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裡的蟾蜍會脫下一層蟾衣,據說比黃金還貴,但是為什麼從來沒人在野外看到?

湘俚伢子


蟾蜍其實就是癩蛤蟆,長的醜醜的,皮膚上還有很多小疙瘩,小時候最討厭癩蛤蟆了,雖然它並不可怕,但是擔心在幹農活時會碰到癩蛤蟆身上也長疙瘩,因為癩蛤蟆身上有一層粘粘的液體,聽老人說只要沾到癩蛤蟆身上的液體,皮膚上就會起疙瘩,所以每次看到癩蛤蟆後總是躲的遠遠的,生怕會碰到它們。雖然癩蛤蟆滿是疙瘩的皮膚讓很多人都討厭,但是聽農村老人說癩蛤蟆脫下的蟾衣卻比黃金還貴,但是卻很少看到,這是為什麼呢?

說到和蟾蜍同樣脫皮的動物,那就不得不提在農村同樣很常見的蛇,蛇和蟾蜍有很多相似的特徵,比如都是五毒之一,都是冷血需要冬眠的動物,都會在清明節後出現等等,同時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在生長過程中都會脫皮。

蛇皮在農村真的很常見,每年在夏季天氣炎熱時,經常會在幹樹枝上或者是山坡上能看到蛇皮的影子,有些調皮的小男生還會用樹枝挑起蛇皮嚇唬小姑娘。但是蟾蜍皮卻從來沒有看到過,就算有著豐富生活閱歷的農村老人也說蟾蜍皮是可遇不可求的,為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蛇每年都會脫2-3次皮,是蛇一生中必須要經歷的事情,雖然每次脫皮對蛇來說都是一種考驗。但是蟾蜍脫皮的目的和蛇脫皮的目的卻不相同,蟾蜍是不會主動產出蟾衣的,只有在極其飢餓時才會將蟾蜍皮脫下用來保命,因為蟾蜍脫皮是為了吃掉蟾皮來填補肚子,所以會一邊脫皮一邊吃掉,往往一張蟾皮最後只保留一半就是很幸運的了,大多數情況會一絲不剩,所以說蟾皮比黃金還貴一點都不誇張。

因為蟾皮有著很強大的藥用價值,人們也知要想得到一張野生蟾皮是特別困難的一件事情,所以近幾年有很多養殖戶開始養殖蟾蜍就是為了得到蟾衣。當蟾蜍已經成年後,人便會創造出極端惡略的天氣迫使蟾蜍產下蟾衣,並將蟾衣拿掉,這樣產下來的蟾衣不僅完整,品質還特別高。


小馬話三農


我曾經親眼目睹過蟾蜍蛻皮,其過程非常精妙,而且在農村三十多年也就看過那麼一回,所以印象深刻,下面我給大家講下我所看到蟾蜍脫衣的過程。

記得那是在98年的8月份夏天,那時候我們還都是小孩子,有一天放學,我們四個小夥伴去河裡捉泥鰍,捉到了晚上快9點,也沒捉到幾個泥鰍,當我們正要收地籠回家時,二毛噓了一聲,叫我們過去,我們幾個人好奇的就過去了,只看見有一隻巴掌大的蟾蜍正在那很痛苦的趴著,我們知道蟾蜍有毒就沒去招惹它,可二毛說:“你們看,癩蛤蟆正在脫皮”,我們仔細一看,確實是。蟾蜍脫皮是先從後背到後腿跟處開始慢慢的蛻皮,在經過大約30多分鐘,蟾衣就會蛻到胸前,而且在蛻皮即將結束時,蟾蜍還會反覆的甩身上最後粘連的那一塊蟾衣,整個過程非常奇妙,蟾蜍只是靜靜的不動,等待蟾衣的退下,而且還不時的發出“叫聲”,應該是很痛苦的一種表達。

當我們看蟾蜍脫完皮後,準備去撿蟾衣的時候,發生了一件很奇怪的事情,蟾蜍居然直接就把自己蛻的皮給吃掉了,而且動作非常嫻熟。後來我們才知道,原來蟾蜍蛻皮和蛇蛻皮原理是一樣的,需要消耗大量體力,而他們的蛻皮環境是非常安靜的很少有食物的存在,因此它們為了補充體力直接回把自己的蟾衣吃掉,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總是看不到野生蟾衣的原因。

蟾蜍每年都會蛻皮3-4次,在5月份開始到10月份中旬為蛻皮高峰期,但蟾蜍蛻皮需要很安靜和安全的環境,而且都是在凌晨時段,所以很多人是看不到蟾蜍脫衣的,除非去刻意的蹲守。

