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符號:灑金橋清真西寺

灑金橋西寺位於灑金橋十字路口,現在的清真西寺已經是中國傳統建築和阿拉伯風格相結合的群落,和別的清真中寺一樣門口擺放著一對古舊石墩。灑金橋西寺最早成立於1920年,現清真寺所在地據說原來為佛教的“海會庵”,舊有大殿三間,於1926年年,由脫離灑金橋古寺的教民集巨資2000大洋購買此地改建為清真寺。適逢時任國民第一軍七師師長馬鴻逵到陝西,遂提“清真西寺”四大字匾額。

西安符號:灑金橋清真西寺

灑金橋清真西寺位於灑金橋十字西北口,所在地原來為佛教的“海會庵”,舊有大殿三間,在清光緒三十二年被改為回教國民小學校,後來因為教派之爭於民國十五年由脫離灑金橋北寺的教民集巨資購買此地改建為清真寺。

西安符號:灑金橋清真西寺

進入院內十分簡潔,和同街的清真古寺相比,雖然建築風格也是中西合璧,但中國傳統建築保存更多,兩側的廂房還是中國傳統民居結構,但禮拜大殿已經是純粹的阿拉伯風格。

西安符號:灑金橋清真西寺

灑金橋位於陝西省西安市蓮湖區的回坊內,清末以沙姓人住此街北段,得名沙家橋,後改為灑金橋。現在的灑金橋並沒有橋,而是一條長約800米的看似不起眼的小街,它北起蓮湖路老關廟十字,寬約5米,向南延伸進入回坊後,收窄至不到4米,然後通向大麥市街。歷史上灑金橋幾易其名,先後用過大橋街、鐵爐坊、前衛路、老關廟等名稱,但只有灑金橋這個名稱最恰當地說出了這條街與黃金的不解之緣。

西安符號:灑金橋清真西寺

著名秦腔演員孫存蝶在《拾黃金》裡表演一個叫花子拾到黃金的故事,這個故事的原發地就在西安的灑金橋。現在的灑金橋並沒有橋,

西安符號:灑金橋清真西寺

灑金橋馬二優質酸湯水餃, 未晌午不到就人頭湧動,不僅有聞名而來的吃貨,更多是附近居民的日常餐食。大廳的降溫只靠一個大風扇呼呼轉,簡陋老久的板凳桌椅,門口大鍋咕嘟嘟,一次出鍋20-30碗依舊是供不應求。

西安符號:灑金橋清真西寺

灑金橋劉信牛羊肉泡饃小炒, “鼎鼎大名”的老劉家,吃泡饃的“首選”。湯汁“濃郁”,極為“鮮美”;羊肉“嫩得稀爛”,“毫無羶味”;饃“一定要自己掰”才有感覺,得掰“小點”,這樣才可以充分吸收湯汁。

至於環境和服務嘛,就不多計較了,“越差的地方味道越正宗”。劉信最開始賣泡饃,湯香肉爛價實在!後增小炒泡饃,肉大饃筋,酸辣鮮香,名聲大振,受到無數吃貨們的追捧!坊間很多家做泡饃直接用泡饃湯,而真正地道的小炒泡饃一定要有爛牛肉的湯,味道出來是酸辣、料香、牛油氣搭配均衡才為正道,正是這種霸氣十足的味道讓人慾罷不能。

西安符號:灑金橋清真西寺

灑金橋在西安吃貨的眼裡才是真正的回民美食街,老李家胡辣湯就在北口,無數食客都會懷念當年李老爺子掌勺的時候,丸子那個筋道,湯那個香。雖然現在的胡辣湯已不見李老爺子當年的風彩,很多老食客還是在追捧他家。湯味突出的是調料味重,霸道,入口麻麻的,若是你不小心喜歡上了他家的肉丸胡辣湯,別人家的吃起來一準沒味,屬重口味的肉丸胡辣湯。

西安符號:灑金橋清真西寺

老李家家邊上的楊天玉臘牛肉夾饃也是這條街不得不吃的店,一大早就排起了長隊,有專門跑到他家一買十幾二十個往回帶的,現制託託饃,熱饃夾涼肉,真正能體驗到臘牛肉的鹹香味道,又少了一絲熱肉的油腥氣,這和其它家賣臘牛肉夾饃熱饃夾熱肉是兩個風格,只有真正吃貨才能品味到其中的差別。這兩家店生意都相當不錯,賣的東西又互補,這邊買個臘牛肉夾饃,那邊來碗胡辣湯,排兩回隊吃頓早飯你不記住他們都由不得你,兩家基本上都是賣到中午就收拾攤子。

西安符號:灑金橋清真西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