三部,雖然寫得還比較幼稚,但是卻樂此不疲。我覺得這是一種影響和薰染的結果,是一種無意而為的教育。

真誠的建議

一、用自己身上的優點去激發孩子身上的優點。

你可能會問,我的優點和孩子不一樣啊,怎麼去激發呢?其實沒關係,教育本身就是一種影響和推動。比如,你專注於你的工作,工作很負責,很認真,成績也很優秀,而孩子只是學習,這之間看起來沒什麼關係。其實不然,這之間存在很大聯繫,你只要認認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對孩子搞好他的學習的一個最好的示範。因為,這裡邊有一樣東西是相同的,那就是做事認真負責專注如一的態度和品質,這種品質一旦到孩子自身上,比任何一種說教發揮的作用都要大。

這種影響是正能量、正方向的傳遞,你身上的優秀品質才是最大的教育資源,它比任何方法,任何形式都要有效果。如果孩子具備了這種力量,他就會自我激發內在的潛力,自我激勵自己不斷向前,那方法的問題就不再是問題。

二、扮演好父親的角色,責任、擔當就是最大的教育資源。

孩子進入初中,要發揮好父親角色的重要性,就要加強自身學習,只有自己更加優秀,才能帶動出來一個更加優秀的孩子。

即便你沒有多少文化,也沒有多少方法,但你卻樸實、善良、真誠、勤奮、擔當,負責任,有愛心,這些就是最好的教育資源。如果你的家風是純樸的,勤勞的,友善的,積極進取的,你的家庭是和諧的,辛福的,快樂的,充滿愛的,這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資源。你不用擔心你的孩子學習方法掌握不了,也不用擔心你的孩子學習進步不了,這種純樸的家風就像一罈純真的泡菜水,什麼菜進去後出來都是那個味兒。這樣的家庭,一定會培養出了一個卓越優秀的孩子。所以,孩子進進入初中,你最應該做的就是做好你自己,建設好你的家,這就是最好的教育。

三、陪伴是最好的教育,陪伴永遠都在路上。

你在問題中描述你可能沒有多少時間陪伴孩子,這其實不用擔心。只要孩子能感受到你的愛在,你的精神在,你的支持在,你的信任在,你的陪伴就沒有離開。陪伴並不是常和孩子在一起,而是能有心靈的互通,思想的碰撞,情感的溝通,理解、信任、尊重、鼓舞和支持。孩子們能從你的身上獲得力量,獲得自信,獲得堅強,獲得努力的方向,獲得永不放棄的信念,這就是你給孩子最好的陪伴。這種陪伴比你苦口婆心說教效果要好1萬倍。

四、在孩子心靈深處埋一顆精神的種子,構築起一種信仰。

孩子進入初中,父親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在孩子學習成長中發揮重要作用,就要把自己博大的父愛,無私的父愛,寬厚的父愛變成孩子心中的一種精神,一種信仰。當然,這種愛不是溺愛、寵愛和沒有邊界,沒有原則包辦代替的愛。如果你能做到這些,那你就是一個了不起的卓越的父親。

五、學會傾聽,學會欣賞,學會表揚,將溝通經常化。

交流是最好的教育,教育少不了交流。孩子進入初中也就進入青春期,他的性情、情緒、思想、性格都會發生一些微妙變化,這時更需要父親與孩子深入的交流和溝通。作為父親,就要學會傾聽,學會理解,學會信任,學會欣賞自己的孩子,更要學會表揚和激勵自己的孩子。多聽聽孩子的想法和意見,低下身來謙虛一點多向孩子請教,多向孩子求教,這樣會不斷建立孩子內心的自信感,自立感,成功感,成就感,讓孩子慢慢學會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真正變成一個能夠管好自己,能夠搞好學習的優秀孩子。這樣,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你也就扮演好了父親的角色,擔當了父親應該擔當了重任。

祝福你,祝福你們家!


趙廣宇教育漫談,與您一起見證正在發生的教育!認真回答每一個問題,真誠交流探討教育,歡迎教育同仁,謝絕噴子人品!


