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省加速落地地方协调机制 央地金融监管协作“大局”将成

继1月关于建立地方协调机制的顶层设计出台后,中央和地方金融监管协作再迎重大新进展。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自2月底至今,已有至少9省建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多地开始紧密准备下一步工作。多位分析人士指出,地方协调机制的落地,有利于统一监管口径,防止监管套利,促进监管协作,同时对金融科技行业的持续发展也注入了确定性。不过,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是全新的机制,在部分金融监管工作方面,仍存“不协调”挑战,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优化中逐步完善。

多省加速落地地方协调机制 央地金融监管协作“大局”将成

9省已落地

3月15日,据北京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至少有内蒙古、广东、江苏、上海、天津、四川、陕西、江西、甘肃9个省市已建立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在有效防控重大金融风险、遏制监管套利的基础上,也对金融科技的持续发展注入了确定性。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从多地近期披露的信息来看,各地协调机制主要职责大致相同,定位于指导、协调,不改变各部门职责划分,也不改变中央和地方事权安排。主要为落实中央相关决策部署,加强金融监管协调,防控辖区重大金融风险,促进区域金融改革创新,推动金融信息共享,协调做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和金融生态建设等。

另从各地协调机制组成来看,各地地方协调机制均设在央行省级分支机构,由其主要负责人担任召集人,同时,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省级派出机构、省级地方金融监管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有关负责人担任成员。

值得关注的是,在监管协调机制的建立和正式运行后,多地也在紧密准备下一步工作。其中,陕西协调机制在出台《工作规则》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建立会议制度、信息共享制度、联络员制度等工作制度;四川协调机制则明确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深化民营小微金融服务专项行动;上海则称将支持区域金融改革创新,并抓紧建立健全协调机制的相关配套制度等。

北京市网络法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车宁指出,金融监管地方协调机制的落实,将此前分散性、临时性的协作上升为常规的协调机制,一方面涵盖风险处置、常规监管、金融发展生态建设、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多个职能,预计今后将有大量的监管工作在此基础上展开;此外,金融监管地方协调机制的覆盖面非常广,从近期多地密集成立的情况来看,相信未来陆续还会有更多省份落地这一举措。

有效防止监管套利

多地监管协调机制的落实,主要源于2020年1月13日金融委办公室印发的《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建立地方协调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旨在加强中央和地方在金融监管、风险处置、信息共享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方面的协作。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压实金融机构、地方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的责任,推动形成更大金融工作合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指出,近几年,金融业务的发展更加呈现出互联网化、跨区域化、交叉化和智能化等特点,网络借贷等新型金融相关业务形态出现,金融风险有上升趋势,这给监管提出了挑战。

在他看来,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统筹协调中央和地方金融的监管,将成为金融监管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机制。一是中央和地方监管部门之间监管信息互通,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统一监管口径,防止监管套利;二是中央和地方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交流,促进监管协作,提升监管效率;三是在重大事件节点,比如风险攻坚战、疫情期金融政策落实等方面,协调机制能发挥重要作用,精准施策,敏捷行动。

值得关注的是,在有效遏制监管套利的基础上,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也对金融科技的持续发展注入了确定性。在车宁看来,过去对于金融科技创新业务,不同监管机构可给出不同的指导意见,而有了这一协调机制后,对于部分具有前沿性和复杂性的金融创新业务,将能够给出更加统一、更加清晰的指导,因此对于金融科技的健康持续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正面意义。

仍存“不协调”挑战

不过,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是全新的机制,仍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优化,在优化中逐步完善。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董希淼指出,当前,不少地方政府已有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与省级政府金融工作议事协调机制如何互相支持配合,是未来的挑战。在同一个行政区域内,对金融工作同时存在两套协调机制,将可能导致协调机制不“协调”。因此,建议未来尽快统一到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上来,以真正实现央地协调、部门协作“1+1>2”效应。

车宁认为,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涉及到的部门种类非常多,除了跨地域协调外,同时也是跨部门协调,不管是中央和地方,还是不同监管部门,其监管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各有侧重,对于同一监管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因此,如何协调好这些,将是需要面对的一个困难。

“畅通中央和地方的沟通渠道是非常重要的,沟通工作将是这一机制成败的关键。”车宁建议,“金融委办公室地方协调机制需要有一个落实机制和评价机制,对于工作进展,应该随时更新落实。通过评价机制针对做得好的内容进行鼓励,对不好的进行负面评价予以规避,只有通过不断地落实,才能真正去把地方协调机制的权威建立起来。”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刘四红


分享到:


相關文章: