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洲杯可以出现希腊神话和丹麦童话类似的奇迹,但是世界杯永总是传统强队夺冠?

郑恩君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我们知道希腊队拿到过2004年欧洲杯的冠军,丹麦队也在欧洲杯取得过好成绩,但是在世界杯的赛场上虽然是有绝对实力的球队才能够拿到冠军,不过也有一些黑马球队取得过比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世界杯冠军需要的硬实力更强,应对变化的能力要更强。



欧洲杯能够出现非传统强队夺冠的原因。

其实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希腊队拿到了2004年欧洲杯的冠军,希腊队依靠的是非常实用的足球,顽强的防守反击,他们在失去了观赏性的基础上取得好的成绩。但是在欧洲杯夺冠以后希腊的国内球迷就对球队提高的要求,让他们不仅要有成绩,而且还要踢出漂亮的足球,这也是希腊队在夺冠以后很快就不温不火的重要原因。


在欧洲会有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欧洲足球的体系是一脉相承的,各个国家的球员都在五大联赛踢球,而非五大联赛的国家联赛也在模仿五大联赛。这就导致了球员都是标准化生产出来的,彼此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特别大。球队之间的实力差距也不是特别大。而一场淘汰制的比赛又具有偶然性,最终谁赢了谁都是可以理解的。

世界杯为何都是传统强队夺冠。

欧洲杯属于是相同体系下的球队在一起踢球,同时他们的风格和技术水平也是有相似之处。但是世界杯就不同了,有各个大洲的球队,南美洲和欧洲的踢法完全不同,甚至一些非洲球队还能出来搅局也是因为强队对他们踢法的不适应。踢球方式和对于比赛理解的多元化会让比赛更加具有偶然性,有的球队实力强,但是适应能力不强,也会输球。同时这种偶然性也是让球队夺冠更加具有难度。冠军球队必须要在与不同风格球队的较量中都要取胜,他们需要面对过去几年都不曾遇到过的踢法,这就要求他们的绝对实力要更强。所以世界杯的偶然性更大,但是夺冠的球队却必须有实打实的硬实力。



其实欧洲杯的整体实力更高,但是世界杯的偶然性和夺冠必须要有绝对实力的特点让它更加精彩。


锐理体育观





在国家队中欧洲球队之间的差距其实并不是非常大。这有几个原因在里面:第一:作为在世界上拥有最好联赛的欧洲可以吸引全世界最优秀的球员汇聚一堂,这是其他洲不可相比的。第二:除了最著名的五大联赛聚集各国的精英猛将,还有欧洲各国的良好的足球基础和推广,加上健康有序的联赛竞争造就了欧洲无弱旅,实力上并没有巨大的差距。第三就是欧洲国家非常重视本国足球的发展,不管是青训还是设施建设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足协与教练球队之间分工明确,并没有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这也是间接促进球队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话说回来,其实无论当时的希腊或者是丹麦球队实力其实都不弱,这也为他们夺得欧洲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世界杯呢?就是七大洲之间的饕餮盛宴。但是除了南美洲和欧洲,其他洲的实力就差强人意了。比如亚洲强队韩国日本,北美洲球队墨西哥,美国,非洲的埃及,科特迪瓦或者是传统强队喀麦隆都是各自洲际的佼佼者。不过一旦和欧洲或者南美洲相比就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在四年一次的足球最高殿堂上,所有国家都渴望这一荣耀。无论哪个球队对于世界杯的比赛都不会掉以轻心,这就造成了弱队想变黑马逆袭的可能性变的微乎其微。想夺冠实力才是硬性标准。想靠盘外招,运气或者其他非自然因素夺冠几乎是难于上青天。


总结:1、球队的实力。2、国家的基础建设以及重视的程度。3、国家各个球队之间的良性竞争。4、各个国家足协透明,人性化的管理与分工。5、青少年的培养。6、足球的发展与推广等等因素都是造就欧洲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差距。这也是和其他洲一些国家之间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相偲城災


迄今为止,获得过世界杯冠军的球队只有七支,分别是:乌拉圭、意大利、西班牙、德国、巴西、英格兰和阿根廷。

而获得过欧洲杯冠军队的球队也只有九支,分别是:葡萄牙、希腊、丹麦、法国、德国、荷兰、捷克、意大利和前苏联。

不过考虑到欧洲杯总共只办了15届,而世界杯已经办到了21届,所以欧洲杯的冠军球队确实要比世界杯多一些。

要说原因,只能说其实欧洲杯参赛球队之间的实力差距是要远远小于世界杯参赛球队的实力差距的。

实际上直到21世纪初欧洲足球面对其他大洲的足球依然占据着绝对压倒性的优势,除了巴西和阿根廷外,欧洲二三流球队基本上可以横扫其他大洲的任何球队。对欧洲球队而言,其实欧洲杯的比赛强度和竞争力一直是要高于世界杯的。