教育探微


孩子進入初中,心智的發展又到了一個新的階層!很多人說:孩子大了,逆反心增強了!但什麼是逆反心呢?其實隨著孩子的閱歷增長和身心的發育,孩子的思想和行為也會變得越來越獨立,此時的孩子再不是那個需要大人牽著小手過馬路的小孩了!這時家長們說的一些話、做過的一些事孩子可能他們會有自己的判斷,而不會像更小的時候隨聲附和了,這個時候家長就會感覺孩子有了逆反心了!其實這時候孩子也更需要尊重和理解、關愛。父親在育兒的前期可能只能做個付手,但此時應該要當主角了!孩子的困惑或者問題需要你的主動的去參與解決,而不僅僅是隻象孩子更小的時候只管好吃喝拉撒就行了!有了母親的關懷,還需要父親的關愛!父親的角色做得好也會讓還孩子正確區分男、女的性別差異,有利於成年以後的男、女社會交往。再則父親一般在家庭中會是一個主心骨的角色,父親積極和孩子交往,關愛孩子,這會大大地增強孩子的安全感,從而更加自信,做事、學習也會更加從容。最後提醒一下,做一個合格父親絕對不是要你去溺愛、縱容孩子,而是做一個有愛心的好教練,幫助孩子身心健康發展!


周舟2121


孩子在初中是逆反心理最突出的階段,但這並不是壞事,說明孩子有突出的個性和特別的想法,不是人云亦云,隨波逐流。

這個階段母親的教育角色逐漸邊緣化,父親開始承擔孩子教育的重擔。

小學階段,父母對孩子的教育重在習慣的養成,生活起居的關照,進入初高中,孩子的認識有了質的提高,對事物有自己獨立的看法,不再完全依賴父母。

此時,是孩子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而父親往往心胸更開闊,視野更廣泛,對事情的看法格局更大。

那麼,作為父親,怎樣扮演好教育孩子的角色呢?

第一、跟孩子講自己的事情。

很多成年人認為,自己的事自己扛,孩子幫不上忙,不願向孩子傾訴,其實這樣做,同時也關閉了孩子的心門,信任是互相的,父親可以向孩子說說工作上的喜怒哀樂,人際交往的得失煩惱,讓孩子感受到,父母也有苦惱,也是脆弱的時候,同時也喚起孩子的同情心,責任意識。

第二、多傾聽孩子的心聲,少點指責。

很多家長在與孩子交流過程中,總是很少傾聽孩子的心聲,而一味的採用說教的方式來進行教育。而其實孩子最反感的教育方式就是說教的姿態,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應該首先,敞開他的心扉,傾聽他的心聲,知道他在想什麼。即便孩子的做法,想法是錯誤的,也不要當即指出,而應該在過後的交流過程當中,不斷的灌輸一種正確的思想和做法,潛移默化的去影響他,而不是通過一味的去說教,指責、批評。這樣的話,孩子就會信任父母,遇到困難就會求助於父母。有利於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教育解惑君


答:

對兒子而言,父親就是他的天,就是遮風擋雨的大樹,如果從小缺失了父親,男孩怎麼做男人?所以只有父親才可以更好的幫助兒子識別出自己的性別的生命特徵,幫助他理解什麼是男人,男人意味著什麼,從而具備那種堅定的男性意識,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

俗話說,老子英雄兒好漢,一個品行不好,教育方式不正確的父親,怎麼能教育出一個光明磊落,頂天立地的兒子呢?在兒子的教育過程中,父親是兒子認識世界的一個窗口,只有一個具有良好人格,對兒子懷有深沉父愛的父親,才可能培養出一個成功的兒子,才能夠真正實現兒子英雄兒好漢。

兒子在學校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也與父親有關。有關機構調查發現,有一個好的父親的男孩,其數學和閱讀理解方面的能力就比較高,在人際關係上會有安全感,自尊心也比較強,很容易與人相處,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喜愛。

英國就流傳著一句諺語,一個父親勝過100個老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父親的作用遠遠勝過母親,具體來說,兒子的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會在三個方面對她產生深刻的影響。