蟾衣是一種非常珍貴的藥材,但你們是否見過給蟾蜍刮背油呢?小的時候奶奶就會通過捕捉蟾蜍,然後慢慢的用刮痧板不停的給蟾蜍刮後背的油,有的說是這蟾蜍油可以治療很多疾病,有的說這蟾蜍油其價值要比蟾衣還要珍貴,但奶奶的回答缺非常有趣,說是這蟾蜍油能美容,我也是被奶奶的這種風趣逗的不行,但後來一查,這蟾蜍油確實是一種非常珍貴的美容護膚品,怪不得奶奶的面容越活越年輕呢,原來都是有秘訣的。


布衣小農人


農村裡的蟾蜍會脫下一層蟾衣,據說比黃金還貴,但是為什麼從來沒人在野外看到?蟾蜍就是農民嘴裡的癩蛤蟆,俗話說"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說的就是它,說起癩蛤蟆相信沒幾個人喜歡,因為它長得實在是太醜了,渾身都是疙瘩,而且小孩從小都會被家長告誡癩蛤蟆有毒見到要躲得遠遠的,其實即使不告訴小孩有毒相信也沒幾個小孩看到它會往上湊。


還記得小時候在農村的時候,媽媽給買了一雙棉鞋,因為那時候家裡比較困難,買鞋一般都往大了買,這樣就可以多穿一年省錢了,第一年穿過之後,媽媽就給刷洗乾淨放在了櫃子下面,結果等來年找出來穿的時候,我剛把腳伸進去結果下面軟乎乎的一團,嚇得我趕緊把腳收回來,一倒,從裡面倒出來6、7個癩蛤蟆,有大有小都在我的棉鞋裡面冬眠呢。

再說蟾蜍的蟾衣,正如題主所說這個東西是真實存在的,可是正常情況下我們見不到?其實不是見不到,是在自然條件下見到完成的蟾衣很難,這跟蟾衣的形成條件是有關的。正常情況下蟾蜍是不會產生蟾衣的 ,之喲其在極度飢餓的條件下,蟾蜍為了保證生命會蛻下一層蟾衣,而且是蟾蜍是邊蛻邊吃的,所以自然條件下幾乎很難看到完整的,若是純天然形成的蟾衣能保留50%就是非常理想的狀態了。



好在現在的蟾衣可以通過人工養殖來獲得,通過模擬惡劣的環境刺激蟾蜍產生蟾衣,然後人工干預利用水取得完成的蟾衣。好的蟾衣是是頭部、軀幹、四肢完整無缺,衣膜平整不雜亂,色澤和諧,不泛油,無雜色,無油脂味或其它異味。厚薄均勻,半透明。


據研究蟾衣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鎮靜、利尿、抗感冒、病毒的功效,並對肝腹水、腫瘤等有一定的效果。


果然悠


蟾蜍,對於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在每年的夏季,是蟾蜍最活躍的時候,如果是行走在農村小路上,那麼就會看到這密密麻麻的蟾蜍,在以前人們生活困難的時候,會捕捉這種蟾蜍來賣錢,隨著蟾蜍的逐漸減少,蟾蜍在農村已經不常見了,所以現在捕捉蟾蜍上了一定數量就違法,自然而然也沒人去捕捉它們。


人們捕捉蟾蜍的原因是蟾蜍擁有非常高的經濟價值和藥用價值,除此之外人們忽略了一點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蟾衣,蟾衣可以說比蟾蜍自身貴很多倍,對於一輩子都生活在農村的人來說,可能很多人都沒聽過蟾衣,更別說見過了,由此可以看出蟾衣的珍貴性。

有人說蟾衣比黃金還貴,我對這個觀點是深信不疑的,首先說蟾衣的價值,蟾衣可以用來入藥,而且還是很多價格昂貴藥物的原材料,並且蟾衣都是比較輕薄的,一斤黃金或許沒有多大,而一斤蟾衣就比較多了,估計用一個大袋子裝一袋子都沒一斤重,所以說比黃金貴我是非常贊同的。



蟾衣售價這麼昂貴,居住在農村一輩子的農民都不知道蟾衣的存在,這是由於什麼原因導致的呢?

