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蜂只产子脾,不产蜜是什么情况?

哩哩我有糖


蜜蜂产子的需求

其实相对来说如果蜜蜂大量产子,说明的是外界的蜜源丰富,蜂王产卵情况良好。为什么这么说呢?虽然工蜂不产子,但是工蜂也决定了蜂王的产子情况,原因是蜂王产子与工蜂的饲喂有关,而工蜂饲喂蜂王的特点是在气候条件好,蜜源充足的情况下才会大,量的饲喂蜂王,让蜂王快速产子,如果外界蜜源条件不好,工蜂则减少对蜂王的饲喂,控制蜂王产子,以此来减少蜂群中对蜂蜜的消耗,便于蜂群度过难关。所以相对来说蜂群中有蜜不一定有子,但是有子就一定有蜜。

蜂群蜜压子与子压蜜是客观存在的

在蜜蜂养殖中我们经常都会听说蜜压子,但是由于蜜压子对我们的蜂蜜蜜蜂繁殖有影响,很多朋友往往比较关心蜜压子的问题,而子压蜜对于很多朋友来说看起来像是蜂群旺盛,所以这是很多朋友都愿意看到的,养蜂人把这种显现默认为一种好的现象,所以我们很少听说子压蜜的说法。我们先来看看子压蜜与蜜压子的区别。

第一:蜜压子

蜜压子的意思与字面意思是一样的,也就是蜂群中蜂蜜过多或者花粉过多的时候,大量的巢房被蜂蜜或者花粉占据,最后蜂王没有产卵的位置,或者蜜粉压住了蜜蜂幼虫的现象。

第二:子压蜜

子压蜜正好相反,子压蜜是蜂群中蜂王产卵旺盛,导致蜂群中大量的巢房被幼虫占据,没有多余的空间来装幼虫的现象。具体是蜜压子还是子压蜜,其实主要看哪一样是主要的原因,如果是蜜多我们就叫做蜜压子,如果是蜂多我们就叫做蜂压子。

出现蜂压子怎么解决

出现蜂压子的原因我们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蜂王产卵太快,导致巢房被大量占据,二是我们蜂群中空的巢房本来就少,蜂王一产卵就没有了储蜜的位置,我们来看看这两种情况下分别该怎么解决。

第一:蜂王产卵旺盛

如果是蜂王产卵旺盛,导致大量的巢房被占据,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把蜂群中的部分幼虫脾提到其它蜂群哺育,换入新的空脾,这样蜂群中有更多的巢房给蜂王产卵,同时提供了更多的储蜜空间,还可以弥补其它蜂群蜂王产卵不力的劣势。如果还是有问题,我们可以在蜂群的边二脾上加一张空脾,这样蜂群中就有储蜜的位置了。

第二:蜂群中空的巢房过少

如果我们蜂群中本来空的巢房就不多,在我们的蜂王产卵的时候,很快就把蜂群中的巢房产满,导致蜂群中没有储蜜位置,也是容易出现之间产子不见蜜的现象的。虽然说看到蜂王大量产卵是好事,但是如果蜂群中严重缺蜜,大量的子脾占据了巢房,其实也是相当危险的,一旦出现恶劣气候,蜂群能够坚持的时间非常短,所以我们应该保证蜂群中有充足的储蜜,提供更多的空巢房给蜜蜂储蜜,如果短时间无法实现,最好在边脾上更换蜜脾进去,以免气候突然变化导致蜂群饥饿。


蜂部落


感谢悟空问答,土蜂只产子脾,不产蜜什么情况,你说土蜂就统称的中蜂,说明你蜂并不是强群,巢房不够蜂王用,我个人看产子取蜜两不误的发展。

首先提前繁殖釆集蜂,大蜜源到来时候以到十柜蜂,就要知道蜜蜂繁殖过程,从开始蜂王产卵繁殖工蜂的时间21天,开始出来的工蜂只能做内勤工作,造脾、喂幼虫、釆花粉,长到成年蜂才做采蜜工作,看到蜂又多,繁殖迟了是幼蜂也不能采蜜回来,蜂王大量产卵是每天2000粒,所以要想法够蜂王产卵的房间,不然就会发生分蜂热,分蜂热一旦发生工蜂就造不好脾,只想造王台不造脾,所以解决你那问题,只有提早一个月组织繁殖群,若你真的是土养中蜂,以前那种圆桶,就只有等,自产自灭,有蜜就割没蜜就等,象这种一年割一次蜂蜜,急早改进不好管理,有蜜在缺蜜季节也被蜜蜂吃了,在流蜜期割下来也是当季的,割脾也伤蜂,急早过箱吧!。


良民大大的好544


土蜂就是中华蜜蜂,也叫中蜂。一般相对于意蜂来说群势较弱,善于踩零星蜜源。定点养。

你要了解一下你们当地的蜜源,比如我们贵州有三月油菜花(一般不取蜜供它繁殖用)五月板栗花大流蜜后二十天可以取一次。八九月五倍子花期可以取一点。

蜜蜂产子多代表蜂群健康,发展的好,后期群势就好。一般一脾蜂3200只是产不了多少蜜的还不一定够它自己吃,最少要三脾蜂它才能维持基本的温饱实现自给自足。

要想产蜜,必须要六脾以上的蜂群,在流蜜期过后二十天取蜜,就刚刚好。

中蜂并不是经常都可以取蜜的,一般定点养的每年取一次或者两次蜜,你要想像意蜂一样高产是不得行的,除非你追花期。

纯正的中蜂蜜特别贵,市场价200一斤,并且供不应求。所以你不能急于求成,要让蜜蜂队伍发展壮大,等到流蜜期的时候正是强群。一定会有好的收货的。


月与花依旧


你好,根据你提出的问题,整理了以下观点,仅供参考:

1.需要分辨所产幼仔是否正常,是否出现工产现象(工蜂产仔),一般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蜂群失王,会伴随蜂群群势下降;

2.观察蜂脾实际情况,在蜂王正常存在,群势正常情况下,蜜脾封盖且面积较大时,说明蜂群默认蜂蜜花粉储备足够,需要壮大群势,此时需注意是否有王台存在,有无分蜂的可能,若是活框饲养,可添加空巢脾或适当取蜜解决;

3.观察蜂箱内有无蜂群病变、巢虫,外界有无天敌危害、环境突变,蜂群的自我保护机制也有可能造成此种情况,需及时处理。

以上是个人拙见,希望能对你有帮助,具体解决方案需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