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永居中國事件能引起哪些傳播學思考?

(以下文字,可能消費您5分鐘時間。)

注重客觀,注重真相,對網絡信息保持一份理性。或許會減少群體化效應。

興趣之餘,文筆有限,共勉哦。

事件回顧:

2020年2月27日,中國司法部發布《外國人永久居留管理條例(徵求意見稿)》(下稱《條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截至2020年3月27日。


外國人永居中國事件能引起哪些傳播學思考?


《條例 》徵求意見稿稱,為了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規範外國人在中國境內永久居留管理,保障取得永久居留資格外國人的合法權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制定本條例。條例一出,引起不少網民們的爭議。大部分網民表意見傾向反對面,很顯然,民眾對此並不買賬,民間輿論場的眾聲喧譁聲只增不減,不少網民認為放寬外國人進入中國權限,會引發中國失業率問題。更有人帶著有色眼鏡,將外國人範圍縮小,聚焦於黑人群體,這其中是否存在著民族歧視,排外主義和對黑人的刻板印象。隨著這一事件發酵的還聯繫到了婚姻問題,微博出現類似#中國女孩只嫁中國男孩#的話題。很多反對條款聲音顯現出嚴重的物化女性傾向。


外國人永居中國事件能引起哪些傳播學思考?


如果以新聞傳播的視角看待這件網絡事件,會涉及哪些理論?


1、 官方輿論場失語

其實《條例》引起牴觸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以往有外國人在中國優待超過了本國國民的前例,如:外國留學生高額獎學金和高出本國學生太多住宿條件,外國留學生的優惠政策等。人們在希望平等的天平能夠不傾斜。網民反應意見激烈,還因為這次的法律中部分條例規定界限模糊。網民們發聲尋求官方解釋,但是官方回應方面並不及時,也沒有針對細節化部分做出解釋。官方輿論場與民間輿論場產生極大的傳播隔閡,群眾當然會產生情緒化反抗


2、種族歧視、排外主義、刻板印象

種族歧視(Racism)是指一個人對除本身所屬的人種外的人種,採取一種蔑視、討厭及排斥的態度,並且在言論行為上表現出來。種族歧視是從殖民時期就已經存在。各國因為人種、膚色、經濟、文化等因素的不同而存在固有的偏見。此次,司法部公開《條例》向社會徵求意見,鼓勵外國人永久居留中國合法化,這可能更多地讓中國人感到的是一種威脅,抵制外國人入華居住,算不上種族歧視這麼嚴重。用“偏見”一詞可能更為恰當。


如果《條例》得以實施,吸引很多外來人口到中國是必然的,但是或許並不會造成資源的搶奪,反而可能對激發中國人才的核心競爭力有利。反對聲音中排斥外國人來中國,反應了一定的排外主義傾向。所謂排外主義,是指盲目地排斥一切外域的科學文化、安於民族現狀的一種錯誤思潮。這種思潮排斥外域的一切,拒絕同外國進行一切交往,其突出表現是閉關自守。開放的世界必將是一個包容的世界。引進人才,兼容幷蓄才能提高競爭力。


提到刻板印象,在該事件中也有所體現。我們對於黑人的印象,大多來自影視劇,亦或是書籍雜誌,互聯網。他們給我們溫暖塑造的形象多是皮膚黝黑,髒辮,非洲窮苦兒童衣不蔽體,流行疾病等,這些印象使我們在沒有接觸黑人群體前就擁有了基本判斷。導致我們為你對他們“敬而遠之”。加之許多人生活中接觸少,語言不通,使他們身上多了一層神秘感,我們為你往往以外形加以主觀判斷。促使對黑人群體的刻板印象根深蒂固。這次事件中,黑人也是可申請居住資格的對象之一。在社交平臺的場景中難免被放大,刻板印象的影響,極易對條款的正確解讀形成噪音。


3、物化女性傾向嚴重

《條例》第十七條針對外國人有家庭團聚需要方面,可以申請永久居留資格的條款表明:配偶為居住在中國境內的中國公民或者永久居留外國人,婚後已在中國境內與配偶共同生活五年,且每年實際居留累計不少於九個月,有穩定生活保障和住所。

部分網民對此過分誇大,加上營銷號瘋狂帶節奏,使得本來是討論外國人永久居留條例中不合理的條例,卻陷入對中國女生與“黑鬼”聯姻的口誅筆伐中,使條款向女權問題引流而忽視了條款本身,導致了輿論失焦。不少人認為,如果《條例》奏效,會引起大量外國人口湧入,使得中國女性加速外流, 網上掀起一股“保護中國女孩”之風,有人甚至發起了#中國女孩只嫁中國男孩#的話題。涉及女性相關的話題從來都沒少過。去年的“大學女伴”風波增以“女大學生伴讀留學生”博眼球。”被家暴”、“剩女”、“女博士”這些標籤很容易被冠之以女性,被汙名化的女性在這次事件中又被牽涉進來。網民在抵制別國人聯姻中國女性時,是這真的在“保護女性”還是擔憂中國男性的婚育難度?“中國女孩只嫁中國男孩”很顯然是對女性赤裸裸的物化。


4、網絡謠言、群體極化

網傳:“鼓勵女大學生聯姻”的說法都只來源於一篇來路不明的《楊宜勇:建議引進外國移民來彌補我國勞動人口不足》的文章。已經被確定為謠言。自媒體號斷章取義,利用“黑人”,“聯姻”等具有明顯挑動情緒的字眼做文章。後真相時代,網絡謠言傳播更加肆無忌憚,由於技術條件,社交媒體特性等因素,網絡謠言治理更加困難。


古斯塔夫·勒龐曾說:“在群體之中,絕對不存在理性的人。因為正如我們前面所說,群體能夠消滅個人的獨立意識,獨立的思考能力。事實上,早在他們的獨立意識喪失之前,他們的思想與感情就已被群體所同化。”勒龐認為群體易衝動、急躁,易受暗示,感情易走極端,專橫、偏執。這些特性容易讓群體形成盲從和集聚,導致傳播偏激的觀點,影響網絡輿情發展。


最近因為中國爆發冠狀病毒,部分正在國外的中國留學生或者中國人不同程度地受到外國人的排擠和排斥。這相關視頻上傳至視頻化社交平臺獲得大量關注。在特殊時期,更引起許多人的情感共鳴,從而產生對外國人的抵制情緒。在這個時期,國家政策公佈《條例》,“外國人”,“永久居住”等字眼躍然於屏幕,很容易點燃網民的非理性化情緒,在非理性網絡信息環境的渲染下,網民深陷其中,在意見領袖的帶領下,加入浩浩蕩蕩的網絡輿論大軍中。當有持有同樣觀點的人不斷加入群體中,群體所代表的聲音也越來越大。網絡輿論的漩渦也就難以阻擋。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