一、環境變化

蟾蜍大多都喜歡在陰暗潮溼的地方生活,所以蟾蜍在脫下蟾衣後,蟾衣長時間存放在陰暗潮溼的地方,難免會出現損壞或者消失,這是非常正常的事,而且蟾蜍在產蟾衣的時候都會選擇一個自己認為安全的地方,這些地方自然而然都是人力所不及的地方。



二、自然習性

蟾蜍還有一個自然習性,那就是在產蟾衣的時候必須要有特定的環境,比如天氣狀況惡劣或者是即將餓死,所以很多養殖過蟾蜍的養殖戶都會看到,蟾蜍在產蟾衣的時候,都會一邊產蟾衣,一邊進食蟾衣,這也是蟾蜍的天性決定的。



總結:蟾衣雖然珍貴,但是要想在野外找到蟾衣那是不可能的事,為了滿足蟾衣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養殖蟾蜍,為的就是蟾蜍自身的藥用價值和蟾衣。


達人陳可可


蟾衣:是中華大蟾蜍或黑眶蟾蜍、花背蟾蜍等品種蟾蜍在生長髮育過程中在強烈飢餓情況下定期自然蛻下的角質衣膜。蟾衣在古代既被人們發現有醫藥作用,併入藥,現代醫學也認為其具有藥用價值和療效。蟾蜍是國家保護動物,目前醫藥所使用的蟾衣大部分都是人工養殖採集的。

據《中藥大辭典》記載了蟾蜍全身均可供藥用。蟾蜍可加工成蟾王衣、幹蟾皮、蟾頭、蟾酥、蟾舌、蟾肝、蟾膽等傳統名貴中藥。現代醫學研究發現,蟾衣藥用價值有解毒、消腫、止痛、強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輻射等功效,可治療心力衰歇、口腔炎、咽喉炎、咽喉腫痛、皮膚癌等。

蟾衣的特徵: 真蟾衣的特徵是頭部、軀幹、四肢完整無缺,無破損,無孔洞;衣膜平整有序,不雜亂,如一張從腹部中軸線剖開的背視圖;色澤自然和諧,不泛油,無雜色;略帶酥香味,無油脂味或其它異味;厚薄均勻,薄如蟬衣而半透明,手感柔軟舒適。蟾蜍蛻衣屬於一種純自然現象,蟾蜍極度飢餓狀態下便會蛻下蟾衣自己吃掉以保存自己的性命的,因此,自然狀態下的野生蟾衣普遍保存不完整,能有50%左右的完整度就算很好的了,這也是鑑別野生和養殖的方法之一。不過這種方法極度不可靠,因為作假很容易!!


水木食客


在農村,蛇衣到處都能看到。而蟾蜍衣是看不到的,因為蟾蜍脫衣是邊脫邊吃,很多人是看不到它脫衣時的情形的。

民間有用蟾蜍皮治療身體局部紅腫丶脹痛外敷,以達到短時間內消炎止痛之功效。另外,農村的老年人還把殺死扒過皮的蟾蜍肉煮了讓孩子們吃,具說也有以毒解毒的療效,這也算是民間驗方,雖沒科學依據但也挺實用的。




黃黃苗01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蟾蜍大家都知道,農村的小河溝裡以前到處都是,但是因為長得難看,而且它的角上的白色液體聽說還會把眼睛弄瞎,大人們一般都不會讓我們接觸它,所以那時候難別多,這十來年間,感覺農村這種動物越來越少,有很多人為的因素,比如說大量捕捉做藥材,它的白色液體中醫叫”蟾酥“,也是堪比黃金的價格。

而它身上的另外一樣寶貝要說這蟾衣,那也是貴得不行,反正天然的少有,小時候就少見,見過也是一片片的,沒有完整的,這純天然蟾衣真正名貴的中藥原料,可治多種惡性腫瘤和疑難雜症,這點不假,我們這裡的人都知道小時候臉上我們容易得一種叫”蛤蟆萎“的病,其實就是腮腺炎,得了這個病,腮幫子腫得很高,大人都會捉這個蟾蜍,用它的皮縛在臉上,一段時間就好了,很神奇的療效吧,但是蟾衣就更難得到了,原來它是蟾蜍身上自然脫的皮,它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鎮靜、利尿、壯陽、抗感冒病素的功效。

這東西的好在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裡都有記載:“蟾衣乃蓄足五臟六腑之精氣,吸納天地陰陽之華寶,如若獲之一,一切惡疾,未有不愈”。而且現在科學技術的研究也已經證明了蟾衣的功效。

蟾蜍蛻皮算是身體的一種新陳代謝,但一隻蟾蜍一年蛻皮就那麼幾次,每一次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體力,所以脫下來的蟾衣經常會讓蟾蜍自己就給吃了,野外想找塊完整的那是難上加難,而且脫皮的過程都在晚上滿是雜草的水間,蟾衣非常薄而且脆,風一吹都能扯爛。也難怪很少人能從野外找到一張完整的,如果有,那就和中五百萬的彩票這個的好手氣相提並論了!

