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敌人坦克怎么办?转身逃命还不如握紧自己手中“羞羞的铁拳”

我是“保持进攻线”,喜欢我的文章请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谢谢!

二战中德国自从开启东线战场之后,就逐渐陷入到冰天雪地的泥潭中,开始超额消耗自己的战争潜力。面对苏联日渐强大的装甲洪流,德军一线步兵装备的各种反坦克武器的缺点逐一暴露了出来:

反坦克炮太重,而且由于造价过高导致数量难以满足需求。

遇到敌人坦克怎么办?转身逃命还不如握紧自己手中“羞羞的铁拳”

描绘二战德军反坦克炮组的画作


反坦克枪早期对付轻型坦克还可以,面对T34和重型坦克时,和烧火棍没有区别。

反坦克枪榴弹用起来方便,还是威力不足。

唯一堪用的是3型空心装药磁性反坦克手雷,它可以很容易让士兵获得“独立坦克击毁臂章”甚至“铁十字勋章”。只可惜使用这种手雷需要同坦克“贴身肉搏”,荣誉往往都是死后追授。

此时德军一线步兵急需一种能在相对安全距离上,可以对付敌人坦克的有效武器。

空心装药破甲弹

早在1792年,德国就在采矿业使用了空心圆锥形炸药,来提升爆破效果。1883年,又是德国人马克思•冯•福斯特首次制造出了炸药“聚能效应”。随后,基于“聚能效应”的研究一直继续发展,空心装药的威力不断提升。

“战争是促进科技发展的催化剂”,二战爆发后,关于“聚能效应”的科学研究出现了井喷,科技领先的德、美、英纷纷研制出了“空心装药破甲弹”。

空心装药破甲弹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弹药内部装药被制成带锥形孔的空心圆柱体,并在锥形孔内加上锥形金属罩,药柱爆炸的能量融化锥形罩,使其凝聚成一股高温、高速、介于固态与液态之间的金属射流,射流速度为每秒3-21千米(取决于成型装药的形状),作用在目标上的压强可达每平方厘米10万吨甚至更高。由于金属射流的形成需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弹药前部留出了很大一块空腔,因此被称为“空心装药破甲弹”。

德国当时最著名的此类弹药就是——“铁拳”。

铁拳的结构与性能

“铁拳”的结构极其简单,同代表德国的“精密制造”相比简直是两个极端。“铁拳”作为一种一次性武器,由发射管和火箭弹两部分组成

遇到敌人坦克怎么办?转身逃命还不如握紧自己手中“羞羞的铁拳”

铁拳非常简陋


发射管由无缝钢管制成,长度接近1米,口径为44毫米。在发射管上方有一个简易折叠瞄准装置,其与弹头上边缘重合来进行瞄准。瞄准具后方则是发射扳机。

大多数型号使用的是140毫米超口径火箭弹,由风帽和带有一体式弹尾的弹体组成。空心装药药罩后方是弹头部分,内装800克空心装药,最大破甲厚度200毫米,足以对付二战期间所有坦克。另外由于高爆装药量大,对付混泥土、沙袋等工事也相当好使。

弹尾上有4片折叠尾翼,假如弹药没有尾翼来稳定,发射出去后会高速自旋,在离心力作用下,高温金属射流的穿深会消减3/4。

整个“铁拳”系列型号繁杂,分别有铁拳30、铁拳60、铁拳100、铁拳150……编号中的数字代表的其实是该型号的最佳射程。实际上每种型号最大射程则是最佳射程的两倍,但是超过最佳射程后弹道会严重变形,准确度极差,没有实战意义。以最常见的铁拳60为例(到1944年底月产量高达130万支!),对30米目标命中率为95%,对60米目标命中率为75%,对80米目标命中率就骤然下降为25%。

遇到敌人坦克怎么办?转身逃命还不如握紧自己手中“羞羞的铁拳”

铁拳系列


铁拳和当时其他反坦克武器相比的优点:

同反坦克炮相比,铁拳不需要高初速动能,也不需要穿甲弹的特种合金弹芯。发射管就是一根无缝钢管,不像反坦克炮工艺复杂造价高昂,因此价格便宜量又足。基本可以做到人手一支,重量轻,单兵可以携带与操作。