第一,父親形象的品牌效應。

一個好父親形象的確立,就等於在兒子的心目中樹立了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不僅能夠成為兒子的良師益友,還會成為兒子心目中學習和模仿的楷模,對兒子各個方面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父親及時的教育,可以讓兒子的智力和競爭力得到發展,父親與兒子相處機會越多,智力也會越發達,一個優秀的父親會讓兒子產生自豪感,並且很樂意的去效仿父親的行為和思考方式。如果經常得到父親的肯定和鼓勵,兒子會進步更大。

第二,父親的人格魅力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精神分析學家認為對於孩子的人格成長,母親的作用在嬰幼兒時期特別重要,而父親的作用在兒童期以後特別重要,也就是說,兒子在幼小的時候依賴於母親生長,很快兒子就需要父親強有力的人格導向的影響,如果缺乏那兒子就會很容易形成女性氣質,以至以及被動的人格特徵,對以後的社會適應帶來障礙,甚至會導致一些違法犯罪行為的產生。

第三,父愛是兒子人生的精神財富。

母愛被稱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愛,其實父愛也同樣偉大,尤其是兒子在成長過程中,能夠充分享受到父愛,才會更健康的成長,如果孩子不能感受到父親的愛,長期缺乏就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孩子性格心理的缺陷,儘管父愛相比而言更粗獷,嚴厲,甚至會少言寡語,但正是這種深沉嚴肅的愛,在兒子長大後,才會有更能打動人心的力量,更能從這些粗獷嚴肅的父愛中得到激勵和感染,懂得如何自尊自愛,奮發圖強,逐漸樹立自己對社會,對人生,對家庭的責任感和主人公的精神,作為兒子典範的父親,身上的許多優良品質,特有氣質以及一些不良習慣,都會在兒子身上表現出來,所以要想成為一個好父親,就不能僅僅是負擔起家庭生活的重擔,起到家庭精神支柱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還要具有協調家庭關係,關心培養孩子,熱情教育孩子的作用,這樣才能使兒子深深感到父愛的神聖偉大和溫暖,在一種積極良好的環境中茁壯成長,要想擁有一個具有雄偉的氣魄,宏大的志向,勇於拼搏和進取的兒子,就必須有一個確立了良好的形象人格與父愛的好父親,在這樣的父親的訓導和引導下,能夠更快更好的邁向成功之路。


具體操作,

第一,初中時期,男孩體內的睪丸素增多,這時的男孩如同初生的牛犢一般,具有無限的精力和活力,身高也開始上躥,喉結開始鼓起,變聲,鬍鬚往外冒,男性的第二性徵開始出現,男孩就具有了精力過剩,破壞性,冒險性,攻擊性和強烈的權力慾望的特點,這個時候的男孩是一個具有進攻性的小冒險王,而作為父親,就需要了解兒子的生命密碼和冒險是男孩的天性,不要束縛你的兒子,在不干涉的前提下,儘量保護他的安全,給他一個廣闊自由的空間。此外睪丸素的作用還導致男孩具有很強的攻擊性,他們這種攻擊性的心理有時是因為好玩,有時則是因為憤怒,不管是什麼原因,當兒子出現無理進攻情況的時候,父親應該及時阻止和教育,讓兒子明白這種行為是不正確的,並且幫助兒子約束自己的行為,養成自律的習慣。


第二,每個男孩都希望自己能成為英雄,愛抱打不平是男孩的一種本能反應,當他看到現實生活中強勢欺負弱小的時候,就會情不自禁的上前支援,因此對於男孩這種正義感,勇敢仗義的積極向上的精神,父親不要嘲笑和責怪,而應該理解他們這種精神。如果能夠引導得當,十分有利於培養男孩的男性氣質,使男孩順利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男子漢,當兒子因為抱打不平而跟別人打架的時候,父親首先要表揚兒子的英勇行為,滿足兒子的英雄心理,然後再幫兒子分析,讓兒子明白拳頭不能解決一切問題,除了利用拳頭之外,還有很多方法可以處理問題。


第三,哪個男孩都希望自己能成為一個小團體的領導。男孩體內的睪丸素賦予了其冒險自大的特點,強烈的競爭慾望成為每個男孩的天性,所以男孩每進一個團體時,最關心的事情往往就是這裡面誰說了算,也就是說每個男孩都有當領導的慾望,這源於他們的競爭性,這種競爭性的屬於積極向上的力量,父親必須明確的告訴兒子,競爭必須遵循競爭規則,要公平公開,公正與競爭對手較量,一切歪門邪道都是不允許的。