其實這都是蟾蜍它的生活習性決定的,它住在一些池塘邊或水溝邊。平時喜歡晝伏夜出,白天沒事就在自築的洞穴裡,這樣的地方比較隱蔽,它之所以褪皮是其自身生理機能新陳代謝的需要,大家也知道,動物脫皮都會找隱蔽又安全的地方,蟾蜍也不例外,所以想找到甚至拍到這樣的瞬間都非常難,更別說能得到蟾衣了!

現在好多了,許多地方已經開始了人工養殖蟾蜍,人們可以利用蟾蜍的生活習性,得到相對完整的蟾衣,但是需要進行拼裝才行。當然了,蟾蜍這種動物是捉蟲高手,我們不能為了利益把它們趕盡殺絕,還得好好保護它,需要指出的是,現在到田野捉蟾蜍是違法行為,切記不要亂來!


綠水泛輕舟


學名蟾蜍在農村又稱癩蛤蟆,蟾衣就是蟾蜍身上褪下的一層薄薄的皮!看蟾蜍的外觀,鼓起的眼泡一身癩皮疙瘩,有多難看就有多噁心,可再醜陋的東西也有它珍貴的二件寶,那就是它身上褪下的蟾衣,還有眼眶周圍的毒素,又稱蛤蟆酥,具有很高的醫療作用!

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別做夢了,這也是人們對那些醜陋又討厭,不可能成功的人和事來做的比喻加諷刺,可想而知癲蛤蟆在人們心中形象會被低卑到塵土裡,但也正是這又癩又噁心的毒物,也被人們提上了問答的課程,可見萬物不能觀其外貌,天生之物或正或反都會有它一定作用吧,就象癩蛤蟆不能有美又香,就來它個又毒又噁心!




人們在某些疾病面前,就會打聽一些特殊偏方,癩蛤蟆褪下的蟾衣就對有些疑難雜症有幫助和治癒作用,但欲尋它總會罕見又難得。人在一定特殊有所求的時候,會放棄也會戰勝恐懼,能為其所用癩也不癩毒也不懼了,這就是說難得都稱為金貴和精華。但現在人們在養殖蟾蜍方面早有所突破,蟾衣也不是難見的東西,但在作用上與野外蟾衣有待專業人士的肯定。

以前農村的池塘野河溝裡蛤蟆青蛙到處都是,特別下過大雨後,那間直是一支龐大交響樂團,常言說蛙呱蛤蟆叫,一片噪聲此起比伏……

農村朋友記不記的小時候,常去野外割草挖野菜的,在田園池塘地溝邊上,你的記憶腦海中會閃現出,有時候看見過癩蛤蟆在褪皮?蛤蟆邊褪邊會用倆前爪拔拉下往嘴裡吞?是的,當你細回想一下這種情況是見過的,只不過是那時候不懂誰也不當回事,在草叢路溝邊上,當你忽然碰見癩蛤蟆也會被嚇一跳,不撿塊石子扔過去,就算它走運了。

當你跟大人們去池塘邊菜園子裡,聽見蛤蟆不停歇的呱叫聲特別煩,特別是看見有蛤蟆抱一起的,有青蛙背一背蹦跳著,黑綠一片拚命在叫,讓你忍不住找一塊石頭,忽然猛的扔下去,想嚇它們讓其閉嘴,可停頓一會兒,又有領頭的叫,呱,呱,呱呱呱……的又叫成一團,那是控制不住的臊動激情一片。

蛤蟆身上刮下的毒也稱蛤蟆酥!

在小時候記憶中,當冬天河塘上凍結冰的時候,總有一些臉膛黑又發紅的南方人,來到河塘邊上搭個簡易蓋棚,帶一些簡單行李,支起一口破舊大鐵茶剛子,撿一些柴燒水做飯。

然後他們就穿上皮衣褲下水,會把池塘裡的冰面砸碎,再用粗線網把己經冬眠在池底泥裡的蛤蟆打上來,一隻手把蛤蟆拿在手裡,另一隻手拇指戴上一個發紅的拇指鋼套,用鋼套刮蛤蟆眼眶周圍的毒素,把一滴滴白色的漿水刮入盆裡……



