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中的"冰与火之歌":《冰龙》

冰与火之歌" 可以说是承载了一个时代人的青春,随着《权力的游戏》在全球范围内掀起狂潮,《冰与火之歌》以及他的作者乔治·R.R·马丁成为奇幻文学界中继约翰·罗纳德·瑞尔·托金之后的又一位,伟大的异世界文艺思考的创作者。

但是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一部作品的伟大往往可能会掩盖住这位作者其他的作品,就好比我们都知道《爱丽丝漫游仙境》的作者是刘易斯·卡洛尔,但是几乎很少人会知道,刘易斯卡洛尔还写下了著名的诗集《蛇鲨之猎》,而更少的人可能会知道,他还写下了,数学理论的著作。

伟大的乔治·R.R·马丁也没能幸免于这个诡辩,在他辉煌的《冰与火之歌》的背后其实还应该注意到他写一个儿童文学的作品,也是本文所要介绍的对象——《冰龙》。

其实如果你是一个炙热的《冰与火之歌》的粉丝,或者是《权力的游戏》的粉丝,那么你也许就这个题目而言,就会对他产生了一种强烈的熟悉感,确实就像我前面所说的一样,乔治·R.R·马丁是一个可以与约翰·罗纳德·瑞尔·托金相提并论的一位作家,他们的伟大之处都是用自己的奇幻文学世界构筑了一个与现实社会平行了的世界,他们完整他们规律,他们自成系统,现实紧密相连,因此,如果想要探讨乔治·R.R·马丁的这部儿童文学著作,还是需要对他的冰与火的世界进行有一定的了解。


儿童文学中的

一、"冰与火之歌" 的世界

由于故事的展开是第三人称视角,多方线索交替进行,极其庞杂,难以用三言两语就理清,为了咱们文章叙述的经济,所以让我引用百科上的简介来简单的回顾一下这鸿篇巨著已经发型出版五卷的主要梗概:

第一卷《权力的游戏》(A Game of Thrones)于1996年出版,主要讲述各方势力在首都为掌控权力而进行的政治斗争。

第二卷《列王的纷争》于1998年出版,主要讲述大内战的经过,

第三卷《冰雨的风暴》(A Storm of Swords)于2000年出版,主要讲述高潮和收尾期的腥风血雨。。与此同时,北疆的因为塞外远征失利陷入危机,在逆境中逐渐脱胎换骨走向成年,命运开始对他委以重任。而东方的则开始了自己由流浪失势的破落贵族蜕变成为女王统治者的征途。

第四卷《群鸦的盛宴》(A Feast for Crows)于2005年出版,主要讲述五王之战结束后在残局基础上的形势发展。

第五卷《魔龙的狂舞》(A Dance with Dragons)于2011年出版,故事与卷四《群鸦的盛宴》同步进行,主要讲述在火龙重新现世的同时众人的经历。

无论是故事的起因还是整篇故事的进行可以,看来它是一个关于责任与守护的主题,而这个故事所展开的背景就是在极境的寒冷之地。冰雪封城,似乎整个世界只有白色与寒冷,与之相对应的就是人内心火热与赤诚。

丑与美,在这个纯白的背景世界当中展开了强烈的碰撞,其实单纯用丑与美来说,这本小说的核心内涵是远远不足的,因为它对于人性的探讨是更为复杂的,但是为了便于理解,我还是简而用此,恶美之间的碰撞,而火龙是在这前期印象当中极为重要的一个存在,他的意蕴复杂,这里不做过多的讨论。


儿童文学中的


二、"冰与火之歌" 构筑的文化意象与世界

《冰与火之歌》这本书里面所讨论的问题绝非只做消遣那么简单。它里面探讨了更为深刻的人性和命运,虽然是展现的是魔法世界,但是与哈利波特不同的一点是在他的魔法世界,魔法只不过是世界背景的一个近乎于没有的设定,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不过是凡人,几乎没有什么毁天灭地的魔法,他们只是用人的信念和人的尊严而支撑起来的希腊式英雄。

在几乎所有介绍这部作品的百科或者是研究作品当中,都多多少少会有这么一句类似含义的话,"《冰与火之歌》是极度"低魔"的奇幻小说,不如说它更像是一部虚构世界的平行历史小说。"

由于乔治本人对于中世纪的钟爱,以及他本人曾经坦言自己深受那些中世纪文学,尤其是歧视文学的影响,因此在他的作品当中,龙和骑士精神是几乎以一个符号的形式贯穿于小说的始终。

而就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冰与火之歌》它才成为严肃文学中一朵独特的奇葩。

而龙与寒冷之地的文化思想背景的构造,其实早在他1980年所创作的这本儿童文学当中,就已经有了初步的展现,人的内心与外界极境的环境冲突对比,从而展现了丰富且复杂的人性的冲突和变化,这样的写作手法也是在《冰龙》当中就已经有初步展现了。

儿童文学中的

三、《冰龙》

《冰龙》这本已经出版了近半个世纪的儿童文学著作,是一个中篇童话,他的篇幅并不长,故事情节也并不复杂。

"冬之子"阿黛拉自幼与常人不同,性格与体温皆是冰冷如雪,甚至于可以操纵寒冷的冰龙互为好友,对于自己的家人却冷漠到极致,在自己的脚底板被扎到鲜血淋漓的时候,却只不过是对父亲说了一句我受伤了,更没有过多孩子的撒娇喊疼,甚至连流泪都没有。

在面对家国破灭与亲人要有死别之时,阿黛拉才突破内心的恐惧与藩篱,与冰龙一同战斗守护家园与家人。

纵然冰龙拥有着强大的能力,且在属于自己的冬季里,有着非凡的操纵能力,可是,面对敌国凶狠的强大的火龙队,双拳难敌四手,最终冰龙选择了同归于尽的方式,惨烈收收束了这场战斗,守护了阿黛拉的家人。

而在故事的结尾却有一个很耐人深思的地方,那就是,冰龙最后融化成一滩寒潭,而与冰龙一起消失的是阿黛拉那冷漠的天性和体温。

"冬之子"这个与阿黛拉一同出生的,如同诅咒般的称呼,也如春阳消雪一般消失了,阿黛拉成为了一个所谓的正常的孩子。

就像我说的故事不复杂,但是他却有着极其简单但又是极其深奥的,永恒的主题的讨论,那就是冰龙究竟是什么?

在原书当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说,人不害怕冰龙也没有人可以驾驭冰龙,而阿黛拉却与冰龙成为最好的朋友,她可以让还不是深冬时节的,才来造访的冰龙,冒着战火来营救她,甚至听从他的命令,改变自己从未改变的主意,去营救阿黛拉的家人,以至最后以那样惨烈的方式收束。

冰龙是什么?

用乔治本人的话来说,他想要写这本书传达给大家的一个道理,其实不过就是爱与家人的重要。

因为有家人才会有爱,有爱才会自然而然生出了守护这个爱的责任,面向了责任,承担了这责任,你才能够才收获得了爱。

其实这个主题在《冰与火之歌》当中也有了一个更复杂更深刻的展现,所以结合文中阿黛拉这个人物形象的前后转变,以及在作者所讨论的他的创作目的,两方面我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冰龙实际上是阿黛拉将自己与家人隔绝开内心世界的藩篱,是他将自我保护起来,不愿意与外人沟通的囚笼。

在绝望与孤独当中他如酷风暴雪,人人惧怕,当他放下心结,决定用自己去来守护自己的家人的时候,勇敢的承担起作为一个人的责任的时候,选择将自己的内心释放出来,走了出来的时候,那么他所构筑的那种可怕的分离,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所以冰龙消失了,阿黛拉回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