同反坦克手雷相比,铁拳可以在较远距离隐蔽射击而不用贴身肉搏,只要击中目标,破甲威力就基本一致,不会随着距离增加而衰减。破甲能力只取决于装药弹头的结构和大小。

同反坦克枪和反坦克枪榴弹相比,威力大大增加,可以击穿当时盟军的所有坦克。

铁拳的装备和使用

由于“铁拳”单人就可以操作,也不需要过多的培训,因此被当做类似手榴弹这样的一次性武器配发

遇到敌人坦克怎么办?转身逃命还不如握紧自己手中“羞羞的铁拳”

为了显示铁拳易操作,德国还拍了教妇女使用铁拳的纪录片


这种常规武器的配发标准一视同仁,不论是党卫军,还是国民掷弹兵师、步兵师、山地师都按同一标准。步兵连和战斗工兵连分配36支,炮兵连分配12支,反坦克连和其他师直属连分配18支。此外装甲师和装甲掷弹兵师分别装备1000和1500支铁拳。

遇到敌人坦克怎么办?转身逃命还不如握紧自己手中“羞羞的铁拳”

军用自行车配铁拳是当时最时髦的搭配


战斗时,连里会给每个双人散兵坑或者机枪巢会配发1-3支,具体数量依地形而定。平原地形遇到坦克的“好运”高就多发两根儿,山地、森林这些难以见到坦克的地形就少发两根儿。没有统一的标准。

由于铁拳对付步兵效果不佳,因此在战斗中,德军一般先用野战炮、迫击炮、机枪等武器将敌人坦克与支援步兵分割开,再发射大量烟幕弹造成坦克乘员视线受限。随后德军的反坦克猎手们才会从散兵坑中,用铁拳从四面八方向敌人坦克集火射击。

铁拳的发射操作流程:

铁拳发射前得先取出起爆药和引信,然后将弹头从发射管中拆下,倒持弹头(弹尾朝上)插入发射药,随后插入引信。准备好后继续倒持弹头插入发射管,并注意管尾的纸盖保持在原位。

这时就可以拔出保险销,将扳机护盖解脱。然后向上推动扳机护盖,帮助火箭弹在发射管中就位,直至扳机护盖与发射管垂直。准备完成后将发射管夹在右臂腋下(左撇子可以无视),并用左手握住右手前方的发射管,再低头瞄准发射。

遇到敌人坦克怎么办?转身逃命还不如握紧自己手中“羞羞的铁拳”

腋下发射姿势示意图


对于6.8千克的武器(铁拳60)来说,立姿射击时这套操作流程还算简便。当需要卧倒射击时,就颇有些麻烦,射手往往会因为不被发射管后方喷出的火药气体烧到自己的腿而大伤脑筋。因此在俯卧时,大多数采用肩扛式发射。此外在战壕和散兵坑内也要采用肩扛发射,以免尾焰反射到战壕内把自己烧伤。

反正不论是夹在腋下还是扛在肩上发射,并没严格规定,可以怎么方便怎么来,唯一的原则就是“注意尾焰”。

遇到敌人坦克怎么办?转身逃命还不如握紧自己手中“羞羞的铁拳”

战壕中使用铁拳的标准姿势


结语

从1943年8月第一款“铁拳30”装备部队,“铁拳”的产量随着战争的需求持续增加。到1945年3月,“铁拳”在德军中的装备量达到顶峰,高达274万支(此外还有27万支处于存储状态)。后来随着盟军频繁战略轰炸导致产量下降,但是其在战争中的总产量也达到了

815万支这个恐怖的数字。

遇到敌人坦克怎么办?转身逃命还不如握紧自己手中“羞羞的铁拳”

人手一支才有安全感


虽说后世大名鼎鼎的RPG并不是直接仿制的“铁拳”,但使用超口径弹药的火箭筒到底有没受到“铁拳”的启发并继承了它的一些设计特点,大家见仁见智。就算当今的反坦克导弹时代,受到“铁拳”影响的各种简陋单兵反坦克武器仍活跃在世界各地的局部冲突之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的话就请关注我,我是“保持进攻线”,持续为您带来精品好文,谢谢您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