因此,在早期世界杯中,欧洲球队可能知道进入八强前都不会遇到太强有力的抵抗,球队完全可以用八成力气进入到淘汰赛甚至八强中,然后再全力出击冲击冠军。

而到了欧洲杯的赛场上,因为球队之间实力差距有限,所以每场比赛的争夺都比世界杯要激烈的多,很多有实力的球队可能在淘汰赛甚至小组赛中就已经拼的筋疲力歇伤兵满营,被实力只是稍逊的二流球队翻盘就也不足为奇了。


皮耶霍


没看过二十年球不敢回答这个问题

世界杯看过

1998冠军法国,2002冠军巴西,2006冠军意大利,2010冠军西班牙,2014冠军德国

欧洲杯看过

2000冠军法国,2004冠军希腊,2008冠军西班牙,2012冠军西班牙,2016冠军葡萄牙

如果说哪支球队人们本来普遍不看好最后夺冠的,应该就是2004欧洲杯冠军希腊以及2016欧洲杯冠军葡萄牙了,再加上1992年欧洲杯冠军丹麦,欧洲杯比世界杯更容易爆冷门冠军,数据是支持这个观点的。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分析有以下几点:

赛制。2016年欧洲杯24支队,在此之前都是16支队,大家短兵相接,上来就是白刃战,比赛场次的减少就会增加冷门的概率,就像国际乒联将乒乓球改为11分制来限制中国队一样,增加不确定性,而世界杯是32支队,场次要多一些,一些黑马有再一再二,却难有再三再四了,就是这个道理。

世界杯上的弱队。欧洲杯的参赛球队都是欧洲球队,欧洲球队尤其是能打进决赛圈的几乎无弱队,而世界杯球队水平则良莠不齐,比赛亚洲众球队。一般大赛上,强队总是要慢热些的,这个时候世界杯可以打打伊朗,沙特啥的刷刷数据,练练兵,让自己的状态慢慢释放出来,对于传统强队的夺冠之路是大有裨益的;而欧洲杯一开始有可能就是生死战,一直疲软的状态小组都无法出现,而状态释放的太早后期的体力又会是问题,参考08年的荷兰队,小组赛干掉意大利,法国,淘汰赛却被俄罗斯淘汰,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我们亚洲作为足球荒漠,在世界杯赛场上还是有一些作用的。

世界杯上的强队。这里的强队指的是除欧洲球队外的阿根廷、巴西等,像瑞士、希腊这种球队,在世界杯赛场上遇到欧洲强队也是不怵的,但是碰到南美球队,结局一般都不咋地,风格相克?不了解?总之,南美强队也会消灭掉一些欧洲的黑马,降低其夺冠的概率。

最后我想表达一点,实力是夺冠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丹麦,希腊,葡萄牙绝对是有实力的,04年希腊的比赛我看了几场,查理斯特亚斯绝对暴虐各路豪强,下地传中头球你就是防不住,当然,运气和士气也是十分的重要,中国队在亚洲杯的成绩也好于世预赛,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希望中国队还是好好搞青训,增强自身实力,不管亚洲杯、世预赛,我们都能打出好成绩,希望大家积极讨论指正,谢谢!


三环二条


其实欧洲的实力在世界上是第一位的,只不过世界杯的规则把欧洲的许多强队拒之门外,反观欧洲杯,一些欧洲的强队有机会参加就有机会发生奇迹,我们一一分析。

首先,欧洲有很多国家,他们在预选赛中被淘汰的几率很大,小组的第一名直接晋级,最好的第二名还有机会,这样一来就会刷掉好多种子队,比如当年的英格兰,土耳其,要知道土耳其可是在02年是世界杯的季军,可是他进不了欧洲杯,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因为规则的原因,他们必须保证高质量的比赛,不容有半点失误,才能进军欧洲杯。

如果说希腊神话,丹麦童话,我不这么认为,欧洲无弱旅,我上面讲的就是这个意思,他们的实力其实也很强,希腊可以战败法国,葡萄牙这样的队伍,难道是靠运气吗,不是的,这都是实力的原因,足球是圆的,什么情况都可以发生。

反观世界被,世界杯的规则把欧洲的好多球队拒之门外,我只能说出了欧洲的强队,只有南美可以与欧洲抗衡,所以不用多做解释,这几届的世界杯还是老牌做庄,不过2010年的南非世界杯却是西班牙夺得冠军,这也是西班牙第一次夺得世界杯的冠军,这不是奇迹,他也不是老牌冠军,只是实力的凸显。


老乐说球


那是因为“实力”!

