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迁:成为高手的技术》-精读4

高手是如何修炼内在的?

1、今日导读

今天继续为你解读的《跃迁》这本书最后一部分内容。

《天龙八部》里的扫地僧在谈论武功时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要练七十二般绝技,就必须有对应的佛法化解,否则会自伤己身”。大概的意思就是,你的武功越厉害,你就需要越高的佛学来化解戾气,不然的话就会伤到自己和别人。如果说啊,佛法是练武之人的内在心法,那么作为这个时代的跃迁者,我们在成为一个高手时,要如何修炼自己的内在心法呢?

电影《一代宗师》里说,习武之人有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而在书中,作者也提到了高手内心修炼的三点:看世界、看自己、看人际。

2、看世界:开放而专注

首先,我们来说第一点:看世界,开放而专注。看到这一句,也许很多人会感到很疑惑:为什么是开放而专注呢?这两个词不是一对反义词吗?

其实,这里的我们所说的开放更多的是指一种看待事物和未来的心态和眼界。

最近大家都在讲佛系青年,其实啊,在佛教里有一种修炼,叫做随喜赞叹。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相信去过西藏的朋友都见过这样一个场景,在朝圣的路上会有很多虔诚的人磕着长头,一步步地向前朝圣。西藏人看到这些人时,会随心,真心地发出感叹,同时也会在内心真诚地祝福,希望他们更好。对于他们来说,在这个随喜赞叹的瞬间,他们自己也会获得同样的福报。

但是,在现实中,能做到“随喜赞叹”的人并不是那么的多。特别是在过去,一些农村环境下,如果一户人家富裕了,往往会遭到别人的嫉妒,甚至还会用一些损人不利己的方式来报复你。这是因为在过去不发达的情况下,社会资源是有限的,一个人的发达往往意味着占有了其他人的资源,所以大家很容易形成一种封闭的思维:我不好,那我也不能让你好。

但是在今天,每个人都能跟外界轻松联系,信息流通成本越来越低,你能通过网络或是和他人交流轻松获得经验,你也可以链接很多比你牛,比你厉害的高手,如果这个时候,你还是抱着看不得别人好,不承认自己差的思维,将自己的那点小经验捂得严严实实地,你会发现自己就像一个井底之蛙,只会局限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无法看到井外更大的世界。

所以啊,在这个社会规则中,开放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更是一种正向循环的大智慧。当你愿意开放,愿意分享,真心为他人的成就感到开心,你就等于把自己的世界设置为开放系统,你在馈赠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给予你更多的馈赠。

那为什么要开放而专注呢?这是因为啊,如果你是在一个封闭的小体系里面,没有对比,没有连接,那么你很可能无法真正理解什么是你的核心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你的专注很有可能就会变成钻牛角尖。

所以专注的前提是你必须拥有开放的视野。当你学会站在趋势的高度去看产业,站在行业的高度去看待企业,站在价值链的高度去看自己,你才能更好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准自己的高价值区,专注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被其他所带跑。

所以,红顶商人胡雪岩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一乡的眼光,你可以做一乡的生意,如果你有一县的眼光,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有天下的眼光,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你对世界的看法和态度,最终将决定你能站到多高,走得多远。

3、看自己:迟钝而有趣

好了,说完了看世界,接着,我们来回归自己,看看什么是迟钝而有趣。

说起“迟钝”这个词啊,很多人可能都第一印象都是负面。比如,在生活中,如果我们跟一个说“哎,你的反应真的好迟钝啊”,估计听的这个人不仅会怒火中烧,甚至会觉得“你这是在骂我蠢吗?”。

但是,在书中,作者却对“迟钝”这个词有了不一样的解读。他认为啊,在这个时代,迟钝也是一种竞争力。为什么这么说呢?

你看啊,现在我们每个人好像都跟手机形影不离,起床第一时间刷手机,上班坐车时刷手机,就连坐在马桶上时,你也可能在刷手机。所以每次一有什么热点时间出来时,我们都像跟风似地围观,讨论个不停,生怕自己跟这个社会脱离。

可是这些事情对你来说真的那么重要吗?根据舆论的一贯规律,一件热点事件,三天后可能就会发生反转,五天可能就会有新的结论,如果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这些事情上,不仅容易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而且势必会占用我们有限的精力。

那么,在面对繁多的喧嚣时,高手是怎么做的呢?他们并不是对当下的每件事都做到及时的反馈,而是从中找到最重要的事情,然后做出反应。换句话来说就是,只有当你保持了这种不为琐事而动摇的钝感力。你的灵活和敏感才会真正地为你所用,让你能更快地分辨出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事情,从而一击即中。

正如作者所说的:越重要,越复杂的系统,反馈周期越长,我们越要克制自己的第一反应,以更久的时间和耐心去看待事物,等待第二反应。

所以啊,与其做个人云亦云的追风者,还不如让自己“钝” 一点,静下来,定期做点不靠谱,有趣无用的事情。像斜杠青年苏东坡一样,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能打仗也能治水,能写诗也能评论时事,能撩拨侍女,还能调戏和尚,是美食家还是旅行家,即便是被流放,依然能将生活过得有声有色。

在这个多元的世界,与好书相遇,与高手交谈,做一个有趣的人,才是正道。

4、看人际:善良可激怒

好了,说完了看世界,看自己。最后,我们来谈一谈看人际,做一个善良可激怒的人。你发现了没有,古典老师特别好玩,他每一组词都是相反的。那在这里,善良可激怒又是怎么回事呢?

