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名字的故事》:一个讲述女性内心世界毁灭又重塑的故事


《新名字的故事》:一个讲述女性内心世界毁灭又重塑的故事

前言:《新名字的故事》​是“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我的天才女友》。在第一部中,作者讲了她们少女时代的故事,也为后来的故事埋下了伏笔。《新名字的故事》讲的就是莉拉和埃莱娜青年时候的故事。进入青年时代的她们,开始面对爱情,婚姻,自我方向等这些复杂的人生课题,她们在新的身份下,对那个出生地有了更深的理解。本文主要从莉拉的角度来做分析,因为早早就辍学的她的命运才真正是那不勒斯的缩影。

1.​从友情这个角度来讲,莉拉对埃莱娜的态度,是一场毁灭又重塑的心路历程

“那不勒斯四部曲”​系列小说是以莉拉和埃莱娜两人跨越半个世纪的友谊为小说的线索的,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少女时候两人的友谊状态。两个女孩生长在同一个街区,家里都很贫穷,两人的成绩都很好,差别是莉拉的优秀靠的是天赋,埃莱娜更多靠的是踏实和勤奋,但两人依然成了朋友,一起玩耍,一起阅读。不过,在埃莱娜得到继续上学的机会时,莉拉为了让埃莱娜同她一样辍学,故意带她看海以此让她的家人对她产生不好的影响。

从这里可以看出,少女时候的莉拉对埃莱娜的友谊态度是温情但充满毁灭性的嫉妒的。

在埃莱娜得到了上学的机会之后,莉拉并没有因为自己没有得到正统教育而放弃学习和希望。辍学之后的她一边和哥哥在自家的店里帮忙,一边在图书馆里借书,阅读了大量书籍。除此之外,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她还和哥哥一起设计合作鞋子,试图用创业来追上埃莱娜的步伐,也想以此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再看看埃莱娜对莉拉的友谊,在“那不勒斯四部曲”中,她把莉拉当做自己的朋友,也嫉妒女友的智商比自己高,但是她从没做过任何伤害莉拉的事。

《新名字的故事》:一个讲述女性内心世界毁灭又重塑的故事

在心理学上,是这样定义嫉妒(嫉妒的本质极其广义定义)的:“同处一个系统中的A与B两个的物体本来能量场大致相等,方向相同,但当A的能量场突然大于B的能量场时,如果B的质量大于A的质量时,B的能量场将会限制或试图限制A的能量场的增大,B的这种限制或试图限制A的能量场增加的欲望就叫做嫉妒。”

  • 说得通俗易懂一点就是嫉妒是一种负面情绪。而心理学上把嫉妒又分正常嫉妒和非正常嫉妒。正常嫉妒是一种天然的人性,非正常嫉妒是一种病态的,具有破坏性的毁灭。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就可以看出少女时候莉拉的嫉妒表现是非正常的,埃莱娜的嫉妒表现是正常的。

那么,当两个人友情中的嫉妒如同莉拉一样向非正常形态发展时,应该怎么克服?在《新名字的故事》中,埃莱娜再见莉拉时,莉拉已经是一个有钱人的妻子。这时候的莉拉看透了自己丈夫的钱财来得不干净,她自己苦苦追求的理想世界崩塌了。这时候她开始给埃莱娜买书,还说要支持她一直读下去,想让她去实现理想,而莉拉也会因为钱的光明性用途而得到理想崩塌的安慰。此时,她把自己对埃莱娜有学可上的破坏性嫉妒转为了建设性的积极影响。

其实,嫉妒心理在本质上也是一种对自我与外界关系的态度。当与你同行的人比你强时,学会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学会馈予和吸取力量,而不是毁灭,如此才能共同进步,以达到互相成就的效果。

2.从婚恋这个角度来讲,看透了男权社会下男性的丑恶后,重塑了莉拉的两性观

对男权的抗争,是这部作品的核心意义之一。本书的作者在谈到男权给女性带来的危害时说道:

“我认为我们所有人,无论是哪个年纪的女性,现在都处于战斗之中,战争远远还没有结束。尽管我们认为已经把男权的语言、文化和社会抛之于脑后,但斗争还会延续很长时间,我们看一看世界的整体局面就能明白,这场斗争远远还没有结束,我们到目前为止获得的一切,随时都可能会失去。”

《新名字的故事》:一个讲述女性内心世界毁灭又重塑的故事

“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的第一部《我的天才女友》是以莉拉的婚礼结束的。和她结婚的是代表着那不勒斯传统——用男权统治女人的男人。只是,未经世事的莉拉在和他结婚的时候并没有看清这个男人的真相,更准确地来说,她是没有看清这个贫困地区下的愚昧文明。

和莉拉结婚的人叫斯特凡诺,这个男人是那个贫困地区除了索拉拉家族之外的富人,他的致富靠的是经商,比如卖糕点等传统买卖。他爱着莉拉的青春和聪慧,更盘算着莉拉设计的鞋子对他事业的帮助,所以对莉拉百般殷勤。这样的殷勤就让莉拉产生了好感,再加上和他在一起,既能摆脱索拉拉对她的追求,又能让自己和自己哥哥想要创业致富的理想得到进一步实现,所以莉拉就和他结婚了。只是结婚时,她才知道他是一个利益至上到六亲不认的人,结婚后她才看清他的丑陋,不仅时刻控制莉拉,还经常打她。

