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空導彈是如何擊落超遠距離的戰機的?

孤獨的虎王


這個嗎,既需要火控系統及導彈的質量過硬,也需要敵機配合。

不知道這個超遠距離指的是多遠,假定是100公里吧。

火控系統

首先火控系統需要能在100公里距離上截獲目標,並且穩定跟蹤。老實說,光這條就夠難的。因為目標的雷達散射截面(RCS)稍微小一點就辦不到。像APG66雷達,能搜索到148公里外的10平方米空中目標,而目標RCS如果是2平方米,那搜索距離就下降到83公里了。所以,目標的RCS不能太小,嗯,囉嗦半天的意思就是目標可別是隱形飛機。

主動雷達制導導彈

導彈的動力射程當然要超過100公里咯,而且要大大超過,至少150公里吧。沒辦法,因為導彈都是用火箭發動機的,這100公里也就前面不到一半的路程是有動力飛行的,後面嘛,就對不起了,只能依靠慣性了。所以,這距離太遠也挺難為導彈的。後來美國搞了個雙脈衝發動機,就是可以分段點火燃燒,這樣可以點火飛一段,滑一段,再點火飛一段……射程就延長了不少。所以中國也搞了個這玩意。

導彈的動力夠使了,但不能瞎飛啊。所以導彈上要有個慣導系統,在發射前和載機的慣導系統對準,然後發射。根據載機給裝定的敵機航跡確定導彈的飛行方向和距離。當然了,現在的導彈都有個數據鏈天線,就是好讓載機不斷把敵機位置通過數據鏈發給導彈以調整飛行方向。一路飛啊一路飛啊,等飛到20公里的距離上了,很好,彈載雷達開機,很好,捕獲敵機……

敵機

敵機也得配合,必須保持速度、航向、高度基本不變一直往前飛。特別是彈載雷達開機那段時間,敵機可千萬別來個鷂子翻身之類的動作。不然彈載雷達會找不著北的。等彈載雷達順利搜索到敵機之後就會轉入跟蹤模式,這時就會以高頻率穩定地發射電波了。敵機這時候最好什麼反應也沒有,繼續呆頭呆腦往前飛,然後,導彈根據回波信號不斷調整各個氣動控制面,越湊越近,越湊越近,最後,一個猛子扎向目標!

OK,導彈命中超遠距離目標!大致就是這麼個過程。


asiavikin


上世紀50年代,最早的遠距離空對空導彈射程在30多公里。超過人的肉眼可視距離。但是小於機載雷達的探測距離。

隨著導彈技術的發展,導彈的射程逐漸增大。雷達的搜索距離也逐漸增大。上世紀就60年代,出現了射程達到100公里的空對空導彈。稱之為遠距離空對空導彈。原來的遠程導彈被稱之為中距離空對空導彈。

這樣基本上形成三個射程系列的導彈。分別採用不同的制導技術。近程導彈都採用紅外線制導技術。體積小,機動性好。以美國的響尾蛇系列為代表。法國的魔術R550為後起之秀。

中距離導彈採用雷達半主動制導技術。以美國的麻雀系列為代表。

遠程導彈由於飛行距離遠,採用複合制導技術。戰鬥機的機載雷達進行搜索,探測距離在200公里以內。發現目標後跟蹤目標,發射導彈。導彈在中途飛行階段採用慣性制導,依靠安裝陀螺儀的自動駕駛儀操縱導彈飛向目標。接近目標後,一般在10幾公里,導彈上的彈載雷達開機,轉為主動雷達制導。導彈導引頭接收目標反射的雷達波進行跟蹤瞄準,飛向目標。在接近目標十幾米的距離,引爆戰鬥部,利用爆破產生的大量碎片或環形連續杆破壞目標結構。

採用主動制導的原因是距離太遠,雷達信號較弱,導彈導引頭的雷達天線小,接收能力差。中距離導彈採用半主動雷達方式可以減輕導彈重量。增加射程。

遠程導彈射程早期都在80公里以上。只有美蘇兩國由於作戰需要研製出實用的導彈。蘇聯的是裝備米格-25截擊機的R-40型,北約編號AA-6毒辣。採用兩級固體火箭發動機,射程80公里。



美國的是AIM-54鳳凰,中文習慣譯成不死鳥。該導彈原為海軍F-111B艦載戰鬥機的武器系統。射程在80公里以上,理論上150公里。試驗中擊中過200公里的目標。




現在的導彈技術越來越先進。美國的AIM-120雖然稱為中程空對空導彈,但是射程已經達到以前的遠距離空對空導彈的水平,達到80~100公里。俄羅斯的R-77新型號據說也達到了160公里。

蘇聯的米格-31裝備了R-37導彈,北約代號AA-13長空暗箭。射程150公里。試驗中擊中過300公里的目標。



遠程空對空導彈的重量和體積都比較大,射程超過100公里。只有雙發遠程戰鬥機才有裝備的可能。國外只有美俄有這種作戰需求。歐洲的颱風和陣風戰鬥機只裝備中程空對空導彈。

有消息說中國的霹靂-15射程為150~200公里,已經裝備了殲-20隱身戰鬥機。


一葉楓流


預警機。導航。發射遠程。空空導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