第四,男孩天生就是破壞大王。家裡的玩具基本上是缺胳膊少腿的。鬧鐘被拆成一堆小零件,扔在一旁不管,鄰居家的大爺找上門來,兒子將人家的玻璃給打碎了,好像每家的男孩不惹事就不能安生的過一天,這讓很多家長很頭疼,其實小男孩喜歡搞破壞的背後,是在強烈的求知慾在作怪。在鬧鐘響的時候,也許只是想看明白裡面到底是什麼東西在操縱著它,讓它能夠準點報時,早上定點叫他起床上學而已。父親平時對兒子刨根問底去找答案的舉動,不要嘲笑和打擊,一定要儘量滿足兒子的求知慾,理解他,尊重他,引導兒子用正確的方法手段去探索事物的奧秘。但是有些男孩的破壞行為屬於故意破壞東西,摔杯子,作為父親一定不可姑息,要讓他們為自己的行為買單,要懲罰的。扣他的零花錢以購買新物品作為賠償,珍惜別人勞動成果的習慣。

比爾蓋茨的父親當年教育桀驁不馴的蓋茨就很有一套辦法。小時比爾蓋茨相當叛逆,經常母親吵架。12歲的時候,一次晚飯時,小比爾蓋茨在餐桌上對母親大吼起來,言辭十分不馴,接下來一直充當和事佬的老蓋茨,舉手便將一杯水直接潑到了比爾蓋茨的臉上,這就是比爾蓋茨成長過程中著名的潑水事件。然而這杯冷水卻成了不羈少年人生的轉折點,最終這位少年成為微軟創始人,從一個世界首富。對於這個時期的男孩而言,父親的正確引導十分重要,如果沒有正確的引路人,兒子就會在同樣無知的同伴上尋找自我。如果比爾蓋茨在成長過程中沒有經歷過這次著名的潑水事件,很難說他以後會長成什麼樣子。一個對母親不敬的孩子,如果不能及時糾正,很可能就會滑向不良的軌道。

所以對於那些身為6~13歲之間男孩的父親來說,不應該再把精力只放在工作上,兒子的成長,不僅需要物質上的滿足,更需要精神的支持和關注,父親應該多跟兒子平等交流,瞭解兒子的所思所想,在給予兒子關愛和幫助的同時,也要給他束縛的力量並指引方向,這樣你的兒子才能夠安然度過這段危險期,向成熟邁進。


新尚浩教育


首先,要和孩子的母親建立好關係。在家庭中,夫妻關係優先於親子關係,和孩子的母親建立好關係,能為孩子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

其次,從生理上關心孩子。平時多關注孩子的飲食、身體健康狀況等。有機會的話,多帶孩子出去運動,多陪陪孩子。

第三,進入初中的孩子也進入了青春期,青春期也是“覺醒期”。孩子的自我意識逐漸變強,由於身體激素分泌的原因,出現了一些生理上的變化;但是心理的發育又滯後於身體發育。所以不能像以前那樣以命令的口氣和孩子說話,需要把命令的口氣變成商量的口氣,讓孩子有平等和被尊重的感覺。

第四,讓孩子多參與家庭事務,給他一定的價值感和參與感,讓他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不要過多直接干預孩子的事情,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第五,在家裡給孩子獨立的物理空間,不擅自闖入孩子的“領地”,尊重孩子的隱私,不隨意翻看孩子的私人物品,讓孩子在家裡也有心靈的歸宿。這樣,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家裡也有可以獨處的地方,孩子就會有歸屬感。

最後,父親也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扮演好自己兒子、丈夫和父親的角色,有責任、有擔當,為孩子樹立好榜樣。

父親是男性,代表著力量和剛強,他在家裡的角色和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對孩子特別是男孩子的影響也是很大的。要想起到好的教育效果,功夫需要下在平時,平時就要多關注孩子,多注意和孩子進行交流、溝通,建立和諧的父子關係或者父女關係。