莉拉对于这样的婚姻生活是极度厌恶的,像她那样如此具有反叛精神的女性,怎么可能会甘心受人摆布,一直忍受着过一生。这时候,她遇到了一个男人,这个男人叫尼诺·萨拉托雷,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前莉拉是不喜欢这个男人的,但是在莉拉的婚姻失败,在她听到他谈到税收时,她对他有了兴趣。他说税收是“劫贫济富”的制度,莉拉是一个本性相当善良且渴望能给自己那个贫困地区带来改变的人,这让莉拉对他产生了好感,而很早前其实尼诺就崇拜莉拉的智慧,于是两人在一起一段时间后就私奔了。

这是莉拉真正意义上的初恋,但是好景不长。他们的分手,我把这个原因归为男权主义的控制思想和客观事态发展的必然结局。尼诺和莉拉在一起生活没多久,尼诺就因其它男人向莉拉献殷勤而对她大发雷霆,且收拾起行李就离开了。但到了车站他还是心软回来了,但在回来的路上,被索拉拉派去找莉拉的人殴打,人身受到威胁的他,彻底离开了莉拉。

最后莉拉还是回家了。回家之后她发现自己的丈夫早就有了外遇,她回家后不久那个外遇的女性由于怀了孩子就赖在莉拉家里不走,想要她丈夫负责。本性要强和善良的莉拉,再次出走了。这次出走,她带走了自己的孩子,哪怕是进入工厂做女工,也要离开这样非人过的生活。和她一同去的,是一个和她同样出生贫困,受教育程度低但自学计算机编程(在那个年代,计算机编程代表是先进科学和进步思想)的男人,这个男人和莉拉也一样善良,且尊重和善待自己的爱人。

《新名字的故事》:一个讲述女性内心世界毁灭又重塑的故事

诗人吴桂君在《喜欢一个人》中说:“喜欢一个人,始于颜值,陷于才华,忠于人品”。优良的人品是由本性的善良加文明的善良(后天塑造)所形成的,莉拉在经历了与斯特凡诺的婚姻和与尼诺的爱情后,看清了传统男权社会下的虚伪和“吃人”本质,最后领悟到了和自己有共同价值观,尊敬女性的人,才能给到自己真正的陪伴和安慰。

3.从实现自我这个角度来讲,看清了当地致富渠道的肮脏时,果断放弃了同流合污

我们先来看看那不勒斯这个地理位置。那不勒斯是意大利南部的第一大城市,是仅次于米兰和罗马的意大利第三大都会区。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那不勒斯在意大利是一座繁华的城市。那么,为什么我们在“那不勒斯四部曲”中看到的那不勒斯如此贫穷、落后和破败?原因是这部作品写的是二战后的那不勒斯。那时候在那不勒斯生活的人民,大多数都是很穷的穷人,孩子上不起学,医疗等公共设备十分贫瘠。然而,虽然这个地区穷人扎根,也有相对的富人。

在那个地区中第一富的人,首先就要数索拉拉家族。索拉拉家族靠的是做买卖致富,最主要的企业就是酒吧的经营,但这只是表象,实际上是用酒吧做遮挡,在里面做一些见不得人的买卖。这些都是莉拉知道的,她非常厌恶这样的生活,所以当索拉拉家族中的男人向她表白时,她毫不犹豫就拒绝了。除了索拉拉这样富人,就是像莉拉的丈夫斯特凡诺,也是靠做买卖积累资本的人。他虽然没有索拉拉家族有钱,但是比当地的贫困人群要富有很多。

莉拉的原生家庭本来是靠做鞋匠工作来维持生活的,所以,这也给了莉拉和她哥哥想做鞋子生意的灵感。莉拉的丈夫给她投资生产鞋子,但是鞋子由于太时尚,成本太高,在那不勒斯那个地方没有市场,最后只得借助索拉拉家族的势力和财力向繁华地区销售。鞋子的成功入市之路,其实也是莉拉的理想破碎之路。她理想中的生意是干净的,但在这之中她看清了自己丈夫做生意时的坑蒙拐骗,更别谈最终恶迹斑斑的索拉拉家族的介入,于是,她再也不想设计鞋子。

这时的莉拉,婚姻生活和创业生活与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的,能够谈心的朋友又不经常在自己身边,这是她的心灵世界在现实面前的完全崩塌。然而,她并不是一个会被生活轻易打垮的人。在年少时的梦全部都被碎了之后,她重新审视了这个地区,觉得只有过上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那才是自己的人生,她不愿意被这个地区同化。于是,她义无反顾地离开了自己的出生地,从一个工人做起,业余时间学习计算机。很多网友看到这时候的莉拉为她的遭遇可怜,其实,这是希望的重新燃起,心灵得到救赎的开始。

《新名字的故事》:一个讲述女性内心世界毁灭又重塑的故事

“那不勒斯四部曲”的写作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向外,它刻画了恢宏的社会图景,向内,它探索了隐蔽的人性真相。在“那不勒斯四部曲”中,最受国人欢迎的就是第二部《新名字的故事》,之所以会这样,“那不勒斯四部曲”的中文版译者陈英对此的回应是:

“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读者比较多,也可能是因为第二部发生的事最富有激情。我觉得年轻时的体验很重要,有很多能引起共鸣的地方。”

  • 事实上,莉拉和莱农,尤其是莉拉青年时代的经历,她内心世界首次和现实生活对垒后产生的毁灭感,都确实是能让很多人引起共鸣。那同时,希望看了这部作品后,我们都能在莉拉身上获取力量,毁灭后能迅速重建价值,走在自己理想的路上。

就如陈英说的一样:

“女性的“人格”和“自我”在莉拉身上很明显,她一辈子抵抗世界,捍卫的也就是这些。我觉得读者,尤其是年轻的女孩子,不一定希望成为莉拉那样的女孩,但可能会从她的思想行为中汲取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