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摔出骨折却被骂祸害 养儿育女意义到底何在?

一/<font>

今天在大巴上听一个中年妇女跟邻座的人聊天慷慨激昂,人一旦年纪大了,脑子就跟着不清白了,就像她的父亲,七十岁的人了还一意孤行要上山砍菜,如今摔出股骨颈骨折,一大家子倾家荡产都可能没法让他站起来了,以后吃喝拉撒都需要专人照顾,一家人的生活都永无天日了。真是个祸害,我们兄妹四个都会被他害死。/<font>

接着她分别列举了老人四个子女的难处,三个女婿都常年在外务工,儿子向来体弱多病,老人这一病身边连个出力的男人都没有。/<font>

而且她们兄妹几个日子都过的十分紧凑,两个妹妹都在二胎政策开放后生了小孩,年纪大了,一天到晚照顾小孩就头昏脑胀了,哪来时间精力去照料医院的老父。/<font>

说到自己,更是声泪俱下,大儿子新婚在即,为了娶个儿媳妇,已经是家徒四壁了,还有个上高中的小儿子,想想以后还要准备二儿子的婚礼,压力大到晚上都睡不着,40多的人看起来就像60岁了。/<font>

一个个自己的日子都过的不利索,父母还不知道体谅,要出来捣乱,这简直是给子女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啊,自己老了还要来害子女,真闹心。/<font>

车上很安静,没有人去评论到底父母想自力更生对不对,人活到三四十岁了依然是苟延残喘又有多落魄,生活从来都不易,只是有哪个父母会制造麻烦,安心看孩子的生活艰难险阻、鸡飞狗跳?/<font>

二/<font>

曾经在脑外科上班,见过很多脑出血的老人。这个病一病是毫无征兆,突然就人事不省,大小便失禁,很多家属遇到这种情况瞬间都无法接受,不敢相信现实,会想尽一切努力挽救眼前的生命。/<font>

可是这个病注定是一场持久战,我们必须熬过初期的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擦身子、大小便都在床上解决,事无巨细都要子女们亲力亲为。/<font>

见过孝顺的,一家人和和睦睦,子女们轮流照顾,细心周到,毫无怨言。但更多的是戴着无数层口罩,手套,连擦洗身子都是一脸嫌弃的子女,她们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似乎这样是在体现自己的高贵,好像眼前躺着的是一个素不相识的流浪汉。/<font>

这样的子女一边碍于他人的评判,不得不继续呆医院,另一边经常是几个子女因为住院费,因为照顾分配不均吵成一团,往往两三天就安慰自己,已尽人事,天命如此没必要让老人再受折磨草草出院。/<font>

是的,我见到过太多明明有希望,子女却随意放弃治疗的,因为他们不能耐心的去照顾自己的父母,因为他们觉得父母已尽是自己美好生活的阻碍,多么让人寒心。/<font>

相反,我也见过不少三四十岁脑出血的,白发苍苍的老夫妇整夜整夜的守候在孩子身边,就算床上的孩子也是毫无知觉的植物人,仍然不放弃一线希望。/<font>

为什么孩子对父母的爱会是如此的脆弱?/<font>

三/<font>

曾经知乎有人提问,“养儿是为了防老吗?”/<font>

看到一个很感动人的答案说:“为了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参与意味着付出与欣赏,孩子不求完美,不用替我争门面,不用为我传宗接代,更不用帮我养老,只要这个生命健康存在,在一个美丽的世界走一遭,让我有机会和他(她)同行一段美好……一切足以!”
/<font>

养儿历尽千辛万苦,巴不得给他全世界,参与一个生命的成长真有那么美好值得付出那么多吗?/<font>

空巢老人一直是讨论的热点,网上也出过空巢老人求长期租客,自己走后所有房产赠送的案子,老人真的不需要儿女吗?/<font>

不论年轻时你有多成功,多强悍,总有走不动的一天,总有身体不适的时候,总有心情惆怅想要倾诉的瞬间,而面对的只有冰冷的房子,只能听听自己的脚步声,这样的日子是多么的悲凉。/<font>

所以我觉得养儿防老就是生儿育女的目的之一,不然何必受那么多苦去拉扯另一个生命,自己潇潇洒洒,没有任何羁绊去走、去工作、去学习,多舒坦。/<font>

养儿防老其实没那么俗气,是一种血浓于水的亲情,如果向孩子传达这种观念,不是鼓励孩子成为一个六亲不认,薄情寡义之人吗?这样的人又怎么走入社会,在这个世界立足。/<font>

四/<font>

我也和周先生开玩笑讨论过这个问题,如果等我们老了,哪也去不了了,孩子不管我们怎么办?/<font>

“那我会拍他两巴掌。”/<font>

“可是那时候你已经打不过人家了!”/<font>

“那我们现在好好存钱,以后住养老院去。”/<font>

“可是,钱请到的只是工人啊,我受不了自己睁大眼睛却看不到、等不到自己的孩子。”/<font>

是的,我可以好好保重身体,存一笔足够自己生存的钱,但是我们不能没有孩子的消息,没有孩子的陪伴,没有孩子的关心。/<font>

所以从现在开始,趁宝宝还小,要让他学习中国传统的优良文化,做一个懂礼法、知孝悌的人。或许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孝顺父母,亲临善友,让他生活在一个和谐、温馨的世界里,才有学习的榜样和动力。/<fon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