心理講師初雪


孩子進入初中,自我意識進一步增強。原來粘著媽媽的小寶貝不知不覺已經長大了,這時候,爸爸的作用就越來越凸顯了。

對於男孩子來說,此時的爸爸如果可以多一些陪伴,像朋友一樣和他談談心,有些不太好意思和媽媽說的話會比較容易和爸爸說出來,並且,他覺得得到了一個成年男性的尊重,是一件非常自豪的事情,可以在成長的道路上少走一些彎路。


對於女孩子來說,爸爸的參與和關心會給女孩子極大的自尊,一個有足夠自尊的女孩就不容易被早戀苦惱。同時,爸爸樹立的好形象會讓她對男孩子的要求提升,也就不容易隨隨便便被一些男孩子追去。要知道,很多早戀的女孩子其實都是缺愛,尤其是缺父親的愛。

爸爸的愛和媽媽的肯定有區別。我覺得爸爸更多可以充當一個朋友或者一個人生導師的角色。


弦之錚


孩子進入初中,父親教育孩子的重要性如何體現?如何教育更有效?


孩子進入初中,剛好是14-15歲,是孩子成長階段當中,由浪漫期的結束過渡到精確期的開始。

這時候母愛對孩子的影響減弱,父愛對孩子的影響逐漸加強。


因為母愛給孩子提供抱持性的環境,無論孩子做了什麼,母親都會原諒他,母親一直是無條件愛孩子;


而到了初中階段,孩子更加需要了解外部世界,是父親最先帶領孩子認識外部世界的,父親角色的缺失會導致孩子不自信、不會跟人交流。


因此,父親在孩子初中階段,更要維護好與孩子之間的關係。


1. 孩子爸爸應多發微信給孩子,多關心孩子


比如功課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地方嗎?遇到什麼困難了嗎?跟老師相處的怎麼樣?等等。孩子可能剛開始不會有太多反應,時間久了孩子會感受到父親是愛他的。


2. 父親每週舉辦家庭會議,瞭解孩子動向


孩子和家長之間必定有一些不同的觀念,由於觀念的不同容易產生代溝。


每週聊一下最近有什麼新聞,有什麼故事,亦或是聊聊生活當中的瑣事,都是不錯的話題,這樣就能更好的理解孩子。


3. 父親支持孩子的夢想,給孩子追夢的力量


孩子的世界總是天馬行空的,有時未經深思熟慮。即使再不靠譜,孩子爸爸也要保護孩子的夢想,並告訴孩子夢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有多大,孩子該要怎麼努力,才能達到。


別看這些事情很小,就不去做。孩子從這些事情中能感受到來自父親的愛,這些愛會轉換為孩子應對未來的力量。


孩子會變得自信、熱情、有責任感。

Ps:記得關注我——羽木舒親子育兒,收藏一下下~


羽木舒親子育兒


我個人認為,孩子進入初中後,進入叛逆期,教育的方式方法很重要,孩子已經開始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需要引導。

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向上去引導孩子:

1.父親,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一個榜樣,因此,可以嘗試帶孩子參觀自己的日常工作。不管你是做什麼工作的,都可以讓孩子知道和認識你的工作,讓他/她充分體會到,靠自己的雙手勞動創造價值,都應該感到驕傲,因為你為社會創造了價值。

2.可以嘗試帶小孩一起做一些適當的冒險活動,比如登山,引導小孩體會這個過程,只有不斷的攀升,一步步向上走,才能收穫山頂的美景,才能一覽眾山小。讓小孩體會艱辛和困難,一起去面對和解決,只有不斷的克服困難,一路向上,才有機會迎來陽光和彩虹。

3.可以與小孩分享你的故事,分享父親走過的路,遇到過的艱難險阻,哪怕是生活上的瑣事,也可以啟發小孩。同時,還可以分享與母親一起走過的風風雨雨,讓小孩意識到,生活的不易,世界的現實和學習的重要性。