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几千年来,中国都是熟人社会,很多时候,我们讲究的是以和为贵,和平相处,但是在今天的中国,我们正逐渐地从熟人社会步入陌生人社会。不信,打开你的微信,看看里面有多少人跟你真的见过面?又有多少人只是点点赞的泛泛之交就知道了。

面对熟悉的人,我们已经很了解对方的为人时,相处的方式会相对简单,但是面对熟悉的陌生人时,我们既没有时间和他们像朋友一样推心置腹,又不能对他们置之不理,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有没有一种简单、直接的人际策略呢?

答案是有的,在书中,古典老师提到 TFT策略,Tit for Tat,中文叫做以牙还牙。具体怎么做呢?

1、当我还不够了解你,我先认定你是友善的,所以我也表达出我的善意。

2、但是如果你抹黑我,背叛我,那么我也不会无原则地一味对你迁就。我会让你知道我的底线在哪里,并且进行等量的报复,绝对不做烂好人。

3、对于那些过去背叛过我们,伤害过我们的人,我们都不要苦苦纠缠,怀恨在心。而是尽快忘掉过去,面向未来,这是一种活在当下的态度。

简单来说,TFT策略就是在告诉我们要做一个聪明的善良人,而不是一个没有底线的善良人。

什么是没有底线的善良人呢?在生活中,我们常常都会看到这么一类的人,他们和善温吞,对于别人提出的要求,总是当场一口就答应,无原则地迁就他人,被人欺负了也总是默不吭声。但是很多时候你太过善良,别人就会抓住你的“软肋”进行攻击和利用,因为他们知道你不会轻易被激怒,也不会主动进行攻击和反抗。

记得曾经在网上看过一篇叫《我为你雪中送炭,你却愿我家破人亡》的文章,故事讲的是这么一个好心的人,为了帮助乡下来城里打工的亲戚,于是将自己家的房子免费提供给他住。谁知道这位亲戚住久了,便把它当成了自己的家。当这个好心人想要收回房子时,这个亲戚百般刁难啊,甚至还恶语相向。最后的结果是,两家人闹得跟仇人一样。

所以啊,做一个聪明的善良人,用各种方式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原则,不以恶意妄自揣测评断他人,不要过分忍让使人得寸进尺,不纠缠于过往恩怨释怀不下,这正是我们在人际关系中需要学习的地方。可能刚开始别人会不习惯,但是,时间长了,大家知道你做人做事的态度后,反而会降低彼此的沟通成本,形成共识。所以在和别人的人际交往中,切记作者的观点:善良,可激怒,只有我们善良有度,爱憎分明,我们才能真正赢得尊重。

5、知识要点

以上就是《跃迁》本书最后一部分的关于“高手如何在思维中破局”的内容,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今天的内容。互联网时代,连接带来了人际关系的变化,我们每个人都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个体,在连接他人的时候,我们也需要大量的内在修炼。真正跃迁成功的高手,一般具备7个关键心智:开放、专注、迟钝、有趣、简单、善良、可激怒。在面对世界时,开放不仅是一种道德修养,更是一种智慧,当你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你就能够更安心地做自己,专注修建自己的护城河,而不被其他带跑。在这个喧嚣的时代,迟钝也是一种竞争力,要学会克制自己的第一反应,以更久的时间和耐心去看待事物,等待第二反应,同时以超然的心态活在当下,做一个有趣的人。在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保持善良可激怒的态度。爱憎分明也许不会人见人爱,但是却会让你收获最深,最好的关系。

6、全书回顾

到这里,我们就基本上完成了对《跃迁》这本书的内容学习,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全书内容。

《跃迁》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成为高手的技术,和很多只讲个人成长、个人经验的鸡汤成长书不同,在书中,作者从多个维度,系统跟我们说明了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并给出很多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方法,希望能让你在成功的道路上少走弯路,借助规律,实现跨越式成长。现在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首先,我们窥探了高手的暗箱,知道了高手背后不为人知的武功秘籍:高手更擅长利用社会的底层规律,外部力量以及头部位置来帮助自己实现跨越式成长;

接着,我们学习了高手的学习套路,站在知识的源头,与牛人进行联机学习,通过提问的方法倒逼学习,以目标为导向分配学习资源。

其次,高手不仅擅长学习,而且还擅长“破局”,懂得利用系统、回路、层级等思维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让自己看得更远,看得更深。

最后,在自我跃迁的过程中,心法的修炼也同样重要,真正的高手一般具备7个关键心智:开放、专注、迟钝、有趣、简单、善良、可激怒。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你学会了高手的这些技术和心法,接下来,你要做的就是将把这些技术和心法逐渐内化成自己的力量,唯有不断跃迁,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