“实力”两个字很多时候不能靠运气,希腊神话、丹麦童话之所以不常见,就是因为它们太少见了,少到像“童话”“神话”一样的存在。

而足球就跟我们中国国球乒乓球一样,那都是实力的积淀才铸就的奖杯。

你可以凭借运气偶然得到一个冠军,或是通过博彩公司的联手拿一个奖杯,但最终还是要靠实力来夺冠的。

世界杯上聚拢了全世界五大洲的最有实力的球队,更容易去伪存真,降低运气夺冠的成分,所以巴西、德国、意大利、阿根廷等传统强队才是夺冠热门,运气不是全部的保证……


哥舒夜带刀


两个原因。一是欧洲无弱旅,所谓的希腊神话、丹麦童话,实际上是相对英法德意西等传统欧洲强队而言的,因为弱队夺冠的情况比较少,所以用和神话、童话等词,拔高了其神奇色彩。二是分组规则不同,欧洲杯更容易制造冷门,而世界杯分组则更加有利于保护欧洲和南美球队,相当于欧洲和南美球队联合绞杀了其他大洲的球队,自然就很少有冷门夺冠的现象。

重点说一下第二个原因。欧洲杯的分组,有其独特的一套体系。具体来说,就是综合近年来的大赛成绩,然后进行分档。别以为在欧洲杯分在一档是件好事,毕竟,二三档,可能也有极强的劲敌。以希腊04年夺得欧洲杯的那一届来说吧,希腊是第四档球队,和东道主葡萄牙一组,同组还有二挡的西班牙和三挡的俄罗斯。小组赛,希腊首战2-1胜主场作战的葡萄牙,次战1-1平西班牙,最后一战1-2不敌俄罗斯,三站积4分,和西班牙同分,但是进球数多2个,携手2胜1负的葡萄牙惊险晋级。进入淘汰赛到夺冠,连续三场比赛,希腊都是1-0战胜对手,一路艰难晋级,艰难夺冠。并且,三场淘汰赛,希腊只在四分之一决赛遭遇法国,半决赛对手捷克以及决赛的对手葡萄牙,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欧洲豪门。葡萄牙晋级,则有主场优势的加持。并且,希腊当时的打法,就是防守反击。虽然球队没有超级巨星,但是,主教练雷哈格尔经验丰富,把自己创造的凯泽斯劳滕神话的成功之道复制到希腊身上。

而世界杯,美其名曰世界,实际上是欧美杯。分组的时候,原则上,同一大洲的球队不同组。而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球队,连8个小组都不够分。非洲和亚洲球队的实力,本身就不及欧美,很容易造成欧美球队夹击打压其他大洲的情况。这样的分组规则,很显然,也是利于保护强队的。于是,淘汰赛,绝大部分是欧美球队,个别突出的亚非球队可能可以从小组突围,但是,很难再进一步。非洲球队连续多届世界杯都有球队晋级8强,但是,也仅此而已。

如果分组是完全打乱分的话,就有可能造成像欧洲杯那样的情况,强队扎堆,然后,某支有实力有特点的弱队发挥出色,并且借着赛程优势,一路高歌猛进。

不过,世界杯的32支球队,远没有欧洲杯16支球队那样实力相对均衡,所以,也就造成了世界杯小组赛阶段总体上还是比较乏味的。甚至,很多球迷认为,世界杯远远没有欧洲杯竞争激烈。

分组规则有多重要呢?当年韩日世界杯,由于日韩不参加预选赛,而中国队在12强赛中成功避开伊朗和沙特,最终如愿晋级世界杯。很多时候,少面对一个强敌,就意味着多一份创造奇迹的机会。


知闲夜话



用一句话就可以回答题主的问题:因为世界杯像中国这样的球队都有机会参加,而欧洲杯中国这样的球队永远没有机会参加。

大家都知道,世界足球强队全部都在欧洲和美洲。历届世界杯的冠军全部都在欧美州。即使借着主场优势,和一些其他的因素,当年的韩国才拿到第四。

反观欧洲杯。欧洲无弱旅,只要在通过预选赛的任何一直球队都有击败夺冠热门夺冠的可能。

只是因为欧洲的强队太多了,一些没有机会参加世界杯的球队,没有更多机会让世界了解,从而给人很弱的错觉。

所以,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丹麦,希腊包括捷克,放到世界的舞台上真的不弱。


懂球弟弟


在欧洲杯,我们总能看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冷门和奇迹,远的有丹麦童话,中期有希腊神话,最近的有冰岛奇迹。在欧洲,各国球队之间的水平并非想象中那么巨大,而很多球队水平也和时期有关,这里面最为重要的两个因素,一个是经济,一个是人才。