父親的經歷,很容易印在小孩的腦海裡,他會時刻想起自己的父親,和父親走過的路,父親,可以成為他人生成長的燈塔之一。


小表哥說教育


“父愛如山”。母親的愛溫柔細膩,父親的愛則沉穩有力,帶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和自豪感。進入初中的孩子,已開始步入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青春發育期都不一樣,女孩發育的更早些。一般11~18歲是女孩的青春期;12~20歲是男孩的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隨著第二性徵的出現,心理和生理都悄然發生變化,荷爾蒙帶來的誘惑,讓他們困惑不解,心情煩躁,潛意思告訴他們,他們長大了,已不再是孩子。這期間,針對不同性別的子女,父親的角色扮演很重要。從那些方向入手,讓父親的重要性顯現出來呢?為了對症下藥,我們先分析一下,兩類孩子。

一類:按正常心理秩序長大的孩子

這類孩子,成長過程中,接受的是自由開方式的引導教育。家長在孩子的幼兒時代,就鼓勵孩子大膽嘗試,孩子自己發現的有趣的事情。孩子在玩耍中一步步認識世界,為未來真正的學習研究,提前做好了準備工作。這類孩子,父母允許他們去犯錯,去嘗試失敗,父母只是適時引導他的正確方向,讓孩子自己從混亂走向有序。這類孩子長大後,思維敏捷,性格獨立,自主性強。

二類:按父母意圖糾錯長大的孩子

另一類孩子,則沒有這麼幸運。父母在孩子小時候起,採用強制的方式教育,讓他符合成人的要求。這一過程,有點象撥苗助長,剝奪了孩子正常心理秩序的長大。孩子在無序的興趣成長中,突然被家長干預,影響了孩子心智的成長。有的孩子被操控成小木偶,迎合家長,沒有主見;有的孩子真正變成“熊孩子”,很叛逆和父母對著幹。

這兩類孩子的初中階段,父親要區別對待:

第一類:

父親只需要和孩子面對面的好好聊聊天,溝通一下。先讓孩子談談自己最近的一些情況,有什麼想法,都可以問。這類孩子一般很有主見,父親細細的聽孩子的訴求和想法,以過來你的身份,有針對性的,給他一些合理化的建議。

第二類:

一、針對沒主見的孩子,父親要認真的瞭解孩子的想法,告訴他:“我今天就想聽你講,我好久沒有聽過你的真實想法。你有什麼不明白了,我們一起找答案”。不要先提出自己的見解,讓孩子誤認為你說的必須照辦,但心裡卻很排斥。

二、針對熊孩子,父親與孩子溝通時,千萬注意不要用訓斥的口吻。靜下心來,可以談談這幾年,對他的看法,還要敢於向孩子承認自己教育上的錯誤,並希望同他一起改正這些壞毛病。互相監督之類的,也可以嘗試。

這兩類孩子,父親可以借鑑這種方式:

父親可以談一下自己,解釋一下現在的工作情況,每天都在做些什麼。可以邀請孩子陪自己去工作一天,讓他感受一下父親的辛苦和努力。父親在孩子的角色充當就是榜樣作用。

還可以聊一下,自己的青春期。如果是女兒,可以讓媽媽來告知;如果是男孩,父親可以提前教育。讓他明白,現在他們還不成熟,還不具備負責任的能力,好好學習,將來會有更好的選擇。

父母還可以聊聊你們這個家庭,父母的愛情史,家庭觀,還有子女的教育,等。如果有些讓孩子難以接受,也讓他說出自己的想法,做父母的儘量避免再次發生。

最後不要忘記讓孩子再談談他的想法。並承諾孩子,有什麼不懂得,可以隨時與自己的溝通。為他保密之類的。


青春期的孩子,已經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只要父親主動放低身段,將他們當成朋友般的溝通,父親在孩子生命的角色,將是質的轉變,是背有靠山的安全來源,是由內心而發的自豪感,是慈父更是益友。

你有什麼破冰招數,寫出來分享吧!@媽媽是個技術活


溫暖攻略


養不教,父之過
——《三字經》有其父,必有其子。 ——《孔叢子·居衛》

從古代開始,我們的祖先就認識到父親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據美國耶魯大學的科學家最近的一項研究成果標明,由父親經常參與帶大的孩子智商更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這項調查是他們持續了15年,進行跟蹤調查所得出的結果。

父親在教育中對孩子的影響


一、有助於孩子完美性格的形成

孩子長期處於母親教育偏多的家庭教育環境下,在ta的成長過程中,由於過多母親的角色出現,會受到大多數母親身上的溫柔、仔細、耐心等性格的影響較多。雖然對於發展也是必須的,但是缺少陽剛之氣