然後再把刮過的毒的蛤蟆再一個個的扔掉,他們稱這叫打蛤蟆酥,酥的毒性很大也是一種難得的藥材,這也是他們出外某生的一種手段,不過聽說蛤蟆被打過酥以後,生命活力就會大大下降,可想而知強行刮下的東西,會對蛤蟆造成多大傷害。但在很久以前有人就會取蟾蜍毒,也知道蟾衣的珍貴作用。現在野外這些現象早以難得看見了。


肖哥180461167


蟾蜍在我們這通常叫做癩蛤蟆,其外表非常的醜陋,佈滿了疙瘩,讓人看了就覺得煩身的不舒服。而蟾衣則是由一些野生蟾蜍在自然的情況下蛻掉了其身上的皮膚,然後經過風乾後所得到一種藥材。

野外蟾衣確實少見

蟾蜍一般每年脫衣1-2次,並且蟾蜍在脫衣時是一邊蛻皮,一邊將蟾衣吃掉。在沒有人工介入的情況下,基本上很難找到完整的蟾衣。所以,早期時蟾衣確實非常少見。

蟾衣用處

蟾衣最大的功效是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強心利尿的功效,也因為早期非常難得。所以價格還是比較貴的,但隨著蟾蜍的人工養殖,蟾衣價格也是每況愈下。

另外,也有一部分人將蟾衣治做成蟾衣畫,其畫質非常的漂亮,維妙維肖,具有非常高的裝飾性,通常可作收藏。

蟾衣比黃金便宜多了

我剛才也查看了一下現在的蟾衣價格,如果是磨成蟾衣粉出售,一般在10一克左右。如果整張的蟾衣皮人壽在10元左右一張,應該算是不貴。

而今天國內最便宜的黃金仍然在300元左右/克,這種價格是蟾衣沒法比的。所以,蟾衣比黃金還貴有點誇張了。


農村王小霞


蟾衣是蟾蜍身上脫下來的皮,是比稀缺的一類藥材。

物以稀為貴,所以比較金貴。在我們農村老家,叫蟾蜍為蛤蟆,也叫癩蛤蟆,老戒(“戒",是不是這個字兒,我不敢肯定。)等。

說到蛤蟆這個東西,十人見了九人厭。因為它相貌太醜陋。

癩蛤蟆滿身的小疙瘩,受到刺激,還分泌一種粘白色水兒。就是中藥上所說的蟾酥。也是一種名貴藥。

癩蛤蟆長相醜陋,不受人待見。從有關它的一些俗語裡,就不難看出來。

什麼“癩蛤蟆想吃天鵝肉啦”;

什麼“癩蛤蟆打立正,硬撐”啦;

什麼“癩蛤蟆趴在腳面上,不咬人噁心人”啦;

……

癩蛤蟆這麼不讓人喜歡,可它身上卻有兩樣堪稱寶貝一樣東西,就是蟾衣和蟾酥。

據上海中醫藥大學和上海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等一些權威部門測定:

蟾衣中念蛋白質74.2%,氨基酸54.8%,蟾毒內脂0.3%,砷鹽<1ppM,還有硒,銅,鋅等微量原素。

這些有效物質成份,對人體的健康極為有利。

蟾衣有消除惡性腫瘤的作用。它進入到患者的血液裡後,能直接抑制癌細胞的發展和惡化。因為蟾衣中所含有的硒元素,能夠增加癌細胞中“環核苷酸”的含量,來達到阻止癌細胞的裂變。

蟾衣對各種中晚期癌症的治療,都有很好的效果。

並且,蟾衣在癌症患者放化療的過程中,配合服用,能大大提高治療效果。

蟾衣具有如此的功效,當然它的價值就引起而知了。

但是蟾衣之所以貴重,除卻它極高的醫用價值外,人們很難從自然界獲取到它,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在農村,有種說法,說“癩蛤蟆皮,是個謎,年年蛻皮不見皮”。

為什麼這麼說呢?

因為,人們知道蛤蟆是蛻皮的,但卻很少有人能見到蛤蟆皮。

原來,這傢伙在蛻皮時,邊蛻邊吃,自己把蛻下來的皮又吃進了肚裡去了。

以前,人們獲取蛤蟆皮,沒有辦法,只能採取“殺雞取卵"的辦法,把蛤蟆直接殺掉,然後取下皮來。

這當然是一種破壞性的做法,致使蛤蟆自然資源快速減少。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現在一些養殖場,已經掌握了,不用殺死蛤蟆也可取皮的新技術。

並且,獲得蛤蟆皮,完整,無異味,厚度均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