大家可以看到,即便是在最为起伏的时期,欧洲大陆核心的发达国家的足球水平都不会有太大的起伏,可以说是相对稳定的强队,这与国家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年轻球员的培养,家庭的支持、国家的支持都是其关键因素。另一个就是人才,比如葡萄牙、西班牙、捷克、塞尔维亚等球队,他们的辉煌时期都是靠其黄金一代创造出来的,一个时代或许国家特备重视足球、或者恰好这个时期出现的有天赋的球员比较多,那这代国家队就会相对很强。

当然,在杯赛里还有很多意外出现,所以大家会发现欧洲杯、世界杯欧洲区预选赛尽管也有冷门,但是概率很小,但是在杯赛中意外成分增多,加上本身实力也不会相差太大,有各种神话、童话和奇迹之类的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在世界杯上,各大洲的球队云集,这里面所参杂的因素会更多,在这个舞台上更像是足球传统的比拼和对足球重视程度的比拼,世界杯冠军目前还没有旁落欧洲和南美之外,这就是足球传统的力量,这是多少年来历史的积淀,而足球发展中国家想要迅速进入八强、四强都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毕竟差距太大,短时期很难追赶和弥补。


足迹王涛


希腊、丹麦等球队在欧洲杯上都可以演绎神话或者童话。所谓童话,就是要打破旧秩序,但未必能够建立新秩序。因为,童话,本就不常有。

无论是欧洲杯还是亚洲杯,属于洲际比赛,各支球队对待比赛的态度不一样,尤其一些强队,希望在洲际比赛中练兵,为接下来的世界杯做准备,所以在欧洲杯以及亚洲杯等洲际赛事中,往往会出现冷门。

世界杯,所有强队都非常重视,从备战到保障都力求做到万无一失,马失前蹄的球队依然存在,但是概率显著减小,冷门的机会也被压缩到最小。

1、欧洲杯、亚洲杯的童话,代表不了世界杯。

1992年,临时顶替南斯拉夫的丹麦最终演绎了不可思议的童话故事,夺得欧洲杯冠军;2004年的希腊,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凭借整体攻守平衡的战术,最终上演了希腊神话。

同样的,2007年马来西亚亚洲杯上,从战火纷飞中走来的伊拉克夺得了冠军,让整个亚洲都无比汗颜。

包括1996年欧洲杯上的捷克,他们只是在决赛中输给了德国而已,同样令人刮目相看。

但是,翻看一下世界杯的历史,他们都没有走到过最后。最核心的原因,就是一些强队把欧洲杯当做练兵场,为2年以后的世界杯做准备;还有一些传统的强队,正好遭遇最为困难的时期,在欧洲杯上无法有好的发挥。无论是丹麦还是捷克以及希腊,开始的时候不太被人注意,等大家回过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突围成功了。

在亚洲杯上也是如此。伊拉克在2007年夺取了亚洲杯冠军,但是在2008年的世界杯预选赛上,他们和中国队一起被淘汰。

人们对待世界杯的态度,远远高于亚洲杯。亚洲杯是赛会制比赛,一些强队不太重视,准备好的非最强队就容易爆冷门。在世预赛上,因为是主客场赛制,大家准备都很充分,冷门的机会减少。同理,到了世界杯决赛圈的时候,每支队伍的备战都非常到位,弱队可以爆冷,但是机会大大减少。至于世界杯冠军,爆冷的球队很难黑马到底。

2、亚洲杯也无法真正衡量中国队的实力。

2004年北京亚洲杯,作为东道主,阿里·汉率领中国队获得了亚军,平了国足征战亚洲杯的最好历史纪录。但是,在当年的世预赛小组赛中,阿里·汉却没能率队出线,输给了由银行职员和税务职工组成的业余球队科威特。

2015年1月份的澳大利亚亚洲杯,法国人佩兰率领中国队小组赛三战全胜挺进8强,但是在世预赛40强赛中岌岌可危,佩兰下课。高洪波临危受命,最终奇迹般率队打进了亚洲的12强。按理,亚洲杯8强队伍晋级12强赛没啥问题,但是因为各队重视程度问题,亚洲杯很多时候无法成为参照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