而父親陪伴長大的成長過程中,由於男女性別區別,父親較多以他們固有的男性特徵,諸如獨立性、進取性、自信心等影響孩子。熱門熱情、寬厚、敢於冒險、勇於堅持等特徵,使孩子在不知不覺中模仿和學習。

因此,由父母共同陪伴長大的孩子,既有機會學習到母親的耐心、仔細、溫和、善良、關心別人、同情心的有點,也有機會學習到父親的寬厚、勇敢、堅強、獨立,兩方面結合起來,孩子的性格就比較完美。


二、更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作為父親,身上肩負了太多的責任。這涉及到家庭責任,社會責任,所以父親有較強烈的集體榮譽、個人榮譽感。

父親富有責任的做事行為,也會影響到孩子責任感的形成。

孩子擁有責任感後,做事就有耐心、毅力,不找藉口,長大後會孝敬父母,關心家人。


三、更有利於孩子學習和社交能力

由於在家庭中,母親會因為家務重以及性格的一些原因,沒有父親那麼多閒暇和機會去進行交流。孩子經常和父親在一起,父親可以將一些待人接物的技巧告訴孩子,孩子的交流、交往技能慢慢得到了提高。

父親在教育中容易出現的問題


一、耐性不足,忽冷忽熱

父親在教育孩子方面明顯不如母親有耐性。高興時哄得孩子歡天喜地,心煩時罵得孩子不知所措,生氣後打得孩子哭哭啼啼。


二、藉口繁多,推卸責任

有很多做父親的對家庭教育這樣認為:男的每天在外面跑動跑西,哪有時間照顧孩子,教育孩子主要是母親的事情。

這些藉口推卸了教育責任,因而父親與孩子在一塊的時間遠遠少於母親,漸漸就不瞭解孩子了。


三、剛多柔少,寬嚴失度

很多父親認為:男人就應該說一不二,說話就要有男人的“威嚴”,對孩子吆三喝四,造成孩子對父親的“敬而遠之”。不利於與孩子溝通


四、目標不一,教育失衡

夫妻兩人之間的教育觀點和方式往往不一致,對孩子的要求常常和各執一詞。

比如:父親會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母親大多會認為孩子還小,父母能代勞則應該代勞一些。


五、犯錯就“打”

不少父親在家庭教育中信奉“黃金棍下出孝子”,孩子犯錯了一般就是捱上一頓打罵。有的家長打罵過孩子後,又覺得心痛後悔,反過來就會加倍給孩子以物質上的補償。讓孩子會產生偏激的觀念。


父親教育孩子的方式


一、尊重孩子的意願與選擇

孩子有選擇說明孩子有思考意識和表達能力,而且可以通過傾聽孩子的觀點,發現和了解孩子的真是想法,從而糾正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些錯誤思想。


二、瞭解孩子,成為孩子的夥伴

擠出少許時間,放下家長的架子,積極參加孩子的活動。出差的多跟孩子打電話,聆聽孩子的心聲。


三、讚美是良好的潤滑劑

準確的、適時地、恰當的誇獎將使孩子受到鼓舞,激發孩子自尊、自主、自立的意志和奮發努力的上進心,也可以使孩子明確前進的方向。


四、用故事引導孩子

利用和孩子在一起的時間,給孩子講一些勵志的故事,讓他們從故事中汲取營養。多給孩子灌輸一些道理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五、幫孩子養成動手的好習慣

父親要培養孩子動手實驗的能力,特別是要培養孩子愛幹活,愛勞動,要讓孩子在艱苦的環境中鍛鍊自己

六、儘量親自參加孩子的活動

參加孩子的活動有助於瞭解孩子的表現和孩子的情況,有助於發現並找到方式解決孩子凸顯的問題。


七、學會保護孩子的尊嚴

孩子的不足不要經常在朋友面前說,不要經常在公眾場合打罵孩子。孩子犯下的過錯要幫孩子抹去陰影,這樣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深刻的。


只有父母公共參與和關心孩子的教育,用自己言行引導和教育孩子。這樣的孩子才是幸福的、優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